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种植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1&rec=86&run=13

熟制与复种建国前,农作物种植以二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制为主,复种指数在140%左右。1949年
两年三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2.7%,一年两熟面积占25.9%。平均复种指数141%,其中粮田复种指
数146%。1956年一年两熟面积占耕地面积31.5%。1975年,两年三熟面积下降为38.2%,一年两熟
面积达52.8%。1976~1983年达68%,基本形成以一年两熟为主的种植制度。1984年后,调整种植业
结构,适当压缩粮田面积,扩种经济作物,两年三熟面积稍有回升。
熟制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平原较大,山丘区较小。粮食作物较大,经济作物较小。1983年,总播
种面积38.49万亩,总复种指数173%。以周北平原为主体的一年两熟制占总播种面积的68%,以铁
路以南为主的两年三熟制占总播种面积的26.4%,以周南丘陵区为主的一年一熟制占总播种面积的
3.1%,以周村乡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占总播种面积的2.5%。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6.574万亩,复种指
数180%,比1949年提高34%。1985年复种指数183%。

表4~8 周村区耕作制和复种指数变化表
┏━━━━━━━━┯━━━━┯━━━━┯━━━┯━━━━┯━━━━┯━━━┯━━━━┯━━━━┓
┃ 项 目 │ 1949 │ 1956 │ 1965 │ 1970 │ 1975 │ 1982 │ 1983 │ 1985 ┃
┠────┬───┼────┼────┼───┼────┼────┼───┼────┼────┨
┃ 耕作制 │一年一│ 0.5 │ 3_3 │ 7.1 │ 7.6 │ 6.5 │ 3.2 │ 3.1 │ 3.7 ┃
┃ 占耕地 │作 │ │ │ │ │ │ │ │ ┃
┃ (%) ├───┼────┼────┼───┼────┼────┼───┼────┼────┨
┃ │二年三│ 72.7 │ 64.5 │ 49.7 │ 50.5 │ 38.2 │ 27.3 │ 26.4 │ 23.1 ┃
┃ │作 │ │ │ │ │ │ │ │ ┃
┠────┼───┴┬───┴┬───┼───┴┬───┴┬───┼───┴┬───┴┬───┨
┃ │一年二作│ 25.9 │ 31.5 │ 41.3 │ 39.6 │ 52.8 │ 66.9 │ 68.0 │ 69.3 ┃
┠────┼───┬┴───┬┴───┼───┬┴───┬┴───┼───┬┴───┬┴───┨
┃ │一年多│ 0.9 │ 0.7 │ 1.9 │ 2_3 │ 2.5 │ 2.6 │ 2.5 │ 3.9 ┃
┃ │作 │ │ │ │ │ │ │ │ ┃
┠────┴───┼────┼────┼───┼────┼────┼───┼────┼────┨
┃ 总复种指数(%) │ 141 │ 150 │ 159 │ 158 │ 168 │ 156 │ 173 │ 163 ┃
┠────────┼────┼────┼───┼────┼────┼───┼────┼────┨
┃粮田复种指数(%)│ 146 │ 156 │ 164 │ 163 │ 174 │ 172 │ 180 │ 183 ┃
┗━━━━━━━━┷━━━━┷━━━━┷━━━┷━━━━┷━━━━┷━━━┷━━━━┷━━━━┛

种植方式 建国前至60年代初,主要农作物种植方式是宽行匀播,平垄稀植,作物单作。1956年
始,在区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种植方式进行改革。自60年代中期,逐步由宽行匀播到大小行种
植,由稀播到密植,由平垄到起垄、畦田,由单作到间作、套种。
密植 小麦 50年代初,仍沿用老8寸耧或独脚耧,行距尺余,平播,亩用种1.5~2.5公斤。50
年代中期,曾一度改耧播为"单、双沟"、手撒种,亩用种3.5~4公斤。同时,推广老6寸播种耧播种。
至60年代普及。亩用种7.5公斤左右。1969年,平原实行机播,亩用种8.5~11.5公斤。山旱田多用6
寸耧平播,亩用种12.5公斤左右。80年代中期,部分平原高产田,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创高产,适
期亩播量6.5~7.5公斤、7.5~8.5公斤。
玉米 建国初期,用8寸耧平播或用镢点种。每亩留苗1000~1500株,60年代增至1800株左右,
亩产125公斤上下。70年代,随着小麦畦田化种植,开始推行大小行播种,亩实播2400株左右,亩产
175公斤上下。80年代,种植密度进一步增加,中晚熟品种亩留苗3300株,实收3000株左右;早熟品
亩留4500株,实收4000~4300株,亩产近350公斤。
谷子 50年代亩播种量0.4~0.5公斤,留苗2~2.5万株,亩产90公斤上下。60年代后,亩播0.5
~0.75公斤,留苗3~4万株以上,亩产100公斤以上。1985年亩留苗5万株以上,亩产176公斤。
大豆 50年代初,沿用老8寸耧播种或点种,亩播3公斤左右。60年代逐步改用6寸耧播种,亩播5
~6公斤,亩产50公斤左右。1975年后,纯作大豆已不复存在。
高梁 建国前,亩播1.5公斤,留苗1000~1500株,亩产85公斤上下。50年代中期,亩留苗2000
株左右,亩产95公斤上下。60~70年代,亩留苗2500~3500株、杂交种4000株,1985年亩产167公斤。
地瓜 建国初期,实行大宽垄平地栽植,亩栽1500~2000株,亩产150公斤上下。60年代改为起
垄并推行大垄双行栽植法,亩栽2000~2500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实行起小垄密植,亩栽3000
株左右,亩产200公斤以上。80年代,垄距缩小,一般春地瓜亩栽3300株,夏地瓜亩栽4000株左右。
1985年亩产306公斤。
套种 小麦套玉米1963年始在石门大队试行,后由点到面推广。70年代后,除部分山区麦收后直
播外,麦田套种玉米基本普及,据1981年统计,玉米套种比夏季直播增产25%左右,且可提前成熟,
利于适时倒茬种麦。70年代以大畦套种为主,畦宽3米左右,畦埂宽40厘米。于麦收前半月在畦埂套
种两行,畦面每隔四行小麦套种一行玉米。70年代末,单套与双套相结合,小麦种植亦改宽畦为窄畦,
畦宽1.8米,畦背50~60厘米,畦面1.2~1.3米(称作二四畦,即畦背2尺、畦面4尺),畦背只套两行
玉米为单套,畦背先早套,畦面晚套为双套。1981年双套面积1.5万亩。1985年套种面积达12.6万亩。
小麦套种油菜籽 1975年,大姜公社和家大队试套成功。翌年全区套种5000亩。1979年仅大姜公
社就有6000亩,占其麦田面积的1/3,小麦单产266.5公斤,共产油菜籽2.62页公斤,
间作 玉米问作大豆在麦田畦埂套两行玉米,麦收后畦面播种2~4行大豆,能充分利用光能、
地力,协调高矮秆作物的共生关系。既保证了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相对稳定,又可收获一定数量的
大豆,但不利于单产的提高。1978年始试行,1981年达到3万亩。1985年基本不采用此种方式。
地瓜间玉米 50年代中期始,周北平原采用此方式。方法多是每隔2~3行地瓜种一行玉米。地
瓜密度不变,每亩问作玉米800~1000株,亩收玉米50公斤左右。70年代随着地瓜亩数的减少,很少
采用。
小麦间菠菜 60年代始,有少量间作。面积一直不大。1983年发展到1.5万亩。主要在播种小麦
的同时,将菠菜种播在畦背上,翌年春天收获菠菜。不防碍小麦生长。
保护栽培 阳畦40年代末、50年代初,前进村开始应用。60年代初,已对茄子、辣椒、西红柿、
黄瓜、西葫芦实行早春育苗。黄瓜于谷雨前移栽大田,上市提前10~25天,效益亩增133.3%。70年
代初,用于培育地瓜苗,省工、省燃料。80年代始,用于西瓜育苗。
地膜覆盖 1965年冬,用薄膜覆盖韭菜、芹菜成功。1966年试用西红柿早熟栽培,提前定植18天,
提前收获20天,效益增长55.5%,继而对黄瓜、茄子、甘兰、苤蓝、西葫芦等覆盖。80年代初,用于
西瓜栽培,西瓜早熟、高产、增收。1983年覆盖面积1200亩,较露天蔬菜亩增30~50%。1985年面积
达3700亩。 .
小拱棚 1962年永盛大队用于西红柿栽培。种植方便,较露天种植亩增50%以上。1965年达到90
个拱棚面积20亩。1967年共有129个面积25亩。1983年拱棚220亩,1985年669亩。
地膜加小拱棚 1977年,爱国二队用于西红柿种植。较露地种植效益高3倍。1982年在孟家堰大
队试种西瓜。1985年种植面积2970亩,其中西瓜600亩。
土温室40年代末,前进村民焦维恒首创第一座土温室,用于蔬菜早春育苗。1966年,永盛、爱国、
前进大队建土温室3个,面积0.6亩。用于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茄子等育苗。1974年,爱国、王村
大队建9个。1977年全区20个,面积6亩,较露天种植效益高3倍以上,80年代初,由塑料大棚代替。
塑料大棚 1977年,爱国大队建.25座,面积7.5亩。1980年因风灾损坏,全部拆除。1984年,
周村、八里沟、张坊、贾黄等乡建129座,面积120亩。1985年达到480座,面积240亩,较露天种植效
益高4倍。
钢架玻璃温室 1958年,前进大队建4座。1964年,爱国大队及农科所先后建两座。后因成本高、
效温低废置。1984年,建国、永盛、爱国村建起。1985年,全区有8座,面积5亩,达到四季有鲜菜,
效益同于塑料大棚。
第七节整地改土
1958年,全区整半劳力以公社、管区、大队为单位,实行"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17.7万亩。
其中,深翻0.7~1米、0.4~0.7、0.3~0.4米的各占30%、52.5%、13.5%(不包括后划人的萌水、
王村、彭阳三处公社)。土层结构破坏,造成产量下降。
1965年始,全区集中劳力,以旱涝保收,扩大耕田为内容的整土改土,利用冬春发动劳力上阵和
建立常年性农田建设专业队的形式,挖墓穴、平土丘、填河道、垫洼地、整梯田。南营公社杏园大队
80天时间整平孝妇河故道46亩。1971~1972年冬,大姜公社投入两万多名劳力,搬运土方5万立方米,
填平韩信沟,造地400亩。南阎公社石门大队用3年的时间投工两万余,搬运土方20万立方米,运走黑
土,换上沃土,整平耕地800亩。1974年起,以社、队为单位,渠、路、村网统一规划,山、水、林、
路综合治理。平原地区达到地成方、树成行、水成系、路成网,丘陵区达到保土、保服保水"三保田"
的要求。1977年,全区通盘规划级路30条,637公里。划成大方田90个。翌年,全区分周南、周北、
周西三大战区,上阵劳力3.5万人,整修园田化道路93公里,路旁植树8.6万株。1982年,建成坡地梯
田1.99万亩,水平梯田4.2万亩,全区旱涝保丰,稳产高产田达1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