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1&rec=286&run=13

【重要会议】 周村区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成员(扩大)会 1993年7月8日在周村宾馆
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区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
前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再鼓干劲,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会上,崔洪刚区长代表区政府作了题为“总结经验鼓干劲,振奋精神闯难关,确保全面完成和超
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的进话。对上半年工作作了基本估价,确定了下半年工
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任务。指导思想:以区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实现主要经
济指标翻番为目标,突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保证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指标,迈好跨世纪超常规发展的第一步。
下半年任务有7项:(一)以特色农业为重点,以提高效益、发展创汇农业为主攻方向,实施现
代化农业工程,打好秋粮丰收、社会化供水两个硬仗。(二)以实现翻番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
主攻方向,以实施“龙虎”工程为带动,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实现工业的优势膨胀,规模发展。(三)
以外经外贸全市保第一为目标,以项目落实为重点,以扩大出口为目的,组织好三大经贸活动,实现
外经外贸工作的新突破。(四)以完善规划设计为先导,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强化城市
管理为重点,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五)抓好市场建设管理, 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突出搞好
旅游开发,加速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六)要围绕“科技名城”的目标,加速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七)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区政府十三届二次全体成员(扩大)会 1993年12月31日在周村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
是: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明年工作面临的形势,理明年工
作的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部署好1994
年的各项工作。会上,区长崔洪刚代表区政府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加快发展,为提前实现第一步奋
斗目标而努力”的讲话。讲话分五部分:(一)1993年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本估价。
(二)1994年主要工作任务的安排。(三)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搞好政府自身建设,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五)迅速启动,抓好开局,实现开门红。
会议确定1994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十四大
及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迅速推进各项改革,以“两个加快,一个提前”为目标,以第一产业
优质高效创特色求突破、第二产业优化结构上水平增效益、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大开发上层次为重点,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扩大开放为动力,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确保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提前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周村的第一步奋斗目标。工作重点有七个方面:(一)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二)以加快发展、提高效益为重点,组织好工业生
产。(三)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加快现
代化园林式工商城的建设步伐。(五)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六)大力实施“科教兴周”
战略,加快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七)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区政府十三届三次全体成员(扩大)会 1994年7月15日在周村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明确任
务,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会上,区长崔洪刚作了题为“全面抓推进,重点保突破,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任务而努力”
的讲话。讲话分为三部分:(一)正确分析评价上半年工作;(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完成
今年的各项任务;(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会议确定下半年工作
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区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全局抓推进、重点保突破的工作
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会和十三届二次人
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一)以深化改革,发展规模经营为重点,加快农业
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二)突出抓好“龙头”,促进优化结构,努力提高效益。(三)坚持“三
个不变”,全面完成外经外贸任务。(四)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五)以市
场建设发育为重点,加快财贸流通发展。(六)打硬仗,攻难关,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区政府十三届四次全体成员(扩大)会 1994年12月27日在周村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规模发展、二次创业为目标,分析明年工作面临的形势,落实区
委六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明确重点,研究措施,确保明年全区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 会上, 区长崔洪刚代表区政府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分四部分:(一)关于
1994年的工作情况; (二) 关于明年的目标任务;(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四)迅速启动,抓
好开局。
会议确定1995年全区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强总体实
力、增加地区财力为目标,紧紧围绕增加效益,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务实求真,突出规模发展,实施
二次创业,继续实施龙头拉动、科技推动、外向带动、城乡一体化、环境优化战略,走农业集约化、
工业集团化、第三产业专业化、城乡建设现代化之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
业全面进步。具体工作抓好六个重点:(一)规模发展,提高效益,增强实力,全面提高全区工业整
体素质;(二)增加投入,优化结构,集约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培植地方财源,繁荣地
区经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五)加速科技教
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区政府十三届五次全体成员(扩大)会 1995年7月17日在周村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
真贯彻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和区委七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
势,进一步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
会议对上半年工作作了基本估价,提出了下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其要求是:认真贯彻区第七
次党代会和区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经济实力、培育地方财源为目标,
以区委提出的十大工程为重点,坚持规模发展、二次创业,加快开发,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保持稳
定,确保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促进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一)稳定政策,
规模开发,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努力增加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二)加快开发,强化管理,增加
效益,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三)抓难点、保重点,确保城乡建设任务的完成。(四)建设大市
场,发展大商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五)加快科技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周村区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动员会 1993年5月22日上午,在淄博织染厂礼堂召开。会议的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鼓励扶持
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为促进全区经济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做出贡献。会议由区长崔洪刚主持,
区委书记吕凤强作了题为“适应全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要求,要象抓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和第三产
业那样,抓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讲话,副区长王立中传达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发
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区工商局局长宣读了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
若干规定》,区财委主任宣读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对优秀个体工商户和先进私营企业通报表彰的决
定》,大会对涌现出的周村振兴铝合金加工厂、周村梅河织布厂等10家先进私营企业和孟庆尧、聂潜
生等15名优秀个体工商户发了奖, 受省、市、区政府表彰的3名先进个人代表发了言,个体工商户代
表宣读了倡议书,省、市工商局领导讲了话。
吕凤强书记的讲话要点是:
(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充分认识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
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全区的经济实力。到1992年底,全区城乡个体工商户已达9525
户,从业人员15300人;私营企业58家,从业人员1088人。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户数和人数分别占全
区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0%和4.5%,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拥有注册资
金6680万元,相当于国有和集体企业注册资金的6.23%,个体纳税总额达到863.4万元, 占全区纳税
总额的12.8%。二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全区第三产业和鲁中商贸名城的建设步伐。1992
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52203万元。 其中4421户个体商业网点完成8155万元,占15.6%;城
乡集贸市场成交额51688万元,其中个体、私营业户实现38766万元,占75%以上。近几年,周村区大
规模开发的商品房和商业设施,有20%和17%被个体工商户承租和购买。其中投资6300万元建设的周
村纺织大世界一、二、三期工程,个体工商业户通过租赁、购买等形式投放1700万元,占26.98%;在
9万平方米总面积中,个体经营的5.9万平方米,占65.5%;在1550个经营户中,个体工商户达1396户,
占91%。三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拓宽了致富门路。近年来,全区由个体、
私营经济安排城镇人口1000余人,安排农村劳动力9500人,占农村总劳力的11.2%。个体工商户的年
均收入达到3000~5000元,多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1~2倍。四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造就
了一大批适合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用人才,他们经过市场风雨的锻炼,素质明显改善。个体、私营经济
已经成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析问题,找准原因,增强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周村区的个体、
私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要求和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乱收费现象严重,且项目多,标准不统
一;二是配套不完善,管理不协调;三是优惠政策不到位;四是管理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这些
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势必造成市场的萎缩和制约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和制约全区经
济的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树立危机感和责任感。
(三)明确目标,放活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第一,要明确今后发展的指
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今后周村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十四”大和
全国“两会”精神为指针,以奋战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村为总体目标,象发展外向型经
济、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那样,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强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第二、解放思想,
放活政策。区委、区政府已经制定18条优惠政策,其中对新办个体、私营企业半年内免收各种税费;
到周村私营工业园投资办企业,实行税前还贷,一年免征产品税、增值税,三年免征所得税,四至五
年减半征收所得税;新办合资企业和开发“三业一补”业务或到境外办企业的,享受三资企业和出口
企业的两年免征所得税、六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外地来周村新开办的个体工商业户,在享受本区优惠
政策的基础上,再给予延长半年免收各种税费、二年免征所得税照顾。放宽城市建设的政策。对工业
园、“老板街”以及其他开发园区或街道,既可统一开发出售经营,也可让经营者联合开发或自己开
发。对“三乱”坚决管严管死,对违法经营、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的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的要依法
严厉打击。第三,要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全区财贸流通工作会议 1994年3月24日,在周村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
彻落实区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十三届人代会二次会议及全区领导骨干思想作风建设会议
精神,总结近几年财贸流通工作大发展的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动员全区财贸流通系统干部职
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大改革力度,调整发展战略,加快鲁中商贸名城的建设
步伐。区长崔洪刚主持了会议,副区长王立中作了题为“狠抓关键,强力突破,努力实现建设鲁中商
贸名城的新飞跃”的讲话;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德业宣读了《关于对全区财贸流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的决定》。大会对区工商银行、区农业银行等14个筹措资金成绩显著单
位,淄博纺织商贸总公司、周村酿造厂等20个财贸流通工作先进单位和徐统孝、于平安等50名先进个
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区长助理、区财政局局长吴金寿传达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在全区财贸流通部门
深入开展“一杯四奖”活动的意见》和区政府《关于加快周村纺织大世界“特区”市场建设的暂行规
定》(讨论稿),区政府分别与区财委等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 7个部门进行了表态发言,区委书记
吕凤强作了总结讲话。
副区长王立中的讲话要点是:(一)认真总结经验,坚定建设鲁中商贸名城的信心。(二)认
清形势,找准位置,增强建设商贸名城的紧迫感。(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建设商贸名
城的新突破。

【主要工作和政绩】 1992~1995年,周村区第十三届人民政府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区委的
决策和区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依法行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区政府各部门的能作用,
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发扬“团结奉献、创业兴周、自我加压、奋勇争先”的周村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
任务。
农 业 1993年以来, 区政府坚持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实行政策、科技、投入
的全面倾斜,以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为前提,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经济由
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农业转变。
1993年,农业以“奔小康”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内部结构,
得到稳定协调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
11.9万吨,单产663公斤。投资2675万元在9个乡镇完成了社会化供水工程,成为“全省实现乡镇社会
化供水第一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1处乡镇均建成了农机大院,新购置机械150台
(套) ,农机总动力16.83万千瓦,实现了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完成荒山造林6540亩, 营造
片林8590亩,完善林网15万亩,育苗969亩,四旁植树59万株,在全市率先通过了省“八五”绿化达标
验收。林果、蔬菜、畜牧、花卉四大基地建设已形成规模。 果园发展到2.4万亩,果品总产量6999吨。
蔬菜种植面积3.1万亩, 蔬菜总产量11.8万吨,比上年增长24%,收入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
养牛16020头,羊17620只,猪27800头,鸡86.8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495吨、7779吨和1450
吨。畜牧业总产值5821万元(现价)。花卉基地面积发展到552亩。
1994年,继续贯彻科技兴农方针,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农业总产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
34.8%;农业增加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土地规模经营面积6.68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
积的33.4%,涌现出一批规模经营大户。粮食单产714公斤, 比上年增加4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粮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11.6万吨, 比上年减少1.69%。畜牧业成为农业新的增长点,总产值
14709万元,比上年增长76.7%,占农业总产值的32.4%。蔬菜总产量18.96万吨,比上年增长60.7%,
并首次实现出口。果品总产量8296吨,比上年增长18.5%,林木覆盖率达23.4%。 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3万亩高赖氨酸玉米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8项科技成果分别通过了省、市验收。
1995年,农业迈出新的步伐,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业总产值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04%。
粮食单产763公斤,比上年增加22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由于粮田面积减少,总产11.46万吨,比上
年减少0.14万吨,区域化规模经营扩大。全区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0万亩;已建成畜牧小区9处,
发展养殖专业村32个,畜牧业总产值2.34亿元;发展蔬菜专业村33个,瓜菜总产量达到21万吨;完善
林网3.3万亩,建设高标林网带80公里,新建果园2400亩,果品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农业科技队伍建
设得到加强,全区完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14项,引进推广新品种36个,水利建设技术水平提高,推广
“三灌””(喷灌、滴灌、微灌)面积6770亩; 萌东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改善和扩大灌溉面
积500亩。区农机大楼和农村综合服务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全区新增大型农机具62台,农机总动力达
18.46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3.42%1。1个农业现代化示范村取得显著成效。1995年,农业总产值是1990
年的4.6倍;粮食单产总产分别比1990年增加172公斤和13.3吨;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加1347元,农民
人均住房面积比1990年增加4.91平方米。
“八五”期间,兴建了萌西灌区、梅河桥闸、农田“三灌”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乡镇企
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供水社会化、区乡道路沥青化和乡村电话程控化;以
王村、萌水为代表的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涌现出17个经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市化的明星
村;通过了国家级电气化区(县)验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区政府始终以“高水平、大规模、外向型”为主攻方向,以大资金投入、强政策刺激为主要手段,
全区工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1993年,工业实施“科技推动、外向带动、龙头拉动”战略,发展速度加快,整体实力进一步增
强。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2.2亿元,销售收入34.9亿元,利税3.08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35
%、132.9%。两批21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4亿元,10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区批准技术改造项目138项,
90%已经竣工。11处乡镇工业产值第一次全部过亿元,亿元村由上年的4个增加到15个,3个企业产值
过亿元,周村绸缎炼染厂跨入了全国乡镇企业“五百强”行列。进入省强的乡镇3个,进入“市强”
的乡镇6个,村18个、企业9个。
199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1亿元,增加值19.9亿元,销售收入62.7亿元,利税6.8亿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55%、38.2%、79.8%和122.15%。8个重点项目全部投产。新开工技改项目198项,其中
135项已竣工投产。有50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
52项。企业规模发展壮大,恒星、三元被批准为省级企业集团,美亚达、新星、鲁中风机被批准为市
级企业集团。王村企业集团(控股)总公司成为全省十大星火企业之一,鲁萌实业公司、 王村企业
集团(控股)总公司、周村丝绸厂3家企业进入全国千家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行列。
1995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工业完成销售收入9048亿元, 比上年
增长44.30%;实现利润总额5.46亿元,增长51.4%。全区开工技改项目229项,完成投资额1.5亿元,
两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14个,成为工业重点项目组织最好的一年,粘胶长丝、牛仔服装、苯酐、石
英谐振器等新产品的开发,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纺织、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电子元
器件、专用机械、家具六大支柱产业。全区获省市批准的企业集团有18家,建成工业小区13个。
“八五”期间,完成了75项重点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七五”期间增长4倍, 工业结构进
一步优化。以周村有机化工厂和恒星、李家、三元集团公司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固定资产
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省级企业集团发展到9家。 区属以下工业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由“七五”末
的29%提高到42%,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规模、水平、后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外经外贸 外经外贸工作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1993年,周村热电厂引进利用外资581万
美元,已到位资金300万美元,成为全区利用外资最多、资金到位最快的外经项目。成功地举办了俄
罗斯经贸洽谈会和香港经贸洽谈会,参加了青岛小交会,掀起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全区新批
三资企业72家,合同利用外资7667万美元, 项目总投资1.58亿美元。“三资”企业总数达到145家,
合同利用外资总额1.12亿美元,项目总投资达2.54亿美元,资金到位率达到40%,各项指标均在全市
名列前茅。 全区完成出口商品交货值4.53亿元, 比上年增长99.9%,周村外贸总公司完成出口交货
值8560万元,居全省区(县)级公司前列。
1994年, 成功地举办了韩国、日本和澳、新、马等国经贸招商会,进一步拓宽了对外开放的路
子和渠道。全区新批三资企业23家,共利用外资5312万美元,每个项目平均利用外资比上年增加100
万美元, 外资到位率达40.5%,在利用外资上实现了由设备投入为主向现汇投入为主、由双方合资
向外商独资、由小比例出资向大比例出资、 由与小公司合作向与大公司合作的4个转变。区外贸公司
在全国区级外贸公司中第一家争取到自营进出口权。驻莫斯科、香港和日本办事处均到位开展工作。
三资企业出口创汇2529.7万美元,增长101.8%。全区商品出口交货值完成8.2亿元,比上年增长84.2%,
连续六年位居全市第一。
1995年全区外向型经济有了新发展,出口创汇仍保持领先。全年共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9亿元,
其中出口创汇4016万美元。增长58.8%,出口总值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位。 全区出口企业发展到71家,
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出口三资企业达20家, 比上年增加4家,出口产品达92种,比上年增加14种。
全区共批准外资项目25个,投资总额8340.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4553.5万美元,已投产的三资企
业完成销售收入8.7亿元, 其中创汇4016万美元,实现利税4479万元。周村驻香港、俄罗斯两个办事
处为企业联系产品出口,贸易额20万美元;驻莫斯科办事处已站稳了脚根,周到地接待了省市赴俄罗
斯考察团。劳务输出有了突破,外派劳务23人。 年末,三资企业发展到186家。“八五”期间,全区
“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000万美元。

第三产业 区政府以增加有效供给和繁荣市场为目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基本满足了城乡人民
的生活需要。1993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87亿元,城乡集贸市
场成交额1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和2.5倍。 纺织大世界三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经营户达
1450家,年成交额11亿元,跨入全省十大专业市场行列。完成了下河农贸市场、官庄蔬菜批发市场、
南郊自由商贸区、万家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和集贸市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18
条优惠政策。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520户,从业人员20930人,注册资金7890万元。总投资1200多
万元的萌山乐园竣工投入使用,萌山旅游区成为全区的文化游乐中心。 全区财政收入10807万元,
完成工商税收10362万元,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3亿元,比年初增加1.56亿元,贷款余额13.9亿元,比
年初增加2.17亿元。对上引进资金7000万元,社会融资2000万元,代理企业发行债券、股票1.1亿元。
1994年,第三产业发展加快,财贸流通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6亿元,比上年
增长75.6%;市场交易额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纺织大世界四期工程投入使用,被辟为“特
区”市场,经营户达1600家,年成交额17.5亿元,跨入“全国百强市场”、“全国文明市场”行列,
成为江北最大的布匹市场,被誉为“中国北方布匹城”。沙发材料市场二期工程、沙发市场建设竣工
投入使用, 金城商厦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全区个体工商户达14000家,从业人员22000人。 全区两
税完成10201万元。比上年增长31.61%,争取市调度资金1800万元, 保证了吃饭,支持了发展。全区
可用财力已从最困难时的435万元增加到4600多万元,财政赤字从1993年的2391万元减少到1355万元。
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4.7亿元,贷款余额1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3.2亿元和3.3亿元。
1995年,第三产业更加繁荣,市场建设另辟新径。在二产办三产上走出了新路子,1万平方米的
“中国北方丝绸城”一期工程建成开业,周村家具商城初具规模;由外商独资开发的国泰商业城投入
运营。原有市场滚动开发,不断扩大,完成了1万平方米的纺织大世界五期工程,新增经营户300家,
纺织大世界总经营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20亿元,商业设施建设又上新水平,金山商厦、纺
织大厦精品超级市场、金桥商厦等现代商业设施投入运营。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000户,私营企业
196家。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5000户,从业人员逾3万,纳税1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17万元。国合
商业共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1亿元,实现利税850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35.9%和8%。区财政历经6年
赤字,1995年首次实现收支平衡,并消化积存赤字1000万元。年末,全区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
增长28.71%和18.92%。

“八五”期间,开发建设了纺织大世界、沙发、沙发材料、国泰商业城、北方丝绸城等一批专业
市场,完成了纺织大厦扩建、金山商厦,观山百货大楼等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组织
收入、财政收支在“八五”最后一年实现收支平衡。
城乡建设 区政府围绕建设现代化园林式工商城这一目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速
度发展和改造与新建并举的原则,城市现代化建设成效卓著,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3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新轮廓。城乡建设续建,开工总面积
第一次突破100万平方米,总投资5.3亿元,308与309国道连接线一期工程竣工通车, 总长6.8公里,
总投资2600万元。为新建路东延,完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航校新址建设,以东西为躯干、南北为两
翼的城市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完成了祠北街拓宽建设,完成了站北路东延、米河路北延及防汛路、姜
萌路高塘段的拓宽改造。周村热电厂完成总投资近1亿元,一炉一机并网发电。全区新增程控电话
4000门。杨古水源地打出新水井,日增供水能力4200立方米,西部商贸区开工建设面积14.2万平方米。
住宅开发开工面积45.2万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十大建筑”建设进展顺利,以工商行大厦、物
资大厦为代表的七大建筑基本竣工。通过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省级验收。以“一镇一街一市”建设
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建设全面展开,全区有9个乡镇、44个村调整完善了建设规划。
1994年,城市新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功能不断增强。确定了以两条十里长街为骨架,以东部新区
为龙头,以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和萌山旅游开发区为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区内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道
路建设工程(308与309国道连接线)全线贯通, 长2150米、 总投资1950万元的新建路东延工程通车,
全区通车里程390.7公里(含村公路164.1公里)。外商独资开发的国泰商业城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总
投资1.35亿元,装机21KW的周村热电厂正式运营。程控电话用户9558户,普及率达每百人5.6部。城区
绿化覆盖率41.6%,人均拥有绿地5.6平方米。周村区被列为全国小城镇体制建设试验区, 王村镇被
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东塘、李家被评为省级规划建设明星村。全区实现了道路沥青化、
电话程控化、供水社会化。
1995年,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城乡建设再创新业绩。总投资5510万元的新建路东延工程、308与
309国道连接线三期工程、机场路东西延伸工程竣工通车。完成了长行街拓宽改造。 开发住宅9.5万
平方米。完成了营子水源地的扩源工程。南阎水源地开发实现并网供水,日增供水6000立方米。投
资1500万元的热电厂4号炉建设竣工,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通过了国家级电气化区(县)验收。
开通了641局程控电话,新增装机容量5000门。完成了天香公园一期工程。明星村建设形成特色,17
个明星村成为经济规模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样板和龙头。全区村镇建设面积达39万平方米。
新增沥青道路65公里。

“八五”期间,建设了连接线、新建路东延、丝绸路北延、东门路北延、机场路东西延伸等道路
工程, 拉大了城市框架,城区建成面积由9.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旧城改造大部完成,一批
现代化标志性建筑崛起,开发建设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的周村热电厂全面投产运营,城
市的供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城市综合功能显著增加。
科技教育 区政府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全面实施“科教兴周”战略,使科技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1993年,科技达标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县)。投资160万元的科研楼建设基本竣工。 科技联合取得新的进展,与
西安交大、西北纺院、齐鲁石化研究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山东农业大学的紧密联合,
为经济和科技结合闯出了新路子。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在全市、全省引起了较大反响。科技
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以上,提前两年实现“八五” 计划目标。 基础教育通过国家级“双
基”验收,大中专录取人数达到776名。开工建设实验中学,完成了1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中心幼儿
园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创立了西安交大职教学院周村分院。全市共引进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
人才1108名。
1994年, 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学投入使用,基础教育通过了全国和
市级“双基” 抽查验收,大中专录取人数达到833名,私立文昌中学成立,在全省区县级第一家成立
了人才技术市场,成功地举办了“周村开埠与山东近代化”学术讨论会。
1995年,坚持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选择100家企业,引进100项高新技术, 建立100家
高校院所中试厂的“百厂工程”全面完成。全年申报实施科技计划124项, 比上年增加一倍。淄博恒
星总公司利用火炬计划项目,引进外资300万美元全部到位,周村区已进入全国科技实力强县(区)
行列,排名第57位,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056人,创历史最好水平。淄博电大
周村分校教学楼,成人教育中心教学大楼和教育大厦竣工投入使用。

“八五”期间,先后完成了国办中小学校舍改造、区医院改造扩建,建成了实验中学和成人教育
中心,完成体育馆暨中小学活动中心主体工程。提前七年在全国首批通过教育“双基”验收。坚持
“科技兴周”,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县)。
体制改革 区政府以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推动各项改革不断发展。1993年,建立了股
权转让经营部和周村证券交易中心,创办了周村、彭阳7家农村合作基金会, 股份融资达960多万元。
商、粮、供等部门在下属公司和部分门店推行了多种形式的国有民营改革试点,加快了向市场经济过
渡的步伐。
1994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采取出售产权、租赁、兼并、 拍卖、破产等
多种形式,在全区工商业集中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132家工商业基本完成了改制任务。新税制落实
到位,顺利完成了税务机构分设。以公房出售为重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周村股份合作基金会
正式成立,市信托投资公司周村证券交易部投入运营,增强了地区融资力度。
1995年重点搞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保
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 减轻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负担,促使公费医疗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

“八五”期间,坚持以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为重点,区乡工商骨干企业大部分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 区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1993年,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
工作在全市第一家完成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区医院门诊楼竣工投入使用。创办发行了《周村
报》。年末城乡储蓄余额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1472元,比上年增长18%,人
均住房面积24.9平方米,全区已达到省公布的“小康”区标准。
1994年,区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级爱婴医院验收;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省级验
收。文化产业跨出国门,周村花灯赴俄罗斯参展获得成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8次, 共获金牌53
块,一批由周村区选送的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以内。设立了区
长公开电话,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首批巡警上路巡逻,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 年末城乡储蓄余额11.2亿元, 比上年增长41.8%;职工人均工资3578元,比上年增加58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30元,比上年增加358元;人均居住面积城市11.8平方米,农村26平方米。全区
通过“小康区(县)”省级验收。
1995年,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体育馆暨中小学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区文化局、图书馆
完成迁址;有线电视实现了与全省的光缆联网。农村“双保”工作通过了省级抽查评估。 796名大中
专毕业生全部得到妥善安排,劳动就业安置达到1487人,成为五年中最多的一年。《周村年鉴》正式
出版发行。计划生育全面完成了人口责任目标。 成立了基层土地矿产管理所, 土地管理得到加强。
“二五” 普法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214元,比上年增加
384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039元,比上年增加281元。

政府自身建设 区政府以建设高效、务实、廉洁、勤政的政府机关为出发点,每年初都进行思
想作风整顿,不断强化为政有为和打团体冠军的意识。1993年,建立和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把为
基层办实事,创实绩作为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主要标准。继续开展了“两公开、一监督”
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活动。健全了政府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学校、联系企业、联系乡镇、联系人民
代表制度,制定和完善了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及主动争取民主党派意见
等接受监督制度;建立了政府领导学法制度,设立了监督电话和区长公开电话,使政府工作人员树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1994年,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号召全体机关干部认真
学习《邓选》第三卷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和组织领导水平。在
全区领导干部中树立了“八大观念”。即:全局观念、创新观念、群众观念、团结观念、律己观念、
求实观念、时效观念和学习观念。坚决制止“三乱”(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规定各收费部门
征收的费用必须经区政府批准方可收取。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继续坚持和完善了向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向政治协商会议通报情况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
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了群众建议征集制度,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把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
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正常工作和突破性工作实行分别考核,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1995年,把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效率放在首位,大力精简会议,取消一切不
必要的检查、评比。实行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并做到与重点项目建设同奖同罚。坚持实事求是地
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禁止浮夸虚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教育政府工作人员正确对待和使用
人民赋予的权力,过好政治关、金钱关、生活关。强化政务监察,把行政监察的重点放在政府政策规
定的贯彻落实及机关作风建设上,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政令畅通。要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廉洁自律,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两起违
法违纪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维护了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