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6&run=13


人口
    2009年末,全市总户数322.78万户,1041.54万人。总人口中,女507.92万人。
    临沂市的计划生育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城乡全面推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人口控制
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按七十年代初生育水平测算,30多年来全市少生550多万人,从1992年开始实现
了人类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达到了低生育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由七十年代初期的5.8左右下
降到1.5以内,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7.48‰、11.62‰,下降到2008年的9.68‰、4.14‰,
有力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78~1990年,为计划生育走出困境阶段。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
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
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新修改的《宪法》。由于各级高度重视,领导得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
党和国家的号召, 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 这个阶段,人口年平均出生率16.46‰,自然增长率
10.97‰,人口生育率出现向低水平迈进的趋势。
    1991~2000年,为计划生育健康发展阶段。1991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
制人口增长的决定》。规定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
只生育一个孩子。”1992年以来,全市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育龄
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2~1.4之间。
    从2000年开始,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6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统筹解决人口
问题。2001~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稳定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

                     1978~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一览表
┏━━━━┯━━━━━━┯━━━━━━┯━━━━┯━━━━━━┯━━━━━━┓
┃  年度  │出生率(‰)│自增率(‰)│  年度  │出生率(‰)│自增率(‰)┃
┠────┼──────┼──────┼────┼──────┼──────┨
┃1978    │  17.48     │ 11.62      │1994    │  6.45      │ 0.95       ┃
┠────┼──────┼──────┼────┼──────┼──────┨
┃1979    │  16.73     │ 11.19      │1995    │  7.58      │ 2.43       ┃
┠────┼──────┼──────┼────┼──────┼──────┨
┃1980    │  14.37     │ 8.67       │1996    │  9.46      │ 4.07       ┃
┠────┼──────┼──────┼────┼──────┼──────┨
┃1981    │  15.45     │ 9.85       │1997    │  10.48     │ 5.34       ┃
┠────┼──────┼──────┼────┼──────┼──────┨
┃1982    │  18.27     │ 12.75      │1998    │  11.00     │ 5.88       ┃
┠────┼──────┼──────┼────┼──────┼──────┨
┃1983    │  14.07     │ 8.73       │1999    │  10.68     │ 5.37       ┃
┠────┼──────┼──────┼────┼──────┼──────┨
┃1984    │  15.43     │ 10.07      │2000    │  10.42     │ 4.79       ┃
┠────┼──────┼──────┼────┼──────┼──────┨
┃1985    │  14.49     │ 9.13       │2001    │  9.89      │ 4.42       ┃
┠────┼──────┼──────┼────┼──────┼──────┨
┃1986    │  16.12     │ 10.68      │2002    │  9.84      │ 4.26       ┃
┠────┼──────┼──────┼────┼──────┼──────┨
┃1987    │  16.38     │ 11.22      │2003    │  9.52      │ 3.89       ┃
┠────┼──────┼──────┼────┼──────┼──────┨
┃1988    │  17.33     │ 11.93      │2004    │  11.09     │ 5.83       ┃
┠────┼──────┼──────┼────┼──────┼──────┨
┃1989    │  17.26     │ 11.90      │2005    │  10.17     │ 4.45       ┃
┠────┼──────┼──────┼────┼──────┼──────┨
┃1990    │  20.60     │ 14.90      │2006    │  9.06      │ 3.68       ┃
┠────┼──────┼──────┼────┼──────┼──────┨
┃1991    │  17.70     │ 9.13       │2007    │  9.90      │ 4.50       ┃
┠────┼──────┼──────┼────┼──────┼──────┨
┃1992    │  7.93      │ 2.43       │2008    │  9.68      │ 4.14       ┃
┠────┼──────┼──────┼────┼──────┼──────┨
┃1993    │  5.80      │ 0.61       │2009    │  11.14     │ 5.57       ┃
┗━━━━┷━━━━━━┷━━━━━━┷━━━━┷━━━━━━┷━━━━━━┛


民族
    全市各个县区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形成聚居村居的只有回族。其他少数民族由于人数少,大都散
居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
    1978年,临沂地区共有民族成份22个,少数民族人口30122人,其中回族29746人。少数民族村居43
个,均为回族村居。
    1994年, 临沂市共有民族成份34个, 少数民族人口3501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33%。其中,回族
33681人。少数民族村居45个,均为回族村居。
    2008年,全市共有4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517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44%,分散在全市
境内。其中,少数民族农村人口数42395人,非农业人口数9386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5个,分别为
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总人口43788人,其中回族人口为43678人,占全市
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4%。少数民族达5000人以上的县区6个,分别为兰山区、罗庄区、沂水县、临沭县、
郯城县和苍山县。清真寺30坊,分布在除河东区以外的11个县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少数民族企业86
家, 2008年全市少数民族企业固定资产32870万元,总资产71633万元,实现利税10453.5万元。民族小学
17所,少数民族学生2765人。少数民族干部520人,其中党政干部145人(科级以上干部74人),企事业
干部375人(中级职称以上的133人)。2008年全市少数民族村居人均收入5506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
入123元。
    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村居63个,均为回族村居,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散杂居分布形态。少数民族
人口占村居总人口40%以上的村居29个,占46%,分布在除河东区以外的11个县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临沂市少数民族人口状况表
┏━━━━┯━━━━┯━━━━┯━━━━┯━━━━┯━━━━┯━━━━┯━━━━┓
┃民族成份│人数    │民族成份│人数    │民族成份│人数    │民族成份│人数    ┃
┠────┼────┼────┼────┼────┼────┼────┼────┨
┃回族    │43678   │侗族    │87      │高山族  │12      │拉祜族  │127     ┃
┠────┼────┼────┼────┼────┼────┼────┼────┨
┃蒙古族  │1321    │瑶族    │83      │畲族    │5       │仫佬族  │6       ┃
┠────┼────┼────┼────┼────┼────┼────┼────┨
┃藏族    │181     │白族    │69      │达翰尔族│14      │纳西族  │18      ┃
┠────┼────┼────┼────┼────┼────┼────┼────┨
┃赫哲族  │1       │土家族  │145     │布朗族  │35      │景颇族  │62      ┃
┠────┼────┼────┼────┼────┼────┼────┼────┨
┃苗族    │1591    │哈尼族  │488     │仡佬族  │12      │阿昌族  │20      ┃
┠────┼────┼────┼────┼────┼────┼────┼────┨
┃彝族    │773     │傣族    │422     │锡伯族  │12      │怒族    │15      ┃
┠────┼────┼────┼────┼────┼────┼────┼────┨
┃壮族    │389     │傈僳族  │308     │俄罗斯族│1       │普米族  │4       ┃
┠────┼────┼────┼────┼────┼────┼────┼────┨
┃布依族  │165     │佤族    │206     │独龙族  │13      │羌族    │7       ┃
┠────┼────┼────┼────┼────┼────┼────┼────┨
┃朝鲜族  │355     │土族    │9       │黎族    │108     │鄂温克族│7       ┃
┠────┼────┼────┼────┼────┼────┼────┼────┨
┃满族    │896     │水族    │9       │维吾尔族│94      │哈萨克族│14      ┃
┠────┼────┼────┼────┼────┼────┼────┼────┨
┃东乡族  │1       │塔吉克族│1       │鄂伦春族│4       │德昂族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