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8&rec=21&run=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交通彻底改变过去“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落后
局面,建起了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海铁路大通道纵横交错,临沂机
场通达全国十几个城市的立体交通网,大大缩短了临沂对外联系的时空距离,形成了大开放、大交融、
大发展的格局。
1992年3月,交通部部长黄振东视察沂蒙公路建设过去,临沂市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了沂蒙山
区长期的交通闭塞,山区腹地的物资运输靠肩挑人抬,人民群众倍受交通落后之苦,山里人曾流传这
样一首歌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肥猪抬着卖,下山汗成河……道出了沂蒙人交通闭塞的辛酸
与苦涩。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区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295公里弹坑累累、残缺不全的断头公
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毛驴和独轮推车,仅有34部汽车和几十辆马车。
建国后,临沂市把发展交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当时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广大群众为了改
变行路难、运输难的生产生活条件,节衣缩食、踊跃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先后建成一批交通重点工
程。“一五”期间,拓宽修建了益都至新沂、岚山头至兖州两条主要干线公路,打通了十几条山区、
库区的县乡公路。 “二五” 期间,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的“加强全省小三线公路建设”的号召,从
1964年开始,先后修建了大张庄至坦埠、南麻至燕崖至五井、徐州至连云港公路临沂段和该段上的高
峰头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上世纪70年代,先后打通了20多条山区县乡公路和百余条乡村道路。1978
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72.1公里(含沂源、日照、莒县1197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749.3公里,
县乡公路2922.8公里。临沂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交通事业的发展相
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1984年,全区有120个乡镇、4434个行政村不通路不通车,占行政村总数的48%,
交通仍是制约临沂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把加快交通事业发展作为振兴沂蒙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来抓,
劈山造路制定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当超前”的发展思路,形成公路、铁路、民航
立体大交通的主框架格局。 1985年,临沂市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掀起大规模的筑路架桥热潮。
“七五”期间,抓住国家和省对老少边穷地区重点扶持的有利机遇,以“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工
建勤”的形式发展交通事业,重点解决了山区群众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共新建、改建路基578.7公
里,新铺沥青路面86.6公里,新建大中桥梁73座,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75%的行政村通路通车。进入
“八五”后,掀起了公路上等级、上水平的建设高潮。5年间,共新建改建国道、省道726.6公里,新
建县道、乡道油路2124公里。建成了纵贯沂蒙山区腹地的沂蒙公路,完成了临沂出海通道岚济公路临
沂至坪上段和南北主干线东红公路沂水至郯城段等重点工程。新建大中桥梁117座,总长1.2万多延米,
其中大桥、特大桥头19座,6850延米。到“八五”末,全市93%的乡镇通了油路。1994年,全市完成客
运量320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4117万人公里;货运量2331万吨,货运周转量149644万吨公里。“九五”
期间,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战略调整,实施两个转移(向高速公路建设转移,由重建设向“建、
改、养”并举转移)。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段、日东高速公路临沂段相继开工建设。截至1998年底,全市
公路总里程达5255.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0公里,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乡乡通
油路,部分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初步形成了以临沂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依托,
干支相连、四通八达、辐射全市的公路网络。兖石铁路于1985年建成通车。
新建的趸船式海事监督站投入使用“十五”以来,临沂市投资100多亿元,用于市内铁路、高速
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其中,铁路建设投资达到30多亿元,新建纵贯全市胶新铁路
152公里,市内铁路总里程达到339公里,形成胶新、菏日两条铁路在市内交汇的“十字”通道;市内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0.6公里,京沪、日东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十字”交叉,构建起了高速
公路主框架;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得到提高完善;在200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硬化路目标的基础
上,进一步开展了“村村通山东立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扫尾工程,97.8%的行政村通了硬化路,99.6
%的行政村通了客车,农村交通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善。至2008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1512公里,
其中国省道2033公里(高速公路330公里),农村公路1946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25公里。公
路通车总里程是建国之初的72.9倍;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14.3万辆,是1978年的125倍。公路客运
量达1.13亿人次,货运量达1.41亿吨。
临沂飞机场于1998年12月正式恢复通航,初步形成了通达东南、西北、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
全方位航线网络。 2008年,临沂机场完成旅客进出港吞吐总量233686人次,货邮吞吐量730吨。
2006年,临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新站建成启用。位于京沪高速公路临沂北出口东侧的双岭路中段
路南,占地面积33公顷,站房楼建筑面积30166平方米,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站。日发客车4000
个班次,日发客运量6万人次,运营站点涵盖全市县、乡、行政村,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从临沂到北京、上海、郑州等大城市及周边地市全部由高速公路相连接。从临沂到北京、上海、郑州
朝发夕至,到周边城市2至3个小时,到各县1个小时以内。随着交通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临沂批发
商城的规模也随之同步发展壮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稳居全国批发市场第二位。同时
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不到5年时间,全市年物流总额迅速突破1500亿元,立晨、华药、香江、澳龙、
金兰物流等一大批现代物流企业进驻临沂物流园区,其中荣庆物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供应商,
被北京奥组委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物流合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