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54&run=13

政区状况
位置面积兰山区位于临沂市中部,东经118°06′~118°23′,北纬35°04′~35°20′。东隔沂河
与河东区相望,西邻费县、苍山县,南接罗庄区,北靠沂南县。东西最大横距2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34公里,总面积594.6平方公里。地处鲁南通向苏北的陆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有“齐鲁
噤喉”之称。兖石铁路、京沪高速公路、327国道、205国道、206国道和多条省级公路纵横穿越,公路
四通八达。建有临沂火车站、临沂长途汽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城区距临沂飞机场3公里、日照
港150公里、岚山港110公里,距济南市280公里、北京市723公里。
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临沂城位于区境东南部,以东临沂河而得名,是书圣王羲之故里,山东省历
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驻地。
建置沿革兰山区历史悠久。早在1~2万年前,先民就已在这里辛勤劳作,创造了细石器文化。西
周,境内有鄅国,其都城在今南坊街道鄅古城村。春秋末期属鲁国,有中邱、启阳等城邑,其中中邱
建于公元前716年(鲁隐公七年),城址在今白沙埠镇诸葛城村;启阳建于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城
址在今临沂城,“启阳”为临沂城最早的名称。西汉初期置开阳县,县治在前启阳邑,后避景帝刘启
讳,改启阳称开阳;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置临沂县,县治在前中邱邑,时南境属开阳县,北境属临
沂县。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琅邪国迁都开阳,临沂自此有“琅邪”之称,区境仍分属开阳、
临沂二县。南朝刘宋,属即丘县,县治在今兰山街道古城 。北魏设北徐州,州治在今临沂城。北周
改北徐州为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河)以名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即丘县置临沂县,县
治在今临沂城;大业二年(606年)省即丘入临沂,临沂为沂州(琅邪郡)治所。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州
治临沂县省入沂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为沂州府,同时以州衙所
在地置兰山县,以为府治。 1913年废沂州府,同时改兰山县为临沂县。1936年临沂为国民党山东省第
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临沂沦陷,中国共产党在县西北境及邻县边区成立沂临边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战
胜利后,临沂县民主政府成立。1947年10月,为适应战时需要,析临沂县沂河以西、祊河以南区域置
临西县,1948年10月并临西县入临沂县。
新中国成立后,临沂县于1958年12月至1963年3月改为市,王羲之故居洗砚池后又复为县。1983年9
月,恢复临沂市,为山东省辖县级市。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
级临沂市,原县级临沂市区域分设为兰山、罗庄、河东3个县级行政区,均属地级临沂市。兰山区辖
区为包括临沂城在内的原县级临沂市西北部。
区划人口建区时,辖兰山 、金雀山、银雀山3个街道办事处,义堂 、大岭、南坊、枣沟头 、白
沙埠、 半程6个镇,李官 、朱保、马厂湖3个乡,共438个行政村(居)。1997年3月,马厂湖撤乡设
镇。2001年6月,大岭镇撤销,所辖行政村并入兰山办事处。2002年1月,兰山办事处、银雀山办事处、
金雀山办事处分别改称兰山街道、银雀山街道、金雀山街道;3月,朱保、李官撤乡设镇。2003年 1月,
撤销南坊镇,设立南坊街道。2008年3月,马厂湖镇划归高新区管理。截至2008年底,全区辖兰山 、
银雀山 、金雀山 、南坊4个街道和白沙埠 、枣沟头 、半程 、李官 、义堂 、朱保 6个镇,共有400
个行政村(社区)。
2008年底全区总人口86.88万人,比1995年增长27万多人。 少数民族有回、蒙古、藏、维吾尔、苗、
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等,共6034人,在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口最多,计5289人。

自然环境
地质地貌区境地处泰沂蒙断块的南部,沂沭断裂带西侧。西部、北部山地基岩裸露,山前地带均
为第四系沉积物覆盖。出露底层由老到新依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
系。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3~5度。北部、西部为丘陵,海拔80~250米。艾山为最高峰,
海拔254.6米。镇山(曾用名茶山)海拔227.1米,为第二高峰。金雀山、银雀山海拔88米。中部及东南
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80~150米。域内水网密布,有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孝河、陷泥河
等大小河流10余条,均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流向自北而南或自西而东,水量充足。沂河入境后为
兰山、河东两区界河,境内流程34.9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祊河境内流程26.7里,流域面积32.3
平方公里。涑河入境后在南郭庄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北涑河东流入沂河,流程30公里,流域面积127平
方公里。柳青河境内流程21公里,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土壤以潮土类为主,分为潮土、水稻土、褐
土、砂姜土、棕壤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
自然资源全区土地面积9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79万公顷,适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
林牧果业。地表水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
量为6.2亿立方米,可采量为1.7亿立方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近30种,分为金属、非金属两大类。金
属类有金、铜、铝、铁、钴、锌、锰等,大部系复合共生矿床;非金属类主要有石灰石、河沙、石英
砂岩、大理石、沸石、方解石、煤等。野生药材近百种、兽类10多种、鸟类50多种、鱼类100多种。

经济建设
建区以来,大力实施“依城兴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活区”战略,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历
史性跨越。自2003年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就从建区时的全市第九位跃升至第一位,2005年度县域经济综
合评价指数跃居全省县市区第10位,增幅居第三位,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的前十强之列。2008年,全区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8.60亿元,是1995年的12.8倍;财政收入29.62亿元,其中地方11.0亿元,是1995年的
9.2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26.02亿元,比1995年增长487.0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0.89亿
元,比1995年增长284.5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7.94亿元,是1995年的12.3倍。
全区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第一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5年的21.53∶42.82∶35.65调整为2008年的1.6∶55.1∶43.3。农民从传统的种
植业、养殖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攀升,促进了二、三产
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71亿元,比1995年增长204.71亿元,是1995年
的8.9倍,年均增长15.7%;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8.4亿元,比1995年增长148.4亿元,是1995年的15.8倍,
年均增长14.1%。
农业粮食作物主产小麦、水稻、玉米等,是商品粮和良种繁育基地;盛产蔬菜、林果、花卉等;
养殖业为农业支柱产业,以饲养猪、牛、家禽等为主,是全国良种猪繁育基地、省奶牛饲养基地。建
区以来,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和林果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和
标准化进程,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代城郊型农业、特色农业成效显著。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8亿元,实现增加值5.7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53亿元,林业总产
值0.45亿元, 牧业总产值3.06亿元, 渔业总产值0.32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78万亩, 粮食总产
127215吨,粮食单产365.7公斤/亩。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省级绿色产品认定企业3家,
省级无公害认定基地2处,有机食品认证基地1处,注册农产品商标8个。形成1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5
万亩优质水稻、3万亩优质水果、5万亩蔬菜、1.5万亩有机茶山海棠等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发展市级以
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全年完成成片造林7741亩(荒山造林3670亩),
新建完善绿色通道3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公顷。全年农田灌溉面积13.5
千公顷, 节水灌溉面积4.36千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2.96万千瓦, 增长9.1%。农村沼气池共计
2500户,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自来水受益村300个,比上年增加19个村。有线电视用户为7.5万户,
入户率为65%。 汽车、 电话、公路实现村村通。农村供销超市、农资店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
76.2%
工业1994年底建区时,全区区属企业34家、乡镇企业2091家,工业总产值约62亿元,产业以食品、
建材、轻工、纺织、机械、化工等为主。建区后,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深
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管理为为主要措施,通过加大投入、加快技术进步、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工业
生产稳步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利税过500万元的企业有7家。1998
年开始,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广泛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至2002年底工业总产值达到231,05亿元,
规模企业达到120家,金锣、翔龙、金升、三维、华星等10家企业实现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近
年来,围绕打造“中国优质人造板研发生产流通基地、中国有色金属回收加工研发基地、中国食品研
发加工流通基地”三大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工业强区、质量兴区和名牌带动战略,深入开展工业经济
优化提升年活动,突出产业培育、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实现了工业经济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和后劲的有机统一。全区形成食品、板材、有色金
属、机械、水表5大产业集群,形成以10个左右的大型企业为依托,300多家规模企业为支撑,4000多
家中小企业配套服务的工业格局。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4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7家,
完成产值729亿元、利税49亿元。拥有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2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11家,利税过千万
元的 64家。引进区外资金66.6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7424万美元。自营进出口10.3亿美元,其中出
口5.15亿美元。全区培植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家、市级循环经济试
点企业3家;金升集团、三维集团和华源锅炉厂获得国家节能技改奖励;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名
牌产品14个,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9个;实现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50家,数量居全市
首位。食品、板材、有色金属三大产业集群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明显,成为全区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
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来源,对整个工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食品产业食品产业的形成主要是以金锣集团的崛起为标志。1997年金锣集团抓住机遇,通过实施
兼并联合的方法,规模迅速膨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员工3万人、资产68亿元、年销售
收入222.98亿元的以肉制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了
全区一批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 截至2008年底, 全区已发展食品企业近500家,形成年屠宰加工生猪
1500万头、肉鸡和鸭6000万只以及各类大豆制品1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基地。
金锣西厂区龙头骨干企业有金锣集团、三维集团、六和集团、龙盛集团等,金锣集团所在地半程镇获
得“全国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食品特色产业镇”称号。2008年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实
现产值、利税308.8亿元和20.2亿元。
板材产业板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义堂镇、朱保镇出现的几家旋皮企业。随后的十几年,
依托临沂批发城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质量整治和改造提升,板
材业逐步发展成为木材加工和家具生产、甲醛生产和制胶、人造板设备制造、原料和成品批发等配套
比较完善的庞大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区和销售集散地。全区共有各类板材及其配套企业
3000余家, 其中成品人造板生产企业900余家,年产各类人造板900多万立方米,形成九大系列200多个品
种,产品出口欧洲、北美、中东、韩国、日本等。形成新港木业、千山木业、海峰木业等一批龙头骨
干企业,戴庄、南楼、朱保北、朱保南四个板材工业园区。2007年兰山区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创建
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先进区”称号,义堂镇获得“省级板材特色产业镇”的称号。2008年板材行
业分别实现产值、利税162.9亿元和13.1亿元。
有色金属产业2004年10月,金升集团投资1.3亿元,建起占地600多亩,经营业户达518个的有色金
属城,为有色金属的回收销售、信息交流、经营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兰山区成
为国内四大废旧金属回收加工集散地之一, 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 全区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冶炼企业
100余家,年加工各类铜材33万吨、铝15万吨,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铜材生产加工基地,形成金升集团、
金象铝业、蒙山铝业、新福昌铝业、沂光电缆、利升铅业等一批骨干企业。2008年有色金属行业分别
实现产值、利税120.7亿元和9.4亿元。

临沂商城
建区后,为了保持临沂批发城的竞争优势,区委、区政府按照专业化和区域配套的要求,继续新建、
改建、扩建专业批发市场,制定“积极支持、严格考察、科学论证、统一规划、一市一品”的市场建
设基本原则,并积极加快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大力实施引商兴工战略,加快地方加工业的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办的原则,设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国地税市场分局、工商局市场分
局以及治安、卫生等管理机构体系,做好市场的规划建设和宏观管理,规范市场建设行为。近年来,围
绕打造“中国现代商贸城”、“中国物流名区”,积极推进市场改造提升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努
力建设产地型、外向型、展贸型和旅游购物型市场。先后制定《临沂商城市场管理办法》、《关于临
沂商城改造提升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加强对市场经营秩序、广告招商、交通卫
生、占道经营等方面的监管,严厉查处各类重复建设、交叉经营、无序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优化
了经营环境。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全国各地50多家大型批发市场建立
了市场行情信息交流联系,及时发布市场交易信息;市场内建有客运站6处,日发班车1800余次,交通
运输网络体系高效便捷。
临沂商城拥有临沂小商品城、天源货运市场、金兰物流基地、临沂灯具城、鲁南家具城、华东土
杂市场、临沂家电厨卫城、临沂汽摩配城、华丰成衣市场、临沂站前商场、鲁南化工城、香江五金机
电城、华东板材市场等各类商贸物流市场68处,总营业面积500多万平方米,经营摊位4.6万个,日上
市商品3万多个品牌系列。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达20多万人次,经营人员达10万人,围绕市场搞服务的
达30万人, 做加工的达40万人。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实现商品交易额540多亿元,占全市市场交易额的一半以上,市场综合效益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
批发市场的建设发展,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
地方经济实力,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带动了全市工业、农业和金融通讯、交通
运输、餐饮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中,临沂批
发市场的贡献率达35%。2007年,临沂商城被临沂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
A级旅游区,被中国商品市场峰会评为“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和 “中国十强文明市场”,临沂小商品
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教育用品采购基地。 2008年在第四届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高峰会上,
临沂商城被评为中国专业批发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单位;11月,临沂市被中国商
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市场名城”称号。

城乡建设
建区以来,以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标志区和“人居环境佳区”为目标,以“一创六建”为
抓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镇村城市化、城镇一体
化步伐。
旧城旧村改造把旧城旧村改造作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
断优化的有效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以村社区自我改造为主体,通过村社区自行改造、土地
收储政府改造、吸引外资联合开发、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等方式,大力实施旧城旧村改造,促进了城镇
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观。至2008年底,先后有129个村、社区进行了改造,共完成拆迁面积1620多万平
方米,建设居民楼2341栋1883.6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拆迁1477万平方米,建设居民楼2024栋1758万平方
米;村镇拆迁143万平方米,建设住宅楼317多栋125.6万平方米。
重点片区建设实施重点片区带动战略,充分利用片区优惠政策,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北城新区,
累计完成拆迁面积660万平方米,在建居民楼418栋,完成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2万户3.8
万人。涑河治理一期,涉及6个社区,共拆迁58.2万平方米,还建住宅楼62栋,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临沂大学城,共拆迁面积98万平方米,建成小区还建楼82栋34.5万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35万平方
米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银雀山片区治理改造,一期完成拆迁26万平方米,10宗国有出让地已全部收储,
100亩的中心绿地完成单体设计和地下勘探,启动了地下商城建设。
道路建设完善城镇道路大框架,提高城镇承载力,每年新修一批城镇主要道路,贯通了沂河右岸、
沂蒙路北延、蒙山大道北延、西外环、祊河河堤岸、双岭路、涑河河堤岸等一大批城镇主干道,并实
现全区村村通工程。城市以打通断头路为主,完善道路体系,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强化拆迁,
加快建设,搞好配套,打通了陶然路东段和西段、金雀山路西段、蚂蚱庙街北段等道路,疏通了城市
交通,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2008年底,全区硬化道路面积870万平方米,硬化主要道
路93条段,640万平方米。
园林绿化以植树增绿为重点,改善宜居环境。加强道路景观绿化,拆违建绿、拆丑建绿、破硬造
绿、拆墙透绿,加大新修道路绿化和原有道路行道树补植力度,并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和大环境绿化。
加强公园建设,完成银雀山公园拆迁和新世纪公园改造,陷泥河带状公园节点拆迁和绿化。整治绿化
沂河、祊河、涑河、陷泥河、青龙河、柳青河“六条水带”, 进一步彰显滨水生态城特色。加强单
位和住宅小区绿化,见缝插绿,实施绿化最大化,搞好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庭院宅旁绿
化,共创建84个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园林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全区营造绿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绿
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
环境治理投资12亿余元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整治铁路沿线环境和主
干道,打造绿色长廊,塑造城市窗口形象,清理清运沿途垃圾,拆除“露头丑”建筑物,粉刷两侧建
筑,搞好节点绿化。集中综合整治区管城市道路,更换排水管道,修复路面,铺设路沿石、人行道板、
盲道,栽植、补植行道树,增设果皮箱,粉刷行道树、沿街建筑,共整治道路142条段。加强环卫管
理,着手解决道路保洁问题,开展“环卫进社区”活动,西部26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环卫机构和环卫队
伍,卫生保洁实行日常化管理。各镇建立环卫管理机构和队伍,实行市场化运作,镇驻地的整体形象
得到较大提升。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深入发动村居、社区
搞好城区道路环境管理,全天保洁,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事业
科技建区以来,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
献率达到53%以上,被省政府确定为星火技术密集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
考核先进区等荣誉。2008年底,全区共有科研开发机构89家,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由建区时的8156人发
展到36242人,其中高级2231人、中级10554人;与国内外4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和
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
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2家。
先后实施国家、省、市、区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91个,争取上级科技经费15624万元。各级各类
科技成果由1995年前的146项增长到2008年的 466项,有311项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奖12项。全区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家。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5项,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微生物
来源免疫抑制剂小试工艺开发和中试工艺研究,并获专项经费1500万元。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
“长效缓释肥料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全国肥料界在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1995年兰山区顺利通过省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达标验
收后,不断巩固“普九”成果。至2008年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100%,小学年巩固率为100%,
初中年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小学及初中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区内公办中小学由1995年的304所调整到
2008年的112处。2001~2006年投资18809万元,实施“校舍危房改造工程”,新建、改建校舍面积27万平
方米;2006~2008年投资3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和幼儿园32万多平方米。2001年,全力提高
实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完成山东省“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2006年,大力推进中小学常规实验仪
器更新工程,成功创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2008年,全区师生用微机总量已达到18200台,建立起
功能比较完善的教育城域网,联通校园网,实现“班班通”。
全区有省级教学示范校10处,市级教学示范校24处;省级规范化学校20处(其中11处在农村),
市级规范化学校63处,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占学校总数的近80%。全区有省“十佳”幼儿园2处,省级
实验、示范园10处,市级一类园17处,市级乡镇示范园2处。投资6500万元建设兰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扩大职业中专的办学规模,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段在校生的47.8%。2001年异地新建临沂三中高中部,
2006年投资2.7亿元新建临沂四中新校区。全区有民办中小学10处、民办职业中专9处,民办幼儿园200
多处。
文化体育区内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和王祥故里等,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
士多”之誉,汉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相依共存,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悌文化、商贸文化根
深叶茂。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至 2008年底共有文化及相关企事业单位2346个,从业人员21141人,国家一级
文化馆1个、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建设了区图书馆北城分馆和兰山区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村(社区)
文化大院、文化中心260多个,文化广场150余处,农家书屋200余家;先后有7个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
励,20个文艺作品获省级奖励,36个文艺作品获市级奖励。
全区已发现文物古迹29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
单位149处。民间文学《卧冰求鲤》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全力打造三大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名城、商旅文化名城;全力推进 “一
区”(镇山风景区)、“两带”(沂河、涑河两岸“文化一条街”)、“三园”(羲之故里文化园、
玫瑰湖汽车公园、银雀山公园)、“四基地”(商旅文化基地、孝文化基地、文教用品采购基地、印
刷装潢基地)、“五城”(凯歌国际文化城、休闲娱乐城、同益珠宝玉器城、永兴国际玩具城、怡景
丽家家居文化城)等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深入挖掘打造“书文化、兵文化、孝文化、商文化”四大品
牌,全力谋划发展出版印刷业、文艺演出业等八大产业。
提高人民身体素质,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投入大量的资金为全区近百个村居安装了健身路径及
健身器材,每年举办几十场次不同规模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广播电视扎实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1997年实现乡镇联网,2006年实现“村村通”,2008年
有线电视用户达7.5万户,入户率65%。外宣工作连续多年全市领先,三次荣获全省电视新闻宣传先进
集体一等功。
医疗卫生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4处,其中区直医院3处、镇卫生院9处、村级一体化卫生室
297处;卫生技术人员1229人,其中高级98人、中级489人。区镇综合医疗机构设有病床892张,其中区
级医院379张、镇卫生院513张。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45.1万人,参合率为 98.04%,报销兑
付新农合基金3355万元,受益人数98万人次,受益率达218.71%。
劳动和社会保障建区时仅有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2004年开始施行工伤保险,2005年开始施行
生育保险,至2008年底建立起拥有5个险种、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全区“五险”参保人数
分别达到10.35万、5.21万、2.70万、2.60万、2.44万,年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达3.63亿元。加强职业技
能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集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就业指导、政策咨询为一体的
创业培训机制,建区以来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7.5万人次、鉴定1.5万人次,近万人取得资格证书。

旅游
兰山区历史悠久,“东夷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被誉为“钟灵毓秀”之地,旅游资源
丰富。有王羲之故居、王祥故里、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孔庙、小埠东橡胶坝、
滨河大道景区、沂蒙湖、临沂人民广场、临沂人民公园、东方红游园、临沂批发城、临沂动植物园、
镇山风景区等景点。建区后,在1999年编制完成《兰山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先后于2000年
和2005年编制了《茶山风景区规划》 和《羲之文化园开发建设规划》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
“一园(王羲之文化园)三区(镇山旅游区、滨河旅游区、商城旅游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羲之文化园的主题是文化休闲旅游区,以历史名人“书圣”王羲之和“至孝”王祥的故里、孝河
及其周边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以书法艺术和孝悌道德文化为核心,被列为全省15个重点开发的旅游
项目之一。
镇山旅游区是生态性、娱乐性的超大型旅游综合体,定位为临沂城市后花园,已开发镇山园艺场、
玫瑰湖汽车公园、天齐庙、镇山桃花园和仙子谷垂钓园等景点。
沂河桃园橡胶坝滨河旅游区包括小涑河南岸旅游美食街、沂蒙湖景区、橡胶坝景区和滨河大道景
区,其中水域面积1.6万亩的沂蒙湖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是山东省惟一的国家级
水利风景区。
商城旅游区以临沂市场发展史馆为主题旅游功能区,以周边小商品城、家电厨卫城、汽摩配城等
专业市场为旅游环境承载,是集产地型、外向型、展贸型和旅游购物型四型合一的旅游区。
孝河2008年底,全区共有旅游星级酒店16家,其中五星级标准酒店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7家、
二星级6家,另外有澜泊湾和凤凰城2家五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中。

节会活动
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临沂市自2003年以来,挖掘整合丰厚的文化资源,打名人文化牌,连续举办
了六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打造了“书圣故里、书法圣地”品牌,促进了文化交流,推进了经济社
会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临沂是文化大市,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临沂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中华文明
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全市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50多处。
建国后,临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85年,被国务院列入18个连片扶贫地区。发展经济,解决
温饱问题,一直是摆在第一位的任务,对文化关注不够。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
实现整体脱贫,2000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临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影响不大,
知名度不高。2003年,借助书圣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临沂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纪念王羲之诞
辰1700周年暨首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指导思想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沂蒙特
色文化,对外扩大宣传,提高临沂知名度,展示临沂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对内鼓舞士气,提升临沂
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以节庆活动为平台,经济文化同唱一台戏,促进招商引资、旅游
开发和全市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总的要求是,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
自2003年开始,临沂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其中前
三届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后两届为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从第四届开始,完成了从政
府主导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书圣文化节完全走向市场,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在节会的定位上,学习借鉴孔子文化节、潍坊风筝节、青岛啤酒节等全国著名节会的经验做法,
按照一流的标准策划、组织。第一届成功之后,每一届都在总结前一届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创新、超
越。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商务
部外贸发展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书法家协会、省美
术家协会、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省商会、山东孙子研究会;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等,为
历届节会的主办单位,每届文化节,都成立筹委会和组委会,国家领导人、艺术大家、社会名人和市
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为主任或副主任,市直30多个部门和有关县区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织机构
层次比较高。历届来宾有中央和中直部门的领导和老领导,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和
老领导,国内外军事理论界、经贸界、文艺界、书画界、摄影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国
内外工商界的知名企业家,驻华使节和海内外友好城市的代表等,每届都在2000人左右。活动内容分
为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两个部分,每届文化节大小活动都在20项以上,涉及书画展赛、经贸洽谈、旅
游推介、商品交易、文艺演出、学术论坛、体育赛事等多个方面,时间跨度都在一个月左右,内容丰
富、持续时间长、参与面广、影响广泛。
历届书圣文化节突出“书圣故里·魅力临沂”主题,以弘扬书法艺术为主线,共组织各种形式的
书画展赛活动30多次。其中,羲之故里国际书画邀请展,征集国内外书画作品700多幅。中国书坛新人
作品展,是全国书坛三大展之一,每5年举办一次,展览共收到海内外新人作品2.3万余件。第四届全
国妇女书法篆刻展,是历届妇女书法展稿件最多、整体质量最好的一届。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展出
作品1500多幅。南北书坛精英联展,开创了书法展览地域书风的先河。 “百将书兵法”书法作品展,
100多位将军以书法的形式对孙子兵法进行了独特的艺术阐释。先后举办了“羲之杯”全国书画大奖
赛、“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颜真卿奖书法大赛等活动。“羲之杯”全国书画大奖赛,展出了当
代国内外书画作品600余幅,包括沈鹏、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羲之杯”全
国书法大奖赛,收到海内外参赛作品12000余件,30%的中国书协会员参加了比赛,创造了全国书法大
赛参赛人数最多和奖金额最高两个之最。第五届书圣文化节举办了“南潮北风”中国书法高峰论坛,
是中国书坛第一个以主题性大型讲坛形式呈现的论坛。围绕王羲之书法艺术,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
成立了王羲之研究会和琅邪王氏联谊会。200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3次大型琅邪王文化研讨活动,每次
规模都在200人以上,围绕琅邪王文化、王羲之书法艺术、琅琊王氏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推
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专著类的有《王羲之志》、《王羲之及其家族考论》、《王羲之书法及琅邪王
氏文化研究》 、 《王羲之研究》、《琅邪王氏考信录》、《一代书圣王羲之》等。小说方面的有:
《王羲之》、《翰墨书圣王羲之家世》、《翰墨人生》等。举办了书法吉尼斯活动,书法主题时装设
计大赛和时装表演,书法接力赛,设立羲之书法学院、中学和小学,把书法融入到文艺演出、体育活
动和大中小学校的教学之中,提高了书法艺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文化节会活动,促进了书画艺术事
业的繁荣,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书画热潮。临沂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2人,省书协会员近百人,居全
省前列;知名美术家600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0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50人,是山东最大的美术
大市。
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文化经济互动。每届书圣文化节都精心策划设计众多经贸活动,包括经贸洽
谈、旅游推介、商品交易等。共举办了五届经贸洽谈会、五届旅游推介会、三届文化精品博览会、一
届中国临沂日用商品博览交易会、一届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会。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洽谈、
投资交易,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开放办节,积极邀请海外艺术家、客商、国际友人等与会,开展书画展览、经贸洽谈、学术
交流等活动,涉及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韩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以及内地20多个省市,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宣传展示了临沂。一系列高档次、高品位的书画展赛,
展示了书圣故里的巨大魅力。每届书圣节都把新闻宣传作为贯穿始终的重头活动,专门制定新闻报道
方案,提前在北京、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书圣节期间,邀请中央、省和有关省、市主流媒体来临沂
采访报道。设立书圣文化节官方网站,市内各新闻媒体分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高浓度、大密
度的宣传书圣文化节。六届文化节在省以上主要新闻媒体,累计发稿1万多篇(幅、条),介绍书圣
文化节的网页5万多个,极大地提升了临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6年的实践,书圣文化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05年,在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组委会
主办的评选活动中,书圣文化节入选“中国节庆50强”;2006年,亚洲会展(节事)财富论坛与新华
网联合在杭州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节庆产业年度评选颁奖盛典,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从全国4400多个节
庆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和“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两项大奖。2008年,
临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称号。六年来,书圣文化节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带动了招商引资,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经贸洽谈会是每届书圣文化节的主题活动。六届书圣文
化节共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名客商,签约项目902个,签约金额719.22亿元,书圣文化节
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书圣节还带动了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五届旅游
推介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首届中国临沂日用商品博览会参展企业500多家,为经济相
对欠发达地区发展会展业和服务业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鲁南汽车展示交易会交易额3700多万元,
销售意向合同额1.7亿元。
带动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市民综合素质。每届文化节期间,都建设一批新的城市基础设施。2003
年以来,新建扩建了市区50多条主要干道,实施了沂河、涑河综合整治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净化”工程,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每年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环境面
貌焕然一新。2005年,临沂以全票、满分的成绩被评为全省文明城市。同时,书圣文化节的举办还提
高了市民素质,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带动了文化活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在书圣文化节的带动下,出现了文化活动繁荣的局面。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后举办了三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四届颜真卿奖书法大赛和银雀山汉墓竹
简出土35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临沂荣获“中国书圣文化之乡”、“中国
诸葛亮文化之乡”称号。2004年组织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13项系列活动;2005年在北京举办了沂蒙精
神大型展览,沂蒙精神轰动京城、感动中国,成为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齐名的政
治品牌;2007年举办了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连续举办了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八届
民间秧歌会、六届蒙山长寿文化旅游节和郯城国际银杏节等活动。另外,还走出国门,在韩国首尔举
办了韩国文化周,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了中国临沂文化展。一系列的文化节会和展览活动,对内提升了
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外扩大了影响,树立了文化临沂的新形象。
带动了文化设施,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首届书圣文化节以来,市委、市政府不
断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多举措筹措资金,修复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旧址、新
四军军部旧址、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建设了孟良崮战役纪念
馆、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和红嫂广场、沂蒙红色雕塑群;扩建了王羲之故居,建设了书圣碑塔、
中国历代尺牍石刻艺术馆、诸葛亮文化公园、汉街和市级图书馆、文化大厦、广播电视发射塔、东方
红影城、鲁信国际会展中心、天宇自然博物馆、黄金地质公园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在城区建设了30处
大型文化广场。临沂市图书馆、文化大厦、博物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中国书法城等相继开工建设。
12个县区扩建、新建了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
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全市所有行政村
和5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市、
县(区)两级建成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乡镇文化站16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72
个, 农村文化大院普及率60%; 建成各类农家书屋937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区)、乡
(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网络。
王祥卧鱼带动了文艺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书圣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文艺精品的创作生
产。2003年以来,相继推出了一大批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弘扬主旋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
秀文艺作品,先后有500余件作品在全省、全国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其中,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
参加山东省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获得歌舞类节目21项大奖;2005年8月进京演出,得到中央
领导和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重点推介的两部精
品之一,并参加了中印文化交流。大型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在中国王祥卧鱼柳琴戏艺
术周上荣获13项大奖,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戏剧类专场首场演出。大型民族交响乐
《沂蒙山小调》,获得全国民族交响乐大赛第四名的好成绩,实现了山东省30年来大型交响乐在全国
获奖零的突破。4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已经完成拍摄,被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列为建国60周
年献礼大片。电影《沂蒙六姐妹》是山东省唯一一部建国60周年献礼影片。2008年,临沂市获山东省
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组织工作奖,《蒙山沂水》、《血沃丰碑》等11部作品,获省第八
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带动了文化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书圣、智圣品牌影响的不断扩大,以书圣、智圣、
王羲之、诸葛亮命名的产品和企业大量涌现,以书圣、智圣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
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4月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加快文化产业动员
大会,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植发展,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规划了26个重点文化设施、6
部文化精品项目和10大文化产业板块,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库,并将文化产业招商项目纳入了全市招
商引资盘子,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以来,全市已建成投资过千万元的文化产业项
目36个。凯歌国际文化城、国际影视城、羲之文化园、新华印刷工业园、新华书店鲁南配送中心、动
漫中心等11个项目,投资过亿元。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到6779个,资产过亿元的20多个。近年来,全市
文化产业以年均40%以上的增幅高速发展,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不到1%,发展到2008年的占GDP比重
为3.8%。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2008年10月25日,首届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在兰山区白沙埠镇孝河文化广场
隆重开幕。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临沂市道德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孝星王祥动漫形象展示、中国网络媒
体临沂行走进孝河文化节授旗仪式。
本次孝河文化节以“书圣故里、魅力孝河”为主题,以“文化活动、经贸活动、旅游活动”为主
要内容。白沙埠镇是“书圣”王羲之、“孝圣”王祥的故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孝德
文化氛围。孝子王祥卧冰求鲤、侍奉继母的故事感动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王祥卧冰求鲤的孝
河也成为历史敬仰的孝贤圣地。本次孝河文化节的举办重新挖掘王祥的亲孝故事,并以此为契机,打
造孝河文化,振兴旅游产业,从而带动白沙埠镇各项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届孝河文化节划分为若干个系列活动,除开幕式外,还包括王羲之铜像揭幕仪式、万名群众同
书万“孝图”、孝河莲藕品藕大赛、荷花笔会、孝文化研讨会、大型文艺演出等8个主题活动和14项
配套活动,共设立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各项活动创意新颖,异彩纷呈,吸引了许多省内外的嘉宾和
各界人士前来观看。
中国临沂·镇山旅游风景区桃花节2008年4月6日上午,为期8天的首届中国临沂·镇山旅游风景区
桃花节在李官镇开幕。桃花节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大众、促进发
展”的办节原则,以“情系桃源、春满镇山”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宣传生态旅游,倡导时尚生活,
努力打造“临沂后花园”,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活动内容有大型文艺演出、客商“游镇山赏桃花”、
旅游商品展示会、无公害蔬菜和鲜切花采摘、“春满镇山”征文、桃花园书画笔会、攀岩比赛、汽车
拉力表演赛等。活动以桃花盛会为大背景,通过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节会组合,形成文武相映、动
静互生的节会格局。
2009年4月10日上午,为期10天的2009中国临沂·镇山旅游风景区桃花节在李官镇拉开帷幕。兰山区
李官镇素有“鲁南桃乡” 之称。 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已成为李官旅游的一张“名片”。本次桃花节以
“走进桃源 品味镇山”为主题。节会期间将开展临沂知名企业家“品镇山”,“镇山的传说”征集,
“花开镇山、孝行天下”健康老人游桃源,“桃花源中缘”浪漫邂逅桃花源,“镇山风采”书法、绘
画、摄影,兰山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万人登山健身,山地自行车赛等八大配套活动。
中国(临沂)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2006年10月31日上午,首届中国(临沂)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开
幕式在临沂商城会展中心举行。洽谈会由中国木材流通协会、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兰山区人民政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承办。来自日本、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美国、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海外
嘉宾,国内外采购商、参展商、社会各界代表及群众共3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洽谈会为期3天,除集
中展示、展销产品外,还举行了中国模板协会木模板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贸洽会签约仪式、中国模
板专业高层论坛等活动。洽谈会的主旨是:促进临沂市人造板产品的国内、国际贸易,为板材企业搭
建走向世界的贸易平台,在引导和推动全市板材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为争创“中国人造板优质
生产基地”夯实基础。在开幕当天举行的洽谈会项目签约仪式上,有23个合同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签约合同金额达9.96亿元。
2007年11月20日上午,第二届中国(临沂)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在临沂商城会展中心开幕,洽
谈会为期3天,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尼泊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名外商,700多名国内采
购商、500多名国内参展商,来自江苏省、河北省、济南市以及临沂市的249家人造板和机械制造企业
参加了展会。本届洽谈会共签约外商投资项目12个,合同外资5.5亿元,出口贸易总额8000万美元,其
中境外资金项目5个,合同外资3.2亿元。其中,兰山区人造板企业共与12家国外采购商签订了订购合
同,合同金额960万美元,签订采购意向1300多万美元;与国内采购商签订采购合同金额2.5亿元,签
订采购意向7.7亿元。
2008年10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临沂)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在临沂商城会展中心开幕。开
幕式上,临沂市被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木业板材城”称号。洽谈会以“提升品牌、和谐发展”
为主题,以“打造亚洲最具价值的木业板材国际商贸平台”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沂市商贸物流优势,
着眼人造板产业长远发展,力争将其打造成有固定展期、连续举办、影响深远的业内外知名的国际贸
易洽谈会,为人造板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商贸洽谈、信息交流、技术交易、提升品牌、产业发展的
国际商贸平台。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客商,以及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采
购商。此次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共设置成品、半成品、木制工艺品、木工机械、原辅材料、信息技
术六大类300个展位,并举行了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等活动。
2009年10月26日上午,第四届中国(临沂)人造板产业博览会暨国际贸洽会在临沂商城会展中心
开幕。整个贸洽会达成交易额9.9亿元,其中实现成交额3.8亿元,达成采购意向6.1亿元。兰山区人造
板企业共与6家国外采购商签订了订购合同580万美元,与30多加外商签订采购意向960多万美元,与国
内采购商签订采购合同额8300万元,签订采购意向2.3亿元。贸洽会共签约外商投资项目18个,投资总
额43.2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1.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