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作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1&rec=87&run=13

建国前,对农作物病虫害,无有效防治措施。小麦锈病、蝗虫、粘虫等一旦爆发,即造成严重减
产。建国后,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49~1959年,以人工捕捉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阶段。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国初期,防治
蝗虫、粘虫、地老虎等,多用人工捕捉,挖沟阻截、根除杂草、灭蛹、捕蛾等方法。同时采用除虫菊、
烟草石灰水、信石、硫磺、硫酸铜、棉油皂、滴滴涕、杀虫粉等农药。50年代中期,有机氯、有机磷
农药相继问世,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由点到面。
1960~1975年为化学防治阶段。贯彻"防治并举"的方针。1964年病虫害防治面积23.32万亩,
1966年为25.4万亩,分别占种植面积的111%和120%。70年代初,由于对病虫害发生规律掌握不准,
曾出现"有虫无虫治三遍~打保险药"的做法。导致农田生态失调,病虫抗药性增强。
1976年后,进入预防阶段。贯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是农业措施,包括轮作、换茬、土壤改良、
选育良种等。二是生物防治,对天敌优势种群,做到两查三定(即查病虫害和有益生物的发生程度,
定防治地块;查病虫害和有益生物的增长进程,定防治适期,据具体情况定防治措施)。1979~1981
年,利用蚜茧蜂防治麦蚜,效果达70~82%。1983年防治麦蚜8万亩。同时,利用长腿小蜂防治蔬菜
青虫效果达60~70%。三是化学防治,对暴发性病虫害,以化学措施为主,安全、有效、经济、快速,
达到既治虫害,又保护天敌。方法有喷雾、喷粉、拌种、涂茎等。四是物理措施,1977年设立病虫测
报网,区有15个测报站,每社有3~5个测报点,即情印发"病虫情报"。1979年,贾黄、周村、南阎三
处公社6个测报点与市测报网协作。五是植物检疫,1983年始建立检疫制度,对调入调出的种子进行
检疫,防止传染病虫和新虫源出入。
全区农作物主要病害、虫害、鼠害及防治。
小麦锈病 有叶锈和条锈。解放前无防治对策,小麦常因锈病减产,甚至绝产。50~60年代,
以条锈为主,每年发生4~5万亩,年减产小麦20~22.5万公斤。1975年普遍更换品种后,无条锈病。
70年代末,叶锈病上升,年发病5~8万亩,年减产20~30万公斤,1985年,基本得到控制。防治方法
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以药物。
小麦腥黑穗病 解放前经常发生。建国后,年发病3万亩。1950年,萌水村3000亩麦田就有2400
亩发生,减产90%以上。50年代始采用更换品种和药物防治措施,70年代初基本消灭。
小麦白粉病 60年代初有发生,70年代后为主要病害。1981年病害面积达8万亩,减产22.5万公
斤。采用多菌灵喷雾防治,1982年基本得以控制。
小麦线虫病 解放前有发生。建国后。年发病万亩。1963年,南阎公社石门大队4亩小麦中病虫
疫瘿就有4麻包之多。经加强防治,1967年后基本消灭。
玉米叶斑病 60年代末有发生。70年代初年发病5万亩。采取药物防治更换品种等综合防治措
施,1983年控制危害。
高粱黑穗病 解放前普遍发生。建国初期,年发病2万亩,减产15万公斤。采取更换良种措施,
50年代中期,已基本控制。
谷子白发病 解放前普遍发生。50~60年代初,年发病万亩,减产5~7.5万公斤,推行西力生
拌种后,60年代中期已基本消灭。
谷子黑穗病 解放前普遍发生。50年代年发病万亩。采取措施,60年代初已基本消灭。
地瓜黑斑病 建国初期,年发病3000~7000亩。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年发病3~4万亩,减产
50~100万公斤。造成贮藏期和育苗期烂窖、烂床。通过选育良种,1983年已基本控制。
地瓜茎线虫病 1972年发病2000亩,至80年代初,年发病3000亩左右,减产20~40万公斤。采
取综合治理措施,1985年已基本控制危害。
小麦红蜘蛛 解放前较普遍发生。50~70年代,年发生万亩。80年代初,年发生4万亩。
小麦蚜虫 1970年发生2万亩。70年代后期,年发生15万亩,减产20~25万公斤。80年代初,采
用生物和化学药物措施,1985年基本控制危害。
玉米钻心虫(玉米螟、高粱条螟) 属常发性害虫,发生世代多,并互相衔接,防治难度大。建
国初期,年发生10万亩以上,60年代初7~8万亩,80年代初年5万亩。高粱条螟在建国初期年发生4.
5万亩,70年代末0.3万亩。以毒砂、毒饵灌玉米、高粱心叶防治。
玉米蚜虫 1975年前危害小,无防治。1977~1980年发生7~8万亩。药物防治后,1985年转入轻
度发生。
秋毛虫 60年代为杂食性害虫,1970年始转向玉米,至80年代初,年发生5~7万亩,减产15~
25万公斤。采用人工捉拿和药物防治措施,1985年已基本控制。
粘虫 建国初至60年代,以三代粘虫危害谷子、高粱、玉米。年发生3万亩左右。60年代中期,
三代粘虫危害减轻。70年代始,一、二、三代粘虫相继发生。一、二代危害小麦套种的玉米,三代危
害夏玉米。70年代末,多为二、三代粘虫造成危害,面积6万亩。80年代初,多次采用综合措施,
1985年基本控制危害。
大豆造桥虫 解放前有发生,无防治。建国初至50年代末,年发生4~5万亩,减产12.5~15万
公斤。采用人工捕打和药物防治措施后,80年代初,年发生万亩以上。1985年已基本控制危害。
豆虫(豆天蛾) 解放前发生较普遍。50年代初,年发生2万亩。推行药物防治及人工捕捉。70年
代初已基本控制危害。
蝼蛄、蛴螬、金针虫 70年代初以蝼蛄危害为主。以后,蛴螬、金针虫升为主要害虫。小麦、
谷子、玉米等作物年危害面积10万亩左右,减产10万公斤。采用土壤处理、药物防治措施,80年代已
基本控制危害。
鼠害有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以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解放前
有发生,无防治。建国初期:未致成害,也少有防治。80年代始,发生渐甚。1983年,受害作物达13
.5万亩。农田害鼠具有杂食性,除危害粮食油料作物外,还取食于鲜果、蔬菜。1984年,全区开展
农田灭鼠活动,1985年,鼠害密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