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副食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107&run=13

肉食业
商店 建国前, 张店肉食铺有3家,都是前店后场,自购、自宰、自销,批
零兼营。
建国后,张店肉食业日趋兴旺。到1952年,全区已有10家肉食店:"馨香斋"
(三马路12号) ,"义兴斋"(北太康街1号) ,"恒盛斋"(二马路148号),"三盛斋"
(二马路112号) ,"源盛斋"(二马路21号) ,"长盛斋"(二马路188号),"双盛斋"
(二马路125号) ,"顺香斋"(二马路7号),"异味斋"(斜马路41号),"仁兴号"(二
马路47号) 。1956年在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全区肉食个体户大都过渡
为国营企业。
张店区食品公司 1954年4月, 张店始设"国营食品收购组"。1956年春,成
立张店区食品批发部。 下设生肉加工厂、熟肉加工厂和马尚生猪仓库。1963年8
月10日,撤销批发部,成立张店食品商店。1966年,张店食品商店下设12个门市
部。其中,城区6个,郊区6个。1977年,食品门市部又增加到16个。其中,城区
9个,郊区7个。1980年9月9日,张店食品商店撤销,成立张店区食品公司,并组
建了8个食品站, 1处养鸡场,1个熟肉加工厂,1个蛋库,7个零售门市部,计有
职工373人, 到1987年底,全区共有9个食品站,18个食品零售门市部,1处鲜蛋
仓库,1个熟肉加工厂,1处养鸡场,共有干部职工279人。
经营品种 张店区食品系统经营的商品有12个品种,以猪、牛、羊肉和禽、
蛋为主,通称五大类。1970~1987年购销数量中,猪肉约占86.63%,牛肉占2.02
%, 羊肉占0.14%,鲜蛋占10.35%,禽占0.86%。在肉制品中,熟肉品种最多,张
店食品公司熟肉加工厂经营的熟肉制品有:酱肉、炸肉、红烧肉、三味肉、猪肉
干、牛肉干、扒鸡、糖醋排骨、酱排骨、炸排骨、炸腰花、香肠、酱牛肉、酱羊
肉、红烧牛肉、红烧羊肉、熟下货等20余种。其中,以糖醋排骨、脱骨扒鸡、酱
牛肉和牛肉干4种产品较有名气。 蛋类制品经营多以松花蛋为主。此外,还兼营
少量鱼类、海蜇、海米、冻粉等。
商品收购 新中国成立后,副食品收购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采取过
换购、派购、议购、预购、代购等形式。
生猪收购 1953年以前,生猪为自由购销。1954年,因猪肉供应紧张,曾采
取以粮换猪的办法, 即150斤左右的粮食换一头肥猪,称之为"换购"。不久即改
为"派购",即食品公司同养猪单位签订派购合同,由养猪单位按合同规定的数量、
规格、质量、牌价及送货时间、地点,把生猪卖给国家。1958年全区共收购生猪
2286头,1959年,收购2686头,均超额完成了派购生猪计划。1960年后,针对收
猪急剧下降的情况,食品部门及时调整了收购政策。首先提出"先留后购",缩小
派购范围。继而又贯彻以计划收购为主,议价收购为辅的原则,并适当提高收购
价格,实行奖售。年内共收毛猪5800头,较上年增长了16%。1967年2月,又实行
生猪预购,当年即向12个农村公社发放预购定金4.5万元。年内收购毛猪10680头。
1980年以后,由于政府在农村推行的经济政策,农业丰收,粮价稳定,加之农副
产品价格上调, 调动了农民养猪、售猪的积极性,1981年,收购生猪72499头,
创建国后历年生猪收购量的最好水平。1983年后,由于饲料涨价,农民养猪减少,
生猪收购量随之下降, 影响了市场猪肉供应。 1987年, 收购生猪57607头,比
1981年下降26%。
畜(牛、羊)、禽、蛋收购 1962年前曾采取统购的方式。之后,除鲜蛋改为
食品公司挂牌收购或供销社代购外, 牛、 羊、禽遂退出派购范围,实行议购。
1979年由于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多种经营得到全面发展,饲养专业户、重
点户大量涌现,畜、禽、蛋生产连年增加,为副食品收购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以
鲜蛋收购为例,1970~1978年,平均每年收购1169担,最高年份 (1978年) 收购
1908担。1979~1987年,每年平均收购4122担,最高年份(1983年)收购6943担。
1970~1984年, 平均每年收购菜牛160头, 菜羊194只, 家禽13900只。1985~
1987年,年均收购菜牛1090头,菜羊1745只,家禽39300只。
商品销售 建国前和建国初,张店区猪、牛、羊肉及禽蛋等主要副食品皆为
自由销售。1954年后,猪肉和鲜蛋逐渐转为计划供应。国家规定副食品分配须按
城乡兼顾的原则,以保证城市和工矿区的需要。对干部、职工、市民,由商业部
门发放肉、蛋、鱼票,每月凭票或证供应1~2斤 (农村社员根据情况少量供应或
不供应) 。1978年以后,经济形势逐步好转。1981年,除猪肉外,牛、羊、禽肉
一律实行议价销售。1983年,猪肉、鲜蛋陆续敞开供应。1985年又对猪肉实行指
导性的议价销售。蛋、鱼等全部放开,随行就市。
进入80年代后,市场食品供应量大幅度上升。1982年仲秋、国庆两个节日,
食品公司销售猪肉18万斤, 销售牛肉7800斤,羊肉2200斤,禽肉11000斤,松花
蛋25000斤,熟制品21000斤。共有56个品种,比1981年增加了14个品种。1987年,
副食品销售额为880万元,是1966年销售额551万元的160%。
1969~1987年张店区食品业利润情况表
金额:万元

┏━━┯━━━━┯━━━━━━┯━━━━━━━━┓
┃年度│ 销售额│ 费用 │ 盈亏(暴�
┃ │ ├───┬──┼────┬───┨
┃ │ │金额 │率% │金额 │率% ┃
┠──┼────┼───┼──┼────┼───┨
┃1969│1040.4 │63.5 │ 6.1│-128.6 │12.36 ┃
┠──┼────┼───┼──┼────┼───┨
┃1970│884.5 │72.9 │8.24│-89.9 │10.16 ┃
┠──┼────┼───┼──┼────┼───┨
┃1971│874.1 │74.0 │8.47│-104.5 │11.96 ┃
┠──┼────┼───┼──┼────┼───┨
┃1972│1012.2 │78.7 │7.78│-123.2 │12.17 ┃
┠──┼────┼───┼──┼────┼───┨
┃1973│963.7 │89.3 │9.27│-114.5 │11.88 ┃
┠──┼────┼───┼──┼────┼───┨
┃1974│800.9 │68.8 │8.59│-122.0 │15.23 ┃
┠──┼────┼───┼──┼────┼───┨
┃1975│902.7 │85.0 │9.41│-176.1 │19.5 ┃
┠──┼────┼───┼──┼────┼───┨
┃1976│966.7 │71.9 │7.21│-188.9 │18.95 ┃
┠──┼────┼───┼──┼────┼───┨
┃1977│782.9 │66.3 │8.47│-179.7 │22.95 ┃
┠──┼────┼───┼──┼────┼───┨
┃1978│945.2 │74.2 │7.85│-258.1 │27.31 ┃
┠──┼────┼───┼──┼────┼───┨
┃1979│1402.9 │64.5 │4.60│-265.4 │18.92 ┃
┠──┼────┼───┼──┼────┼───┨
┃1980│1795.4 │93.2 │5.19│-132.5 │7.38 ┃
┠──┼────┼───┼──┼────┼───┨
┃1981│1697.8 │90.6 │5.34│-115.8 │6.82 ┃
┠──┼────┼───┼──┼────┼───┨
┃1982│1655.8 │89.3 │5.39│-164.3 │9.92 ┃
┠──┼────┼───┼──┼────┼───┨
┃1983│1467.7 │103.3│7.04│-256.8 │17.5 ┃
┠──┼────┼───┼──┼────┼───┨
┃1984│1405.6 │107.9│7.54│-218.4 │15.54 ┃
┠──┼────┼───┼──┼────┼───┨
┃1985│1156.9 │102.6│8.87│-205.3 │17.75 ┃
┠──┼────┼───┼──┼────┼───┨
┃1986│1012.2 │125.3│12.4│-147.5 │14.6 ┃
┠──┼────┼───┼──┼────┼───┨
┃1987│1483.2 │229.1│15 │-176.5 │18.6 ┃
┗━━┷━━━━┷━━━┷━━┷━━━━┷━━━┛

蔬菜业
经营机构 建国初期,蔬菜买卖都在集市,也有少量街畔摊售和走街串巷的。
1956年2月,建立张店采购供应站,设在张店二马路北首路东。1959年9月,分别
成立张店和南定两个蔬菜商店。 1966年,张店蔬菜商店辖7个门市部,南定蔬菜
商店辖6个门市部。1977年,张店和南定两个蔬菜商店各辖8个门市部。1979年11
月, 建立张店区蔬菜公司。1981年,该公司辖国营蔬菜商店3处,15个门市部;
辖集体蔬菜商店3处, 20个门市部。1983年3月7日,张店蔬菜公司更名为淄博市
张店区蔬菜副食品公司。 1984年,区蔬菜副食品公司辖国营蔬菜商店4处,17个
门市部;辖集体蔬菜商店3处,18个门市部。1987年,辖国营蔬菜商店9处,34个
门市部。1987年底,张店区蔬菜副食品公司改为张店区蔬菜局。经营品种 1956
年至60年代初,张店蔬菜采购供应站经营的品种有:鲜菜类、干菜类、调味品、
干鲜水果、蜜饯品、食糖等120多个品种。1965年增加到200个品种。1975年又增
加了80个品种,达300多个品种。1985年,蔬菜品种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达512
个品种。其中主要的有30余种:叶菜:白菜、芹菜、芫荽、韭菜、菠菜、茴香、
甘兰、油菜、椿芽等;茎菜:萝卜、大葱、圆葱、蒜苔、莴苣、菜花等;根菜:
山药、马铃薯、藕、大蒜等;瓜菜:黄瓜、冬瓜、南瓜、西葫芦等;果菜:茄子、
西红柿、辣椒、甜辣椒、芸豆、豆角等;干菜:木耳、蘑菇、榨菜、竹笋、海带、
玉兰片、黄花菜、冻粉、粉丝、粉条、粉皮等;海味菜:海蜇、海贝、海米、海
参等。调味品:生姜、花椒、八角、食盐、麻汁、食油、酱油、食醋以及各种咸
菜等。
收购 张店区自1956年起开始收购蔬菜,实行"统购包销"的办法,即按蔬菜
公司与蔬菜基地(村队)签订的指令性合同,在生产上给菜农以优惠待遇,并帮助
其安排种植品种、茬口和上市时间,然后按计划购菜。1956年收购蔬菜32万斤。
1959年, 全区扩大蔬菜面积1.6万亩, 收购蔬菜702万斤,基本达到蔬菜自给。
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造成蔬菜收购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针对蔬菜收
购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采取了以"计划收购为主,议价收购为辅"的政策,调动
了蔬菜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年底蔬菜收购量达721万斤。以后,蔬菜收购量逐年
上升。至1970年,蔬菜收购量已达1380万斤。1980年,针对当地蔬菜收购量有所
下降的问题,蔬菜公司又从外地调入蔬菜1333万斤。此后蔬菜公司认真落实了菜
农奖售政策,推广了科学种菜技术,实行了店队挂购等措施,蔬菜收购量又有上
升。1982年蔬菜收购量达8181.6万斤,为历年收购量最多的年份。至1985年,全
区蔬菜业进行了体制改革,变指令性生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改蔬菜经营上的统
购包销为议购议销,从此生产、经营、价格全部放开。1985年,收购3121万斤。
1987年,又有所下降,收购2910万斤。
销售 1956年,全区设蔬菜销售网点2处,职工38人,年销售蔬菜28.5万斤。
1961年,为进一步稳定生活必需品价格,国营蔬菜商店开始实行牌价计划供应或
凭票证限量购买, 年销售量为702万斤。1964年,蔬菜市场出现缓和,年销售蔬
菜850万斤。 1966~1985年, 随着蔬菜收购量的提高, 蔬菜供应量逐年增加。
1970年达到1310万斤,1975年达到1623万斤,1980年达到2412万斤,1985年达到
2981万斤。1985年蔬菜市场全面开放,区蔬菜公司为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组织货
源,通过多种渠道,从邻区县或南方调进大量细菜,分别于蔬菜淡季或节日期间
投放市场,调剂市场余缺,保证蔬菜供应。1987年由于蔬菜价格上升,年销售量
比1985年稍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