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种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1&rec=75&run=13

农作物品种 小麦:建国后经历了4次品种更换。第一次是1949—1965年,主
要引进和推广扁穗麦、黄县大粒半芒、白秃头,其次是齐大195、蛐子麦、碧玛4
号、 碧玛1号,亩产由45公斤提高到67公斤。第二次是1966—1975年,主要引进
和推广济南2号、4号、5号、6号、矮6号、9号和北京8号、跃进8号、石家庄54号、
蛐包麦等品种,亩产由67公斤增加到86公斤。第三次是1976—1980年,主要引进
和推广泰山1号、4号、5号和昌乐5号,亩产由86公斤降为56公斤,其原因是良种
与种植方法不配套,低产田种植高肥水品种。第四次是1981—1984年,推广济南
13号、 山农辐63、昌乐5号,由于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亩产由56公斤增到225公斤。1985年种植的订品种是济南13号,鲁麦3号、5号、7
号,昌乐5号和晋麦21号。
玉米:建国后共5次品种交换。第一次是1949—1962年,有小粒红、白马牙、
金皇后及坊杂2号、坊杂4号、双跃35号和80号。第二次是1963—1970年,引进和
推广双跃4号、双跃150号、新双1号、农大20号、罗马尼亚维斯康辛641AA和瓦华
4316等双交种,亩产比1949年提高了61公斤。第三次是1971—1975年,引进和推
广群单105、 昌三1、桓单4号、华威、泰单71,全县玉米实现良种化。第四次是
1976—1980年,是单交利用阶段,主要推广丰单1号和鲁原单4号,亩产比1975年
增加了52。5公斤。第五次是1981—1984年,推广中单2号、鲁玉3号和烟单14号,
亩产比1980年增加了64.5公斤。1985年,本县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是鲁玉3号、5
号和烟单14号,适于麦田套种或夏直播。
高梁:1960年前,主要有利津红高梁、利津白高梁、黑萼白高梁、打锣锤、
稀码子、 秋高梁、春高梁等。以后逐步推广杂交高梁,有原杂10号、晋杂5号、
沈杂1号、渤杂3号等。70年代后期又复种地方品种。
谷子: 50年代多种春谷,品种有81谷、华农4号,纲绳头、龙爪谷、红粘谷
等。 60年代引进东风谷、332号等。80年代多为夏谷,有柳条青、鲁4号、鲁谷2
号等。
大豆:50年代春大豆居多,有平顶黄、牛毛黄、滚粒黄、茶豆等;夏大豆有
大粒黑、铁竹杆、牛角齐等。60年代后黄豆居多,有齐黄1号、齐黄10号、文丰7
号、文丰5号、向阳1号等。80年代有鲁豆1号、2号、3号、4号及利选6号等。
红薯: 60年代前有胜利百号、农林4号、52—45、丰收黄、大红袍等。70年
代后主要是杂交品种,有济薯2号、济薯5号、济薯18号、鲁薯1号等。
棉花:本县历史上种植的棉花品种有粗绒棉、西花、滨花、白子、白棉等。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引进美国棉花乔治斯、皮打凉、奥斯亚。1918年引进脱
字棉、 金氏棉。建国后,棉花品种经过4次更新换代。第一次是1949—1956年,
引进和推广斯字5A和斯字2B。 逐步淘汰了大白子和部分中棉。 第二次是1956—
1959年,主要引进和推广岱字15号。至1959年,全县种植该品种面积为棉田总面
积的90%。岱字15号,1956年引进时,衣分36—38%,绒长28—30毫米。60年代中
期, 衣分降到31—35%,绒长降到21—27毫米。1968年,县棉花原种场对其进行
了原种更新,生产出首批岱字15号原种,并投入大田生产。1970—1977年,全县
实现了岱字15号原种四代更新, 一般衣分38—40%,绒长2931毫米,纤维品质较
好。 同时还推广了徐州1818。第三次是1978—1982年,主要推广鲁棉1号,该品
种适应性强,早熟、高产,1981年全县普及。平均衣分37.56%,绒长29.9毫米,
纤维主体长度31.1毫米, 细度5800米/克,单纤维强力3.51克,耐肥水、生长稳
健,但纤维品质稍差。第四次是1983—1985年引进和推广中棉所10号、鲁棉3号、
鲁棉5号、鲁棉6号和低酚棉。鲁棉6号亩产籽棉200—300公斤,衣分41—41.3%,
绒长30.98—33.98毫米, 纤维品质好、主体长度32.5毫米,细度6150米/克,纺
42支纱品质指标为2775分,颇受纺织工业欢迎。低酚棉,又称无毒棉,1983年在
堤西李大队试种,系中国棉花研究所培育的“中无—151”品种。亩产籽棉250公
斤左右, 单纤维强力4.15—4.29克,细度5929—6590米/克。植株各部位皆无色
素腺, 棉酚含量低于0.02%或近于零,其茎、枝、叶、籽对单胃动物无毒性,棉
仁榨油不需精炼即可食用棉籽蛋白质会计师20%以上, 脱壳棉仁蛋白质含量30—
35%,脱脂棉仁蛋白质含量43—50%,棉仁含油率30%以上,是高级植物油。
花生 建国后的品种有一窝蜂、小花生(俗称二果子)、蚰花生等。60年代
引进伏花生, 种植面积较大。80年代初引进海花1号,产量较高。1984年结合花
生低产田开发试验,又先后引入白沙1016、花28、花37、花39、RH321、徐州684
等。其中RH321属早熟品种,适于麦田套作,一年两熟,颇受欢迎。
良种繁育 建国前,种子混杂。建国后,50年代初县政府提倡就地选取种,
就地繁育,就地推广。每年夏秋两季,县选种委员会组织干部、老农、技术员参
加良种评选。选种方法有地片选取、穗选、粒选、场间选,单收单贮。以群众自
留互换为主,国家供应为辅。1953年,实行种子田制度,以水牛李农场为基地,
带动各乡的种子田。 1955年,全县30%的农业社建有种子田。1958年各公社选部
分条件好的大队建良种繁育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停办。1961年,高青县人民委
员会规定:繁育良种有奖,免征农业税,农药、化肥、贷款优先供应。1964年,
各公社在原良种繁育区的基础上建种子专业队。70年代后,杂交玉米、高梁实行
省培育、地区繁殖、县制种的体制。县良种场承担“两杂”亲本种的制种任务,
同时选择有条件的种子专业队配制“两杂”种子。由县种子站统一收购、调拨,
打破了长期以来生产单位自繁自用的供种局面。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良种实行特邀种子专业户繁殖。 1985年,全县制种专业户310户,产良种20万公
斤。 其中常规品种(小麦)种子专业户260户,育种15万公斤。仍由县种子站统
一经营。
附:良种繁育场
粮食良种繁育场 高青县粮食良种繁育场最早的是1953年在水牛李村西建的
水牛李农场, 时有土地100亩,房屋12间。除繁殖推广优良品种外,还培养农业
技术人员。1965年划属千佛庙农场。
千佛庙粮食良种繁育场 曾为棉花原种场, 建于1965年,时有土地720亩,
多为含盐量在0.3%左右的花碱地。 1965—1971年共生产岱字15号等棉花原种3.5
万公斤,加工保纯1代、2代棉种50万公斤,生产皮棉9.99万公斤。后因棉花黄枯
萎病发生, 1972年改为粮食良种繁育场。1972—1985年,共生产粮食88.65万公
斤, 其中生产玉米、高梁杂交亲本原种及小麦、大豆等良种44.17万公斤;生产
皮棉11.47万公斤。 1985年,全场实有土地897.9亩(包括水牛李农场100亩),
其中耕地630亩。是年种粮180亩,总产3.1万公斤。全年总产值17.68万元。有职
工52人,固定资产25.86万元,流动资金7.52万元,房屋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农业机械共257.6马力,基本实现耕、播、灌、排、运输、脱粒机械化。
樊家林棉花原种繁育场 1972年建于樊家林村东南1.5公里处,有土地614亩。
1972—1978年, 生产条件较差,平均亩产皮棉22.9公斤,亩产粮食150公斤,多
种经营收年平均2300元,年总产值平均1.27万元。1979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
当年赢利1.44万元。 1985年,全场有职工52人,固定资产30.79万元,流动资金
8.6万元, 农业机械291.6马力, 房屋总建筑面积3854平方米。是年,种植棉花
480亩,亩产皮棉57.5公斤,全年总产值12.5万元,赢利2.4万元。
1972—1985年,累计总产值138.92万元。其结构是:农业117.08万元,占累
计总产值的84.3%; 牧业5.81万元,占4.2%;副业16.03万元,占11.5%。生产皮
棉25万公斤, 粮食39.7万公斤。 生产各种棉花良种38.98万公斤。其中鲁棉1号
21.75万公斤,鲁棉5号5.85万公斤,鲁棉6号3万公斤,岱字棉16号8.15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