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肥料施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9&A=2&rec=30&run=13


  建国前,商河县农作物全部施用有机肥,种类主要有人粪尿、圈肥、堆肥、灶土
、老墙土、草木灰及少量的饼肥、豆肥。一般小麦、谷子等作物亩施人粪30公斤,圈
肥、堆肥600公斤。豆类及小麦的后作不施肥。建国后,有机肥施用量增加,从1953
年开始增施化肥,1959年全县施用氮素化肥2636吨,1978年全县施用化学肥料28853
吨,平均每亩施用22公斤。1981年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化肥、有机肥施用量均有
较大增长,一般亩施各类有机肥1500~2500公斤,化学肥料80~100公斤。1990年全
县施用化学肥料(实物量)115587吨,其中氮素化肥71571吨,磷素化肥37647吨,氮磷
复合肥6369吨。
  人粪尿建国前多与草木灰混合堆积施用,少量单积晒成粪干,作追肥或种肥用。
建国后,农户厕所多与猪圈相连,人粪尿与圈肥同栏沤制。1970~1974年许多生产队
单积人尿,兑水后作小麦的追肥。1981年以后,县城附近菜农多将人粪晒成粪干作蔬
菜的追肥。
  厩肥用大牲畜及猪羊粪便加垫料混合沤制。多作基肥施用。建国前仅富裕人家施
用,一般每亩500公斤。建国后,50年代每亩施1000公斤,1965年后厩肥的数量及质
量下降。进入80年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厩肥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一般每亩施1
500公斤。1990年全县产厩肥18.48万吨,平均每亩施2560公斤。
  堆肥用作物秸杆、杂草、树叶混合人粪尿和土在夏季积造。建国后,1965~197
6年积造施用较多,1981年后施用量有所减少。
  饼肥施用历史悠久,有棉籽饼、豆饼两种。建国前,多将饼肥腐熟后作棉花、小
麦及蔬菜的追肥。建国后,1981年前施用较少,1981年后施用数量增多,以棉饼为主
,多作小麦、棉花的基肥,1984年全县施用4.38万吨,1990年为3.06万吨。
  草木灰建国前,多与人粪尿、厩肥等混合堆积后施用。建国后,自60年代以来提
倡单积单施,多用于小麦、玉米或蔬菜的追肥、基肥。
  炕土施用历史悠久,建国前多作小麦、玉米、棉花、谷子等作物的追肥。建国后
,50~60年代施用量较少,仍作追肥,1981年后多改作基肥。1985年后农民睡炕者减
少,施用渐少。
  老墙土系年代较久的土坯或泥土墙,1980年前用作基肥或追肥。1981年后随农村
住房更新施用较多,80年代末期施用较少。
  坑塘泥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于冬春干旱季节将湾塘底层淤泥挖出铺施于田中,
后来渐少。
  绿肥建国后,70年代初中期施用较多,一般直接将绿肥作物耕翻于地下,少数将
绿肥作物收割沤制后施用。1981年后绿肥作物种植量减少,至1990年已很少施用。
  氨水60年代开始施用,做基肥或追肥。1978年全县施用量20839吨。1981年后施
用量增多,以杨庄铺、岳桥、玉皇庙等乡镇施用较为普遍,1987年后施用量减少。
  碳酸氢铵70年代开始施用,多作粮食作物及棉花的基肥或追肥,1978年全县施用
4033吨,一直是县内使用的最普遍的氮素化肥。
  尿素60年代开始使用,70年代以来逐渐普及,多用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以作追肥、种肥、基肥为主,间有根外喷施,1978年全县施用量1904吨。后来逐年增
多,是县内农业生产上施用的主要氮素化肥之一。
  硫酸铵1953年开始施用,主要用于棉花。60年代中期施用量增多,为当时施用的
主要氮素化肥,多用作基肥、追肥,间有作种肥。70年代以来施用量渐少,80年代已
很少施用。
  过磷酸钙60年代开始施用,主要用作基肥、间作种肥及追肥。1978年全县施用量
2073吨。1981年后施用量大量增加,全县一般亩均施用量50公斤,成为农业生产上施
用的主要磷素化肥之一。
  钙美磷肥1980年开始施用,主要用作基肥。
  磷酸二铵1982年开始施用,多用做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基肥、追肥或种肥。197
8年全县施用量4吨。1985年后施用量逐年增多,渐成为县内农业生产的重要化学肥料
。
  磷酸二氢钾1982年开始施用,多用作根外追肥。
  锌肥1980年后开始施用,县内经常施用的有硫酸锌、氯化锌,仅限于农业科技部
门,未在生产上广泛施用。
  硼肥1980年后开始施用,也仅限于农业科技部门,多作基肥、种肥、追肥或根外
追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1985年后开始施用,主要种类有助壮素、矮壮素、缩节胺、乙稀
利、叶面宝等。1990年全县推广施用助壮素、矮壮素、缩节胺各13333公顷,乙稀利
、叶面宝各6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