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13&A=4&rec=45&run=13

济南“开埠”后,德、英、美、日等国纷纷到济南收购棉花、牛只、蛋品等工
业原料,推销“洋货”;京、广等地工业品、手工业品亦大量涌入埠区。辖区花行、
牛栈、酱园、百货等业逐步兴起。
花行 1908年,商人王协三在经二路纬六路开设“阜成信”花行,为济南第二
个开业的花行。1920年后,日商及青岛、天津、上海等地的纱厂派员驻济购棉,济
南成为华北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1928~1936年,济南有花行28家,主要集中于辖
区经二路纬六路至纬十二路一带。1938年,辖区有阜成信(东记、西记)、江信、同
艺成、永康、森昌、济西记、潇风和、庆祥、大成、大东玉记等花行18家。其中,
阜成信花行每年销售量达1000万担(每担50公斤),为济南市最大的花行。日本侵占
济南后,大部分花行被日本东棉洋行、同棉洋行挤垮,1946年后逐步转为粮油业。
牛栈 1912年(民国元年),辖区纬六路至纬十二路一带牛栈业兴起。1924年,
纬十一路成立市牛业公会。1928年有专营商10家、兼营商50家。1930年,纬十一路
形成较大牛栈业市场, 每年销往日本、欧美等国牛只达3万头以上。1937年,辖区
商户达90余家, 从业人员300余名。日本侵占济南后,市场被日商控制,大部分业
户转营牛肉、羊肉、猪肉等业。
酱园 1876年,辖区第一家酱园--刘家堂村“元泰”酱园开业。1927年,辖区
有酱园3户。 1937年有德馨斋、东元兴、大华、元泰、泰和源、同泰、福丰等酱园
17户, 从业人员100余人,多为前店后坊,主营酱油、食醋、酱腌菜、白酒等,兼
营调味品。 解放前夕增至30余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德馨斋酱园为济南市五大酱
园之一。
其它 1909年,萃卖场建成开业,场内百货荟萃,茶楼、烟馆、饭庄、书摊一
应俱全。1917年后,逐渐形成以第一楼为中心的书寓业及杂货业。1928年“五三”
惨案后,纬十一路、纬十二路一带商业繁荣。同年开辟西市场,成为济南市西商埠
商业中心。是年,经二路、西市场、萃卖场、第一楼等地有百货、文化用品业户95
家(广货〈百货〉49家,服装鞋帽12家,绸缎布庄10家,钟表眼镜4家,笔墨纸业20
家)。1930年,辖区首家照像馆--鸿文照像馆开业。1935年9月,“泰丰园”饭店开
业。1937年,辖区百货等业户达130余家(其中绸布10家,百货30家,文具纸张22家,
玻璃镜11家,钟表眼镜25家),从业人员330余人。1939年,经一路纬七路至纬八路
形成陶器交易市场,有复源成、同顺和、三盛永、信昌等商号20余家。日军侵占济
南后,辖区商业逐渐萧条。
1948年10月至1955年,私营商业、集体商业迅速发展;市属国营商业在辖区设
立批发站、仓库等多处。1956年,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驻区市级
专业公司、批发站等单位党的组织关系归区管理;部分市级专业公司先后在辖区设
立区店,管理国(合) 营、合作店业务,党的组织关系交区领导。是年4月,辖区有
区店7个(下辖8个中心店),市属公司、站、所12个。1962年,市属公司、站、所交
市归口管理。1964、1965年,先后撤销区店,成立合作管理处,国(合)营网点交市
归口管理。 7 0年代初,街道兴办代营、代销、代购店。1981年,撤销管理处、区
店,成立公司,党政、业务由区统一管理。80年代,商业兴旺发达,实现多成分、
多渠道、 跨行业经营。1985年,辖区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网点1912个。 其
中国营网点119个, 从业人员2230名;集体网点526个,从业人员6654名;个体网
点1267个, 从业人员4281名。 全区网点总经营面积7.52万平方米,全年总营业额
2.14亿元。 平均千名常住人口拥有网点10.31个,营业 (服务) 员63.26名。 1987
年,济南市百货公司西市场核算店、辛西路核算店及济南市烟酒糖茶站槐荫食物公
司共21个网点 (国营17个, 集体4个) 及两镇商业交区管理。1989年,辖区共有网
点4682个(国营149个,集体1831个,个体2 702个) 。其中省、市及外地驻区182个
(国营128个,集体54个) ;区属4500个(国营21个,集体1777个,个体2702个),总
营业额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