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防疫 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512&run=13


    机构
    1.桓台县卫生防疫站  1953年,县医院设卫生防疫组,1957年改为防疫
股,司职者3人。1961年9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1963年增至18人,设玻璃
无菌室。1966年,与卫生局、县医院、妇幼保健站合并,称“六、二六”卫
生公社。1973年4月,复建县卫生防疫站。1980年起,防疫队伍不断壮大,现
代防疫设备逐渐配套。至1987年,有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
宣传教育、检验、门诊等8个业务科(室)、共39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中
医士1人,西医士17人,检验士4人,检验员4人,其他卫生初级人员3人,拥
有防疫设备56台,防疫救护车2辆。
    2.桓台县结核病防治所  1972年春,建桓台县防痨门诊部。1978年改称
桓台县结核病防治所。至1987年,所内设门诊室、放射室、药房等科(室),
共7人。有30毫安爱克斯光机、显微镜等重要医疗器械6台(部)。
    3.桓台县皮肤病防治站  建于1958年,时称麻风村。1965年建站并改称
现名。
    4.桓台县妇幼保健站  1954年8月,县卫生院设妇幼保健组。1956年,建
立桓台县妇幼保健站,工作人员6人。1981年开设妇幼保健门诊。1983年,有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2人,医士2人,护士1人。拥
有主要医疗器械设备18台。1985年,新建二层门诊楼1幢,常规诊治器械齐全。
1987年,医疗人员达1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医士5人,其他各类
人员8人,拥有主要医疗器械18台(部)。
    防疫
    1.计划免疫  解放前,境内已有接种牛痘疫苗者,只因价格昂贵,接种
率不及3%。1948年,开始为儿童免费接种牛痘苗。1950~1952年,免费种牛
痘疫苗达40万人次,此后,境内天花绝迹。从1953年起,除1968~1971年外,
每年都搞预防接种。至1980年,先后接种16种疫苗,累计接种近500万人次。
1981年起,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免疫网络,实行经常性与周期性相结
合的计划免疫程序,全县13个乡(镇)直属单位和343个村均建立起计划免疫
点,入卡儿童达10.77万人。1983年,始在县直机关儿童中,发放使用《预防
接种证》。1987年,计划免疫冷链投入运转。10月,开设常年预防接种门诊,
实行“一苗一训一检查”制,当年接种6种疫苗,达17万余人次,无一接种
事故及异常反应。经考核,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4种疫苗的
接种率达省规定标准,为95.24%。并有11个乡(镇)、295个村实行计划免
疫保偿制,入保儿童达3万人。
    2.传染病防治  (1)结核病防治:1972年春,始作结核病线索调查,查
出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人1927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1234人,中、青年患者
占64%。1974年4月,在起凤公社华沟大队作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华沟大队
共有6314人,受检6025人,检查率为95.4%,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9人,
患病率为0.8%,非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人。1976~1977年,对全县15岁以上
人口作爱克斯线胸部透视,查出肺结核病患者1341人,其中进展期139人,好
转期652人,稳定期550人。至1982年,全县共查出肺结核病患者4320人,其
中进展期777人,好转期2089人,稳定期1454人。已治愈2833人,治愈率65.6
%。除迁出9人,死亡(合并其他病)547人外,年底尚有肺结核病人796人,
其中进展期234人, 好转期387人, 稳定期175人。1987年,尚有肺结核病人
279人,其中新发病人71人。
    (2)麻疹防治:1926年,新城镇有1600余名婴幼儿感染天花、麻疹,死
亡560人,占发病人数的35%。建国初期,麻疹大流行。1951年春,发病4182
人,死亡1050人。淄博专署医疗队来桓台抢救病员扑灭麻疹。1966年,麻疹
发病5075人,占总人口的14.7‰,死亡55人,占发病人数的11‰,比1951年
死亡人数减少995人,死亡率下降24%。1972年,始为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
苗。1974年麻疹发病5089人,占总人口的12.4‰,经医治无一死亡。此后13
年中,以1976年发病最多,为428人,占总人口的1‰,1980年与1984年发病
最少,均为15人,占总人口的0.03‰。至1987年,只有没接种麻疹疫苗的2个
村,各发病百余人。
    (3) 肝炎防治: 自60年代起, 境内肝炎发病从未间断。 1975年,为
21346人作肝功化验,除将查出的病人全部治愈外,并对病人粪便及污物实行
药物消毒。1978年,在疫情严重地区推行全民服用“三枝汤”预防,服药人
数达14万余人。1980年,肝炎发病60人,占总人口的0.14‰。1982年发病910
人,占总人口的2.1‰。1983年为高峰年,发病1012人,占总人口的2.2‰。
防疫部门对重点人群万余人作了化验检查,建起污物焚烧炉14个。1985年,
作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587人, HBae阳性的63人。阳性率为10.73%,抗—
HBC阳性的301人,阳性率为51.3%(流行村平均60.4%,非流行村平均28.31
%),肝功异常的10人,占1.7%。1987年起,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切
断了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4)霍乱防治:1912年,昝家庄暴发霍乱,3天内死亡160余人,为境内
最后一次流行。1949年实行免疫防治。1964年,桓台县肠道病防治领导小组
成立,建立肠道门诊,实施疫源检索。1970年后,设防治、抢救组织,每年
对水域实施抽样化验。至1987年,境内霍乱疫情已绝迹40余年。
    (5)白喉防治:白喉在桓台县历来少见,唯1963年发生局部流行。全县
发病237人,占总人口的0.75‰。是年,县防疫站医疗队在疫情严重的郭店公
社,为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全部作了预防。为白喉病人采用大剂量青霉素、
养阴清肺汤及抗毒素等综合疗法、治愈率达100%。流行过后,又在该社作
了313人的带菌率调查,带菌率为5%。此后,白喉绝迹。
    (6)菌痢防治:菌痢为境内历年多发的肠道传染病。1977年在起凤公社
鱼龙村作痢疾、肠炎发病情况及流行因素调查,共调查11821人,发病7616人,
发病率为64.4%,其中肠炎6874人,发病率为57.3%,菌痢742人,发病率为
6.3%。流行因素是水源污染严重,当地群众有喝生水的不良习惯,大部井水
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分别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十倍、几十倍。1979年
又对上年发生的菌痢病人作回顾性调查,查出菌痢病人35615人,占总人口的
82.4‰。并对慢性患者14782人、现症病人1810人全部服药治疗。80年代初期,
随着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全县有60%以上的人口喝上清洁
水, 痢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85年,全县发病1307人,发病率为2.9‰。
1986年降至千人以下, 1987年为878人, 发病率为1.9‰, 比1978年下降了
80.5‰。

                      桓台县痢疾发病情况表

  ━━━┯━━━━┯━━━━━━━┯━━┯━━━━━┯━━━━━━
   年度 │发病(人)│  发病率(‰)  │年度│ 发病(人) │ 发病率(‰)
  ───┼────┼───────┼──┼─────┼──────
   1974 │ 11982  │     29.2     │1981│   5086   │    11.5
  ───┼────┼───────┼──┼─────┼──────
   1975 │ 13568  │     32.5     │1982│   2090   │    4.7
  ───┼────┼───────┼──┼─────┼──────
   1976 │  2754  │     6.5      │1983│   1036   │    2.3
  ───┼────┼───────┼──┼─────┼──────
   1977 │ 11522  │     26.8     │1984│   1663   │    3.7
  ───┼────┼───────┼──┼─────┼──────
   1978 │ 35615  │     82.4     │1985│   1307   │    2.9
  ───┼────┼───────┼──┼─────┼──────
   1979 │  5400  │     12.4     │1986│   9.04   │     2
  ───┼────┼───────┼──┼─────┼──────
   1980 │  1944  │     4.4      │1987│   878    │    1.9
  ━━━┷━━━━┷━━━━━━━┷━━┷━━━━━┷━━━━━━

    3.地方病防治  (1)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境内氟中毒病防治始于1977年。1980年,全县开展水
质含氟量普查,检测947眼饮用水井,含氟1.1~2毫克/升以上的842眼,占89%,最高的达7.2毫克
/升。全县有303个村的饮用水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占全县总村数的85.5%,其中重氟区12个
村,12092人。全县查出氟斑牙患者26万余人,氟骨症患者1.4万余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68%和37
%。邢家公社后诸大队有氟骨症患者640人,其中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的44人。该公社沿东猪龙河两岸
的4个村,有26%的人常年腰酸腿痛,5%的人骨骼变形,最严重的患者,两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境内土壤中所含可溶性氟和水溶性氟均随灌溉水氟的升高而升高,农作物中的含氟量亦随灌溉水氟的
上升而上升。虽然14.5%的村的饮水含氟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只因农作物中含氟量高,氟斑牙患病率
仍在30%以上。全县人口受害率为86.4%,氟斑牙患病率为60.5%,氟骨症患病率达3.43%。1977年,
开始改水防氟。1982年,县、乡(镇)成立改水防氟领导小组。1985年,对高氟区域的224个村改水
防氟,占高氟区村数的56%,打深水井(150~270米)184眼,总投资771.8万元。至1987年,全县已
有267个村,38.5万人,喝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低氟水,占农村总人口的85.7%,提前3年达到全国农
村卫生改水规划的指标要求。

                桓台县地方性氟中毒受害一览表
                        (1980年)
  ━━━━━┯━━┯━━━━┯━━━━━━┯━━━━━━
   病区类型 │村数│  人口  │ 氟斑牙人数 │ 氟骨症人数
  ─────┼──┼────┼──────┼──────
    轻病区  │207 │ 264855 │   184075   │    4950
  ─────┼──┼────┼──────┼──────
    中病区  │ 84 │ 100498 │   70684    │    7183
  ─────┼──┼────┼──────┼──────
    重病区  │ 12 │ 12092  │    9674    │    2855
  ─────┼──┼────┼──────┼──────
     合计   │303 │ 377445 │   264433   │   14988
  ━━━━━┷━━┷━━━━┷━━━━━━┷━━━━━━

    (2)疟疾防治:2D世纪50年代,疟疾散发。1961年呈暴发性流行,发病9804人,发病率为3.2‰。
疫区集中在县境北部,发病率以起凤公社最高,为1.91%,比全县平均发病率高1.26%。1962年2月,
县政府组成895名医务人员的防疟队,全县查出疟疾病人5700人,发病率为1.9‰。经五、六、七3个
月的抗复发统一治疗,治疗率分别为99.5%、98.2%和88.1%。  8~9月,服药率为96.8~99.9%。
1963年, 全县发病2074人, 发病率为0.65‰。 1964年9~1 0月,起凤、高王、陈庄3公社服药防治
48533人。此后,每年暴发流行季节过后,根据疟疾病人花名册,对有疟史者采用“乙伯三日疗法”,
每次服药3天,每人抗复发治疗2次;对现症病人,固定专人按时送药服药;对发病率较高的老病灶区,
每于流行高峰期前采取全民服药预防。1963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83年,全县发病9人,发病
率为0.2/万,出现8个无疟乡(镇),334个无疟村。1986~1987年,无疟疾发生。
    (3)头癣防治:1978年,县防治头癣病领导小组成立后,培训399名头癣病防治人员,普查15岁
以下儿童及病人家属70990人,占应查人数的96%;查出头癣病人57人,占总人口的1.35/万。经4年
多的治疗,1983年头癣绝迹。
    (4)狂犬病防治;建国初期,境内狂犬病时有发生。1952年,县政府组织全县人民灭狗防病,
境内狂犬病多年匿迹。1980年春,周家公社发现疫情。是年,周家、索镇、起凤、马桥4公社,有11
人和11头牲畜被狂犬咬伤,均得到及时处理,无一死亡。1981年春,为6003只犬注射狂犬疫苗。1986
年,有115人被犬咬伤,经及时治疗,病人脱险。1987年,有2人被犬咬伤,造成死亡。
    (5)肝吸虫病防治:境内肝吸虫病普查防治始于1983年。是年12月,对5所小学的1696名学生作
肝吸虫病检查,皮试阳性率为10.27%,带虫率为1.4%,对带虫者全部免费治疗痊愈。1987年,又对
5个村的1501人检查,皮试阳性反应572人,粪便检验阳性45人。经治疗,全部痊愈。
    (6)钩端螺旋体病防治:1964年秋,全县遭受特大洪灾。田庄公社关家大队一带发现钩端螺旋
体病患者40余人。省、地、县医疗队进村防治,及时扑灭了此病。
    (7)流行性出血热防治:1983年,境内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人,经县、社联合抢救治疗脱险。
1984年,死亡3人,疫情趋于蔓延。1985年起,发病人数大幅度上升,为197人。1986年发病呈高峰,
患者384人。县政府除发动全县人民灭鼠防疫外,培训专防医务人员949人次,组成县、乡、村三级防
治网,全民预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人数降至65人,仍为地方病防治重
点。
    (8)麻风病防治:境内麻风病,历代均有。至1957年普查时发现病人210人,由卫生部门为150
名病人建立病历,实行送药巡回观察治疗。1958年,在博昌桥建麻风村,收容70多名患者免费治疗。
1963年,麻风病患者发展到245人,分布于48个村,其中6人以上的村3个,患病率为0.77‰,并有12
名麻风病人从事食品贩卖。1965年,县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方法,在侯庄公社龙南洼重建麻风村,占
地165.6亩,建房77间,其中病房40间。1966年收容86名患者免费治疗。1982年,首用进口“利福平”
药物治疗。至1983年,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341人,其中已治愈184人,自愈7人,死亡131人,外迁6
人。至1984年8月,全县只剩麻风病患者3人,达到了《全国麻风病管理条例》标准。此后,对治愈返
乡生产的患者,坚持送药到人,作抗复发治疗。至1987年,尚有治疗中的现症患者3人。

                            桓台县急性传染病发病,死亡动态一览表

  ━━┯━━━━┯━━━━━━━┯━━━━━━━━┯━━━┯━━━━━━━┯━━━━┯━━━━━━━
  年代│总发病数│ 发病率1/10万│  升↑降↓幅度%│病死数│ 死亡率1/10万│病死率%│升↑降↓幅度%
  ──┼────┼───────┼────────┼───┼───────┼────┼───────
  1971│   4653 │    1206.42   │                │   76 │       6.74   │   0.56 │
  ──┼────┼───────┼────────┼───┼───────┼────┼───────
  1972│   1771 │     450.01   │     62.70↓    │   15 │       3.81   │   0.85 │    43.47↓
  ──┼────┼───────┼────────┼───┼───────┼────┼───────
  1973│   2900 │     723.16   │     60.70↑    │   7  │       1.75   │   0.24 │    54.07↓
  ──┼────┼───────┼────────┼───┼───────┼────┼───────
  1974│  23857 │    5852.93   │     709.35↑   │   32 │       7.85   │   0.55 │    348.57↑
  ──┼────┼───────┼────────┼───┼───────┼────┼───────
  1975│  21938 │    5301.21   │      9.43↓    │   13 │       3.19   │   0.06 │    59.36↓
  ──┼────┼───────┼────────┼───┼───────┼────┼───────
  1976│   8913 │    2120.23   │      60.0↓    │   9  │       2.17   │   0.10 │    31.97↓
  ──┼────┼───────┼────────┼───┼───────┼────┼───────
  1977│  14082 │    3301.02   │     55.69↑    │   8  │       1.80   │   0.06 │    12.44↓
  ──┼────┼───────┼────────┼───┼───────┼────┼───────
  1978│   8761 │    2034.02   │     38.38↓    │   3  │       0.70   │   0.03 │    63.16↓
  ──┼────┼───────┼────────┼───┼───────┼────┼───────
  1979│   5941 │    1371.91   │     32.55↓    │   7  │       1.62   │   0.12 │    131.43↑
  ──┼────┼───────┼────────┼───┼───────┼────┼───────
  1980│   4193 │     962.80   │     29.82↓    │   6  │       1.38   │   0.14 │    14.87↓
  ──┼────┼───────┼────────┼───┼───────┼────┼───────
  1981│   5635 │    1283.29   │     33.29↑    │   2  │       0.46   │   0.04 │    66.67↓
  ──┼────┼───────┼────────┼───┼───────┼────┼───────
  1982│   7174 │    1591.80   │     24.04↑    │   1  │       0.23   │   0.02 │    50.00↓
  ──┼────┼───────┼────────┼───┼───────┼────┼───────
  1983│   1873 │     416.84   │     73.81↓    │   2  │       0.45   │   0.11 │    96.65↓
  ──┼────┼───────┼────────┼───┼───────┼────┼───────
  1984│   2143 │     474.75   │     13.89↑    │   1  │       0.22   │   0.05 │    51.11↓
  ──┼────┼───────┼────────┼───┼───────┼────┼───────
  1985│   2369 │     524.29   │     10.55↑    │   1  │       0.22   │   0.04 │       =
  ──┼────┼───────┼────────┼───┼───────┼────┼───────
  1986│   1918 │     423.10   │     19.04↓    │   12 │       2.65   │   0.63 │    11.00↑
  ──┼────┼───────┼────────┼───┼───────┼────┼───────
  1987│   2002 │     438.44   │      4.38↑    │   4  │       0.88   │   0.20 │    66.67↓
  ━━┷━━━━┷━━━━━━━┷━━━━━━━━┷━━━┷━━━━━━━┷━━━━┷━━━━━━━

    附:索镇、唐山、耿桥、邢家、果里、侯庄6乡(镇),1980~1983年全部死亡居民的死因调查

    据1984年对索镇、唐山等6乡(镇)的调查,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1.51岁,比1948年前35岁增加
了36.51岁,其中女性72.96岁,男性70.00岁,去肿瘤寿命为73.27岁。
    1980~1983年,这6乡(镇)的总死亡率为6.37‰,调整死亡率为4.77‰,其中男性6.61‰,女
性4.91‰,以1983年死亡率最高,为6.92‰,其中男性为7.35‰,女性为6.15‰。以唐山、邢家2乡
镇最高,调整死亡率分别为5.35‰和5.15‰。
    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病占第一位,总死亡率为168.97/10万。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50岁以
上死亡者,占总死亡人数的79.71%,其中男性占82.81%,女性占76.84%。6乡(镇)恶性肿瘤总死
亡为100.2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在16种恶性肿瘤中,以肝Ca发病最高,标化死亡率为18.08/10
万,次为胃Ca,肺Ca。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以唐山镇最高,恶性肿瘤死亡,呈年度增长趋势。以1983
年死亡率最高,主要集中在35~75岁之间,以50岁组最高,癌亡比为32.70。其中肝癌危害尤重,肝
癌患者的死亡,与水源污染有直接关系。
    4. 妇幼保健  (1)新法接生:民国初年,耿桥乡小儿破伤风(当地俗称“脐带风”)死亡率达
50%以上,产妇死亡率为10~20%。1927年,新城镇有530名感染破伤风死亡,占出生婴儿的30%。
建国初期,仍沿袭旧法接生。1950年,开始推行新法接生,并对接生婆实施新法接生教育。1951年,
淄博专署为桓台县培训第一个新法接生员。1952年,县医院有助产士2人。1953年,建立乡接生组40
个,全年新法接生婴儿772人。1957年,建起接生站20个,接生组40个,新法接生婴儿2678人,新法
接生率为17.5%,新法接生死亡率为15‰,旧法接生死亡率为66‰。1977年,侯庄、耿桥、唐山3公
社建起妇产室31个,1979年全县达177个,有女医生和接生员378人,配备产包368个,形成县、社、
队三级新法接生网。是年新法接生率达98.4%,婴幼儿死亡率下降为27.4‰,新生儿死亡率为22‰,
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1987年,全年接产婴儿7833人,其中新法接生7817人,新法接生率为99.8
%;住院分娩35 44人,全部实施科学助产。是年,婴儿死亡159人,死亡率为20.3‰,其中新生儿死
亡143人;死亡率为18.3‰;新生儿破伤风3人,其中死亡2人。
    (2)孕妇保健:1982年,开始对孕妇实施围产期保护,当年管理孕妇110人,住院分娩率由上年
的30%提高到42.8%,新法接生率为98.1%,新生儿死亡率降至19.9‰。1983年,始对住院分娩产妇
实施科学助产,1985年达到98%。1987年,在耿桥乡和县直单位推行妇幼保健程序化管理,建立母子
保健手册996本, 孕产妇管理卡2241张,管理孕妇3277人,孕产妇管理率为41.3%,人均作产前检查
3.7次,产后访视2.6次。
    (3) 儿童保健: 1978年始对7611名儿童作健康查体, 查出病儿、有缺陷儿1858人,患病率为
24.4%。并为41264名儿童作药物驱虫治疗。1983年,始对县直单位儿童实行系统管理,为7周岁以内
的儿童建立健康查体证。 在查体的679名县直单位儿童中,佝偻病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
21.2%和14.3%。 对农村儿童亦建起健康查体卡片,每年查体1/3。1985年,为7周岁以下儿童查体
17598人,患病率为29.54%,其中患佝偻病457人,患病率为2.5%;贫血病667人,患病率为3.9%;
营养不良的479人,患病率为2.8%。1987年,普查儿童近万人,患病率为18.1%,其中患佝偻病231
人,患病率为5.2%,3周岁以内贫血的956人,患病率为38.7%。是年,各乡(镇)医院配齐儿童保
健医生,始对50名儿童实行程序化管理,定期检查,作营养指导;对267名体弱儿童实行系统化管理。
按照卫生保健规范要求,指导幼儿园70所(县直10所,农村60所)。并对登记结婚者实行婚前检查和
优生咨询服务。
    (4)妇女病防治:解放后,县委、县政府非常关心妇女身心健康。1958年起,妇女劳动强度增
大,农村妇女子宫脱垂患病率逐年上升。1960年,妇女病防治以子宫脱垂为重点。查出子宫脱垂患者
2972人, 治疗2174人, 好转1231人;查出月经病患者4065人,治疗39人。1962年,采用子宫托治疗
186人。1973年起,妇女病普查和防治重点转向以防治子宫癌为重点。当年普查3792人,患病率为43
%, 治愈率为47%。此后,每年对全县7万余名妇女查体1/3。1979年,妇女病患病率降为37.2%。
1983年,在唐山镇实施妇女保健程序化管理,妇女病患病率降为19.5%。1984年,为乡(镇)医院培
训阴道细胞检查员13人, 检查妇女8245人, 查出病人2929人,患病率为35.5%。1985年,普查妇女
9470人,查出多种疾病患者3370人,患病率为35.5%,其中慢性宫颈炎1669人。1987年,普查14196
人,查出妇女病3904人,患病率为27.5%,治疗3755人,治疗率为96.1%。

           桓台县查治妇女病情况表
  ━━━┯━━━━┯━━━━━━━┯━━━━━━
        │        │     患病     │      
   年 度│实查人数├───┬───┤ 治疗人数
        │        │ 人数 │  %  │              
  ───┼────┼───┼───┼──────
   1973 │  3792  │ 1627 │  43  │    521
  ───┼────┼───┼───┼──────
   1975 │ 10799  │ 3596 │ 33.3 │    2940
  ───┼────┼───┼───┼──────
   1976 │ 22486  │11249 │  50  │   10683
  ───┼────┼───┼───┼──────
   1977 │ 21958  │ 8130 │  37  │    7170
  ───┼────┼───┼───┼──────
   1978 │ 20818  │ 8214 │ 39.4 │    7657
  ───┼────┼───┼───┼──────
   1979 │ 17671  │ 6584 │ 37.2 │    6030
  ───┼────┼───┼───┼──────
   1980 │  9783  │ 3668 │ 37.4 │    2918
  ───┼────┼───┼───┼──────
   1981 │ 24596  │ 5533 │ 22.5 │    5415
  ───┼────┼───┼───┼──────
   1982 │ 32240  │ 4208 │ 13.1 │    4208
  ───┼────┼───┼───┼──────
   1983 │ 42148  │ 8266 │ 19.5 │    2694
  ───┼────┼───┼───┼──────
   1984 │  8245  │ 2929 │ 35.5 │    1711
  ───┼────┼───┼───┼──────
   1985 │  9470  │ 3370 │ 35.5 │    3375
  ───┼────┼───┼───┼──────
   1986 │ 11848  │ 3658 │ 30.8 │    3219
  ───┼────┼───┼───┼──────
   1987 │ 14196  │ 3904 │ 27.5 │    3755
  ━━━┷━━━━┷━━━┷━━━┷━━━━━━  

                            桓台县新法接生情况表

  ━━┯━━━┯━━━━━━┯━━━━━━━━━━━━━━━━━━┯━━━━━━
      │      │   新法接生 │               婴儿新生儿死亡       │    产妇死亡  
      │      ├──┬───┼──┬───┬───────────┼──┬───
  年份│新生儿│    │占新生│总数│占新生│            其中      │    │占产妇
      │ 总数 │人数│儿数%│    │儿‰  ├─────┬─────┤人数│数‰
      │      │    │      │    │      │    新生儿│   破伤风 │    │        
  ──┼───┼──┼───┼──┼───┼──┬──┼──┬──┼──┼───
      │      │    │      │    │      │人数│  ‰│人数│ ‰ │    │
  ──┼───┼──┼───┼──┼───┼──┼──┼──┼──┼──┼───
  1955│      │2251│      │    │      │    │    │  19│    │    │
  ──┼───┼──┼───┼──┼───┼──┼──┼──┼──┼──┼───
  1957│ 15266│2678│  17.5│  48│  3   │  48│  3 │  10│0.66│    │
  ──┼───┼──┼───┼──┼───┼──┼──┼──┼──┼──┼───
  1960│  3408│2716│ 79.69│ 366│ 107  │    │    │    │    │    │
  ──┼───┼──┼───┼──┼───┼──┼──┼──┼──┼──┼───
  1975│  9495│8122│ 85.54│    │      │ 150│  15│  28│2.9 │  6 │   6
  ──┼───┼──┼───┼──┼───┼──┼──┼──┼──┼──┼───
  1978│  6393│6233│  97.5│ 133│  21  │    │    │  5 │0.8 │  3 │  4.6
  ──┼───┼──┼───┼──┼───┼──┼──┼──┼──┼──┼───
  1980│  6013│5904│ 98.18│ 107│ 17.8 │  73│  12│    │    │  6 │  9.9
  ──┼───┼──┼───┼──┼───┼──┼──┼──┼──┼──┼───
  1981│  6989│6702│ 95.89│ 163│ 23.3 │ 117│16.7│  1 │0.1 │  2 │  2.8
  ──┼───┼──┼───┼──┼───┼──┼──┼──┼──┼──┼───
  1982│  5967│5856│  98.1│ 169│ 28.3 │ 119│19.9│  2 │0.3 │  3 │   5
  ──┼───┼──┼───┼──┼───┼──┼──┼──┼──┼──┼───
  1983│  5764│5630│ 97.67│ 100│ 17.3 │  58│10.1│    │    │  2 │   3
  ──┼───┼──┼───┼──┼───┼──┼──┼──┼──┼──┼───
  1984│  4078│4040│  99.1│  56│ 13.7 │  45│  11│    │    │  2 │   3
  ──┼───┼──┼───┼──┼───┼──┼──┼──┼──┼──┼───
  1985│  3951│3877│ 98.12│  83│  21  │  59│14.9│    │    │  1 │  2.6
  ──┼───┼──┼───┼──┼───┼──┼──┼──┼──┼──┼───
  1986│  5177│5118│  98.9│ 158│ 30.5 │ 129│24.9│  2 │0.4 │  3 │   6
  ──┼───┼──┼───┼──┼───┼──┼──┼──┼──┼──┼───
  1987│  7833│7817│  99.8│ 159│ 20.3 │ 143│18.3│  2 │0.3 │  3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