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403&run=13

郯城县城
郯城县城始建的确切年代无考,但该地为少昊后裔居住的炎地,西周初曾封炎族首领于炎,称炎
国,子爵。后演化成郯国。故城在今县城北侧,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4670米,面积1.34平方公里。
城墙系黄土夯筑而成,基宽40米,顶宽15米。故城置东、西、南、北四门,以青石构筑门楼。建国初
尚残存重修的南门,门楼上题额"郯子故里"四字,今已无存。今县城系故城毁弃后移地重建,建国前
面积仅0.36平方公里,人口3000人。城墙系土砖结合,四门高大,比较坚固。建国后县城建设一度进
展迟缓,变化不大。80年代初,根据省批准的县城总体规划,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区建设有了大
的发展。不仅建筑物向高层发展,城市建成区亦不断扩大。1989年,城区建成面积6.1平方公里,人
口3.9万人。1994年,城区扩大到7.5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8.4万人。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
中心和山东省的南大门。
建国前,城内有东西街道1条,长759米;南北街两条,长度分别为540米和580米。3条道路宽均不
过5米。建国后,尤其是1978年后,加强了城内街道建设。人民路,即原东西大街,经几次拓宽延长,
1984年建成,长3720米,宽32米,三块板结构,沥青路面;团结路,1975年修,长1020米,宽22米,
沥青路面;建设路,1980年修,长780米,宽24米,沥青路面;郯中路,1981年修,长940米,宽24米;
郯东路,1956年修,后经扩建改建,长4000米,宽22米,沥青路面;郯西路,1981年修,长2330米,
宽22米,沥青路面;商场路,1985年修,长320米,宽13米,沥青路面;东冲路,19 87年修,长1020
米,宽10米,沥青路面。1990~1994年,拓宽、硬化了人民路东段,长5600米,宽40米,三块板结构
沥青路面;郯城路南段,长2200米,宽24米;郯西路长3620米。在道路改建、新建的同时,同步进行
了城区桥梁建设。先后新建和改建了郯西路干休所桥、郯西路中段桥、人民路桥、郯中路南关桥、陵
园桥、商场桥等钢筋混凝土桥梁。同时新修排水干沟10公里,城区排水畅通。1967年始在城内街道安
装照明路灯。1989年,全城安装路灯229盏,至1994年达558盏。
建国前城区住房除少数官府、店铺、学校为砖瓦房外,民居多为土墙、草顶的低矮草房,既破旧
不堪, 又拥挤狭窄。 解放后,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 改建、新建居民住房。60年代末,全城有房屋
168771平方米。70年代开始,城内单位开始建3~4层楼房,80年代后期,居民私人亦建筑楼房,改变
了住房低矮的状况。1989年,城区房屋建筑面积959173平方米,较60年代增长了4.68倍。其中,住宅
面积363745平方米,人均12.27平方米;居住面积199600平方米,人均6.73平方米。1988年3月开发建设
的城北住宅小区,到1989年底竣工面积0.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0万元。1990~1994年,投资192万元,
建成商品房7510平方米。城区居民饮水,80年代以前皆饮用井水。1982年始建县自来水公司,开始集
中供水。到1989年,铺设管道16公里,日供水能力6500吨,供水普及率68%。到1994年,完成二期供水
工程,新打深井2眼,建1000立方米清水池1座,新增输水主管道15公里。日供水能力1.7万吨,供水普
及率为82%。城区绿化始自60年代,至1989年,城区共植行道树1.3万株,街道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改
善了城市环境。城区环境卫生,建国前无专人管理。建国后,实行由驻城单位分片包干的办法清扫管
理。 1986年始建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有职工45人,洒水车1部、拖拉机1部、平板车30辆。日清扫街道
16.4万平方米,清运垃圾30吨、粪便20吨。到1994年,人员、设备均有较大增加,保洁工作量也越来
越大。日清扫街道23万平方米,清运垃圾40吨、粪便25吨。
苍山县城
苍山县城卞庄,抗日战争爆发前为临沂县七区的一个集镇大村,地处台(儿庄)、潍(县)公路的交
通要冲和新设苍山县的中心地带,又位于抱犊崮山区与临郯苍平原结合部上,商贸比较发达,被定为
苍山县人民政府驻地。卞庄村面积原仅有0.2平方公里,建县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
放后的大规模建设,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到1989年,在经省政府批准的县城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
公里的范围内,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较建县之初分别增长21.5倍和14倍。90年代,县
城建设发展更快。1994年,县城建成面积达6.2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6万人,为全县的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中心。
该县城建国前有前街、后街两条街道,总长1320米,宽6米,均系土路。1955~1973年,新辟埝桥
路, 长3700米,宽40米;新华路,长1300米,宽24米;塔山路,长3400米,宽30米;文化路,长720米,
宽24米;中兴路,长2400米,宽24米;建设路,长1150米,宽20米。同时还修建了泇河路、泉山路、
利民路、交通路、新市场路、龙泉街和文明、卫生、永利等巷道。1973~1978年,上述街道中的主道
皆铺设沥青路面; 1989年全部铺成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 1990年开辟县城城南路、 塔山路,共
长1200米, 主路宽12米。 1991年完成新华路中段长740米、宽14米的混凝土路面铺筑;中兴路北段长
1600米、宽14米的水泥路面硬化。1992年完成文化路南段长500米及北段长400米、宽14米的混凝土路
面硬化。1993年完成城南路中段长1900米、宽24米路基铺筑。中兴路南段长500米、宽14米的沥青路面
铺筑;1994年修筑戴村路,长480米、宽12米,混凝土路面;完成城南路东段长600米的砂土路基础修
筑工程。道路建设为城区的扩大提供了条件,县城向北、向西有了很大发展,早已越过潍徐公路。在
修路的同时,修砌了明沟、暗沟或埋设水泥管道,解决了城市排水问题。路灯安装亦有很大发展。到
1989年底,塔山路安装114盏,文化路12盏,中兴路17盏,新华路7盏,塔山东街4盏,埝桥路72盏,合
计226盏。到1994年底,又安装中兴路等城区各主要街道路灯合计292盏。全城路灯共达518盏,城市照
明状况大为好转。 建国前, 在城北泇上只有一座于1935年修筑台潍公路时修建的长48米、宽4米、高
1.2米的20孔石板漫水桥。解放后随着城区的扩大,桥梁建设亦随之发展, 做到路桥配套。1961年在
泇河桥北重建钢筋混凝土桥,长90米,宽10米,高12米,10孔;1970年建中汶桥, 长15米、 宽10米,
石拱结构;1972年建塔汶桥,长20米、宽10米,石拱结构;1987年建新汶桥,长15米、宽7米,钢筋混
凝土结构; 同年建埝汶桥,长15米、宽4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1994年修建泇河古道桥,长24米、宽
36米,3孔混凝土结构。
80年代前,无公用供水事业,居民饮用井水,机关单位有的自建管道供水系统。1982年,县城始建
自来水厂,当年铺设供水管道8.8公里,日供水量0.2万吨。到1989年,供水管网长19公里,日供水0.3
万吨,供水普及率33%。1992年,投资50多万元,铺设供水管道2000米;1993年,投资200多万元, 建
设第二水厂,铺设埝桥路东段供水主管道270米;1994年,铺设南环路、建设路供水主管道2200米。全
城供水管网总长33公里,日供水能力2.5万吨,供水普及率80%。城区园林建设和绿化工作,起步于80
年代前期。1984年开始兴建占地208亩的塔山公园。园内有古典亭榭、动物场馆、植物园圃等,养有黄
山猕猴、孔雀、仙鹤、山鸡、火鸡等动物;植雪松、龙柏、刺柏、枫、垂柳等树木10万余株;另有梅、
樱花、黄杨球等花木3万余株。园内辟春、夏、秋、冬4个景区,风景各异,游人络绎不绝。城区街道
遍植行道树,到80年代末达5000余株;全城庭院绿化总面积3公顷。1992~1994年,建设了东泇河城区
沿河游园,栽植各类树木1万余株。城区内公共绿地总面积达1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25%。自建
国至1987年,城区环境卫生无专门机构管理。街道清扫和垃圾、粪便清运由各生产队分片包干。1987
年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 有职工40人,汽车1辆。日清扫街道8.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1.4吨、粪便8.2
吨。1994年,人员增加到84人,有保洁设备4台,日清扫街道、清运垃圾粪便数量亦有很大增加。城
区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莒南县城
莒南县城即十字路镇,俗称"路镇",该镇汉为高乡城,属琅琊郡高乡县。宋代以其处临沂至安东
卫(今日照市内)和莒州至赣榆两条古道相交的十字路口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莒州万户
(官名)筑十字路城。清雍正年间在此设巡检司,处理莒州南部事务。1932年置镇,为莒县南部的中心
城镇。
建国前,十字路镇有高大围墙,建有东、西、南、北四门。镇内较好的建筑首推庙宇,计有城隍
庙、关帝庙、玄帝庙、三官庙、观音庙等5处,皆砖木结构。围内西南隅有戏楼一座,传说是山西商
人于清乾隆年间用10年时间建成的"山西会馆"。楼间有灯棚,也是看台。左右有厢房、配房,南有大
影壁,气势宏伟。十字路镇地处交通要冲,来此经商者颇多,较大的10余家商号均为外地人开办。店
面临街,建筑水平高于民房。全镇1005户,5000余人。建国后在镇区相继建立了县直机关、团体、厂
矿、商店、学校等,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加。建国初期,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愈万。80年
代前期,县城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城区建设速度大大加快。1989年,城区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90年代,县城建设在继续加快速度的同时,强调了配套齐全,
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1994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增至5.7万人。
建国前,十字路镇内有十字交叉两条大街:东西街长450米、宽6米;南北街长600米、宽8米。均
系土路,亦不配套。建国后至1978年,主要修筑两条主干道:十泉路为东西干道,长2350米、宽36米,
沥青路面;镇中路为南北干道,长1300米、宽15米,沥青路面。1978年后,新建、拓宽、取直、硬化
了一批城区道路,明显改变了城市面貌。至1989年底,先后修筑的道路主要有:隆山路,长2850米、
宽26米,沥青路面;天桥路,长2769米、宽36米;人民路,长1050米、宽24米;民主路,长975米、宽
24米, 沥青路面;新建路,长1750米、宽18米,沥青路面;镇东路,长1180米、宽18米;站前路,长
1600米、宽24米;站北路,长1600米、宽30米;温泉路,长500米、宽30米;眉山路,长1950米、宽30
米,沥青路面。90年代,城区道路建设又有新的进展。1991年,将天桥路、滨海路、站前路和民主路
东段、新建路北段铺筑了沥青路面,一年硬化面积16.4万平方米;1992年,将十泉路西段、镇东路铺
筑了沥青路面,硬化面积2.3万平方米;1994年,修建淮海路西段。该路全长2000米,主路面为混凝土
路面,宽21米;副路面为沥青路面,宽7×2米。城区桥梁建设,建国前数量少,水平低,只有城内鲤
鱼桥比较有名。该桥始建于宋代,距今千年左右。长12.8米、宽4米,5孔石拱结构。扒子桥,原系老
桥,1949年重建,长8米、宽4米,2孔石拱结构。建国后新建、扩建的桥梁有:镇东桥,1953年建,长
12米、宽6米,1981年加宽至12米,石拱结构;老公路桥,1956年建,长6.75米、宽8.8米,混凝土结构;
十字路东桥, 1956年建, 长13.7米、宽7米,1986年加宽至11.48米,片石混凝土结构;十字路西桥,
1974年建,长5.6米、宽12.6米,石拱结构;立交桥,1984年建,长50米、宽12米、高8.5米,2孔,钢
筋混凝土结构。在修路筑桥的同时,修建排水设施,至1989年,计修下水道总长40公里,城区排水畅
通。城内街道照明始于1960年。是年,在县府至医院、车站至公安局两条路段安装路灯6盏。1970年
又在5条街上安装路灯20盏。80年代后,城区照明建设加快,到1989年,城内共安装路灯165盏。
建国前,镇内居民饮用井水,靠自汲自用,无公用供水事业。建国初,一般居民仍沿用老办法解
决饮用水,只有一部分单位和厂矿企业,自己打井、建水塔,实行管道供水。80年代初,县城有水井
47眼,水塔16座。每逢干旱时节,地下水位下降,城内缺水严重。1981年,县自来水厂建成,开始集
中供水。 至1989年,共铺设管道30公里,日供水量5480吨。各单位自备水源自供2300吨,供水普及率
50%。1990年,投资30万元,扩建容量1700立方米的清水池1座;1993年,投资60万元,建成日滤水能
力1.5万吨的虹吸滤池1座,保证了县城供水质量,扩大了供水能力。
建国后,政府注重城区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首先,在城区道路两侧遍植行道树。
到1989年,计植法桐、水杉、苦楝、国槐、杨树等3637株。1986年春,在十泉路、隆山路、民主路两
侧绿化带栽植冬青、黄杨、木槿等花木,面积1800平方米。1992年,建一中西小游园1处,面积3002平
方米,内设凉亭、石凳、石桌、花架、雕塑等。建县教委、工商局门前绿地各1处,面积分别为2001平
方米和500平方米。在天桥路两端及其与十泉路交叉口各设街心花坛1处,面积分别为2668、1467和600
平方米。并在天桥区中间设2米宽绿化带1条,面积2460平方米。1994年,对淮海路及眉山路进行全面
绿化。绿化带以冬青为绿篱,并分别栽植松柏、百日红、紫叶李、木槿、凤尾兰等灌木及花卉。行道
树分植芙蓉和垂柳。城区环境卫生,建国后即由镇内各村分片清理垃圾、粪便。1981年,县成立环境
卫生管理所,对城区环境卫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至1989年,有职工50人,清洁车3辆,年清运垃圾、
粪便7900吨。1991年,在天桥路北段征地4.7亩,建垃圾处理场。购置拖拉机12台、手推小车49辆、垃
圾运输翻斗车2辆、焊制粪罐车4辆。环卫所下设道路保洁队、垃圾清运队、粪便清运队3支专业队伍。
1993年建城区公共厕所7处,其中水冲公厕3处。1994年,环卫所购置吸粪车1辆、叉车1辆,对沿街垃
圾采用叉车装车、自卸车运送,提高了工作效率,城区环境卫生达到了新水平。是年,荣获"地级卫
生城市"称号。
沂水县城
沂水于汉代始置县。西汉置东莞县,东汉建安初(196年)分琅琊、齐郡地置东莞郡。南朝宋将郡治
移到莒县,北齐该地改名东安郡。隋初废郡,改为东安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称沂水县至今。县
城位于该县东南部,为沂蒙山腹地重镇。解放后曾为沂水专署驻地数年。解放前的城区建设规模在全
区仅次于临沂城。建国初,沂水城在地、县两级的努力下,城市面貌有所变化。后经过40年的不断建
设,尤其是80年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县城建设的拉动,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89年,在省批
准的县城总体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城区建成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分别为建
国初的7倍和8倍。 90年代,县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到1994年底,建成区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
9.6万人。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建国前,沂水城有街巷27条。主要街道3条:东关街,条石铺筑;南关街、沂阳街,街心铺一趟
条石,余为土路。建国后对旧街道进行拓宽、取直、延伸、硬化。1959年将东关街、北关街拓宽至20
米,建成沙土路面;1974年将县府前街铺成沥青路面。1979年后对其他街道进行扩建铺装,将东关街
建成中心大街。1985年开辟埠东路,长335米,宽25米,1987年铺设沥青路面。1986年将益新公路城区
段2850米拓宽至48米,建成三块板结构,定名沂新路。1982~1985年,先后修建健康路、沂蒙路、沂
城路、 新建路、 西环路、一中路、茶庵路、法院路、针钉厂路、南环路,均为一块板式沥青路面。
1989~1994年,先后完成总长度4370米的沂新路南段、西环路南段和建设路3条道路的建设硬化任务;
北起县中心医院,南至邮电局,长715米的中心大街的建设铺筑任务;完成长3655米、宽48米的西环
路建设和建设路的硬化工程;建成了长7254米、宽50米的东环路。同时,完成了所有道路的排水系统
建设和路旁植树。共铺设排水暗沟、下水管道总长32公里,道旁植树4500余株,安装路灯360余盏。
城西沂河上原来只有一座简易木桥,1946年在原地重建一座较大的木桥。1966年,在原桥下游200米处,
建钢筋混凝土板灌注桩漫水桥一座,共54孔,总长614米,宽7米。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山区开发建设
的需要,1988年6月动工,在原沂河漫水桥下游1300米处,修建长776.95米、宽15.5米,钻孔灌注桩、
钢筋混凝土板式立交桥一座,载重标准为汽-20、挂-100。1989年9月竣工,彻底解决了西部出口交通不
畅的问题。
城内居民自古饮用井水或沂河水,均自挑自用。解放后,部分机关单位自建供水系统,使用自来
水。1979年建县自来水公司,开始向城区供应自来水。到1989年,自来水公司有深井5眼,供水管网44
公里,日供水能力1.1万吨,供水普及率为80%。90年代,新增深井3眼,新铺设供水管网12公里,日供
水能力3.3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96%。1980年,县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始有县城汽车公共交通。至1989
年,公司有大客车12辆、轿车1辆,城乡公交线路372公里,年客运量75万人次。80年代,城区园林绿
化从无到有,发展很快。1987年开始建设位于县城中心、占地500亩的东皋公园。园内依山造势,遍
植树木,曲径通幽,花木繁盛,群众有了游玩消闲的好去处。1989~1994年,结合改造老城和拓宽、
新建城区高标准道路,狠抓了道路两侧绿化带和街区小游园建设。建成了中心医院小游园、县府西小
游园等。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9%,人均占有公共绿地6.5平方米。同时,城区内办公、生产、经营、住
宿用房的建设,70年代以来亦有很大发展。到1989年底,城区共有各类房屋面积1296402平方米。其中,
70年代以后新建的1079548平方米,占总数的83.3%。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已经起步。县城第一个住宅小
区--东皋小区,规划面积29.7万平方米。到1989年底已竣工面积1.64万平方米,投资440万元。60年代以
前,城内环境卫生由各单位、街道自己管理。1963年建立清洁队,主要清理单位和住户的粪便。1987
年改为环卫所, 任务包括清运城区粪便、垃圾、打扫街道卫生。到1989年,有职工100人,车辆机械
16台,日清运垃圾21.6吨,粪便11.5吨。90年代,继续加强环卫工作。环卫所人员达215人,有车辆设
备21台。建成公共厕所16处,日清运垃圾粪便37.4吨,并负责全城街道和公共场所的保洁任务。
蒙阴县城
蒙阴于汉代置县,距今已有2200年,治所一直在今县城区。建国前,蒙阴县城四周筑有城墙,城
区面积0.32平方公里,有"斗大孤城"之说。但因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和北京至江、浙、闽的交通要道,
为一山区重镇和物资集散地,系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建国后县城建设迅速发展,尤其
是一批厂矿企业的兴办,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建筑物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80年代初,省
政府批准该县城总体规划区面积为14平方公里。此后,城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1989年,城区建成
区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1994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5.1万人。
建国前,城内有长不足500米、宽不足4米的街道6条。建国后陆续建起一批高等级街道。新城路,
东西长2780米、宽38米,1979年修,1983年铺设沥青路面,三块板结构;城关路,东西长600米、宽12
米,1980年拓宽取直,1982年铺设沥青路面;古城路,东西长850米、宽14米,东段1974年铺设沥青路
面。西段为砂土路面;西关街,南北长1150米、宽8米,1973年修,南段沥青路面,北段土石路面;
古城街, 南北长1080米、宽12米,1983年改建,次年铺沥青路面;利民街,南北长1300米、宽24米,
1982年建成土石路面;文化街,南北长1260米、宽22米,1980年建成,土石路面;兴隆街,南北长600
米、宽12米,沥青路面,1974年修;汶河路,东西长2100米、宽7米,沙石路面。道路两侧皆修排水沟,
为1×1米至0.6×0.6米石砌沟渠,盖板封顶,排水畅通。1990年,完成西关街北段长1100米、宽12米,
利民街长700米、宽10米的沙土路铺筑工程。1991~1994年,先后对北环路、东环路进行了勘察、设计
和施工。东关街沥青路面铺筑5610平方米;古城街北段硬化4830平方米;蒙山路南段沥青路面铺筑长
1953.6米、宽30米;改造拓宽了蒙山路,硬化了西关街北段和东关街、古城街北段3条主要交通干道,
面积2万平方米;云蒙路沥青路面硬化面积7.2万平方米;新城路慢车道硬化0.6万平方米;劳动街硬化
面积1.63万平方米;文化街硬化面积0.65万平方米;一中混凝土路面硬化0.5万平方米;啤酒厂硬化混
凝土路面1万平方米;恒昌路硬化面积0.6万平方米。在整修道路的同时,进行了桥梁建设,达到路成
桥通。城区主要桥梁有3座:位于城南汶河上的蒙阴大桥,长325.9米、宽9.7米,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
石砌桥墩、钢筋混凝土肋板结构。1973年建成。位于东关河上的新城桥,长102米、宽7米,石混结构,
1976年建成。1980年加宽至16.7米;汶河大桥长377米、宽11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1989年建成。1970
年, 首批在古城路、古城街安装路灯20盏。1982年架设照明线路4.6公里,安装高压水银灯133盏。到
1989年,全城共安装路灯298盏。后随着道路的不断修建,城内道路照明均随时配套。
建国前,县城居民饮用井水,在有数的几口公用水井里自汲自用。解放初期居民仍饮用井水。部
分单位自己打深井、建水塔,采用管道供水。1974年成立县自来水公司,向城区单位和居民供水。至
1989年,供水管网总长45公里,日供水量9000吨。用水人口2.1万人,普及率为80%。1990年后打深井2
眼, 铺设供水管线11公里;完成了新水源--蒙山水厂的立项、规划设计、考察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
1994年,城区供水管道总长56公里,日供水能力1.7万吨,自来水普及率91%。公共交通事业,1980年7
月始有1辆公共汽车在城区运营。1984年成立公共汽车公司,至1989年,有大小客车4辆。城区主要街
道绿化起步较晚,至1989年仅植行道树1200余株,建街心花坛1000平方米。1990年,新栽行道树和绿
化苗木1.8万株。 1991年征地9亩, 建立绿化苗木培育基地。新栽行道树210株,大叶黄杨苗5.4万株。
1993年完成了上庄河的综合治理和汶溪公园建设。园内建有景点8处,结束了蒙阴县城无公园的历史。
1993年,城区绿化栽植冬青4.6万株,木槿花隔离带250米,紫薇80株,草木花卉2万余株,国槐180株,
松柏80株,完成绿化面积1920平方米。1994年,建设街头绿地3处,面积1500平方米。栽植各种花草树
木4.5万株,完成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26%。城市保洁工作,原无专人管理。1967
年始安排2名清洁工清扫主街。1976年抽调城区各生产队的22人,专门打扫城内粪便垃圾积造肥料。
后成立环卫组织,承担城区保洁工作。到1989年,有清洁工21人,日扫街道13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2
吨、粪便7吨。1991年,征地9.6亩,建垃圾、粪便处理厂1处。成立26人的环境卫生保洁队,负责县城
16万平方米街道及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实行全日保洁。购置垃圾清运自卸汽车1台、 垃圾粪便运输
拖拉机3台, 使县城垃圾、粪便清运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到1994年,有职工85人,日清扫街道16万平
方米,清运垃圾、粪便33吨。全城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平邑县城
平邑县城平邑镇,原为费县西部五区的一大集镇。抗日战争前与仲村、上冶、梁邱并称费县"四
大集镇",又加处在滋(阳)临(沂)公路边,经济比较发达,后被选为县政府驻地。平邑镇为农村集镇,
除一般民房外,解放前有20余家商店和手工作坊,最大的杂货店"万顺昌"、"东升栈"等建有二层砖木结
构小楼。经营者多为外地人。建县后,城区向北扩展,70年代即越过岚兖公路,在其两侧发展。1980
年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随着兖石铁路修通,城区进一步向北扩大,县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经省政府批准的县城总体建设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 1994年, 城市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
4.9万人。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建国前镇内只有两条东西街,3条南北巷,宽2至6米,均系土路。建国后至1989年改建、新建街
道7条:浚河街,东西长3200米,宽30米,沥青路面;汉碑街,长590米,宽25米,沥青路面;建设街,
南段长810米,宽20米,北段长770米,宽9~12米,部分路段为沥青路面;板桥街,长1040米,宽25米,
沥青路面; 莲花山街,长2750米,宽25米;一中前街,长340米,宽9米;兴水街,长250米,宽9米。
90年代, 县城道路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 1990年新建道路总长8.5公里。其中,南环路长2000米、宽
40米;板桥路南段长1260米、宽40米;蒙阳路北段长400米、宽30米;蒙滕路长3800米,宽45米。1991
年修建、硬化了板桥路、龙石路及站前路等共23公里。其中,板桥路南段长1200米、宽11米;站前路
长1809米、 宽35米;板桥路硬化长960米、宽30米。1992年修建及硬化道路1.9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
其中,修建站前路,长507米、宽35米;兴水街,长1200米、宽25米;板桥路拓宽475米;硬化汉阙路
长300米、宽15米;康复路长420米,宽7米;浚河路长585米、宽16米。1993年修建及硬化道路长8.5公
里, 面积16.9万平方米。其中,硬化站前路、西环路、浚河路总长7315米、宽18米; 汉阙路北段,
长412米、宽15米;龙石路长127米、宽9米。1994年修建道路8.1公里,面积14.1万平方米。 其中, 修
建南环路、 蒙阳路、利民街总长5870米;四通路工程1994年拆建,全长4968米; 兴水路长1788米、
宽15米;汉阙路长971米、宽15米;文化路长477米、宽10米;建设路长1297米、宽10米。至1994年,县
城道路总长63.1公里,面积98万平方米。上述道路均有排水系统,排水通畅。1970年后,陆续在县城
街道安设路灯照明。 1989年全城有路灯200盏, 1994年达751盏。 桥梁主要有4座。板桥,长37米、
宽11.5米,石拱结构,1972年建;东河桥,长199.4米、宽8.6米,石拱结构,1972年建;文化街桥,石
拱结构,1984年建;建设街桥,石拱结构,1984年建。1980年前,居民饮用井水。部分单位自己打井、
建水塔,用管道供水。1980年建立县自来水公司,开始供自来水。 至1989年,铺设供水管网总长10公
里,用水人口2万人,普及率70%。到1994年,管网总长31.5公里,用水人口4.7万人,普及率94%。城
区绿化工作不断发展。街道两侧基本都栽植了行道树。1991年兴建了莲花山公园,占地面积400余亩。
园内建有景点20余处,并进行了立体绿化,结束了平邑县无公园的历史。1994年,城内园林绿化面积
135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1975年前,城区街道卫生由驻城单位分片包干,定期组
织大扫除。1975年建城关大粪场,负责清扫街道和厕所。1989年县环卫所有职工40人,汽车1辆,日清
扫街道1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1吨、粪便8吨。1994年,职工增至75人,机械设备基本配齐。
县城房屋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70年代后有很大发展。1989年,县城共有各类公私房屋总面积
771592平方米, 较60年代末增长了3.6倍。 其中, 80年代兴建的房屋325913平方米。 住宅使用面积
281277平方米,人均12.15平方米。小区住宅开发已起步。1986年3月规划开发的站前小区面积9.6万平
方米,到1989年末,建成面积1.29万平方米。生产经营用房和公用设施建筑向高层发展,县城已经出
现10层左右的楼房多座。昔日破烂不堪的农村集镇,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
费县城
费县为西汉初年所置之县,时治所在今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古城、西毕城、宁国庄一带。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费治始迁至祊城(即今费城),原址废为故城。今费城所在地的祊城,
又作邴城,为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从鲁隐公八年(前716年)算起,距今已2710年。城墙包括外
城,周长4公里,用夯土建成。明洪武年间(1368年后)截去南部外城,尚余周长2公里,总面积0.554平
方公里。城内有东周、宗鲁、慕曾等12条街巷。明成化五年(1469年)将土城改为石砌,并筑了四门城
楼。东门曰"望沂"、西门曰"仰圣"、南门曰"映文"、北门曰"瞻蒙"。后屡经修葺,至解放前,内城外部
保存完好。城内除官府、庙宇等较豪华建筑外,尚有一些商业店铺,多为砖瓦房。建国后经过45年的
建设,使费县城面貌一新。1989年,城区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经省政府批准的整体
规划,县城建成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到1994年,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8万人,成为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建国前,县城分内、外城。内城有弦歌街、瞻蒙街、东周街、宗鲁街、 马街;外城有通济街、
祈壝街、 慕曾街等。 皆弯曲狭窄,路况很差。只瞻蒙、东周2街为条石路面,余皆土路。建国后至
1989年底, 先将旧干道拓宽取直, 继而开辟新路,改造路面。民主街为南北干道,原宽不足5米。
1956年拓宽至12米,1973年拓宽至24米,再后拓宽至30米,并向北延伸至岚 (山头) 兖(州) 公路,长达
1020米,并铺筑沥青路面;胜利街原为西门外一小巷。1973年拓宽改造成长1220米、宽30米、沥青路
面的干道;和平街为1982年新辟,南北长600米、宽30米,两块板结构,南接民主街;建设路西起朱
家庄、东至温河大桥。温河路西起温河大桥,东至烈士陵园。两路皆宽40米,为二级路面;站前路宽
25米, 三级路面; 自由路东西长1310米、 宽25米,三级路面。1990年修筑了中山路,长1200米、宽
25米,沥青路面;体育路长489米、宽18米;自由路西段长502米、宽25米;工业大街长1000米、宽20
米。1991年建永胜路,长1200米,面积1.75万平方米。1992年铺筑文化路,总面积1.87万平方米;团结
路长384米、宽31米,沥青路面;化工路长670米、宽16米,沥青路面。1993年完成民主路拓宽改造工
程, 长720米、 宽21米; 自由路东段长1000米、宽30米;沂蒙公路通过县城段,长800米、宽28米。
1994年修筑南外环路,长5000米、宽42米;自由路中段,长500米、宽32米。为解决城区排水问题,在
所有道路两侧皆建有排水设施:主干道筑有0.8×1米石砌排水暗沟;次干道筑有0.5×0.6米石砌排水
暗沟。城区还有长2000米、宽6米、深2.5米石砌防洪明沟。基本达到排水通畅。在修筑城区道路的同
时,修筑了有关桥梁,确保桥路同时贯通。城内温河桥长204米、宽30米、高6.5米,钢筋混凝土沉井
基础,钢混肋板拱结构,1964年建成;和平街水库桥长30米、宽25米,钢筋混凝土肋板结构,1982年
建成;岚兖公路城里桥原长25米、宽10米。1980年拓宽至30米;影院桥长15米、 宽15米,钢筋混凝土
结构,1975年建成;胜利桥长20米、宽2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1971年建成;斜桥长12米、宽16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1968年建成;胜利街北桥长10米、宽2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1968年建成;站前东
桥长20米、宽22米,石拱结构,1986年建成;温河漫水桥长350米,西段宽22米、东段宽9米,1991年
修建;永胜路温河桥长22米、宽15米、高8.2米,钢筋混凝土T型梁结构,1993年建成;电影院桥长30
米、宽28米,1992年建成。
建国前,城内居民饮用井水或河水,无公用供水事业。1979年始建县自来水厂,1981年改为自来
水公司,日供水400立方米。1989年,供水管网总长度18公里,日供水量6400吨。用水人口2.2万人,
普及率为70%。1994年,供水管网总长33公里,日供水能力3.65万吨,普及率90%以上。建国后,重视
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修筑的道路两旁均遍植行道树,并注意园林和绿地建设。至1989年,街道安
装路灯452盏,植行道树2600株,街道绿化面积2.67公顷,庭院绿化面积共14.67公顷。1993年县城开始
建设水上公园和其他园林。到1994年,县城园林、绿地面积达82.7公顷,公共绿地2公顷。城内自1956
年建清洁队,集中清扫粪便垃圾。1989年,清洁队有职工57人,日扫街道15万平方米,清运垃圾粪便
23吨。1994年,清洁队职工达115人,增加了车辆设备,日清扫街道面积26万平方米,清运垃圾粪便33
吨。城区卫生保洁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沂南县城
沂南县城界湖镇,原属沂水县五区的一个大村。据该镇三皇庙残碑所记,至少在明代此地即设村
兴市,俗称"界湖集"。解放后,省政府确定界湖为沂南县政府驻地,1950年县机关进驻界湖集,界湖
即成为沂南县城。该地地处沂、汶两河之间的沂蒙山腹地和东南部平原的结合部。旧时村外有围墙、
寨门, 村内十字街口有一小庙, 名"堂子庙"。四方商贾云集于此,形成了以"堂子庙"为中心,东西
长300米、南北长500米的市肆。作坊、店铺、钱庄、客栈、饭馆俱全,成为鲁中一个重要的农副产品
加工集散中心。但由于战争破坏,到解放时,百业凋蔽,房屋破旧,街道狭窄,人民贫困,镇区面积
只有0.3平方公里。建国后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区建设也相继展开。1958年12月8日,沂南县建
制撤销,其所属各区分别划入邻近各县。1961年7月9日重新恢复,县政府仍驻界湖镇。这一撤一建,
对沂南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城市建设更为落后。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沂南县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1989年,经省
政府批准的县城总体建设规划,城区建设面积为18平方公里。实际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2万
人。分别较建县之初增加了13倍和7倍。90年代,县城建设进入快车道。1994年底,城区建成面积5.5
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建国前,界湖村内有东西、南北两条分别长300米和500米的大街,但弯曲狭窄,路面高低不平,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建国初,对街道进行整修,状况有所改善,但至70年代中期,仍未改
变农村集镇的面貌。此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县城建设才走上按规划,有计划,高起点,大投入
的阶段。在道路建设方面,1976年修花山路,南北长1500米、宽24米,沥清路面,为城区首条高档次
道路;人民路,东西长2150米、宽30米,沥青路面;1978年修交通路,东西长2100米、宽27米,沥青
路面。形成城区道路骨架。1981年修历山路,南北长1800米、宽35米,沥青路面;1982~1985年,修
市场路,东西长2130米、宽18米;1983年修文化路,东西长2150米、宽20米,沥青路面;1984年修芙
蓉路,东西长2300米、宽24米,砂石路面;1985年修团结路,南北长2100米、宽24米,砂石路面。至
此,城区道路框架全部形成。1990年修建历山路中段,长119米、宽14米,沥青路面;1991年修:文化
路西段,长168米、宽12米,沥青路面;人民路西段,长168米、宽26.6米,沥青路面;历山路北段,
长910.7米、宽14米,沥青路面;历山路中段慢车道,长254米、宽14米,沥青路面;振兴路中段沥青
路面, 长343米、 宽16米。 1992年修建:祥和路,长481.62米、宽10米,沥青路面;人民路西段,
长1018.97米、 宽14米, 沥青路面; 文化路西段,长162.74米、宽12米,沥青路面; 历山路北段,
长874.14米、 宽14米,沥青路面。1993年修建:历山路南段慢车道,长1672米、宽12米,沥青路面;
团山路, 长700米、 宽14米, 砂土路面;卧龙山公园道路,长400米,面积180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
1994年修建:花园路西段,长375米、宽16米,混凝土路面;北环路,长2778米、宽29米,砂土路面。
在修建道路的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80年代以前修筑的道路,人民路、文化路、市场路、花山
路皆设0.6×0.7米或0.8×1米的石砌排水暗沟, 有的设0.5米直径混凝土排水管。其余皆设明沟排水。
90年代新修的路,一律先修好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畅通。城区街道无大桥,只建有小型桥梁10余
座。1976年,街道始安装路灯照明。1989年全部更换了高压汞灯或钠灯,提高了照明质量,共242盏。
至1994年,全城共有路灯500盏。
建国前,界湖村内无高大建筑,只有几家大户和部分店铺、作坊有少量砖木结构的瓦房。普通百
姓皆为土木结构的土墙草房,一部分为乱石砌墙的草房,低矮破旧。建国后,机关团体、学校、医院
和厂矿企事业单位,50年代所建的亦为砖瓦房。70年代,县城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三层楼房或单
层平房。群众建房也渐向砖瓦房发展。80年代后,城内出现超过6层的建筑。90年代后已有超过10层
的楼房。至1989年,城区房屋建设面积639502平方米。其中住宅使用面积194397平方米,人均使用面
积12.89平方米。 在全部房屋中,60年代以前建筑的110992平方米,70年代以后建筑的528530平方米。
1988年首次在县城搞居民小区开发,第一个小区为西山小区,规划面积14.7万平方米,至1994年底已
完成80%。建国前,城内居民主要饮用井水。建国后,部分单位单独或联合打井、建水塔,安装管道,
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多数居民还是饮用井水。1980年县城始建自来水公司。1989年,供水管网总长
26公里,日供水1万吨,供水普及率80%。1992年建成第二水厂,提高了供水能力。到1994年,供水管
网总长51公里,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96%。
城区绿化起步较晚, 标准不高。到1989年仅植行道树1600多株,建街头绿地2400平方米。1992~
1993年,在建成卧龙山公园,完成诸葛亮巨型铜像及大理石浮雕群建设的同时,增植树木花卉,使公
园建设更加完善。此期栽植城区道路行道树2400株,新建街头绿地、绿化隔离带2万平方米,县城绿
化覆盖率达30%。城区环境卫生原无专业队伍管理。街道由驻城单位分片包干打扫,粪便由城区生产
队派人清运。1984年成立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承担县城的保洁任务。1989年,环卫所有职工35人,汽
车1部、平板车7辆。日清扫街道10万平方米,清运垃圾粪便17.5吨。后又添置吸粪车1台,垃圾清运车
5辆。1994年底,职工增至70人,有机动车7辆。日清扫街道15万平方米,清运垃圾粪便35吨。城市环
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临沭县城
临沭县城夏庄,民国时期为临沂县第六区的一个村。地处临沭县的中部和临沂至海州的交通要道,
向为集市,远近比较有名。1948年11月临沭全境解放后,经省政府批准夏庄为临沭县政府驻地。到建
国时,该村面积仅0.1平方公里,人口3000人。建县后,省、专区给予了很大支持,在村内外规划建
设了县委、县府机关、团体和商店、学校及宿舍,为砖木结构的砖瓦房。1956年3月临沭县建制撤销,
1961年7月9日重新恢复,县城仍为夏庄。此后县城建设重新开始,城区逐步扩大。尤其是1978年后,
城区建设迅速向南、向西发展。到1989年,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90年代,城区建设
速度更快、质量更高。1994年,城区建成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
化、交通中心和鲁东南门户。经省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为13.6平方公里。
县城街道建设起步于60年代, 快速发展是70年代之后。 1964~1977年,3次修筑常林路。东西长
2766米、宽36米,沥青路面,三块板结构;1964~1987年,数次修筑、拓宽中心路,南北长1700米、
宽22米,沥青路面;1972年铺筑康世路,南北长250米、宽10米,沥青路面;富民路,东西长354米、
宽15米,沥青路面;1972年、1985年两次修建沭新路,东西长1581米、宽22米,沥青路面;1976年修
筑苍山路,南北长2610米、宽9米,沥青路面;1984年铺筑育新路,东西长1233米、宽15米,沥青路面;
1984~1985年,扩修振兴路,南北长1397米、宽22米,砂土路面;1983~1985年,扩修新兴路,南北长
475米、宽18米,南段沥青路面,北段混凝土路面;1987年,修建沭水路,东西长1474米、宽22米,砂
土路面;光明路,南北长443米、宽22米,砂土路面。1990年拓宽常林大街,东西长3650米、宽36米;
苍山路,南北长2530米、宽32米,铺筑了沥青路面。1993年,打通中山路北段,修建长810米、宽14米
的混凝土路面。另外还修筑了长1800米、宽11米的混凝土路面。1970年以前,县城无排水设施。生活
污水及雨水均按地形自然流入汪塘或水沟。1971年后,在改、扩建街道时,同时修建暗沟或明沟排水。
到1989年,共筑各类排水沟(管) 25条,总长30余公里。其中,石砌暗沟占95%。此后修筑的道路,均
先修排水沟,再铺筑路面。城区街道上无大桥,到1994年有6座较大的交通桥梁:中心桥,位于中心
路中段,长79米、宽10米,石拱结构,1965年建成,1986年在两侧各加宽4米,总宽度达到18米;夏庄
桥,位于苍山路中段,长75米、宽9米,石拱结构,1970年建成;振兴桥,位于振兴路中段,长78米、
宽8.8米, 石拱结构, 1983年建成;光明桥,位于光明路中段,长50米、宽1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1987年建成;1990年修建曹村大桥,长170米、宽1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1994年修建小河崖石拱大桥,
长73米、宽14米。城区街道照明始于1963年,当时只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数盏。1980年后,陆续在沭
新路、中心路、苍山路、常林大街、育新路、新兴路等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计280盏。
建县至70年代初,县城无公共供水事业。一部分单位打井、建塔、铺管道,自备供水系统,满足
生产、 生活用水需要。 居民则靠挑井水饮用。1973年,县城始建自来水厂,开始供应自来水。1977
年成立自来水公司。到1989年,供水管网总长29公里,日供水量5200吨,用水人口2.4万人,普及率80
%。1991年,建成凌山头水厂,增铺直径600毫米供水管道1600米。到1994年底,县城供水管网总长39
公里,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84%。城区绿化起步于60年代。1964年,在沭新路、中心路等
主要道路两侧栽植白杨、柳树等。1982年后,行道树栽植法桐、国槐、芙蓉等优质树种。县政府至电
影院路段建成绿化带,遍植松柏和花卉。1989年,城区共植行道树1.25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近26%。
1992年始,在县城东南部建占地610亩的红石湖公园。到1994年底,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0%。70年代
以前,县城环境卫生由各单位自行管理。1976年始雇用6名临时工打扫街道,粪便仍由驻地各生产队
清理作为优质肥料。1985年市政公司成立,兼管环境卫生。1989年底,有清洁工6人,保洁机械2台,
年清运垃圾粪便7500吨。1994年,保洁职工达40人,有清洁车辆4辆,街道保洁面积和垃圾粪便清运量
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