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琅邪王氏郡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2&rec=6&run=13

所谓郡望,系指世代聚居于某一郡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地位较高、为当地官民所仰望的家族。在姓
氏起源之后,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同一姓氏中的人们分别居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之内,在渐进的
繁衍发展过程中,他们之间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亦呈现出较大的差别。特别在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战国时期的一些旧贵族审时度势,以经学相尚并以此传家,进而由“经明行修”被
征召为官,世代传继,遂成为集文化优势和政治权势于一身的显贵家族,即世族。这些地位居高的家
族为了表示本支族人显高于其他地方的同姓家族,便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再冠之以其族居郡的名号,由
此便产生了将政区之名与姓氏之谓联为一体的“郡望”。由于这类大族拥有显赫的祖先,地域与世官
结合,便使其郡望具有了明显的稳定性,有的甚至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据南宋著名学者、官仕礼部尚
书兼给事中的王应麟考究,中华王氏计有21望,即:琅邪王氏、太原王氏、北海王氏、陈留王氏、东
海王氏、高平王氏、京兆王氏、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阳王氏、中山王氏、
章武王氏、东莱王氏、河东王氏、金城王氏、广汉王氏、长沙王氏、堂邑王氏、河南王氏等。此说虽
未完全囊列唐代以前的王氏郡望,但基本上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王氏各郡望的全貌。
顾名思义,“琅邪王氏”这一郡望,是长期生活于琅邪郡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郡属
“琅邪”是这一国内著名望族的鲜明标识。相传,周王室的祖先发源于关中沣水一带(今陕西省长安
县西南秦岭山中),后建立西周,西周灭亡后东迁至谷、洛二水流域,建都洛阳,即历史上所说的东
周。徐陵在追及琅邪王劢的祖先时,曾涉及“沣水”、“洛滨”,其意即说琅邪王劢是东周王室的后
裔。又,《李太白诗》卷二十四《感遇》之一云:“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这里称王子晋于伊
洛滨得道,亦可认为琅邪王氏的姓氏发源于此。
如前所述,王宗敬系王氏的得姓之祖(不含其他王氏支派)。从王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其
子为王贲,其孙为王离,祖孙三代均为秦国大将。王子晋之子宗敬得姓“王”之后,因在京都洛阳为
司徒,其家自然居于洛阳,或称其为伊洛人。但其后代在日后的漫长岁月里又有迁徙之举,故《史记》
称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西南)人。王翦、王贲父子追随秦始皇南征北战,相继
灭赵、燕、楚、越诸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殊勋。待天下大统后,当论及谁人出力最多时,时人均一
致认为“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所谓王氏,即指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人。所谓蒙
氏,是指蒙武、蒙恬父子。王翦、王贲父子在秦统一中国后相继去世。王翦卒后,被安葬于其家乡频
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载,王翦墓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南,在宋代尚存。至宋宣和年间
(公元1119~1125年),王翦又被宋朝追封为镇山伯。至秦二世时,王翦之孙王离仍系秦朝重要将领,
秦始皇在世时王离即被封为武城侯(其封地武城遗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内) 。 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东巡至琅邪时,王离与其父王贲俱随从秦始皇到琅邪。秦末,关东豪杰为反抗暴政揭竿
而起,时为秦大将的王离和章邯奉命率兵镇压起义军。巨鹿一战,秦军被项羽打败,章邯投降,王离
被俘。关于王离被俘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写道:“陈胜之反秦,秦使王
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巨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
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
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及(王翦)孙王
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司马迁所指的“所短”,即家庭影响的余绪。其实,王
离战败的真正原因是由秦王朝众叛亲离、朝不虑夕的大气候所决定的。是时,由于秦法严苛,王离长
子王元和次子王威为了避祸(亦说是为避秦末战乱),便由其家乡频阳(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
处)东乡随难民东奔,经过长途跋涉后,迁徙于琅邪郡境。有学者认为,王元、王威兄弟在避难时,
之所以不迁他处而徙居琅邪,是因为其父王离所封武城侯的封地武城邑在琅邪郡境内(此邑春秋属鲁,
战国入齐,改称南城邑,秦属琅邪郡),因此在兄弟俩的心中,已烙有琅邪既是父亲封地、亦算吾辈
桑梓的认同感。故而在离开频阳出逃时,毅然作出了东迁琅邪的决定。在以后的岁月中,王元、王威
兄弟二人的后裔,或为政治需要,或从生计考虑,有些人又从琅邪向外地流布、迁徙,王元的四世孙
王吉便由琅邪皋虞(在今山东即墨东北方)举家迁至同属琅邪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在今临沂市兰
山区白沙埠镇政府驻地以北数里处)居住。该村坐落于当时的临沂县城(故城在今白沙埠镇诸葛城村)
西郊,距县城仅有数里之程,距其南面的开阳县城(即今临沂城,公元80年后该城成为琅邪国的治所)
亦不过13公里。此处位于沂河冲积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畅达,且紧傍郡(国)、县政治文化中
心,在农耕社会中是一处非常理想的生息发展之域。
王吉是此支王氏家族赖以兴起的一位关键人物。他“经明行修”,是西汉昭、宣时期的名臣和经
学大家,官至谏大夫。其子王骏和其孙王崇,均官至三公。因其祖孙三代皆为高官,故有累世之美。
这一荣耀不仅在一郡内,即使在国内亦不多见。于是,以王吉祖孙为代表的这支王姓家族,便在客观
上成为名闻遐迩的高门望族。因自王吉起,其子孙世居琅邪国临沂县,于是,“琅邪临沂王氏”便成
为国内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标志性徽号。自此开始,直至唐代的九百余年间,
其后裔无论身居何处,均无不自称自己是琅邪临沂王氏。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本志的编撰者到南方
粤、闽等沿海考察,与一些王姓人士交谈时,仍听到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琅邪世家”。
据家谱记载,王元和其弟王威来琅邪定居后,王元后官临淄令,封睢阳侯。《新唐书·宰相世系
表》称王威后任扬州刺史(刺史之官是在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立的,距秦二世时已有百余年,王威任扬
州刺史说欠妥)。之后,王威此支后人长期不显。延至其第九世孙王霸,字孺仲,先辗转迁徙至太原
广武(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南)居住。王霸“少有清节”,系汉代经学大师。后,王霸居于太原晋阳,
生二子:长为王殷,次为王咸。王殷在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山西祁县。因其七世孙王冏官度支尚
书,赐“乌丸校卫广阳侯”之爵号,此支王氏家族便被称为“乌丸王氏”。王霸的次子王咸,则传衍
太原晋阳王氏一支。但其子孙长期不显于世。待传至王泽,官雁门太守,此支王氏始见于史传。其后,
此支王氏族人遂成为王霸徙太原后由其次子传衍而成的当地著名郡望,世称“太原王氏”。正如《新
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邪王氏(今山东临沂);二曰太原王氏(今山西
太原);三曰京兆王氏(今陕西西安)。”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这两支由同胞兄弟分别繁衍而成的王
姓代表性支派,自汉代至隋唐,皆子孙显赫,爵位蝉联,名人相继,各领风骚,是中古时期国内屈指
可数的两大名门望族。只是若论及长幼,琅邪王氏为兄,太原王氏为弟;若论及郡望形成早晚,“琅
邪王氏”这一天下著名郡望始于西汉中叶的昭、宣时期,由王离的五世孙王吉奠基。而“太原王氏”
则是王元之弟王威的九世孙王霸从琅邪故土迁徙太原广武后,由其后世子孙经拼搏奋斗,在东汉时所
形成的国内又一王姓著名郡望。其郡望的形成(即为世人所公认)时间要比“琅邪王氏”这一郡望晚
六七代。近些年,有人妄称太原王氏早于琅邪王氏,甚至还说王氏出自太原,云云。其实,凡是从事
历史研究或姓氏源考的人都知道,王氏得姓多源,仅姬姓王氏亦并非始于王子晋(乔)父子。唐代韩愈
为王仲舒作神道碑铭云:春秋时齐大夫王子成父(居今山东省内)败狄有功(事在周灵王前百数十年),
故赐姓为王。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王子乔事不见于经传。另一位在史学上长于校
勘考订的同代学者钱大昕在《王氏世谱跋》中也说,遍检传记,子晋无封太原事。需要指出的是:郡
望乃一郡之内的望族。周灵王太子晋和其子宗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而郡之设置是秦代的事。今太原
地区当时并不属晋,系赤狄辖区,称为大卤。所谓王氏郡望出于春秋时的“太原”(郡)之说,当不攻
自破。既然王子晋和其子宗敬未居太原,那么,这支王氏的得姓之地就不会是太原,而是当时周王室
的都城洛阳或谷、洛流域。至于这支姬姓王是因何原因从周都洛阳迁居于频阳东乡的(《史记》称这
支王氏远祖王翦为频阳人),已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