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平原绿化的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3&rec=924&run=13

一、全市平原绿化的成就
我市大规模的平原绿化活动起步于70年代,以杨树丰产林建设为标志,辐射带动农田林网化建设,
不仅改善沂、沭、祊等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农田防护能力。1986年至1990年我市的郯城、
三区、 苍山县先后达到了部颁平原化绿化标准,1994年全市提前一年达到了省"八五"绿化标准。进入
90年代以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营建高标准平原绿化防护体系,再次促进了平原绿化的发展,主要
表现在:
---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林木资源总量增加。全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完善断带破网,补植死角
空挡,增强平原农田综合防护能力。目前,全市平原农田林网化面积达到173万亩,有林地面积143万
亩,林木蓄积量208万立方米。平原区林木蓄积约占全市的80%,年产材量占全市的90%。在高效创汇
林业发展上,全市重点抓了杨树、银杏、板栗、杞柳、花卉、优质水果等林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大
批各具特色的丰产林、丰产路、丰产树和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郯城县于1999年3月被中国特产
之乡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银杏之乡"、"中国杞柳之乡"。临沭的杞柳、茶叶,兰山、河东的花卉等,
也都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
---名优品种广泛引进,科技兴林步子加大。 近年来,平原地区先后引进推广用材林、经济林新
品种142个,主要造林树种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在杨树丰产林建设中,全市将杨树丰产林的营造方法
总结归纳为"选择造林地、深翻改土,良种壮苗、合理密度、施肥浇水、防治病虫"等六项技术措施,
并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产量要求,对每项措施提出了相应的数量化技术指标,使一般丰产林亩/年
蓄积生长量都在1立方米以上,高产地块达2.5立方米以上。
---林产品加工规模初具,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平原地区木材加工业已由兰山区辐射发展
到罗庄、河东、郯城等县区,木材加工企业达3100家,年加工能力120万立方米,板材产品的花色品
种增加到20余个系列60多个品种,产品档次也逐步向中高档装饰板过度,年产值达到50亿元,部分产
品通过外贸部门出口到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果品、条柳编企业以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和临沭
草柳企业集团公司为龙头,加工企业达到1000家,年加工果品15万吨,初步形成了基地带加工、产品
促市场和市场促加工、加工带基地的有益生产格局。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流通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已建起各类林产品专业市场38处,与全国30余个
大中城市建立了供销关系,初步形成了初级产地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零售批发市场相配套,连接城
市、 辐射全国的流通格局。 兰山区华东板材批发市场从1991年起筹建,经三次扩建,占地面积达到
300亩,有1000余个业户在此经营。市场内除经销本地产板材外,还大量经销国内外名优板材,年成
交额40余亿元,产品交易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之一。
二、平原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仍有101万亩宜网农田未能建网,有95万亩已建林网需要补植和完善,有20%
的林网更新改建,还有30%的沟渠路旁未植树或缺树断档,有些已绿化的地方,由于管理不善,标准
质量差。其主要原因:
(一)宣传不够,认识不高。有的领导干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抓农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就是抓农
业。在这些地方全民义务植树尚缺乏充分动员和周密组织,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领导任期短与林业生产
周期长之间的矛盾,致使党政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执行不严格,奖惩兑现难。部分群众
怕树木遮阴造成粮食减产而毁坏林网,致使个别路段年年栽树不见树。
(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管不力。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热心于经商办企业,而对造林绿化兴趣
不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毁林修路,毁林建厂,毁林搞开发区的短期行为。
(三)措施不力,村庄四旁树木锐减。近几年在农村电网改造、村内疏通道路、新划宅基地、硬
化路面等活动中,由于部分村干部对四旁植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使不少村户四旁树木遭
受破坏,有些村的主要街道和新建住宅无一株树,还有的村禁止农户于房前屋后栽植乔木,遏制了农
户在四旁植树的积极性,致使四旁树木逐年减少,有的村呈现空白。乡镇驻地绿化滞后,除中、小学
单位外,多数单位绿化较差。
(四)投入匮乏,后劲不足。平原区的绿化基本以地方和群众自筹为主,同时,以河流为主营造
的林带和按路、渠按规定网络面积配置的农田林网,经过多年的经营,现在已经发挥了明显的生态效
益,但却被社会无偿占用,林业经营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致使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显露了
萎缩与滑坡的苗头。发展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平原区的木材、果品加工企
业虽然已近4000家,但大多为个体作坊式经营,加工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和市场抢占能力不强。我国
加入WTO以后,林产品加工业将面临着强劲的挑战。经济林生产虽已形成规模,但缺少拳头产品和地
方名牌,旺季烂果、淡季无果的弊端依然存在,一遇市场波动,丰产不丰收的矛盾将会使群众被迫砍
树,挫伤其发展的积极性。
三、平原绿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平原绿化不仅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
原地区生态环境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致富农区经济、造福农区人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
迫切需要,是一项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形象工程。必须充分宣传平原绿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
干部群众的认识。
(二)正确处理平原绿化三大效益的关系,搞好结构调整。新形势下的平原绿化建设,必须在绿
起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与良性循环。具体地
讲,要按照"建骨架,配网格、改品种,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绿色通道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农田
林网、四旁植树和村镇绿化。绿色通道要区分国道、省道、县乡路等不同路段,筛选速生杨树良种及
经济树种,在路两侧大力营造用材林带,力争把每一条路都建成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农田林网
建设要以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大农业总体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宗
旨,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淮太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发展防护林兼用材林,
适当发展经济林;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四旁隙地、成片造林以发展名特优经济林为中心,通过提
供科技示范、良种壮苗等系列化服务,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从而形成树种类别多、
防护功能强、经济效益高、富有平原特色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三)搞好林产品加工,促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一是优化板材加工业。充分发挥板材协会的作用,
搞好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横向或纵向联合,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较大的企业集团,
统一销售、统一管理、使企业资产迅速膨胀,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实行名牌经营战略,提高
产品质量,实行行业标准,重点培植几个龙头企业,创出几个名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是突出果品加工业,搞好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引进与开发,增强发展活力,培植出新的优势拳
头产品。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契机,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
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四)完善政策,加大投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树随地走,谁造谁有"的政策已经
不能完全解决的生态效益为主的平原林业中的利益分配、建设投入补偿和扩大再生产等实际问题。因
此,必须抓住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这个核心,调整林业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态效益
被社会无偿占用和生态工程投入比足的问题。生产上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加快平原绿化的根本动力,
大力推行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把各项政策落实好,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
要拓宽投资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增加平原老的投入。同时,安排一定的农村劳动义务工、积累工发
展平原绿化事业,逐步建立起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投劳相结合的新型投入机制。鼓励农户在房
前屋后植树造林,增加四旁树木数量,恢复"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看不见灯光","远看是林场,近
看是村庄"的村镇绿化格局。
(五)强化科技推广,增加科技含量。首先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充
实乡镇林业技术力量,配备村级技术人员,发展重点户的科技明白热闹,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推广体
系。其次是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建立林木良种优选圃、鉴定圃、采稳圃,实行引、
选、繁、育、推广相结合,不断调整平原农区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树种、品种结构。三是办好
示范区、示范园。继续抓好罗庄、郯城两个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县(区),以示范带动全市平原绿化
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示范园(片),直接影响带动农民应用先进技术,
提高平原林业的科技含量。四是抓好科技培训,办班到村,传经到户,授技到地头。
(六)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以乡镇为单位植树造林绿化
目标责任制的决定》精神,按照签状任务,实行限期绿化。平原县区要制定林业发展规定,层层分解
任务,实行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各级留念业部门要及时搞好检查验收,根据检查结果,严格兑现奖
惩,促进平原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