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开办新学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2&rec=85&run=13

辛亥革命以后,提倡新学,开办新学馆、新学堂的风气成为一种时尚。三合
店村是个中型以上的村子,过去有颇多文人和乡村名流,很受邻村乡俚人的尊崇。
很显然,这种社会新学的潮流,也就在村里某些文化人的倡导下催生了。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都属民办,几个或多个富裕户推荐和自荐,由人出面牵
头,在本村或外村聘请教师,所聘教师的待遇,均由入学的学生按人头平摊。因
那时整个局势混乱不定,地方军阀割据盛行,派别管理朝更夕改,所以,钱币钞
票五花八门,所聘教师的待遇是以粮食斗、担多少为标准的。学堂的教材是以三
民主义为蓝本,但很不规范和统一,多是教师自选自择进行教读。
本村的第一座新学堂开课是在1934年,是由本村王信太为主事人,设一个班,
30人左右,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周边几个村凑合而成的。学堂地址选在村南头李行
德的北草屋里,教师是黄河以北滨县纸坊张泽诰,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堂
中断休学。由于日寇侵华并在田镇安了据点,时局又一度混乱。直到1942年才又
由本村王信太牵头领办一处学堂。由他出面聘请了三甲赵村赵文峰为教师,招收
学生一个班,共30人,校址设在村中大街北头李文志的北屋里。1945年,王信太
解除了与赵文峰的聘约,新聘包袱李村李秉英为教师,迁址到原胡同南端李行凯
的东院厢房里为教室,直到1945年本村解放,便结束了民办自费的学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