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疫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1&rec=102&run=13

周村区内常见畜禽疫病有猪瘟、鸡瘟、牛流感等。
解放前,民间兽医极少。50年代,畜禽防疫多靠市兽医站巡回医疗。周村5名经过短期培训人员
专做防疫工作。1957年始,职业兽医人员组织民间兽医,每年进行两次畜禽防疫注射。以猪瘟、猪丹
毒、鸡瘟、炭疽、破伤风、布病为主要预防疾病。1959年,周村、张坊两公社建立兽医站,开展保防
疫、保治疗、保死亡赔款的牲畜"三保"工作。1962年区畜牧兽医站,开设门诊,并逐步实施集市检疫、
收购检疫和运输检疫。1970年始,全区先后建起11处公社兽医站,1985年有职工80人,其中技术人员78
人。村级兽医、防疫人员200名。已经形成区、乡(镇)、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网。在"预防为主,防重于
治"的方针指导下,开展防、检、治。对发生传染病的地区组织疫情捕灭小组,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
救,降低发病畜禽的死亡率。1985年,已基本消灭了牛肺疫、牛气肺疽、羊炭疽、鸭瘟,基本控制了
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马腺疫、猪肺疫、猪喘气病、禽霍乱、狂犬病等。猪瘟 1959年春,张坊公
社发生猪瘟,死猪200头。1966年夏购进临沂地区猪6000头,带进病源蔓延,仅5~6月份死亡832头。1980,
瘟疫复发,张坊公社死猪400头,采取隔离与药物防治措施,1985年基本控制。
猪气喘病 1976年,购进金华猪,带进病源,死猪100头,采取隔离防治措施,1981年基本控制。
猪水肿、猪流感、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白痢、猪肺丝虫、散发性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
猪低温、猪破伤风,1975~1976年一并发生,全区死猪4701头,采取药物及综合防治措施,1980年后大部
已控制。
牛流感 1965年,全区发生牛流感病,达2000头,死亡很少。此后约5年有一次轻微的发生,采取
药物防治措施,1980年后,基本控制。
牛焦虫病 1976年,区生资站从云南、贵州购牛带入病源,死亡10头。采取隔离与药物防治,后
发生面小,基本控制。
牛5号病 1965~1982年发病10例,经隔离治疗,全面消毒,没有蔓延。1983年后未见发生。
马流感 1970年全区有28匹马发病,经药物治疗未蔓延,1980年基本控制。
马3号病 1983年春,贾黄公社姜家大队有一匹马发生3号病,经捕杀、深埋、消毒得以控制,
1984年后未发生。
鸡新城疫病 50年代起就时有发生。1983年发生严重,许多养鸡专业户、重点户的鸡几乎死光,
张坊公社2万只鸡,死1.5万只,廿里铺养鸡"两户"死掉2500只。采取药物防治与密闭鸡舍等办法,1984
年起,专业户未发生疫情,散养户仍有零星发生。
全区自1979年始,对鱼病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措施,使鱼病有所控制。常见鱼
病防治有:
气泡病 是发生在鱼苗、苗种阶段的疾病。1979年后较普遍发生,采用施发酵肥料,掌握投饵
和施肥量,换水与注入新水措施,1985年得以控制。
白头白嘴病 1980年6月有发生,面积70亩,采用保持水质清洁与漂白粉、生石灰遍洒等措施,
1985年基本控制发生。
白皮病 1980年7月,主要发生在鲢、鳊、草鱼的夏花鱼种,面积百余亩。采用防止鱼体受伤与
硝酸亚汞、漂白粉、五倍子遍洒等措施防治。1985年基本控制。
锚头鳋病 1981年后时有发生,主要危害鲢、鳙、草、鳊等鱼。采用高锰酸钾、敌百虫防治。1985
年得以控制。
肠炎病 1980年后时有发生,主要危害草鱼成鱼。采用清塘消毒及痢特灵、大蒜投喂防治。1985
年得以控制。
赤皮病 1981年后有发生,主要发生于草鱼。采用清塘消毒及漂白粉、硝酸亚汞、五倍子遍洒防
治,1985年得以控制。
大中华鳋病 1980年后时有发生。采用清塘、浸洗鱼种、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及敌百虫粉剂遍
洒防治。1985年基本控制。
打印病(亦称腐皮病) 1981年后时有发生。主要危害鲢、鳙鱼成鱼。采用清塘、换水及漂白粉
或硝酸亚汞遍洒防治。1985年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