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文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665&run=13

抗日战争爆发后,沂蒙根据地在短时间内集结了一大批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他们
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长达10余年的沂蒙解
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或称战时革命文艺),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领导机关高度重视,首
长亲自倡导、参与,党政军齐抓共管,专业与业余紧密结合,以及形式灵活多样,大众化、通俗化等
特点,引起世人瞩目。
一、文学创作 在沂蒙根据地内,文学创作十分活跃,体裁也多种多样,其中数量最大的是诗歌,
其次是报告文学、通讯特写,小说创作则相对较少。发表较早较有影响的是山东分局宣传部王力的长
篇小说《晴天》,被收入“人民文艺丛书”。王希坚于1947年5月出版了长篇小说《地覆天翻记》。
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共22回),以鲁南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莲花汪为背景,围绕减租减息、建立农村
基层政权、武装反“扫荡”等重大事件,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贫苦农民所进行的艰苦斗争,
以及广大农民在战争中逐渐觉醒和成长的过程。小说由阿老设计封面,绘制插图,华东局恽逸群作序。
该书出版后影响很大,曾在渤海地区高干会上作为阅读材料人手一册发放。刘知侠于1945年发表的中
篇《铁道队》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描写了抗战初期在鲁南枣庄一带活动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实际上是
后来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雏形。他在1943年发表于《大众日报》上的短篇《罢免》,
歌颂了沂蒙根据地内的妇女解放运动,曾获山东文协的嘉奖。其他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洪林(中共
山东分局宣传干部)的《李秀兰》、《一支运粮队》、《瞎老妈》、《老许》,陶钝的《麦黄杏》、
《庄户牛》,王若望的《吕站长》,那沙的《一个空白村的变化》等。
报告文学、通讯特写的作者多系新闻工作者。影响较大的作品有:于冠西的《南北岱崮保卫战》、
《何万祥》、《临沂之战》,白刃的《坚持沂蒙山区》,丁九的《南岩保卫战》,康矛召的《草桥之
“阅兵”》,宋英的《郑信和他的开荒队》,济民的《高洪安中状元了》,鲁宝蓉的《朱富胜》,朱
瑞的《悼陈若克》,韩希梁的《飞兵在沂蒙山上》等。
诗歌创作成绩斐然。《大众日报》、《山东文化》和鲁中、滨海、鲁南的各类报刊均发表了大量
的诗歌。活跃在诗苑上的作者,如王希坚、燕遇明、那沙、冯毅之、戈振缨(包干夫)、白玉(牛玉华)
等诗人影响很大,都有诗集刊行。其中王希坚的《翻身民歌》,燕遇明的《杨清法》、《慰问》,白
玉的《忍痛丢开家》,冯毅之的《炮火与怒火》,戈振缨的《初航集》等较有影响。成长于沂蒙山区
的苗得雨,写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解放区“孩子诗人”。在沂蒙解放区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个不
可忽视的现象,即党政军的一些高级领导人在运筹帷幄之际,也创作了一批抒情言志、咏物纪实的诗
篇。曾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在临沂战斗、工作期间,便留下了不少脍炙
人口的诗篇。这些诗作,有的寄托了对已逝战友的无限哀思,如长诗《哭叶军长希夷同志》、《悼罗
炳辉将军》;有的则表达了对民族败类的憎恶,如《还乡队歌》、《示郝鹏举》;有的是描绘重大战
事的史诗,如《鲁南大捷》、《莱芜大捷》、《孟良崮战役》;有的则是对沂蒙风光的赞美和对沂蒙
人民拥军支前的讴歌,如《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记淮海前线见闻》。这些诗作,真实而形象
地展示了“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的支前场面和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的战场风云,使读者的心
灵在受到强烈震憾的同时,又得到艺术的享受与熏陶。省参议会副参议长刘民生所写的长诗《耕者有
其田》,反映了沂蒙解放区土改斗争的历史,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艺术创作 歌曲创作最为活跃。影响较大的歌曲有:《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跟着共产
党走》、《沂蒙山小调》、《独立旅进行曲》 (王希坚词曲) 、《毛泽东颂歌》、《中国进行曲》、
《打蒙阴城歌》 、 《英雄万岁》、《我们的连长何万祥》、《新中国的大楼快盖上》、《悲歌》、
《解放区是一座铁长城》等。沙洪作词、久鸣作曲的《跟着共产党走》唱遍了全国。阮若珊作词、李
林编曲的《沂蒙山小调》,不仅广泛演唱,而且流传至今,成为国内著名歌曲。
美术 1939年秋,山纵二旅驻沂水一带。政治部下辖的突进剧社中从事美术工作的任迁乔、师群、
王更生等人,在绘制舞台布景之余,还从事农村墙头画创作。用茧丝缠在木棒上做画笔,用锅底灰和
石灰做颜料,在土墙和石灰墙上作画,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0年后,山东省的党政军机关
和群众团体相继移驻滨海地区,使这一地区汇集了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胡考、陈叔亮、那狄、阿
老、阿龙、任迁乔、沈柔坚、涂克、黎冰鸿、吕蒙、李厚、王文彬等知名画家均在滨海从事美术工作。
此期,美术刊物有:省文协主办的《儿童之友》和《滨海画报》。所发表的画稿均紧密配合解放区的
中心工作,利用斗争中的典型事例,向群众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1942年,任迁乔创作
的连环画《翻身》,即是区内最有影响的美术作品。它形象地揭露了莒南大店“庄阎王”残酷剥削、
欺压贫苦农民的罪恶,歌颂了大店农民在“双减”运动中平掉鹰坟、与“庄阎王”展开说理斗争的正
义行动。根据地的各级领导都十分关心此画的创作,使之较好地体现了艺术性与战斗性的有机统一。
连环画出版后,立即在山东解放区引起强烈反映,各地纷纷翻印,使之不仅在当时的“双减”运动中,
而且在以后开展的“查减”斗争和土改运动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任迁乔还创作了《一斤棉花发家》、
《人间地狱》、《变工》、《连长何万祥》等连环画。
摄影 1939年,红军摄影家苏静(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秘书长,后任山东军区保卫部长)和
他的助手郝世保随师部入鲁,拍摄了部分反映沂蒙军民反“扫荡”和军民合作生产劳动的照片。在沂
蒙根据地内,有组织地开展战时新闻摄影工作,是从1943年开始的。是年8月,由山东军区政治部主
办的《山东画报》在莒南县创刊。从此,沂蒙和整个山东解放区的摄影工作进入有组织领导的发展时
期。军区政治部为办好《山东画报》,要求所属各部队政治机关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摄影人员,并为他
们提供摄影器材,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1945年,著名摄影家郑景康、吴印咸、邹建
东相继来到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加强了沂蒙解放区摄影工作者的阵容。上述摄影工作者一手拿枪,
一手拿摄相机,拍摄了大量的极其珍贵的照片资料。如苏静拍摄的《一一五师挺进抗日前线》、《陶
峪军事工作会议》、《军民合作大生产》,郝世保拍摄的《白彦战斗》、《反汪投降与祝捷大会》、
《孟良崮》、《刘少奇同山东分局、山东军区部分领导人罗荣桓、黎玉、肖华在朱樊》,杨玲(女)拍
摄的《沂蒙妇女给八路军洗军衣》、《送公粮》、《交棉花》和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同粟裕视察炮兵
实弹射击》,康矛召拍摄的《陈老总在临沂》、《日本侵略军放下武器举手投降》、《我军整队入临
沂城》,邹建东拍摄的《斗地主》、《土地分给姜玉春》、《鼓励儿子去参军》、《革命的母亲》、
《疼爱子弟兵》和《山东画报》于1945年出版的第一本照片画册《攻克莒县城》,以及反映鲁南战
役中国民党快速纵队全军覆没的情景、莱芜战役中国民党军溃败的场面和淮海战役中沂蒙人民支前的
壮观队列等纪实照片,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珍贵的资料价值,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与特定历史事件
的见证。
三、文艺演出 1937年8月,方平、兰会武、文渊等青少年在马头镇自发组织郯城县儿童抗敌后
援会,采用油印小报、散发传单、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与此同时,临沂五中学生白少华、
李少言等随平津学生流亡团到临沂后,李少言等人即在临沂李家石河村小学与教师和大龄同学组织宣
传队在乡间进行文艺演出, 唤起民众抗日。翌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演出队
(时,周恩来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在队长陆万美领导下,由大别山到达鲁南,在郯
城马头镇演出过《死里逃生》、《荣誉大队》等节目。
1939年后,八路军山东纵队战地服务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和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相继随主力部队
进入沂蒙山区。在他们的带动下,区内战时文艺演出活动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1940年8月,一
一五师师直一、二梯队在桃峪与中共山东分局机关会合,9月北上与山东纵队会师。所属3个最大的剧
团--山纵鲁迅艺术宣传大队、抗大文工团和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在蒙山前岳家十八村举行了首次联合公
演。抗大文工团演出了三幕话剧《第五纵队》,山纵宣大演出了《生产大合唱》、《亲家母顶嘴》,
战士剧社演出了《木头人》、《马县长》、《生日》等剧目,以及山东快书《武老二》、歌曲《黄沙
会》、《小放牛》和《黑人舞》、《工人舞》、《火棍舞》等舞蹈。此次会演,对山东敌后抗日根据
地的戏剧运动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自此文艺演出活动日趋红火。
1941年5月中旬,省战工会教育处与省文协组织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纵二
旅突进剧社、省妇联姊妹剧团、山纵鲁艺宣传大队、抗敌自卫军宣传大队、突进三分社、鲁南黎明剧
社等八大剧团,在沭水县渊子崖村(今属莒南县)举行长达10天的联合公演,演出《雷雨》、《回到前
线去》、《生产大合唱》、《伤兵》、《十八勇士》、《李秀成之死》等大小剧、节目十余个。观众
踊跃,盛况空前。省里的负责人十分重视这次会演:省参议会副议长马保三主动当演员的顾问,山东
分局书记朱瑞把自己的战马借给剧社的人员骑着到处借服装,并经常到后台看望正在化妆的演员,鼓
励大家。渊子崖会演,轰动了整个滨海解放区,对于提高戏剧的演出水平,开展农村戏剧运动,起到
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后,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等11个文艺团体,相继在苍马办事处驻地西盘村
(今属临沭县)、一一五师司令部驻地蛟龙湾(今属临沭县)举行联合公演,均取得了成功。其中在蛟龙
湾的会演,是在一一五师召开“八一”庆祝大会之后举行的,历时十几个晚上。参加庆祝大会的两万
名八路军指战员,均轮换着观看了演出。战士剧社演出了曹禺的《雷雨》,抗大文工团演出了阳翰笙
的《李秀成之死》和四幕话剧《阿Q正传》,鲁艺宣大演出了报告剧《南昌暴动》,此外,还演出了
山东快书、相声、舞蹈等。“八一”会演给部队和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鼓舞了战士们
的斗志,活跃了部队的文化生活。在会演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被部队和群众传为佳话的事情:一日晚,
数名战士在靠街的一所店房内乘凉,当谈到几天来的文艺会演时,因一时兴至,遂唱起《国际歌》。
《国际歌》是无产阶级的战歌,当时对如何演唱此歌党内有所规定。当战士们唱《国际歌》时,恰值
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散步经过此处,听到歌声后,陈、罗首长遂在门前止步肃立,直至
歌声停止后,二人才缓步离开。附近群众目睹此景后,便对共产党高级干部所表现的坚定的无产阶级
党性观念和遵纪严己的高尚风范表示由衷的钦佩。罗荣桓在会演结束后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次会演
的成绩,同时指出:在敌后根据地游击战争环境里,这种大型话剧不宜多演出,应以小型的、战斗化
的剧目为主。
1941年冬,日军对沂蒙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数次大“扫荡”,根据地进入最为艰苦的岁月。
此期,根据中央提出的“精兵减政”的方针,根据地内的文艺团体进行了精减合并。1942年秋,教二
旅、教五旅和山纵二旅所属的12个剧团和宣传队合并为民兵剧社。翌年3月,又将民兵剧社合并到战
士剧社,同时下放给滨海军区政治部领导;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与抗敌自卫军宣大合并,更名为山东省
文工团,归山东分局领导;在鲁南,将战号、星火、黎明、尼山、沂河等5个剧社合并为鲁南剧社。
此期,各文艺团体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各自坚持开展文艺演出,未再组织大型的文艺会演活动。
1943年,随着抗日形势的逐渐好转和“减租减息”斗争与大生产运动后群众生活的明显提高,沂
蒙根据地的文艺演出活动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43年9月,山东实验剧团成立,设京剧和话剧两个
演出队。各军分区亦先后建立了文艺宣传队。抗战胜利后,临沂成为山东解放区首府,11月,将八路
军山东军区文工团与新四军军部文工团合并,成立了华东军区文工团。1946年6月,山东省人民剧团
在临沂成立。华中与山东的文艺工作者在临沂汇合,加上新成立的山大文艺系和山大附中文工团,使
临沂的文艺演出活动呈现出新的繁荣。为便于各级文艺团体来临沂演出,遂在原民众教育馆旧址,广
场南边靠近考棚街的地方(现临沂剧院附近),建起一座上面封顶的“大众舞台”,可挡风遮雨,然观
众看演出却只能露天而坐。不久,顶盖被一场大风雨吹坏,便又重新进行了修建加固。此舞台一直成
为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集会和进行文艺演出的场所。在“大众舞台”,先后上演过大型话剧《闯王
进京》、《抓壮丁》和京剧《木兰从军》、《反徐州》,小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刘
桂英是朵大红花》和大合唱《沂南有个副县长--朱富胜》等节目。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临
沂,文艺团体随党政军机关撤离,辗转农村演出,后陆续迁往外地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沂
蒙根据地的演出活动,以话剧和歌剧为主要表演形式。山东实验京剧团和沂南沂蒙国剧社也上演了一
批传统京剧和新编剧目。
在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在舞台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方面存有不少困难,
但文工团的领导和演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使不少困难得到了克服。如八大
剧团在渊子崖和蛟龙湾会演期间,当上演《李秀成之死》时,炊事员就将苇席卷成圆筒,用泥盆反扣
做基石,糊纸后再画上龙形图纹,制成了忠王府门前的圆柱,在汽灯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逼真。在上
演话剧《雷雨》时,演员们在舞台后挖一小沟,尔后再铺上木板、铁皮、用碌碡在上面碾压,观众在
前台听时,象是隐隐的雷声在天际滚动。上演《南昌暴动》时,为了制造逼真的枪炮声效果,他们就
在蚕茧内装入黄砂炸药,做成小炸弹,还用硬木头挖上洞装入火柴头,以配合舞台演出。鲁南剧社根
据剧情需要,将小饭桌翻过来,先用谷草扎好底座、扶手,再用布蒙起来,做成舞台上用的“沙发”。
没有眉笔,不少剧社就用柳条木炭代替,油彩则是用猪油熬制而成,所用道具和乐器亦多系自己制作。
抗日战争中、后期,根据地文艺演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除了若干支专业文艺团体外,沂蒙解放
区内还涌现出数以千计的农村业余剧团。据统计,1944年,莒南县农村剧团就达110个,演员达3000余
人。排演了2000多个节目,其中属自编自演的剧本即有300多个,观众达10万余人。翌年,莒南和沂
南两县的农村剧团各发展到140多个和100余个。1946年7月2日《大众日报》报道:莒南文化翻身,秧
歌剧普及全县,全县剧团发展到208个,不仅在本县,还到临沭、日照、东海、临沂等地演出,879个
村庄正在走向文化大翻身的道路。是年元旦,5个县的农村剧团在临沂举行首次农村业余剧团联合公
演,莒南县板泉崖剧团演出的大型话剧《过关》,南薛庄剧团上演的《归队》,获得一致好评。当时,
有一首在莒南颇为流行的歌谣唱道:“从洙边到大店,村村锣鼓响,庄庄有剧团。”
在沂蒙解放区,一般人都认识到演剧并非是单纯的娱乐,而是为了宣传工作,因而各业余剧团均
将演出与解放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动参”运动中,不少农村剧团学演了省实验剧团根据莒
南刘家山扁山参军中的真人真事编写的大型话剧《过关》;洙边区三界首、东夹河两个村剧团于头天
晚上演出《依靠谁反攻》,第二天演员们即在拥军节(农历正月十五)大会上高呼:依靠谁反攻?咱自
己!参加主力军去反攻!”说罢都跳上台去报名参军。在“动参”中,渊子崖剧团还上演了古装戏《木
兰从军》,十字路剧团上演了《打渔杀家》。在优属活动中,各农村剧团排演了歌剧《抗属真光荣》。
在“双减” 斗争中, 不少剧团还排演了京剧《谁养活谁》。在大生产运动中,各剧团几乎都排演了
《郑信开荒》一剧。在对敌军宣传方面,沂南司马剧团曾在伪军据点下演出《伪军反正》,受剧情感
染,一些伪军边看戏,边跟着唱。在宣传妇女解放时,各农村剧团均上演了《老婆婆的觉悟》、《王
大嫂翻身》等,这两出戏曾使不少妇女流下了眼泪,同时也教育改造了不少“苛婆婆”。在解放战争
中,不少农村剧团还随军参加战地慰问演出,如沂南兴旺庄剧团在淮海战役前夕,吸收合庄、南依汶
部分演员参加,组成沂蒙担架团随军剧团,赴前线演出,直至渡江后到上海。
四、战时文艺团体选介
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总会 1940年8月6日,在沂临边的青驼寺(今属沂南县)成立。选举李竹如、
林乎加、林一山、于寄愚、杨希文等25人为执行委员,袁也烈等5人为候补执委。公推李竹如、杨希
文分任正、副主任。文协设组织部(部长刘子超)、宣传部(部长张凌青)、战时教育部(部长孙陶林),
于寄愚任秘书长。通过了《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总章》和《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纲领》。
因战事频仍,又没有配备专职干部,且缺乏在敌后游击环境下开展农村文化运动的经验,故而工作没
有大的进展。1943年初,在山东分局的领导下,增聘了部分执委,健全了组织,将内部机构改为组织
部、编辑部、研究部,分别由袁成隆、张笠吾、徐启周任负责人。1月30日,在莒南县石门涧召开第
二次执委会,改选常委,杨希文任会长,田佩之、张凌青任副会长,刘导生任秘书长。同年8月7日,
文协执委会进行改选,聘请姚尔觉、陆万美、薛幕桥等16人为执委,推选13人为常委,姚尔觉、张凌
青分任正、副会长。编辑部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山东文化》会刊和《儿童之友》;组织部的主要
任务是领导文工团和实验京剧团;研究部主要办教育辅导团,培训根据地的小学教师,在莒南搞教育
实验区,创办推广“庄户学”,进行文化普及活动。同时还组织文化工作队,分赴各地开展基层工作。
1946年6月,山东省人民剧团在省文协的直接领导下在临沂成立。1947年9月,省文协随华东局撤离临
沂转移至胶东地区。
战士剧社 成立于1930年,隶属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为了与红一军团主办的《战士》报名
称相一致,故取名为战士剧社。抗日战争爆发后,直属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1939年3月,随一一
五师入鲁。5月16日随师直一部及特务营两个连在师参谋长王秉章、政治部主任黄励率领下,以东进
支队的番号离开泰西,东进到达沂蒙山区。6月,在大仲村、方城一带演出活报剧《打到敌人后方去》
(高鹏编),9月间随军南下进入抱犊崮山区。1940年9月,随军北上沂蒙山区,与山纵会师,并同山纵
鲁迅艺术宣传大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蒙山前岳家十八村举行了首次联合公演。1941年春,从鲁南
进入滨海,于5月17~27日参加了在莒南渊子崖村举行的八大剧团会演。8月1日,又在临沭蛟龙湾举
行庆祝“八一”建军文艺大会演。先后上演了曹禺的名剧《雷雨》和《下关东》、《马县长》等剧目。
是年9月,奉命代表一一五师赴苏北慰问新四军,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负
责人接见并给予表扬。1942年2月返回滨海,并在临沭县东盘村举行建社13周年纪念大会。此期,剧
社进行了一次剧本创作运动, 创作了以揭穿日军所谓“大东亚圣战”为主题的话剧《圣战的恩惠》
(那沙编),反映增加工资、“减租减息”的《铁牛与病鸭》(王汝俊编)和反映伪军起义的《十字街
头》(仇戴天编)等剧本,演出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43年5月,民兵剧社(1942年由教三旅、五旅、
山纵二旅所属的12个剧社合编而成)与战士剧社合并,仍称战士剧社,隶属于滨海军区政治部。7月,
排演了曹禺的名剧《日出》(那沙导演)。翌年11月,部分队员参加莒城战役战地鼓动组,队员王黎明
牺牲,导演那沙负伤。在祝捷会上,演出活报剧《解放莒县》。1943年3月底,与省文协实验剧团(前
抗大文工团)合编为山东军区文工团,陆万美、李佐常分任团长、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排演了大
型话剧《闯王进京》。1946年1月,除部分人员留山东与新四军文工团合并,成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
文工团外,其余人员分两批挺进东北。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将抗日军政大学五大队、六大队和
木旬]邑的陕北公学、安吴堡的青年训练班共计2000余人,合并成抗大一分校,由校长何长工、副校
长周纯全率领,开赴十八集团军总部驻地晋东南,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翌年3月,决定成
立一支文艺宣传队伍,队员从抗大学员中抽调。4月,文化娱乐工作团正式成立。不久,即改称抗大
一分校文艺工作团。11月,中央决定将驻延安的抗大总校迁往晋东南,一分校挺进山东。经长途跋涉
2500余里,于1940年1月到达鲁中山区。从1940年夏至翌年夏,山东部队先后有170名从事文艺工作的
人员来团学习。此时,文工团的规模在30~40人左右。1940年3月,孙祖战斗后,演出了活报剧《狠
狠地打》和革命现代京剧《治恐日病》,并朗诵了沙洪创作的歌颂孙祖大捷的长诗,获得好评。4月,
到沂水刘家店子一带做统战和招生工作,返回后,即排演了三幕话剧《第五纵队》。是年“七一”,
抗大一分校召开党代会,排演了一批庆“七一”的节目。《跟着共产党走》(沙洪词,久鸣曲)这支唱
遍全国的著名歌曲便是这时创作的。9月,奉命赴一一五师劳军,在岳家十八村与战士剧社和山纵鲁
艺宣传大队进行了首次联合公演。是年深秋,文工团转至滨海地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创
作了独幕话剧《我们没有抗命》,以及歌曲、诗歌等作品,在莒南十字路一带演出,声讨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是年5月,在渊子崖村参加了八大剧团会演,上演了《李秀成之死》,后又
创作了四幕话剧《阿Q正传》,在蛟龙湾举行庆“八一”文艺会演时上演此剧,受到好评。1942年5月,
文工团到临沭县搞“双减”工作,历时达8个月。1943年春节前后,脱离抗大一分校建制,与抗敌自
卫军宣大合并,改称为山东省文化工作团,归属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是年8月,滨海平剧团并入,改
称山东省文协实验剧团,内设话剧、京剧两个剧团(队)。李永淮任团长,蔡贲任党支部书记。此期,
大部分人员到农村搞文化工作试点,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活动,辅导农村业余剧团和秧歌队。京剧团除
改编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外, 还编排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花木兰》 、《反徐州》和反对封建迷信的
《童女斩蛇》等剧目。话剧队创作、演出了独幕话剧《喜酒》、多幕话剧《过关》及小型歌舞剧《抗
属真光荣》和小调剧《爱护根据地》等剧目。同时还创作了一些叙事诗式的歌曲,如《我们的连长何
万祥》等。1944年冬,与鲁南军区文工团合演了苏联名剧《前线》。1945年春,与战士剧社合并组成
山东军区文工团。
鲁中南文工团 1940年初,八路军鲁南军区成立后,即着手以原苏鲁支队政工队为基础组成“鲁
南军区抱犊崮剧社”(驻大炉,今属苍山县)。先后创作和上演了《马百计》、《打城隍》、《夜摸营》、
《顺民》等剧(节)目。不久,更名为战号剧社。1943年春,活动在鲁南地区的战号、星火、尼山、黎
明、沂河5个剧社合并为鲁南剧社,成为鲁南战略区内一支唯一的文艺演出团体。此期,剧社自编自
演了一些杂耍剧,如《打沙锅》、《小放牛》等。翌年初,又编排了多幕话剧《抗争》。1945年初,
剧社易名为鲁南文艺工作团,排演了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名剧《前线》。抗战胜利后,编演了大型古
装话剧《李闯王》。1948年7月,鲁中南军区成立后,鲁南文工团改为鲁中南文艺工作团。1949年底,
撤销鲁中南文工团建制,部分人员分至山东军区前卫歌舞团等艺术团体。
鲁中南区党委歌剧团 1948年8月在临沂成立。赵光、刘盛春分任团长、教导员。下设京剧队和
歌剧队,全团近200人。早期主要活动在临沂一带,多为机关、部队和当地群众演出。后演出范围逐
渐扩大到邹县、滕县、兖州、曲阜、济宁等地。其间,京剧队先后排演了《小苍山》、《逼上梁山》、
《三打祝家庄》、《失空斩》、《玉堂春》、《四进士》、《九江口》、《捉放曹》、《望江亭》、
《白水滩》、《三岔口》、《扈家庄》等剧目;歌舞队主要配合当时开展的扫盲和生产运动,排演了
《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王秀鸾》等剧目。1950年5月,全省文工团(队)整编,京剧队并入了
新成立的省实验京剧团,歌剧队大部分人员入华东大学艺术系学习。
滨海军分区宣传队 1945年8月,滨海二军分区(滨南)政治部宣传队在临沭县陈家巡会村成立。翌
年7月,与滨海专署文工团合并,组建为滨海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1948年初,实行三大方案,整编
机构,宣传队一度解散。同年6月,重新建队。1950年3月,中央军委命令,四级军区宣传队一律交地
方领导。5月,与新海连文工队部分人员合并,改建为中共临沂地委文工队。1952年3月撤销。
建队以来,宣传队紧密配合斗争形势,编排上演过话剧《复仇》 (方平编) 、歌剧《白毛女》和
《三世仇》、《查整前后》、《大家来立功》,以及《逃出阎王殿》、《抓壮丁》和一些小型歌舞节
目。解放战争初期,根据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鲁南部队主动实行大踏步的后退,不计较一
城一地的得失,以便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初时,战士们对运动战的打法不理解,
特别是对实行战略撤退,思想不通,情绪一度低落。为此,宣传队根据军分区政委谷牧的安排,演唱
了一首题为《管叫你回老家》(方平创作)的歌曲。由于此歌唱出了运动战的战略思想,道出了战士的
心声,故很快在部队中广泛传唱开来,此歌后获军区歌咏比赛一等奖。
沂蒙国剧社 1940年3月,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周赤萍等,在界湖组织原界湖街“长、春、富、
贵”戏班的部分教师、演员,接收了袁氏戏班的全部戏箱道具,成立了沂蒙国剧社,由张仲义任团长。
剧社属业余剧团,演职员白天干农活,晚间集中排戏,生活自理,没有任何待遇。演出的主要剧目有:
《水淹七军》 、 《花木兰》、《群英会》、《法门寺》、《失空斩》、《二进宫》、《黄鹤楼》、
《武家坡》、《唇亡齿寒》、《打渔杀家》、《八大锤》、《过五关》、《秦琼卖马》、《西风台》、
《霸王别姬》、《西游记》、《军民团结打鬼子》等80余出。建团后,积极参加慰问军区部队演出,
受到徐向前司令员的接待和军区政治部表彰。
1948年8月,辗转淮海战役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后又到潍坊、济南、徐州、海州、南京等地为新
区军民演出,行程数万里,被誉为“红色战地剧团”。1952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