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由区防疫站一人兼管学校卫生工作。1971年,区属小学10余名(每校1名) 兼职保健教师到驻区医院学习,后筹建学校卫生室,开展常见病防治和卫生知识宣 传教育等工作。 1980年后,逐步建立健全学校保健队伍,加强卫生室基本建设。 1983年, 区属19处小学全部建起卫生室,配备一般医疗器械和药品,大部分保健 教师达到初级卫生人员水平。此后,每学期初,由区防疫站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一般开学一月内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普查;2~7月间开展视力保护周(月),抓 两操(课间操、眼睛保健操)训练;上半年进行学校卫生监测,做出卫生学评价;下 半年对新生进行健康查体(查沙眼、龋齿、蛔虫、脊弯、近视等)和治疗,逐步建立 健全学校卫生档案。 1983年以来,全区先后进行十余次较大的普查普治工作。经过积极的预防治疗, 学校卫生状况有一定进展。1987年对市区小学进行卫生学调查,99.2%的教室达到 国家规定的采光系数要求,但部分学校课桌(椅)合格率仅占60%左右;对18处小学 7~12岁的学生进行血红蛋白调查, 均低于国家允许标准。1988年对十九中、四十 二中、 二十中共3000名学生进行龋齿普查,发病率为35%。1989年为13385名学生 服药驱蛔虫,排虫率为12.8%;视力普查不良率,小学为9.31%,初中为39.62%, 高中为54.4%。 1984~1989年,市卫生局对市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年终考核,槐荫区学校卫生 工作连获第一名。1988年,全国首次进行学校卫生工作考核,辖区取得优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