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湖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1&rec=24&run=13

大芦湖 位于县东北部, 赵店正南1公里处。 地里坐标纬37013’ 、 东径
117055’ , 距县城田镇12公里。 湖东西长约4800米, 南北宽约2050米,面积
11000亩,加上湖周围涝洼地8521亩,整个湖区面积19521亩。湖内常年积水面积
约5000亩,平均水深1.2米,最大水深2.5米。丰水时积水面积9000亩,是高青县
地势最低处,有“千水归芦”之说。湖水除自然降水外,还从刘春家引黄补源。
水质清澈无污染。有黄河水系鱼类资源11科41种,年产鱼虾20万公斤。苇、蒲、
藕是大芦湖特产,苇、蒲年产500万公斤。
艾李湖 位于县城东北9公里处, 艾李村北,黄河南堤外侧,地理坐标北纬
37015’、东径117052’。面积430亩,常年积水,平均水深1.2米,最大水深3米。
由于地势低洼,北面又有高11米的黄河大堤为屏障,冬季气候温和,一般年景,
湖中心有长约80米, 宽约3米的水面不结冰。湖内有两块互不相连的陆面,大的
10余亩, 小的5亩左右,长有芦苇,上面栖居野鸭和蛇。自1989年冬发现天鹅在
湖中越冬, 数量最少10只,有的年份达50-60只。1984年,被山东省有关部门定
为“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此后,人们习称“艾李天鹅湖”。自然生长的鱼类
有鲤鱼、鲫鱼、草鱼、甲鱼、黑鱼等。年产鱼虾约1.5万公斤。
附:古河道
济水 禹治济水,为古四渎(江、淮、河、济)之一。夏商时,济水由陶唐
口西南入境东行, 经今陶唐口、宋家套、程尔头=道口、河西、小套、大张、堤
西李南,北折穿越高城西关,再经高城城里东北角、北关南,至堤上刘、堰头入
博兴县。公元11年(王莽建新三年),黄河第二次大徒,从利津入海,济水下游
河道成为黄河的分流,是谓出河之济。此后既称济水,又称清河,唐、宋时又叫
运粮河。1077年(宋熙宁十年),黄河决口于澶州曹村,东汇梁山泊,北路水初
顺济水河道入海,后在齐州遥墙镇(今历城地)分流,济水河道水势渐小,滩地
植种,几十年后,河道埋废。
漯水 又称漯川。禹导河水至大,分为两支,其一即漯水。古漯水行於济水
北,黄河南,流经豫档,是鲁北大川。据丙工浅屋地下水的普查和物探及古地图
核对,高青县境内之漯水,从黑里寨镇之崔孟李入境,经中店、刘家镇、徐家寨、
青城南、花沟北、义和镇南、田镇北、常家、许管、赵店南,至旧镇的大刘、小
刘村出境。 河最宽处8.5公里,最窄处2.5公里;浅层地下水埋深底反20-35米;
沙层厚度15-20米,蓄水量大。公元前1678年(汉文帝十二年),黄河沁于濮州,
黄水经漯水河道由千乘入海。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王景治黄河,修筑
西起荥阳东至千乘海口的千里堤防,上游占据漯水河道,下游走今惠民县境至利
津,本地漯水河道仍为一支流。南北朝末期,漯水河道淤堙。
大清河 初称清河, 为汉代后本地济水之别名。 宋代又称北清河。1077年
(宋熙宁十年)后,河水在遥墙镇分流,南支走原济水河道,北支经今济阳、台
子、清河镇去蒲台。之后水全走北支河道,仍称清河。1194年(金明昌五年),
黄河北决阳武,水分两支,北支挟菏、汶、泺水入清河,遂有大清河之名。公元
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黄河复决阳武,经徐州由运河夺淮入海,菏、汶之水
由张秋入运河。大清河上源遂为东平湖戴村滚水坝溢出之水,兼泄泰安、济南等
泉、坡水。时河道弯曲,基本沿今黄河北岸内侧,宽约1里,深4-5丈,两岸平坦,
无洪水泛滥威胁,盐运发达,故元、明之际俗称“盐河”。至清咸丰年间载黄水
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