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农救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2&rec=12&run=13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蒋介石一贯坚持不抵抗主义和反共立场,加之汪精卫
亲日派的助纣为虐,虽然各县成立所谓的联合议会,但抗日的形势多呈复杂的局
面。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站在抗日前沿的中国共产党,在这种局势面前必须
采取公开、半公开乃至秘密的地下活动,发动、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团结抗日。在
乡村,老百姓对这支神奇的队伍叫“八路小组”。这些八路小组的地下工作人员,
通过各种活动与联络方式,接近和依靠劳苦大众中的积极分子,宣传抗日主张,
组织抗日民兵队伍,发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这些人便成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建
立第一个乡村农民政权“农救会”的代表人物。三合店村农救会的成立是在土地
改革开始的1946年,由9人组成:农救会会长李景官、李景恩(村党小组组长)、
李本坡(村长)、董秀针(妇救会长)、李景庆(会委)、李景伦(会委)、李
行明(会委)、李景兰(会委)、李行振(会委)。
农救会成立后,先是领导全村搞减租减息。废止富户雇用长工,督察这些人
的自食其力,反对剥削压迫,提倡人人平等。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贫苦民
众诉苦大会迅速展开,通过这些苦难人的悲惨身世,人民要求翻身求解放的呼声
空前强烈,这为土地改革划成份、分田分地、斗恶除霸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根据党的土地改革政策,按前三年户占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占有量)的多少和
顾用剥削程度的实际,划出地主2户:李景立、李景湘,富农3户、富裕中农12户、
中农28户,贫农55户。这样,新的阶级阵线就比较明确,依靠什么人,团结什么
人,孤立和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地主、富农中的顽固派。村农救会会员,不畏艰险,
出生入死,在巩固农村政权,严竣而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土地
改革的激流中,挫败过第二个农救会的反攻倒算活动;在动员大参军中,平息过
企图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颠覆村政权的反动暴乱;在国民党大肆进攻解放区时,
严惩了还乡团顽固分子的大反扑,保卫了本村人民的胜利果实。这期间,会长李
景官、村长李本坡表现得非常勇敢和突出,这是人们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