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有驻区学校10所,其中大学1所,中专4所,中学2所,小学3所。60年代 有驻区学校14所,其中大学1所,中专5所,中学3所,小学5所。70年代有驻区学校 17所,其中大学1所,中专6所,中学5所,小学5所。1989年驻区学校达21所,其中 大学1所,中专9所(含职业中专2所) ,中学4所,小学7所;共有教职工2765人,在 校生111 66人;主要学校有: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位于经七路588号。 1938年10月始建于山东省沂南县白佛 寺, 称苏鲁豫皖边区军政干部学校分校; 同年12月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 1940年1 2月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高级党校。1945年8月停办。1949年迁济南复建。 1954年改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1955年5月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政治学校合并, 成立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 1958年冬复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1968年底撤销。 1972年复建。自建校至1989年,先后由郭洪涛、朱瑞、陈明、罗荣桓、彭康、夏征 农、任质斌、王众音、武开章、梁丰、李昌安、梁步庭、姜春云任校长。 建校初期,主要培训地下党员,每期2~3个月。1940年后培训地方县级和部队 营、团级以上干部。解放初期,以举办“土改”干部训练班和整党干部训练班为主, 培训地委委员、县委书记、县长及县委干部。1955年起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训地委 委员、县委书记、县长及同级干部,同时开设理论班、新闻班。1959年起举办县以 上领导干部训练班、读书班,教师进修班,理论宣传干部班,组织人事干部班,纪 律检查干部班等。1980年起,先后举办大专学历班、大学本科理论班、函授大专班、 党政干部研究班、县委书记岗位职务培训班、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班、函授大学本 科班等。自建校至1989年,共培训干部、学员4.4万人次。 1989年,党校下设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党建教研室、经济管理教研室、文史 教研室、理论研究室、图书资料室、培训部、进修部、理论部等22个室(部);有教 职工3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余人) ;教学楼4幢,面积17264平方米,收生容量 600人; 图书楼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34万册。可自行拍摄和制作彩色电视 片, 录制不同型号的录像带。1979~1989年,共出版各种专著120本,其中获省级 以上科研奖5本;发表论文1100篇,其中获省级以上科研奖12篇。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位于道德北街87号。1953年由山东省立医院护士学校、 山东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山东益都护士学校合并成立。后历经多次撤并。该校师 资力量雄厚。 1978年9月,有16名教师参加12科全国中等医药学校统一教材的编写 工作,其中4人任副主编。1983年,有13名教师参加9科全国中等医药学校统一教材 的编写工作;同年,该校和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生理室、省立医院共同承担省科研项 目“眼电图、视网膜电图及视透发电位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居领先 地位;“银箔电报研制及模型视网膜电图的临床研究”进入80年代先进行列。1987 年,有12名教师参加全国放射技士专业推荐教材的编写工作, 其中4人任主编;同 年,青年教师李萌研制的“多功能头颅X线摄影仪” 通过鉴定,填补国内空白,被 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1985年,该校共在各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 论文48篇。其中袁安东撰写的《JDG-84眼部电生理检测仪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 获全国首届青年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1989年,学校占地29.5亩(1.97公顷),建筑面积29656平方米;设药剂、放射、 检验、护士四个专业;有教职工240名(其中高级讲师41名,讲师38名,助理讲师34 名,教员19名),在校生1240名。自建校至1989年,共为国家输送医务人才1.1万名。 济南第九中学 位于经十路602号。 1954年首建初级中学,1956年改为完全中 学,1979年定为市重点中学。80年代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各种知识竞赛活动中成 绩突出。 其中, 1982年被评为全国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84年获济南市九所重点 中学“爱祖国求知识竞赛”第二名,1986年,高中二年级学生谷红获全国英语习作 比赛一等奖,1987年,冉力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同年,该校改为高级中 学, 被省教委定为济南市高级中学唯一军训试点学校。1989年,学校占地53.25亩 (3.55公顷) ,有教学班30个,教职工165人(其中教师124人) ,在校生1350人;设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个,声像、语音、微机、电影、科技活动专用教室共7 个,教师、学生阅览室共4个;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1985~1989年,共考入大专各 类学校学生9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