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5&A=1&rec=1&run=13

周村区属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张店区,南接淄川区,西与章丘县、邹平县
相连,北与桓台县接壤。东西最大横距25.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7.3公里,总面积为262.99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占33.52%,丘陵占66.48%。地势南高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平均年降
雨量646.3毫米,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年均196天,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周村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已有部落和村庄。春秋战国时,为齐国
属地。西汉时,北部属於陵县,南部属般阳县。南北朝时,属广川郡武强县。宋元嘉五年于南部置贝
邱县,属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属淄州,十八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改贝邱县为淄川县。现区
境南部原属淄川县、北部属长山县,历经一千三百余载。1945年8月,周村第一次解放,置周村市建
制,隶属渤海行署,后划归鲁中南行政区淄博特区。1950年3月,周村、长山合并为长山县;11月,
由长山县析出,与张店合建张周市。1955年4月至1985年,周村为淄博市辖区。全区设周村、南阎、
张坊、大姜、南营、贾黄、高塘、八里沟、彭阳9个乡,王村、萌水2个镇,212个自然村;城区设3个
街道办事处,2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6618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12人,是全省平均人口密
度的2倍。有汉、回、满、苗、壮、侗、瑶、蒙、朝鲜等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5%。在全区人
口中,农业户口173777人,占65.29%;非农业户口92380人,占34.71%。区政府驻地周村,常住人
口84273人。
厨村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南宋嘉定年间、元中统年间,周村南部百姓支持红袄军领袖李全
及其子李璮率众攻陷淄州。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官兵四百余骑占领周村,邑民百余人顺势揭
竿而起,使官府震惊。清咸丰、同治年间,周村、王村群众踊跃欢迎捻军万余人进驻,并配合打击豪
绅。
鸦片战争后,周村人民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民众捣毁韩家窝教堂,
赶走英国传教士;西坞头组织大刀会,杀死作恶的基督教徒。清宣统二年(1910),王村一带2000余名
民众进城,抗议官府增收石匠税。。1916年,吴大洲、薄子明在周村成立临时护国军政府。在民众的
配合下,率兵攻县城,袭济南,讨袁护国,反对封建压迫。1919年6月,近千名师生在天后宫集会,
游行示威,强烈反对北京政府在卖国和约上签字。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来淄博
矿区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的组织。1928年5月中共周村邮局支部建立,进而领导工人举行罢工,并
取得胜利。翌年,缫丝业工会成立,并举行千余人的总罢工。
抗日战争时期,周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和伪顽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斗争。1937年12月,由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建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与先后建
立的老三营、特务二队、边联中队、县独立营、村自卫团等各级抗日组织和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
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相配合,并肩战斗,开辟了张坊、周南、王村一带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人民拥
军优属、支援前线。军民反"扫荡"、反"蚕食",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久经革命烈火锻炼的周村人民,面对杀气腾腾的敌人,毫不畏惧,一面组织支前大军
参加泰安、莱芜战斗,一面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四次解放周村,共歼
守敌近2万人。其间,先后有中共华东局领导饶漱石、张鼎丞、刘格平和华东军区高级将领陈毅、粟
裕、陈土榘来周村视察并作指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周村有730名烈士为民族
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革命业绩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周村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明代有兵部尚书史永安、通政使司通政使曲迁乔、礼部尚书与东阁大
学士并出使过朝鲜的刘鸿训、吏部主笔毕自严;明末清初有榆林三边总督、刑部尚书李化熙。这时期,
人文蔚起,称为极盛。清代有武状元王应统、大理寺少卿李斯义、任过知州的焦云龙、田园诗人张秉
汉;抗日战争时期,有周村抗日武装的创始人和负责人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樊语乡、潘建军;
解放战争时期,有"三级人民英雄"刘忠厚、人民功臣王维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十大标兵"之一
的郝来彬、优秀医生宋光德。
周村是粮、林、牧综合农业区。清末民国初,境内农业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尤以植桑养蚕著称,
有"桑植满田园,家家皆养蚕"之说。然而,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长期束缚,生产发展缓慢。特别是"
七七"事变后,战乱迭起,农业遭受极大破坏,各种生产条件基础薄弱,农作物产量极低。1949年,
粮食单产94.8公斤,林地仅有96亩,果品总产6.45万公斤,猪、羊及大牲畜3万余头(只)。建国后,
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综
合治理。兴修水利,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进和增加新农机具。至1982年,建成坡地、水平梯田
6.19万亩;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12.5万亩;修建小型水库8座、塘坝70座,为农田灌溉、补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推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
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扶持发展了一大批养殖、科学种田及工副业方面的专业户、
重点户和各种联合体。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和"
以工补农"的措施, 农村经济迅速向商品生产转化。1985年粮食单产428公斤,是1949年的4.5倍,比
1978年增长30.89%;粮食总产8081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07倍,是1978年的1.14倍;林用面积、
果品产量、 畜牧业 (猪、羊及大牲畜) 分别比1949年增长252倍、9倍、1倍;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127056马力,每百亩耕地平均55马力。
周村丝绸闻名遐迩,故素有"丝绸之乡"誉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家庭手工丝织业。唐代,
周村的绝、绢、丝已较有名气。明代,"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清末,缫丝、丝织已用机器生产,
年产丝绸、麻葛等百万余匹,漂染业亦相当繁盛。1931年,产绸300万匹,销往全国大城市及南洋群
岛等地。"七七"事变后,丝绸业一度萧条,并一蹶不振,至1948年周村解放时,仅存华成缫丝厂和少
数丝织户,年产绸不足万匹。建国初期,周村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国营山东人民制丝厂。1956年,公私
合营丝织厂已发展到8家,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达1732.25万元,是1949年的5.13倍。"文化大革命"期间,
再度遭受挫折,丝织品产量年均增长仅2.8%。1978年以来,丝绸工业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丝织
品产量1906.3万米,丝绸工业总产值11081.48万元,利润额685.71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1倍、
0.9倍和2.2倍。是年底,国营、集体、乡镇村企业达16家。全区形成蚕茧、缫丝、丝织、印染、丝
绸机械、科研、教育、专业化管理等完整的行业体系。产值、桑蚕丝、丝织品产量、出口创汇等方面
均占全省丝绸行业的三分之一。有40多项产品、100多项设计获省以上优质、优秀产品称号。"和服绸"、
"双宫绸"、"绢宫绸"三大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周村被
列为全国12个丝绸生产基地之一。
周村是鲁中重要商埠。明末清初,已辐射方圆百里之外,有“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的记
载。清朝中期,章丘县旧军大商人孟氏,张家口皮货商李氏,山西与陕西票庄和酒醋商,以及江南的
漆、水果、化妆品、日用品货商,纷纷来周村投资建店,商业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的振兴。清
乾隆年间,周村被“御赐”为“天下第一村”。至嘉庆年间,周村已形成“百货丛积,商旅四达”的
“巨镇”。光绪年间,胶济铁路通车,交通发达,工贸俱兴被辟为商埠。店铺近两千家,“日进斗金”、
“驾乎省垣之上”,有“金周村”之美誉,尤以“旱码头”名扬四海。民国初,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使商业日趋凋敝。“七七”事变后,商户大部歇业。至解放时,少数幸存商号已名存实亡。1949年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248万元。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发展国营、集体商业的同时,优惠扶持私营商业
户。1954年,国营商业巩固提高,供销合作商业成为商业流通重要渠道,个体商户达4263人。1956年,
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已在商业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比1949年增长3.11倍。后因受“左”的思想影响,重工轻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视个
体商品经济为资本主义,致使商业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商
品流通提到应有位置,建立起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并存和少环节流通体系,国营、
集体、个体同步发展,大大丰富了商品市场,活跃了城乡经济。1985年,周村"三街一场"的开辟修复,
吸引了省内及苏、杭、川、贵等地客商。全区共有商业网点3183处,从业者万余人,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13756万元。
周村工业历史悠久。唐代的纺织,明代的冶铁,清代的铜器,曾盛极一时。随之,木器、浆染、
腿带、手饰、毡帽、剪锁等家庭手工业亦初具规模。1934年,有棉织、造纸、铜锡具、酿造、榨油、
卷烟、浆染、面粉、香末、水胶、书笔、鞋等工业近700家,年总产值386.3万元。,境内铜锡业、浆
染业分别占全省56.8%和26%。之后,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洋货”充斥市场,严重地阻碍
了家庭手工业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至1949年,传统手工业仅存25家,职工2746人,年工业总产值787.89
万元。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0~70年代,国家和地方投资兴建了制丝、耐火材料、
铝土矿、 催化剂、 电子、毛纺等一批骨干企业。1966年,工业总产值9587.49万元,分别比1949、1957、
1962年增长11.17倍、1.3倍、1.32倍。"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职工坚持与"左"的错误作斗争,工业总产
值仍以5.65%的速度增长。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8748万元,比1966年增长2倍。进入80年代,在改
革、开放的总方针指引下,周村工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形成丝绸、纺织、机械、化工、电子为
主的五大工业体系,辅以金属制品、建材、采掘、食品、电力、造纸、印刷、木器、制革、塑料、缝
纫、工艺制品等10余个门类,形成省、市、区、乡镇(街道)、村、个体多层次办企业的格局,全区
有省、市属企业52个。在棉纺织业中,淄博毛巾厂为亚洲同行业第一大厂;机械业中,有全国最大的
制瓶机械制造企业山东省轻工业机械厂;化工业中,有国内生产石油催化剂的重点企业齐鲁石化公司
催化剂厂;电子业中,有先后为国家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工程、通讯卫星运载火箭提供元件的
山东生建八三厂;建材业中,有全国耐火材料重点生产基地,列全国38家之一的山东王村耐火材料厂;
金属制品业中,有誉满华夏的鲁东乐器厂,其铜响乐器广为艺术团体所应用;1970年,国家发射的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全世界播放的“东方红”乐曲,乃是该厂生产的"编钟"演奏的。还有名牌、名特、
名优产品周村烧饼、玉兔牌食醋、火锅、黄酒、沙发等,在国内市场久负盛名。1985年,全区工业企
业共有1038个, 职工69674人,固定资产原值42899万元,工业总产值达69174万元,利润总额8249万
元,比1978年依次分别增长10.5倍、1倍、2.1倍、1.4倍、1.9倍。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周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有很大发展。1985年,有幼儿园212所,小学193所,普通中学29所,农技中学2所,电视大学工作站1处,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全区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和农村校舍改造任务。从建国初至1985年,共为国
家输送大、中专学生4586名。全区有科研所(室、组)24个,区级各种科技学术团体28个,各类科技人
员10031人。科研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医卫等领域。1978~1985年,获区以上科技成果奖147项,其中区
级20项、市级102项、省级21项、国家级4项。城区设有电视差转台、影剧院、电影院、文化馆、工人俱
乐部。区图书馆与厂矿企业图书室藏书6万余册。乡镇均建立了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图书室。
有卫生医疗机构16处,其中区属医院及分院9处,乡镇卫生院7处,病床515张,市属中医院、皮肤病防
治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54871部队医院均设于此。村级卫生室203处,昔日殃害人民的天花、
白喉、霍乱、疟疾、黑热病、地甲病等流行性疾病已基本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由建国前
全区平均寿命35岁,提高到1985年的69岁。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从1983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三
年控制在9‰以下,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命名的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周村区是全国先进体育县(区),
建国以来,共为省级以上大专院校和解放军各部体育专业队输送体育人才98名,其中有6人次打破世
界纪录,9人次打破亚洲和全国纪录,10人次荣获全国冠军称号。
周村名胜古迹较多,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龙山文化遗址、皇姑顶龙山文化遗址、古人
类生活遗址、千佛阁、汇龙桥、振衣阁、周村革命烈士陵园。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文昌
阁、魁星阁、三星庙及多处龙山文化遗址。
周村的丝绸是中国丝绸艺苑中令人瞩目的奇葩,周村是鲁中地区一颗绚丽璀灿的明珠。周村人民
舒缓阔达,勤劳足智,富有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优良传统。过去,周村人民以其非凡的实绩,赢得
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解放后,全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特别
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继往开来,奋勇拚搏,已经把周村建成为山东省轻纺工业
基地和全国重要丝绸基地。现在全区28万人民正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发扬"团结
奉献,创业兴周"的周村精神,扬长避短,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为
把周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优美的现代化"天下第一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