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排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1&rec=97&run=13

境内现有排水沟最早的是明朝成化年间开挖的支脉河。后几经展宽、改道、
接长,易名支脉河,是本地主要排水渠道。1948—1949年,渤海行署组织高青、
博兴、广饶、蒲台县对支脉沟进行较大治理,工程分两期。治理后提高了河道泄
水能力,降低了4个县156万亩土地的涝情。
建国后,高青县主要依地势自西而东沿金岭、银岭、铁岭等缓岗之间的洼地
进行自然排水。20世纪50年代,本地多蛙。1956—1959年,为抗旱兴修了南北走
向的东干排、干二排、青胥沟等引黄灌渠,打乱了自然排水系统,沟堤与缓岗之
间呈封闭状态。1961和1963年,本县年降水量分别为647毫米、670毫米,均造成
涝灾。 1964年,仅雨期降水873毫米,酿成特涝。1965年,县委总结水利建设经
验, 采取灌排兼顾措施。6月,首先对吉池沟进行改道取直、加深扩宽的治理。
翌年整修干二排,下游改线。1967和1971年,县革委两次组织民工对境内支脉河
进行治理,共完成土方193.3万立方米;其他骨干排水沟也多次进行疏浚和接长。
治理后,吉池沟至干二排底宽10米,河底高程6.83米,除涝标准为1964年雨型的
67%; 杜姚沟至东干排,底宽26米,河底高程3.69~3.54米,除涝标准为1964年
雨型的68%。
1977年10月, 由惠民地区组织开挖的北支新河高青段破土动工,历经3个冬
春,分5次施工,总出工54万人次,完成土方615.3万立方米,用工日265.26万个,
修建筑物37座,总投资237.7万元。河底宽12—22米,河口宽35—55米,深4.5米,
最大流量144立方米/秒, 流域面积428平方公里,设计除涝标准为1964年雨型的
160%。此段西接青胥沟,东西贯穿县境中部入博兴,全长36公里,为建国以来本
县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北支新河挖成后,将境内原有的干二排、杜姚沟、三号沟、东干排等骨干排
水沟渠截为上下两段。上段相对缩短了流程,增加了排水出口,为北支新河流域
之内的10多个乡镇的排涝提供了方便;下段相对缩小了流域面积减轻了上游客水
的承载力,提高了沟渠的排涝能力。同时,在改碱、抗旱等方面也收到了显著效
益。北支新河高青段穿过的19公里盐碱地带,土地碱化程度逐年明显减轻,近万
亩土地成为良田。
到1985年,高青县排水沟渠主要有支脉河、北支新河、干二排、杜姚沟、三
号沟、东干排、青胥沟、丰收沟等,总长196.5公里,流域面积688平方公里,占
全县总面积的76%,基本达到“地头有小沟,小沟通大沟,沟河相连,排水通畅”
的要求。70年代后,全县以1974年和1984年降水量最大,分别为800毫米和681毫
米,均未致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