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2&rec=5&run=13

——1996年1月29日在淄博市周村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崔洪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八五”及一九九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五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
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发扬“团结奉献、创业兴周、自我加压、奋勇争先”的周村精神,全面超额完成
了“八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5亿元
(当年价),比1990年增长3.38倍,年均增长34.4%;财政总收入达到1.57亿元,比1990年增长1.08倍,
年均增长15.6%, 区灶可用财力由435万元增加到5724万元,增长了12.1倍。在全面超额完成“八五”
各项指标的同时,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兴建了萌西灌区梅河桥闸、农田“三
灌”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
乡镇供水社会化,区乡道路沥青化和乡村电话程控化,以王村、萌水为代表的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
涌现出了17个经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市化的明星村,通过了国家级电气化区(县)验收,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完成了75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比“七五”期间增长4倍,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
级,以周村有机化工厂和恒星、李家、三元集团公司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固定资产过亿元的
企业达到4家,省级企业集团发展到9家,“三资” 企业发展到186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000万美元。
区属以下工业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由“七五”末的29%提高到42%,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规模、水
平、后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建设了连接线、新建路东延、丝绸路北延、东门路北延、机场路东西延等道路工程, 拉大了城
市框架,建成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大部完成,一批现代化标志性建筑
崛起,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的周村热电厂全面投产运营,城市日供水能力
达到5万立方,城市面貌、综合功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开发建设了纺织大世界、沙发市场、沙发材
料市场、国泰商业城、北方丝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完成了纺织大厦扩建、金山商厦、观山百货大楼
等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建设,“旱码头”再展雄风;发展生产,组织收入,财政收支在“八五”最后
一年实现平衡,财贸流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先后完成了国办中小学校舍改造、区医院改造扩建和实验中学、成人教育中心、体育馆暨中小学
活动中心主体建设;提前七年在全国首批通过教育“双基”验收;坚持“科教兴周”,大力实施人才
工程,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争创了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经过六年努力通过
命名,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以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区乡工商骨干企业大部分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经济运行机制
和发展活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4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039元,农民、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
积分别达到24.9平方米和11.34平方米, 提前一年通过省级小康区(县)验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
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95年的工作为“八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中,区人民政府同全区人民一道,突出“规模
发展,二次创业”这一主题,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重点,圆满完成了十三届三次人
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8.5%;农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增长8.2
%;工业增加值达到32.4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增长20.6%;出口商品交货
值达到9亿元,增长32.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59万元,增长16.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6‰
以内。
(一)农业生产再迈新步伐,基础地位得到强化。粮食生产夺得丰收。粮食单产、总产分别达到
736公斤和11.46万吨,单产比去年增加22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区域化规模经营扩大。全区土地规
模经营面积达到10万亩;已建成畜牧小区9处, 发展养殖专业村32个,畜牧产值达到1.39亿元;全区
发展蔬菜专业村33个,瓜菜总产量达到2.1亿公斤;完善林网3.3万亩,建设高标准林网带80公里,新
建果园2400亩,果品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公斤。科技兴农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落实了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承包责任制,全区完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14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6个。基础
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推广“三灌”面积6770亩,综合技术水平在全市领先;萌东综合治理工程进一
步完善,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0亩; 区农机大楼和农技综合服务大楼竣工投入使用;6处乡镇农技
中心开工建设; 全区新增大型农机具62台,农机总动力比上年增长6.5%;1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建
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01元。
(二)工业外经再上台阶,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势产品规模扩大,全区开
工技改项目已有229项,完成投资额1.5亿元,两批22个工业重点项目已有14个建成投产,成为工业重
点项目组织最好的一年。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粘胶长丝、牛仔服装、苯酐、石英谐振器等产品的开
发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新的行业优势。开展“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企业管理加强,经济效益提
高。 全区工业完成销售收入90.1亿元, 比1994年增长38.9%;实现利润总额5.5亿元, 增长51.4%;
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6.3%;区属工业发展速度、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利
税37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9%和87.5%;规模经济迅速发展,全区有18家企业集团获省市级批
准,建成工业小区13个。外向型经济有了新发展。新批准外资项目25个,合同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578.9万美元;出口创汇达到4016万美元,增长58.8%。对上争取取得了新成就。 3万吨
混苯分离项目进入省技改重点,周村农药厂的除草净项目、恒星公司的3D板项目进入国家部专项,
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
(三)第三产业取得新成效,财源建设得到加强。市场建设再唱新戏。在二产办三产上走出了新
路子, 1万平方米的中国北方丝绸城一期工程开业,周村家具商城形成规模;开工建设了中国北方精
纺城,外商独资开发的国泰商业城建成投入运营。 原有市场不断滚动开发,完成了1万平方米的纺织
大世界五期工程,新增经营业户300户, 使纺织大世界的经营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交易额达到20亿
元;沙发、沙发材料、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扩大。商业设施建设、改造有了新发展。金山商厦、纺织
大厦精品超级市场、金桥商厦等大型现代化商业设施竣工投入运营。财贸流通、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
展。商办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56. 7%。全年新增工商业户1000户,累计达到
15000户;私营企业发展到501家, 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各项税收18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1.6%。新
兴第三产业取得突破。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成立, 库东路、 库西
路竣工通车。“周村区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列入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财源建设初见成效。
我区财政历经六年赤字,1995年首次实现收支平衡,并消化积存赤字1000万元。国税、地税加强协调,
积极组织收入,提前完成了任务。金融、保险部门千方百计融通资金,支持财源建设,支持重点工程
和重点项目,全区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8.71%和18.92%;其中重点项目建设贷款达到
640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城乡建设再创新业绩。道路建设全面完成。对上争取资金1150万元,
总投资5510万元的新建路东延工程、连接线三期工程、机场路东西延伸工程竣工通车。城市现代化水
平有了提高。研究确定了城市2010年发展规划;公、检、法新办公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或即将竣工,供
排水、供汽管道铺设完毕, 新城框架初具规模。完成了长行街拓宽改造,完成住宅开发9.5万平方米;
人民解放军在城市建设中再立新功,完成了米河疏浚治理;城市管理队伍得到强化,规范化管理有了
提高。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营子水源地扩源工程,南阎水源地开发实现并网供水,城市
日供水6000立方;投资1500万元的热电厂4号炉建设竣工,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程控电话641局
全部开通,新增装机容量5000门。城市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天香公园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涿河
沿河公园新植苗木2万多株, 新建路绿化一条街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通过了
国家级电气化区(县)验收;王村镇被列为全国57家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萌水镇开工建
设了中心大街,17个明星村成为经济规模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样板和龙头;全区村镇建设
面积达到39万平方米,新增沥青道路65公里,成为村庄道路建设最多的年份之一。
(五)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技工作全面完成了“百厂工程”,周村农药厂成为
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走出了外向型科技的路子; 各类科技计划
申报实施达到124项。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056人。创建国家卫生城
市通过验收命名。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体育馆暨中小学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区文化局、图
书馆完成迁址;淄博电大周村分校教学楼、成人教育中心教学大楼和教育大厦竣工投入使用;基本完
成了区有线电视与全省的光缆联网工程。农村“初保”工作通过了省级抽查评估。 769名大中专毕业
生全部得到妥善安排, 劳动就业安置达到1487人。《周村年鉴》出版发行。计划生育全面完成了人
口责任目标。成立了基层土地矿产管理所,土地管理得到加强。加强了环境保护治理。通过强化行政
监察,保证了政令畅通。公安干警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五”普
法任务全面完成。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做好优抚工作,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加强。街道办事处在城市
开发、城市管理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接待、
兵役、气象、信访、侨务、民族、宗教、民防、档案、老龄等工作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新贡献。

主要体会是:(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最大的政治。(二)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三)坚持为民造福,强化发展责任感。(四)不断深化改
革,研究完善政策。(五)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强化对上对外争取。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从经济运行看,整体效益仍然不高,全区后续财源支撑能力仍然薄弱;资
金紧张、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驻周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工资不能按
时发放,就业压力较大,物价上涨,有许多社会稳定工作要做。从各次产业看,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工业支柱骨干企业数量不多,争取引进高、大、
外项目少;优势产品扩展不够快,不能迅速形成规模优势;乡镇之间、区属企业之间发展不够平衡;
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规模、档次、水平需提高。第三产业如何搞好市场的培育开发,突出专业化、扩
大规模、拉动生产、增加贡献,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财政收入虽然开始走出低谷,但当前和今后面临
的财政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管理、完善配套工作还要进一步强
化;小城镇建设步伐有待于加快。在个别干部、部门中还存在以权谋私现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
正之风尚未根本解决,社会治安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一九九六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九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以建设现代化新周村为目标,以规模发展、二次创业为主题,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高素质的产业结构体系,突出强化农业基础,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
综合实力,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构筑起纺织名城、商贸名城、科技名城的雏形,
为到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
%,达到12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亿元、70亿元和
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4%、14.2%和19.1%。财政收入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22.3%,争取达到4.8
亿元,实现财政状况根本好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1亿美元,年均增长
20%,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80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在全面实现“九五”目标的基础上,奋战五年,到2005年,基本实现现
代化。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亚洲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和社会面
貌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人民过上富裕生活。
“九五”期间,全区经济发展要围绕增强经济发展对社会需求的支撑能力,增强地区贡献能力,
竞争能力和城市的辐射能力,增强后续发展能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实现经济规模化,经济运
行机制市场化、股份化,城乡建设一体化,社会文明化,人民生活富裕化的目标。完成十大跨世纪建
设工程:一是城市扩建、改造工程,建成新的现代化行政、文化、居住中心,带动、促进东部新区迅
速崛起;全面完成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快西部老城区的振兴。二是道路延伸工程,新建路东延
至张店,连接线南延至胶王路,形成上连中心城市、省道、国道,下接乡、村的先进的交通网络。三
是科技人才信息工程,强化科技合作,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建成文化、新闻、体育、青少年活
动、科技信息五个中心和全区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推动科技教育及社会事业发展。四是“明星村”和
小城镇建设带动工程,努力建成30个左右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村庄面貌现代化的明星村。五
是经济开发区建设工程,外向型工业加工区、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六是规模发展
工程,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
牧、花卉五大基地;形成以纺织大世界为龙头的一批专业市场。七是农业产业化工程,形成一批市场
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在养殖、蔬菜、果品产
业链发展上取得突破。八是“金周村”建设工程,商贸名城基本形成,纺织大世界和北方丝绸城分别
成为鲁中地区和中国北方最大的专业市场。九是富民兴区工程,建成财政富区,保持财政收入增长速
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十是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建成国
家级园林城。
1996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规模发展、二次创业为主题,继
续加强农业,突出抓好工业外经,大力培育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为“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局,起好步。主要任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达到
64亿元,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0%,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5%,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5%;出口创
汇增长25%,达到50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达到4000万美元,争取500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6%,达到853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达到1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
4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达到26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在工作上主要抓好
七个方面:
(一)加快技术改造和战略项目开发,构筑起六大支柱产业的雏形。第一,加快战略项目开发。
突出抓好以下战略项目开发;特种丙纶短纤维项目要在上半年竣工投产, 年底全面达产;3万吨混苯
分离项目,力争上半年开工,1997年投产;除草净项目要力争年底投产;姜黄色素项目要形成规模,
搞好系列产品开发;龙荣轻型墙体材料厂的200万平方米3D板项目要争取上半年建设完工;恒星公司
的120万平方米3D板项目要在上半年动工,年底投产;搞好配套协作,加快玻璃机械、新型球磨机的
生产。第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重点完成八大技改项目:2000吨粘胶长丝扩产,上半年要开工建设;
牛仔服装生产力争达到1000万件生产能力;丝织地毯生产保证达到60万条的生产能力;棉铃宝二号扩
产改造要在上半年全面完成; 氨基酸达到120吨的生产规模;标准陶瓷原料基地建设达到30万吨能力;
齐研公司的出口专项扩产、丰元公司的“四器”和金里公司的1000万支石英谐振器年底全面达产;北
方家具公司、美亚达集团、南华藤业公司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第三,加快企业集团建设。力争有机化
工、农药、新型建材、牛仔服装、新型球磨机械等方面率先突破,尽快组建起具有龙头作用的企业集
团。第四,强化企业管理。继续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开展好向有机化工厂学习活动。要高度重
视第三次工业普查工作,完成好各项任务。第五,强化工业发展措施。六大支柱产业都要成立专门的
工作班子,责任到人,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要在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上取得突
破,年内保证办成2个以上项目。要搞好优势企业嫁接,选择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
作为合资合作、招商引商的重点,要搞好独资企业扩大,力争东星表业三期工程、国泰商业城二期工
程上半年开工,大姜镇新宇纺织品有限公司保证上半年投产。要抓住国家、省、市编制实施“九五”
计划的机遇,力争办成1~2个外经大项目。要抓好带项目定向招商,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通过努力,
实际利用外资保证完成1200万美元以上。 大力组织出口创汇,区外贸公司要用好进出口权,力争自
营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巩固发展驻外办事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外
经人才培训。要坚持内外齐上,加快外向型加工区建设,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
资力度,积极争取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进区建设,力争利用外资达到500万美元,出口交货值3500万美
元。
(二)突出规模,提高水平,努力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第一,突出规模开发,
搞好集约经营。粮食生产主要抓好周北2万亩优质粮基地、周南山旱田小杂粮开发。畜牧业继续落实
对养殖大户的扶持政策,稳定发展鸡、猪养殖, 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启动周北肉牛基地建设。蔬菜
生产突出抓好周村2万亩蔬菜基础建设,加快以梅家河为中心的1000亩蔬菜大棚开发,形成优质蔬菜
基地;周南以南郊镇为重点抓好5000亩秋西葫芦开发。林果生产主要是抓好周南2万亩果品基地建设,
搞好高标准林网带、明星村绿化工程和309国道的绿化美化;下决心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花卉基础建
设。第二,狠抓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面上抓好10万亩立体种植、1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
10万亩农作物新制剂应用技术的推广;要围绕良种繁育推广、林果品种更新、实用技术、花卉培育、
养殖等搞好重点攻关;抓好雨养技术、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等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第三,加快农业产
业化进程。重点发展以志惠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鸡产业链,以鲁中畜禽交易中心为龙头的养猪产
业链,以南营养牛场为龙头的养牛产业链,以大姜万亩优质蔬菜基础为龙头的蔬菜产业链,以周南果
品基地为龙头的果品产业链,争取在农业产业化上取得突破。第四,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重点是蔬
菜、花卉保护性栽培、畜牧养殖和“三灌”工程等。研究确定政策性投入,协助争取好金融贷款。围
绕农业开发积极争取利用外资,保证农业投入稳定增加。第五,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以萌东综合开发治理为重点,搞好绿化美化和林业富民工程,抓好水利设施的修复、新建和完善
配套,使现有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快市场开发培育,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首先要抓好原有市场规模的
不断扩大。重点是抓好纺织大世界、沙发、沙发材料、北方丝绸城的规模膨胀,完成纺织大世界六期、
丝绸城二期、国泰商业城二期工程建设。二是要把招商引商作为建设培育市场的关键,制定招商计划
指标,实行责任制。力争新增个体私营业户1000户以上。三是研究抓好工贸一体化发展。围绕工贸一
体化,二产办三产,开发兴办新的市场。四是搞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扶优扶强,抓大放小,狠抓管
理,提高效益。要强化对商办工业的考核,抓好规模扩大, 商办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五是
加强财源建设。要强化财政意识,善于通过财政分析经济,监督驾驭经济运行。国税、地税要继续搞
好协调,依法治税,平等竞争。金融部门要大力筹措资金,支持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六是
加强信息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区要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开发新的游乐项目;
以周村区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突破口,加快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应用,带动我区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突出重点开发,搞好完善配套,强化城市管理。要严格“一书两证”制度,确保规划管理审
批权的高度集中统一,对达不到规模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要突出重点开发建设,增强辐射功能。开
工建设6.2公里长的新建路东延工程,完成周村段路基建设,争取完成孝妇河大桥建设;8.2公里长
的连接线南延工程,争取延伸至萌山水库,实现简易通车;开工建设行政中心;抓好西部商住区的开
发建设和旧城改造,集中投入,加快各开发工程的建设、完善,尽快投入使用;年内完成丝市街、保
安街的改造,上半年完成老济青路拓宽改造任务。要把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第一,完
善、配套基础设施。第二,抓好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和已出售公房的物业管理。第三,
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第四,突出园林特色,搞好绿化美化。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搞好热电厂二期工程的规模、建设,开工建设8000平方米的邮电通讯大楼,搞好宝山水源地扩源,
增加供水能力。要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步伐。王村镇要加快规划建设步伐。基本形成现代化小城镇雏
形,萌水镇中心大街建设要完成一期工程;周村镇重点是按照城市标准,搞好城中村改造;其它乡镇
也要发挥优势,加快建设,创出特色。
(五)加快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科技工作,要充分利用“星火计划”、“火炬计划”,
加大对上争取的力度,争取建成国家火炬基金基地;继续实施“百厂工程”,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
单位的合作与联合,再建成一批科经联合体;加大科技投入,保证科技三项费用;继续实施人才工程。
教育工作,突出搞好学校布局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质
量;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在职职工的培训,建成周村技工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搞好就
业安置。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的力度,突出搞好城市卫生专项治理。围绕“体育发展年”
活动的开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竞技体育运动。努力净化文化市场,搞好扫黄打非,创建全国
文化先进区。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围绕建立城市“无烟区”的目
标,加强环保执法。搞好保护耕地大检查工作,基本完成建立农田保护区工作。要进一步重视街道工
作,充分发挥好街道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办好的十件实事是:①基本完成6.2公里新建路东延和8.2公里的连接线南延工程。②基本完
成体育馆暨中小学活动中心和综合训练馆、体校综合教学楼建设, 形成周村体育中心。③完成2万平
方米的教师公寓主体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216户教师喜迁新居。 ④扩大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基本
实现建设城市“无烟区”目标。⑤在居民集中地段,建立2~3处集中供热水站,方便群众生活。⑥完
成新建中路路灯改造,建成“不夜街”。⑦天香公园建设基本具备开放条件。⑧开工建设广播中心,
建成有线电视联网,开通电视加密频道。⑨城区4个村大部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农村30个村通上沥
青路。⑽改造太乙门农贸市场。
(六)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新风杯”竞赛为主题,开
展好“八不一要一带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军民共建等活动。要一手抓扩展,一手抓提高,逐
步形成文明家庭、文明村(楼院)、文明乡镇(片、区)、文明城市的梯形结构。重视和加强新闻宣
传工作,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自觉接受人大
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第三个五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搞好村、居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
罪,切实维护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加快“两个转变”,推进经济健康发展。第一,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向市场经济
转变。第二,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努力提高素质,适应“两个转变”。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三)振奋精神,奋发进取。
(四)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政令畅通。
(五)狠抓廉洁勤政,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