第三辑 舆地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3&rec=6&run=13

史称划野分疆自黄帝始,陶唐因之。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至《禹
贡》仍厘而为九,而山川形胜隶焉,此舆地志所由昉乎。我国家幅员式廓,簿海
同钦,遐陬僻壤悉入版图,青邑界居东隅,截长补短不满百里,亦云微矣,然王
者大无外之规,尺土一民莫非其有,始有以征一统之无外也,彼会典所列,一统
志所载按籍考徵,则古今之沿革,星土之占候,疆界之伸缩,里社之涣萃,乃可
得其祥焉,爰辑舆地志。
疆域 府东南九十里,东廿里至田镇界,青州府之高苑县西十六里界,惠民
县之归仁口南十二里界,济南府齐东县之刘家镇北十八里界,惠民县之清河镇东
南十五里界,济南府邹平县之花沟镇西南十一里界,济南府齐东县之张韩陈庄西
北十八里跨河与惠民县界,东北三十五里界滨州之河圈,东西三十六里,南北三
十里计一千零八十方里。
沿革 青地,《禹贡》青州之域(《通志》作兖州);周亦如之;春秋战国为
齐地;秦属齐郡;汉为梁邹地,属济南;东汉因之;晋为邹县;南北朝属平原;
隋属邹平;宋属淄川;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属济南路,盖宋理宗时也。迤北
属棣州厌次县,后废。元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复置;隶济南路;中统中间
属陵州;至元间改隶河间路。明洪武二年,以地不满百里,省入邹平、齐东地,
名青池店。十四年复置、割邹平仁义、青城乡,武定亲仁、义礼乡,齐东正德、
嘉会、长善、义和乡,以广之,属济南府。北有大石关,设巡检司,后废,载明
史。清代因之,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为府,青城与焉。(旧志)
沿革记载小异广舆记曰:古邹平皇舆表载,元太宗分邹平之清平镇及临邑宁
津二县地置清平县,寻改青城县说,本旧通志。新通志谓,临邑去青城三百余里,
中隔济阳齐东,焉能分地及此。自汉唐以至金元亦元所谓宁津者,按通志所驳不
为无理,但临邑与青城界仅百里、宁津系河间府属县,去青城二百余里,亦非竟
无其地,古地名东邹,亦称伏北,盖伏生之北里也。(旧志,张倬记)
按旧志云:金天兴二年始置青城县,属济南路。盖在宋理宗时代,后废 (此
说无考) 。至元太宗七年,分邹平之清平镇及析临邑宁津二县地置清平县寻改青
城县与列史所载不合,原金元兴废之交,元因金治以青平镇改为青平县所谓旋改
青城者,误也。旧志称明洪武二年,以地不满百里,入邹平齐东地,名清池店尤
为失考,查青池店邹平先无此地名,因明洪武以青城县城为邹平青池店始有此名。
旧志所云,旋置旋废,与沿革事实略有出入,今博考列史,证明於后。
考《方舆.山东志》,内载云:青城本临邑、宁津二县地。唐曰青城镇,宋
因之。金曰青平镇。元置青城县,属济南路,中统中改属陵州。至元初,又改属
河间路。明初,省入邹平、齐东二县。洪武十四年复置今县,惟青邑属临邑宁津
二县地无考。
山东通志载,元宪宗二年,以邹平青城镇立青城县,又云:洪武二年,青城
县入邹平及齐东,以青城县城为邹平青池店,十四年复以邹平青池店立青城县,
十七年,割邹平城乡益青城县,属济南总之,隶属无常,废置靡定,前志莫能详
焉,兹以明史为定。
清雍正十二年,武定州升为府,青城又改属武定,至民国元年废府改道,设
岱北道辖二十七县,青城属焉。四年,改济南道领青城如故。十四年,山东省令,
分设十道,以武定道兼惠民县,青城为武定道属,按武定道系分济南道属十县,
青城与焉。自十七年废道制,遂直属省府矣。
附:
乡区沿革 旧志按里图编户,三十三里,分上、中、下三级,每里以一百一
十户为则,后由三里括为九乡,至宣统二年筹办自治局,全境划为十区。以至、
德、乾、坤、大、洪、恩、雨、露、深十字为各区标志。
民国十九年冬,自治区成立,复改全县十区为四区,现仍如旧。
河渠考 山川为郡邑之主,青城无山,河渠重焉。境内黄河之外无河渠,黄
河所泾即大清河之故道。大清河乃济水之一枝,小清河为济水之旧渠,旧志并未
叙入,谨为考证,存古说志今形焉。
济水考 导沇水东流为济水,於河溢为荣,东出於陶邱北,又东至於荷,又
东北会於汶,又东北入於海。(沇水《山海经》作联水)此古之济水也。自秦王贲
开鸿沟以后,河始乱济,汉文帝时,河决酸枣,汉武帝决瓠子,济流益乱。汉成
帝时,济水故渠专行河水,是谓出河之济。唐天宝后,大河西决,出河之济亦废,
陶邱西南济水已无上游,郦道元《水经》云:王莽之世川渎枯竭,济水便入於河
不复绝流而南,其余流自东平而东北者,皆谓之清河,《杜佑通典》亦同。《郑
樵通志》云:荣渎无水,东北行,济渠者,惟荷水、汶水,东北经故庐北又东北
泺水入焉,又东北过华不注山华水入焉,又东北过邹平时水入焉,又东北过乐安
故城南,又东北过利县西,又东北过甲下邑河分一枝入焉,又东北入於海。闻今
济水多涸竭与郦说吻合,自宋熙宁十年,河决入梁山泊,分二派,其北派行济渠
挟菏汶二水东北至历城泺水,走济阳入漯水故道(详大清河考)。金明昌五年,大
河北决,复循兹道,此大清河所由成也。其复大河南徙菏汶之水不返济渠,独擅
大清河之名。伪齐刘豫堰泺水使东(泺水即历城趵突泉诸水) 仍流济渠,(刘豫堰
泺水处在历城东北三十里堰头)又东北益以入济之杨绪沟水,(章丘城东寰宇记,
齐称谓之獭水) 巨合(在章丘龙山镇)百脉(即绣江,亦名淯水,俗名明水)诸水以
成川,渭之小盐河,即小清河,要之大小清河皆济一水之分流耳。
大清河考 《国策.苏秦说》,齐宣王曰:齐西有清河,北有渤海。又燕王
谓苏代曰:齐有清济河可以为固。是济有清河之名见於战国。自汉以后多以清名
济。晋太和四年,桓温自兖伐燕,至金乡凿三百里导汶水会於清水,引舟师自清
入河。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将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宋元嘉七年,刘彦之取河
南与魏人战不克,乃沿河置守,还保东平,复引兵自清入济南至历城。八年,檀
道济自清水救滑台转战至历城。二十三年,魏人寇青、兖、冀三州至青东而还。
宋乐史曰,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海,谓之清河。王应麟曰、济
水通得清水之名,以水道清深也。自宋以前,济有清之名,而无大之称。自金明
昌五年,大河北决,挟菏汶泺诸水,舍清河故渠、夺漯水故道,北走济阳、齐东、
青城、滨州,以下又舍漯渠入大河旧道,河济合流,水势愈大,而大清河之名由
此始,然大而不清矣。宋末大河南徙,后平阴县南之柳泉沟即大清河之源,而泰
山迤南菏汶诸水由张秋入运河,张秋迤南运河东岸有减水闸一座,夏秋水盛,减
出之水由东阿北,平阴县北,与大清河合流,经长清县北、齐河县东,历城县北,
经济阳、齐东、青城东北入海,即今之黄河也。
黄河考 《禹贡》导河积石於龙门。南至於华阴,东至於砥柱,又东至于孟
津,东过洛汭至於大,北过洚水至於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於河。九
河之名尔雅曰,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其次第
徒骇在最西,鬲津在最东,略可知者,徒骇河当以为即滹沱河,在成平即献县;
太史河《元志》云,在南皮县;马颊河《一统志》在东光界;覆釜河《通典》在
庆云县;胡苏河《元志》在庆云县南;简河、洁河汉许育云,俱在东光之南;钩
盘河《寰宇记》在乐陵县东南;鬲津《通志》云,在德州。郑康成谓,齐桓霸世,
塞河广田,於是九河为一,于钦谓支流,渐绝其势,必然非齐桓塞之。周谱云,
定王五年,大河东徙,九河之废始於此时。汉世去古未远,九河之迹已不能详。
自大禹导河迄今,河道极大之变徙凡六次。周定王五年,河决宿胥口,在今睿县
西南,出濬滑之间,循今之卫河(即漳水)掠大名、临清,循南运至天津入海,是
谓初徙。王莽建国三年,河决魏郡,由濮阳濮县至寿张沿今黄河之道忽东北泻入
马颊河(非九河之马颊) ,由今黄河口入海,是谓二徙(此河亦名王莽河,当在今
平原) 。宋庆历八年,河决育胡扫。嘉祐元年,在魏郡之第六埽分派北股,循今
之南运河,而上流偏西南股,循今之马颊河,而下流偏北,是谓三徙。
金昌明五年,河决阳武,仍分二派,北派由今黄河入海,南派由运河淮河入
海,是为四徙。
元至元二十五年,复决阳武,经徐州由运河夺淮入海,是谓五徙。即今之所
谓老黄河也。
清咸丰五年,河决於开封迄东之铜瓦厢东北,经长垣、东明、氵仆阳、氵仆
县至寿张夺大清河故道入海,是谓六徙。即今之黄河也。
在黄河未来之先,先大清河既无水患且饶水利,迩时县西北滨河之区柳暗花
明,所谓“香国春游”,其情境大可想见。至光绪二十一年,河决马扎子全境尽
被淹没,西南两境地被沙压,沃野变为脊壤,抚今追昔,不胜沧桑之感。欧阳文
忠曰:河含泥沙无不淤之理,淤之势,常先下流,下流淤高,水流行不快,上流
乃决此其常势。然避高趋下水之本性,故河流已弃之道自古难复决。河非不能力
塞故道非不能力复,不久终决于上流者,由故道淤高水不能行也。负治河之责者,
其因势而利导之。岂独本邑之幸哉。
河防筑堤 沿河两岸有堤,堤距堤约五里,名官堤,亦名大堤。河身宽容,
防守自易。堤底约六丈,顶约二丈,以马可上下,谓之走马堤。
筑坝 如水逼岸,则于上首顺流筑坝,以逼水使远免刷堤根。
栽柳护堤 每岁冬春之交,用柳厥柳椽相兼植堤两旁,柳橛密栽,柳椽每株
五尺许,不但用以捍水,而每岁发生枝干,可供埽料。
栽苇护堤 凡堤临水者,植芦苇茭草於堤傍,使其根连枝丛,即有风不能鼓
浪刷堤,又於堤根至面,采草子密种,使其蔓满堤面,雨淋不能刷土。
防汛 沿河设兵以防汎滥,平时则平垫浪窝运土运料,汛期则巡视险工设法
防御。
民埝 堤内村庄,每於其村之上流筑堤围村,以防水患,今有令废止。
窝铺 每岁伏汎,由县一、二、四区摊上堤助防水患,在堤上搭盖小棚,谓
之窝铺。每处民夫十名昼夜防守。自国历七月一日起至九月一日止。
道路、水路、陆路、汽车路 邑乘纪载,咸以天地人物为重要之典,而於道
路往往有脱略不书者,讵知道路一项正未可稍涉忽略也,道路是否改善,人文进
化攸关。且青邑无山陵险阻,凡运输者,全依陆路。牵车服贾者,尚不甚困难,
至文学输入,商业懋迁,较便利之区,殊落后焉。今国道、省道、县道既次第建,
修则人文发展当必蒸蒸日上矣。辑道路志。
青城县境内向无水道,惟有小清河能通舟楫,往来商旅尚称便利。今由马扎
子修成虹吸管,引黄河之水来区,大调民夫开挖渠道,自马扎子起至小清河止。
如能继续挑挖沟渠,引水至护城河,复通四境,运输灌溉均沾利焉。若果实现亦
本县水路之一也。陆路四达,以县城为中心,兹按现修通衢,分志如下:
东路分三支,一由县城至高苑县界二十七里,曰“青高县道”,又曰潍惠汽
车路。经过小孟家庄,成家菴、小魏庄、王天佑家、马家、侯家至田镇出境入高
苑县。一正东县道,由县城至义和镇,曰“青义镇道”。经过大于家庄、官庄、
前后赵家至义和镇,又东至吕八庄出境入滨县。一东北县道,由县城至郑家庙二
十五里,曰,“青滨县道”。经过新庄、孙家庄、于家坊至郑家庙,迤东翟徐庄
出境入滨县。
北路分二支:一支由县城至小清河镇十五里,曰“清镇镇道”。经过姚张家、
崔家、苇子张家、富家至小清河镇,过黄河入惠民县。一曰“周青沂汽车路”,
由小清河镇起,经过靳庄、结网刘,逾县城南至庄家村入齐东县。
西路分镇道县道二支。一为镇道,由县城至码头镇十五里,经过三里庄、耿
家、温家坊、付家至码头镇出境入惠民县。一为县道,由县城至张官店十五里曰,
“青张镇道”。经过毕家、张家、郝家,三庄沙土太多虽经修建亦难完整,至张
官店出境入齐东县。南路县道,自县城南门起至刘家镇十五里,曰“青齐县道”。
经过三区王皮家、孙家、柳树高家至刘家镇出境入齐东。
又东南镇道。自县城至沙窝十三里,曰“青沙路”。经过张巩田庄、翟家庄、
耿家、田家、沙窝出境入齐东。
又东南镇道,自县城至花沟镇十五里,曰“青花镇道”。经过三区焦家庄、
三里庄、五里坊、彭家、香王庄、王家至花沟出境入邹平。
桥梁 十月成梁氏不病涉在古先王,尚以是为要政。现值交通为全国明达、
所注重桥梁顾可缓乎。青邑向无水道,桥梁亦少,即城河四桥近被淤垫,俨如平
地,一经雨潦水必漫溢,有碍交通。旧志记载桥梁甚略,未著架某河流,临河断
岸览者,几视为无足重轻,讵知桥梁道路相济而成,非此无以利交通也。若淤者
清之,废者修之,职斯土者,与有责焉。东门桥,在东门外。西门桥,在西门外。
南门桥,在南门外。北门桥,在北门外。以上四桥,康熙五十一年重修。
万家洼桥,在台子于庄东北二里许。杜家集桥,在杜家集庄北。以上二砖桥
修建年月无考。
青城县八景
白山横翠 长白山,即肃然在邹平,去青城百里,然登城一望,历历如在目
前。
济水环清 见《艺文志》。
高阁晴霞 在文台左上设文昌、魁星二像,登高远眺,沃野百里,烟火万家
俱可指数。
石关古渡 见《艺文志》。
梵宇乔松 即昭庆寺,在县治后,栋宇壮丽,阁道回环,旧有乔松丛茂,今
用为祝厘之所。
土村烟柳 在城西南,村中烟柳婆娑,极幽旷之趣。
龙湾晚钓 见《艺文志》。
香国春游 环城数十里花木馥郁,载酒探胜,人迹络绎,堪入画图。
按郡邑志,莫不有八景,考其缘起宋度支员外郎宋迪精绘,事平生得意之景,
凡八悉绘为图,今所传潇湘八景图是也。然目前之好景多矣,奚得限以八,凡名
山大泽及关建置之大者,均载之,亦未为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