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6&A=1&rec=463&run=13


    剧种  自清同治年间以来,境内流行的主要剧种有京剧、山东梆子、吕
剧、歌剧等。
    1.京剧  清同治年间,民间业余演出日渐活跃。每逢庙会和传统节日,
例行演出。民国期间,姬桥、华沟、刘茅、刘三里、鱼龙等村的京剧子弟班
均置戏箱, 常在农闲时串村演出。 传统剧目有《甘露寺》、《古城会》、
《玉堂春》、《秦香莲》、《九江口》、《华容道》、《失空斩》、《宇宙
锋》、《二进宫》、《徐策跑城》等。
    建国后,京剧演出仍在城乡盛行。50年代,每至春节期间,百分之五十
以上的村庄上演京剧。新城南村张禹俭,终生热爱京剧,年近80岁高龄,仍
登台演出,并收徒传艺。1953年春,天津京剧团演员田菊林来桓台县鱼龙村
子弟班搭班演出,自发成立“新新京剧团”。同年秋解体。此后,民间京剧
演出以业余为主。70~80年代,省、市京剧团来桓台演出较多,民间演出活
动渐少。
    2.山东梆子(东路肘鼓子)  清同治年间传入本县。民国时期主要流行
于县境西北部村庄。50年代,演出渐少。
    3. 吕剧  清末由博兴、广饶传入桓台。民国时期,多流行于县境北部。
1947年后有发展,遍及全境。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大部村庄均有演出。
现代剧目有《王小赶脚》、《龙凤面》、《姊妹易嫁》、《逼婚记》、《李
二嫂改嫁》、《王汉喜借年》等。1956年6月,桓台县吕剧团成立。初期演出
传统剧目。1959年冬参加山东省吕剧会演,由本团徐文执笔改编的《胡林抢
亲》被评为优秀演出剧目。1960~1965年,以演出现代剧目为主。其中主要
剧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箭杆河边》、《丰收之后》、《红
岩》、《洪湖赤卫队》、《乌龙点睛》、《杜鹃山》、《沙家浜》等。1966
年春,县吕剧团改为文工队,由50人缩减为35人。1978年,恢复桓台县吕剧
团建制。1984年,排演的小吕剧《春风暖》,参加淄博市文艺会演,获一等
奖。同年,排演的小吕剧《闹店》,参加建国35周年山东省文艺会演,获演
出一等奖,全国140余家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录音。1985年12月,桓台县吕剧团
撤销。此后,城乡吕剧演出渐少。
    4.歌剧  桓台传统歌剧因受清末民初的杂剧、杂耍影响,初为四、八句
小调,数板加唱。也有清唱一句,唢呐伴奏一句的,如《锔大缸》等。抗日
战争期间,秧歌剧传入桓台,遍及城乡,表演形式多是边唱边舞,主要剧目
有《八路军独立营》等。
    建国初期,较大村庄均有业余歌剧演出。60年代后,歌剧以歌曲、剧目
创作为主,演出活动渐少。

                       桓台县戏剧创作演出及获奖一览表

  ━━━━┯━━━━━━━━┯━━━━━┯━━━━━━━━━━━━━━━━━━━
   编 剧  │  剧种剧目      │演出时间  │参加演出及获奖情况
  ────┼────────┼─────┼───────────────────
  苏宗会  │吕剧 学文化     │  1956    │山东省第一届农民戏剧创作会演、创作奖    
  傅元杰  │                │          │                                        
  ────┼────────┼─────┼───────────────────
  郭聿端  │歌剧 送肥忙     │  1959    │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
  ────┼────────┼─────┼───────────────────
  傅元杰  │歌剧 七朵金花   │  1959    │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
  ────┼────────┼─────┼───────────────────
  徐文    │吕剧 胡林抢亲   │  1959    │山东省吕剧会演
  ────┼────────┼─────┼───────────────────
  徐文    │吕剧 乌龙点睛   │  1960    │淄博专区戏剧会演
  ────┼────────┼─────┼───────────────────
  徐文    │吕剧 不服老     │  1960    │淄博专区戏剧会演
  ────┼────────┼─────┼───────────────────
  邱少华  │吕剧 学文化     │  1960    │淄博专区戏剧会演
  ────┼────────┼─────┼───────────────────
  徐文    │吕剧 火龙滩     │  1964    │惠民地区戏曲会演
  ────┼────────┼─────┼───────────────────
  邱少华  │吕剧 三借驴     │  1964    │惠民地区戏曲会演
  ────┼────────┼─────┼───────────────────
  李延民  │吕剧 让房       │  1977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演出奖
  ────┼────────┼─────┼───────────────────
  于守海  │吕剧 清泉欢歌   │  1977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创作奖
  ────┼────────┼─────┼───────────────────
  何清峰  │吕剧 参观之前   │  1977    │山东省文艺会演
  ────┼────────┼─────┼───────────────────
  史希连  │吕剧 相亲记     │  1978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演出奖
  ────┼────────┼─────┼───────────────────
  董学林  │京剧 神韵剑     │  1979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演出二等奖、创作三等奖
  ────┼────────┼─────┼───────────────────
  董学林  │吕剧 兑现       │  1981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演出奖
  ────┼────────┼─────┼───────────────────
  董学林  │吕剧 换驴       │  1983    │惠民地区文艺会演、演出奖
  ────┼────────┼─────┼───────────────────
  董学林  │吕剧 起凤桥     │  1984    │淄博市文艺会演、演出二等奖,创作三等奖  
  王润民  │                │          │                                        
  ────┼────────┼─────┼───────────────────
  宋祥嵋  │吕剧 闹店       │  1984    │淄博市文艺会演、演出一等奖、创作三等奖
  ────┼────────┼─────┼───────────────────
  董学林  │吕剧 春风暖     │  1984    │淄博市文艺会演、演出一等奖创作奖
  ━━━━┷━━━━━━━━┷━━━━━┷━━━━━━━━━━━━━━━━━━━

    剧场(院)  明、清时期至解放前夕,境内戏剧多在露天戏台或戏楼演出。关帝庙、城隍庙、龙
王庙均建有戏楼或戏台。
    1953年,县政府在东镇建大众剧场1处,可容观众千人。1977年,新建“桓台影院”,影剧两用,
座位1858个,有良好的舞台声光设备。1958~1987年,田庄、唐山、新城、后刘、夏五等乡村相继建
起影(剧)院,计容观众5000余人。其中新城、唐山两处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