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沂蒙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调查报告(节选)赵志浩(1993年3月1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833&run=13

2月末,我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到蒙阴、沂水深山区,重点察看了一些条件较差、困
难较大的乡(镇)、村,走访了部分农户,听取了地县乡的工作汇报,同各级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
几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于2月26日在沂水召开了有省直有关部门、
临沂地区及沂水、蒙阴、沂南三县负责人参加的办公会议,对当前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
题研究了解决办法,并着重就沂蒙山区今后的长远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和政策措施,进
行了调查研究。
一、当前扶贫开发的基本形势
8年来,临沂地区扶贫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这次看到,沂蒙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
大改善,大部分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再穷的地方也有变化,涌现出了一大批脱贫致富的成功典型,
象蒙阴八大峪农户上山搞庭院开发、沂水的院东头乡多种经营致富,临沂市沈泉庄大上工副业等都很
过硬。同时,也看到沂蒙山区的扶贫开发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困难。
一是发展不平衡。1992年,临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9元,其中,好(800元以上)、中(500元
~800元)、差(500元以下)的比例大体为25∶50∶25,6个贫困县是16∶42∶42,其中300元以下占10.1%。
二是收入不稳定。一遇大的灾害就出现返贫现象,一般年景返贫率5%左右,去年返贫12%。沂水
县今春有11万户、38万人缺粮,这些地方的温饱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是基础条件还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缺水矛盾尤为突
出,山区县人均水浇地不足2分,全区还有550个自然村、28万人没有解决人畜吃水问题。临沂地区年
人均用电量仅228度,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少村有线无电。干线公路标准低,县、乡基本都
是土路。通信设施落后,除临沂市外其它县的乡(镇)一级都是手摇电话。
四是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较差。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抱着“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陈旧观念,有的
夏天蹲树荫,冬天靠墙根,宁肯闲着受穷,也不愿外出找致富门路;产业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增
加值比重仅占56%;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全区还有30%多的荒山荒滩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现有
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仅占30%左右,精深加工的产品基本没有;管理落后,人才奇缺,农村劳力中文
盲、半文盲占20%,有些村连支部书记都选不出来。
这些问题说明,扶贫开发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已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阶段,整个扶贫
工作应当由过去重点地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生活困难转向发展区域经济、提高整体素质,由主要解决温
饱问题转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由封闭型的扶贫开发转向扶贫、开发、开放相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
上解决沂蒙山区脱贫致富问题。
二、关于加快沂蒙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新的阶段要确定新的目标,使沂蒙山区经济实现新的突破。今后五年要实现全区人均收入超千元;
县县实现财政自给,要有三、四个县过亿元;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山区人均保证三分水浇地和果树抗
旱用水;交通通信有明显改善,村村通车,乡乡用上程控电话;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80%的劳动力掌握二、三门实用技术。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继续抓“班子、路子、引子、法子、样子”。根据扶贫开发工作出现的新
情况,应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关键环节。
(一)靠改革推动,抓政策引导。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发展村级集
体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提倡和推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方式,在
股份制、贸工农一体化、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其他民间科贸组织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要多种经济
成份一齐上,在发展个体、联合体、私营经济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包括产品市
场、要素市场,在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组织广大农民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方面取得大的突破;要在选
拔精兵强将组建龙头企业,兴办服务实体方面迈出大的步伐;要针对临沂地区水库多、库区经济发展
矛盾多、困难大的特点,改革现行水库管理体制,走水库管理部门与库区群众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
路子。
在政策上,建议国务院对原有的各项扶贫政策坚持稳定不变,把沂蒙山区继续作为重点加以扶持,
并作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典型来抓;要求国家在以工代赈帮助贫困地区修建公路、解决人畜吃
水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省里可在沂蒙山区选一、两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县,建立扶贫开发开放试验、
示范区。对中央和省里制定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要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没有兑现
或中断的要抓紧解决,临沂地区要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
(二)调整优化结构,实现良性循环。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
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坚持以粮油林牧和加工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乡镇企业。针对
山区村庄分散、交通不便的特点,可在乡镇驻地、交通要道建设乡镇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要抓
好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广开就业门路,把闲置的劳动力充分调动起来。要注意扶持沂蒙山区发展
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富县项目,近期规划上一批规模比较大、技术水平比较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建材、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省里在项目安排、资金投放、技术指导上给予重点扶持。
(三)推进“科教兴山”,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战略重
点来抓,要围绕服务经济建设,适当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省内高等院校要适当增加对临沂地区的招生名额,同时在录取分数线方面给予
照顾,多招一些定向委培生、自费生(收费要给予优待);在临沂地区多办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加快培
养各种实用人才;要围绕发展林牧和加工业,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做到家家户户有1个技术上的
明白人。针对山区缺水的特点,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坚持高点起
步,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可以考虑,选择一个山区县进行高产高效
农业的科技开发试点。
(四)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发展后劲。要把扶持重点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从根本上改善生
产、生活条件。济青公路建设完成以后,可把沂蒙山区作为全省公路建设的一个重点;对临沂地区自
筹资金建设的县乡公路,收费管理权限放给地区;对地方承担的干线公路土石方工程适当多给予些补
助。2×30万千瓦的临沂发电厂建设项目开工日期,由原计划1995年提前到1994年,省里在电力建设资
金上给予重点照顾。对临沂地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应适当降低地县配套资金比例,对长期不
能充分发挥效益的大型水库,要加快配套工程建设,以解决下游地区的灌溉和城市工业用水。临沂地
区要坚持眼睛向下、向外,用股份合作制等灵活方式挖掘内部资金潜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
外国、外地资金为我所用。要重视劳动投入,采取以工代赈、出义务工等方式引导农民投入基础设施
建设。
(五)发挥政治优势,弘扬沂蒙精神。越是搞市场经济,越是有困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主
要依靠沂蒙人民自己的艰苦努力,改变地区面貌,振兴沂蒙经济。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关键抓好三件事:一是要抓更新观念换脑筋。要破小农意识和无所作
为的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才是硬道理大道理的观念。二是要配好班子,选好带头人。地县
党校要下决心首先从乡镇企业职工、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培养、选拔一批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懂
经济、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干部,充实乡、村领导班子,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够带领广大群众脱
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保垒。三是要抓典型、带一般、促平衡。要把本地和外地的具有普遍意义和
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在本辖区尽快推广开来。省里要组织各部门和东部较发达的县市和部门大企业
与沂蒙山区挂钩支持,尽快改变老区面貌,跟上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
注:作者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