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乡村庄名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20&run=13


┏━━━━┯━━━━━┯━━━━┯━━━━━━━━━━━━━━━━━━━━━━━━━━┓
┃村名    │方位      │建村年代│村名由来及沿革                                      ┃
┠────┼─────┼────┼──────────────────────────┨
┃傅家庄  │张店西南  │南北朝  │因村南有北魏名臣傅永墓,又因该村傅姓较多,故名。    ┃
┃        │          │        │                                                    ┃
┠────┼─────┼────┼──────────────────────────┨
┃黄家庄  │傅家东南  │元朝    │初因皇甫姓立村,曰皇甫庄。明初又迁来其他姓氏,后黄姓┃
┃        │          │        │发展为大家族,易名黄家庄。                          ┃
┠────┼─────┼────┼──────────────────────────┨
┃大徐庄小│傅家庄东南│明朝    │徐氏祖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自江苏昆山县迁来兄弟四  ┃
┃徐庄    │傅家庄东  │        │人,居淄川城西北三十里许立村两处,曰大徐家庄、小徐家┃
┃        │          │        │庄。1776年,《淄川县志》有“东北乡(旧丰泉乡)徐家庄”┃
┃        │          │        │的记载。解放后,称大徐庄、小徐庄。                  ┃
┠────┼─────┼────┼──────────────────────────┨
┃南家庄  │傅家庄东北│明初    │先是南、曹、邢、郑各以姓氏立四村。至清初,四村(南家 ┃
┃        │          │        │庄、曹家庄、邢家庄、郑家庄)合一,定名南家庄。村中有 ┃
┃        │          │        │教堂1座(1932年建),钱庄4处。村西南沙场处有龙山文化遗┃
┃        │          │        │址。                                                ┃
┠────┼─────┼────┼──────────────────────────┨
┃孙家庄  │傅家庄东  │明初    │以姓氏取名。明初,孙氏于枣强迁于淄川城北三泉山下,村┃
┃        │          │        │名孙家庄。                                          ┃
┠────┼─────┼────┼──────────────────────────┨
┃义集    │傅家庄西北│唐朝    │古时该村曾称俗谷村并设大集。集市上买卖仁义,交易公  ┃
┃        │          │        │道,乡民谓之“仁义之集”,后,演变为“义集”。      ┃
┠────┼─────┼────┼──────────────────────────┨
┃房家庄  │傅家庄东北│明朝    │庄以房氏命名。据房氏祖茔碑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友┃
┃        │          │        │道公徙居于城北鄙之房家庄”。                        ┃
┠────┼─────┼────┼──────────────────────────┨
┃唐家庄  │傅家庄东南│唐朝    │原名太和寨,其由来无考。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曾在九泉┃
┃        │          │        │山歇兵,将士晾甲于山坡。为此,该山又叫晾甲山或唐家  ┃
┃        │          │        │山,庄以此得名。                                    ┃
┃        │          │        │                                                    ┃
┠────┼─────┼────┼──────────────────────────┨
┃营子    │傅家庄北  │明初    │韩姓自周村韩家窝迁来立村,取名韩家营子。又传古代有军┃
┃        │          │        │队曾在此安营扎寨。乡民称“营子”。村东原有寺院一座,┃
┃        │          │        │俗称营子寺(原名崇兴寺,又名南崇寺)。                ┃
┠────┼─────┼────┼──────────────────────────┨
┃浮山驿  │傅家庄东  │战国时代│以庄东浮山站取名。清《淄川县志》记载:“浮山,县北三┃
┃        │          │        │十里,俗名康家山,山北有村,名浮山驿……”          ┃
┠────┼─────┼────┼──────────────────────────┨
┃向阳    │傅家庄西南│唐朝    │该村始称西浮山驿。清道光年间,改为顺河庄,但乡民惯称┃
┃        │          │        │相公庙庄。1965年夏,因嫌原村名陈旧,改称向阳村。该村┃
┃        │          │        │村北的学校院内,有北魏名臣傅永墓。                  ┃
┠────┼─────┼────┼──────────────────────────┨
┃小田庄  │傅家庄东北│明初    │田氏始来建村,故取名田家庄。自清末至民国初,该村曾为┃
┃        │          │        │淄川县右北路路所驻地。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其与崔军田┃
┃        │          │        │家庄重名,又改名小田庄。                            ┃
┠────┼─────┼────┼──────────────────────────┨
┃宋家庄  │傅家庄西北│明初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所修《宋氏族谱》载:“吾始族┃
┃        │          │        │复臣公籍直隶枣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淄川城北30┃
┃        │          │        │公里,以耕田务农在此立庄为宋家庄”。                ┃
┠────┼─────┼────┼──────────────────────────┨
┃张冉庄  │傅家庄西北│明初    │明初,自山西迁来张德、张冉、张楼三兄弟,各以姓名分居┃
┃        │          │        │立村。张冉来傅家立村,名张冉庄。明永乐年间,又有宋氏┃
┃        │          │        │迁来定居。1801年,《长山县志》中有“宣字约张冉庄”的┃
┃        │          │        │记载。                                              ┃
┠────┼─────┼────┼──────────────────────────┨
┃河崖头  │傅家庄西北│明      │该村面临孝妇河并处河崖之上,故名河崖头。传说该村曾名┃
┃        │          │        │曰历家寨。                                          ┃
┠────┼─────┼────┼──────────────────────────┨
┃苏村    │傅家庄东  │元      │该村因苏姓早来定居,故名。据《王氏族谱》载:“吾王氏┃
┃        │          │        │祖山西人也,大明洪武初年,兄弟二人迁来,兄定居于淄邑┃
┃        │          │        │西北三十里苏村。弟定居于淄邑之东北桥村”。        ┃
┠────┼─────┼────┼──────────────────────────┨
┃石家庄  │傅家庄东北│明初    │明嘉靖年间纂修的《淄川县志》有“沣泉乡石家庄”的记  ┃
┃        │          │        │载。该村以姓氏立村。另外,还有“新立太平庄”和“舍家┃
┃        │          │        │庄”之称。                                          ┃
┠────┼─────┼────┼──────────────────────────┨
┃高家庄  │傅家庄东  │明初    │以姓氏命名。据《高氏族谱》载:“始祖讳尚任,于大明洪┃
┃        │          │        │武五年(1373年)自冀州枣强迁居于淄邑西北高家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