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城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402&run=13

临沂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临沂城, 始建于公元前492年,距今已经2486年。汉初置启阳县。公元80
年(东汉章帝建初五年)琅琊王刘京将其封国从莒移来开阳(公元前157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阳
为开阳)。至清末,此城除为县治(隋开皇十六年分置临沂于此)外,先后为国、郡、州、府驻地。民国
年间,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曾驻此。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
部、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山东军区和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均曾驻临沂城。临沂向为鲁东南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为全省六大文化古城之一。1950年1月,中共滨海地委、滨
海专署(后改为临沂地委、专署)由莒南县大店镇移驻临沂至今。
临沂城为区内第一大城。老城占地面积1.64平方公里。城墙原为夯土筑成,明洪武元年(1368年)
改建砖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始整修四门,添建城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5年前郯城大
地震损坏的城墙、城楼等,恢复了原貌。该城的布局和建筑别具一格,有其鲜明的特色。城不呈方形
或长方形,却呈椭圆形,东西稍长,南北略短。东、西门在一条线上,出口不正直向东和西,而是出
瓮城后折向北才能出去,俗称为"雁别翅"。南北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南门位置偏东,为4门之首,城
楼高3层;北门位置偏西,和东西门城楼均为2层。出南门顺南关大街向南近1公里处,还有一座带瓮
城的南阁子门(在今临沂农业药械厂南)。整个形状象一只展翅南飞的凤凰,故百姓皆传临沂城是龟驮
凤凰城。四门的名字均题在门楣以上:南门曰"望淮门"、东门曰"镇海门"、西门曰"瞻蒙门"、北门曰"宗
岱门"。北门城楼还有一方题额,上书"齐鲁锁钥"四个大字,极言临沂城地位之重要。该城本无护城河,
明嘉靖年间(1522年后)建藩于沂州的泾王朱祐橓倡议开挖北涑河,从城西郭庄(今属临沂市大岭镇)引涑
河水东流经沂州城北入沂河;清同治九年(1670年),又自城西水田村北开挖支河,引北涑河水流经城
西绕向城南,在城东南角入城东自北向南流的青龙河(今地区人民医院内的小河),临沂始有四面环水
的护城河。一般河段深3.3米,宽5.3米。抗战前,临沂城墙周长4.5公里,高8.3米,顶厚3.3米,女墙
设垛口3782.5个,有城堡50座,炮台4座。墙内有2.67米宽的环城马道,可以调运兵力弹药。故而城虽
建在平原上,却易守难攻。经过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的改造、建设,现城墙、城门皆已无存。
建国后,临沂城的建设迅速发展。50年代,拓宽开辟了城区道路,基本形成道路框架;新建了机
关、部队、厂矿、学校和居民住房,使城区面积扩大;体育场、戏院、电影院、医院的新建和扩建,
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功能;一批商业服务网点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从60年代开始,除继续
扩大各类建筑外,路面硬化、城市绿化、自来水的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70年代城内建筑向高层化发
展,出现了一大批三四层的楼房,公共汽车的运行和环卫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服务功
能,城区面积有了新的扩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一大批现代化工业企
业和商业大厦的建设,尤其是西郊批发城的迅速发展,使临沂城区迅速向外扩张。不仅北到祊河、西
到红埠寺、南到陷泥河,而且因罗庄镇的崛起,自临沂至傅庄20公里的潍徐公路两旁已全部连在一起。
1989年,市区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为1949年的15.85倍,城市人口由建国前的不足2万人发展到21万
人。1983年底,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县,恢复临沂市。省政府于1982年10月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面
积186平方公里。90年代,临沂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临沂市成为全国经济实
力百强县(市),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产值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批发市场规模名列全国第三
位,全省第一位;交通、通信事业迅速发展。1994年底,城区建设面积突破40平方公里(不含罗庄),
比1989年增长近57.5%;城市人口33万人,增长57%。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城市。
一、城市道路建设
建国前,临沂城区狭小,主要道路有4条,其中,东西向的2条:一为东门至西门大街,东段称太
平路,西段称博爱路(即现在的兰山路中、东段);一为井神楼至茶棚街的大街,称五权街(即现在的考
棚街)。南北向的2条:一为县衙(即今地区供销学校)至南阁子门大街,南门里称中山街,南门外称南
关大街(现为沂州路北段);二为北门至博爱路的街称北门大街,往南到考棚街较窄的一段称茶棚街(现
为沂蒙路的一部分)。另有五贤祠街、颜巷口街、城隍庙街、靛市街、东关街、北关街等小街10余条,
古楼台巷、石牌坊巷、仓房巷、油坊巷、太公巷、辘轳把巷、馍馍巷等小巷30多条。全城街巷除南门
里中山街为条石路面外,其余全为土路,且弯曲狭窄,有的小巷挑水者都无法换肩。
建国后,政府将道路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不断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1952年翻修南门里
至老专署(即供销学校处)的条石路;1953年拓宽茶棚街并向南开通,修建了护城河桥;1954年打通现
解放路,从沂河桥头至岚兖公路(今汽车站十字路口),时称共青团路;整修现兰山路(东门至西门段),
铺路面、挖排水沟;取直拓宽考棚街;1958年开辟现临西路水田桥至五里堡段和现解放路汽车站至今
临西八路段。上述路面均改为泥沙结构碎石路面,晴雨皆能通行。1966年,解放路从沂河老桥头至汽
车站段,改建成10米宽的沥青路面,全长3000米,为城区内第一条沥青路。随后,沂蒙路中段、临西
路水田桥至五里堡段亦铺筑了沥青路面。1968~1978年,先后将沂蒙路北段(兰山路以北) 和南段(解放
路至金雀山路)、兰山路、考棚街、沂州路从供销学校至金雀山路、五贤祠街(现砚池街东段)、银雀山
路从沂蒙路至临西二路、八小集街、颜巷口街、新市场街(即东方红市场)、金雀山路从沂河新桥头至
五里堡段,铺筑了沥青路面。大部分路段修了排水道,铺了人行道,安装了路沿石,栽了行道树,成
为标准街道。新华路北段从解放路至银雀山路铺筑了沥青路面,中段从银雀山路至金雀山路铺筑了区
内第一条混凝土路面,质量上乘。省城建主管部门曾组织人前来参观学习。
1979~1989年,是临沂城区道路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期城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主干道已全
部打通、延伸和加宽,并铺筑了一批高标准街道,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解放路全线硬化,长6040
米。其中,汽车站至临西八路段3110米拓宽至42米,系三块板结构;沂蒙路亦全线铺筑路面,从祊河
桥至火车站共计5240米, 为80年代前期城区南北主干道。其中,从银雀山路至火车站3860米,拓宽至
42米,系三块板结构的沥青路面;金雀山路从沂河新桥头至五里堡十字路口长3240米,全部建成宽42
米、三块板结构的沥青路面;临西路中段从水田桥至陷泥河桥全长4630米,全部改建成4 2米宽、三
块板结构的混凝土路面,成为80年代后期以来临沂市区的南北主干道。此期开通和铺筑沥青路面的路
段还有:银雀山路东段,从沂蒙路东至沂河堤;八一路北段,从银雀山路至金雀山路;新华二路北段,
从解放路至启阳路;临西二路北段,青年路至银雀山路;红旗路东段,从新华路西至临西五路;启阳
路东段,从沂蒙路至临西路;开阳路东段,从沂蒙路至临西二路东;砚池街从沂蒙路至临西路;青年
路横穿西郊批发城,从临西路至临西五路;金雀山三路东段,从沂州路至临西路;临西三路北段,从
三中至银雀山路;北园路从沂蒙路至临西路,系三块板结构,宽42米;兰山路西段,从西门桥至临西
路;临西八路南段,从解放路至钢铁厂。从1983年开始,城内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本着"人民城市
人民建"的精神,采用集资的办法,将90%以上的小街小巷,包括东关街、清真巷等铺筑成混凝土路面,
彻底改变了过去"雨天满街泥水,晴日尘土飞扬"的旧面貌。
90年代,城区道路建设快速发展。1990年修筑的道路有:金雀山二路中段,青龙河至沂蒙路,长
340米,宽24米,一块板结构;银雀山路中段,临西二路至临西五路,长500米,宽30米,一块板结构;
即丘路北段,金雀山路至《临沂日报》社,长734米,宽18米,一块板结构;陵园西街北段,解放路
至银雀山路,长566米,宽8米,一块板结构;陵园东街北段,银雀山路至肿瘤医院,长504米, 宽8
米; 平川路,金雀山二路至四路段,长624米,宽6米;蚂蚱庙街,从兰山路至解放路,长607米,宽
10米。1991年修筑成的道路有:沂州路南段,从金雀山路至铁路涵洞南焦庄东,长1210米,宽42米,
三块板结构;临西路北段,水田桥至北十里堡,宽42米,三块板结构。1992年修筑的道路有:金雀山
五路, 从沂蒙路西至临西路,长1210米,宽42米,三块板结构;北园路西段,临西路至临西五路,
长1381米, 宽42米,三块板结构;金雀山二路西段,从临西五路西至陷泥河,长737米,宽20米;桃
园路西段, 临西路东至十中门口, 长285米, 宽24米;金雀山路中段,从临西路西至临西五路,长
1500米,宽42米,三块板结构。1993年修筑的道路有:临西五路中段,北园路南至金雀山路,长3652
米,宽60米,三块板结构的混凝土路面。为市区最宽、标准最高的道路,规划北过祊河、南达盛庄,
为今后市区的南北中轴线;兖州路(即改道前的临兖公路废弃路段) ,从水田桥北西北向临西五路,
长1230米,宽14米。1994年修建的道路有:金雀山二路东段,从基督教堂前西至沂州路,长300米,宽
24米;沂蒙路北段,从祊河堤至老北门,长750米,宽26米;成才路,从军事工程处至临西路,长1017
米,宽8米;东方红商业街,沂州路至沂蒙路,长415米,宽20米;北园路东段从沂蒙路至临西路,长
1500米,改造后宽34米,三块板结构。此期修筑的市区道路还有:涑河堤路,从水田桥南至临西五路;
花园街,自老东关街口至顾家园北;陵园前街,从沂州路东去折向南至金雀山路;八一路中段,从金
雀山路至金雀山五路;酒厂后街、琅琊巷、一小东街等,由单位出资或群众集资修筑的小街小巷,使
老城内道路硬化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西郊批发城近1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配套道路全部硬化。至此,
市区内建成主要街道38条,总长度76.5公里。其中,路面宽42米及以上、三块板结构的道路7条。以上
道路,不仅配套建设了排水系统,而且铺筑了人行道。隔离带用灌木和木本花卉绿化美化,路边植有
法桐、国槐、芙蓉等优质行道树,基本做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
二、城市桥梁建设
临沂城区四面有河,建国前桥梁不多,每到汛期阻断行人,造成很大不便。建国前主要桥梁有3
座: 广济桥,座落在老城西门外涑河支流护城河上,石拱结构,长21米,宽7米。始建于清道光二年
(1822年),清代1865年和1876年曾两次重修。1935年再度重修时,置三角坝一处挡水,使桥体得以稳固,
后未再大修,至今尚存。只是将条石桥面改为沥青路面;迎仙桥,位于老城北门外涑河上,原为5孔
石拱桥。 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时,在西边添筑成13孔石板桥。1935年曾经重修;沂河漫水桥(俗称沂河
老桥),为1934年修筑台潍公路时配套修建(详见交通·邮电志有关条目)。另外,30年代在北关北边的
祊河上亦建有一座石拱漫水桥,全长上千米,为济南至临沂公路的配套建筑。解放前垮坍,不能使用,
行人只能靠摆渡。其他的小桥还有南门外的城河桥、青龙寺街上的青龙河石桥、茶棚街南头城河上的
木桥等,
建国后,随着公路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临沂城区周围的河道上先后建起一批现代化桥梁。主
要有1964年秋建成通车的205国道沂河中水位漫水桥;1968年8月竣工的临沂北关外祊河上的205国道祊
河大桥(在早已坍塌的祊河桥西);1983年10月竣工的位于沂河中水位漫水桥下游10余米处的新沂河大
桥, 与原桥一高一低形成上下行单行线;1989年9月竣工的临西路跨越祊河的祊河大桥;1994年11月
竣工的,在沂、祊河汇流处北2000米,连接206、205国道横跨沂河的沂河特大桥;1983年10月竣工的
位于兖石铁路临沂站与沭埠岭站之间沂河上的临沂铁路大桥。此外,50年代修建了沂蒙路城河上的混
凝土桥,后经数度加宽,已达20多米宽;南门外城河上的石拱桥改建为混凝土桥,亦数度加宽至20米
以上;沂河老桥解放后继续使用,60年代中期后停止机动车行驶。1990年,因中间钢桥板处塌陷而停
用,几度动议重修,因方案未确定,未能开工;临兖公路涑河上60年代建成以闸代路的公路桥,后经
几度加宽,90年代初拆除拦河闸;70年代拓宽沂蒙路,在北关东新建涑河桥,原迎仙桥拆毁不用。后
该桥又两度加宽;1991年在东岳庙街市党委校南的涑河上,建成钢筋混凝土桥面的青龙桥;1993年,
修建了临西五路跨越涑河的长118米、宽20.7米的涑河桥;80年代重修加宽临西路顺接206国道的陷泥
河桥;花园街上的横跨涑河的钢筋混凝土轻便桥等上述市内桥梁的修建或加宽,使临沂城区向外的出
口卡脖子问题和城区内因河道阻隔、交通不便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城市排水
建国前,临沂城排水主要靠护城河。南门里条石路两旁有暗沟,其他土路两侧大都有明沟排水入
城内8大汪和城河。由于沟窄且浅,简陋不畅,遇大雨即成灾。1931年夏秋之交,连日暴雨,临沂城
河因沂河水托,流不下去,城内四隅水深齐腰,倒塌房屋7000余间。居民扶老携幼,争往高阜处逃命。
建国后,政府十分注意城市防汛排水。首先通过导沭整沂,解决了沂河入海的问题,使临沂城的
客水能及时排放下泄。其次,先后修筑的沂河、祊河、涑河堤坊,年年岁修加固,防止汛期大水漫溢
淹了城区,从根本上防止大的水患。同时,在整修道路时即同步搞好排水工程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
城区排水体系。对城区排水的主渠道护城河,建国后曾多次清淤、疏浚,确保排水畅通。70年代末、
80年代初分两次将水田桥南至青龙河的河段进行了石砌。随着城区的扩大和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大
量增多,排水问题日益突出。1970年发动城区单位和居民义务劳动,修筑临西路西侧4米方涵排水工
程3.8公里,解决西郊十几平方公里的排水通道。1985年又将该工程全部石砌成明沟,解决了平时工业、
生活废水排放和雨季泄洪排水问题。为了解决城区南部的排水问题,自70年代始对青龙河进行了彻底
治理。地区医院以下至南坦段疏浚后全部石砌。南坦小区段1980年底进行了料石砌筑护岸。1986年修
筑八一路侧2×2米石砌暗涵沟1.6公里,沂蒙路2×4米方涵沟1.8公里,使城区南部的水能及时排出。
在修筑城区道路的同时修建排水沟,或埋设排水管道,将各居民区的水引入各排水主干道排入河中。
仅沂州路即埋设直径1米的混凝土排水干管2.48公里。1989年,城区下水道总长52公里,城市建设区内
的排水系统基本形成。为解决号称"太子湖"的城区西北部排水问题,1989年修建了临西路西侧北园路
至涑河2×2米的石砌方涵排水干道1120米;临西三路西侧解放路至银雀山路2×2米方涵石砌排水沟810
米。1991年修建了金雀山路从沂蒙路东至青龙河2×1.8米方涵石砌排水沟340米。1993年修建了临西五
路中段西侧解放路至金雀山路方涵排水沟1780米。其中,3×2米方沟420米,4×2米方涵排水沟1360米。
并在该路东侧铺设排水管道1780米。其中,直径0.6米的混凝土管道420米,直径1米的混凝土管道1360
米。至1994年底,临沂城区下水道总长119公里,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基本解决。但连续降雨40毫米
以上时,城区内还有多处路段积水。
四、城市道路照明
民国前,临沂城内无照明设施。只在重大节日时,官府和绅商大户在门口挂灯笼示庆。平时,只
官府门口夜间点有灯笼照明。1921年,城内有商人合伙兴办"临沂电灯公司",安装1台45千瓦的发电机
组,在门前装有路灯,为城内道路电灯照明之始。但时间不长因成本太高而停业。1936年4月,王砥
如创办的"临沂电气公司"在考棚街路南开业,有内燃发电机组2台,功率30千瓦。只供附近县府和部分
商号照明。县府门前装有路灯数盏,每晚照明三四个小时。其他主要街道,只在路口处的墙上挂一四
周用玻璃镶成的灯笼,内点蜡烛,代替纸糊的灯笼作指示路灯。1938年4月,电气公司被日本侵略军
霸占。1945年临沂城解放后,省政府修复发电机组重新发电,主要为驻城部队和各级机关供电,还供
16家公营商店和60户私人商号照明。南门里大街、东西大街和考棚街上装了部分路灯。1948年10月临
沂第二次解放后,专署于1950年在东门里路南动工兴建"临沂发电厂",有100千瓦发电机组1台。1951年
9月投产后,城内各路口全部改为电灯照明。1959年后城内南关大街、解放路等安装了路灯。60年代
末,沂州路南至146医院,解放路西至汽车站,沂蒙路南至金雀山路,兰山路西至西门里,考棚街,
新市场都安装了路灯,全城共有路灯196盏。因供电不正常或电压不足,路灯经常不亮或发红。
7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建投入逐步增加,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城区道路照明也发
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将道路照明列入道路建设计划,凡道路改造或新建,必须连道路照明统盘计划
和预算,做到有路就有灯,路成灯则明;其次是改换新型照明器材,提高照明质量。路灯灯具由普通
灯泡,第一步改为水银灯泡,进而改成琵琶式高压钠灯,解决了"路灯不明"的问题。重要路段安装双
排路灯,重点路口安装碘钨灯;再次是加强路灯维修管理。路灯开关控制由原来的单盏拉线开关,改
为全城统一控制开关。并有专人负责巡查,发现灯具毁坏,及时更换。1980年后,路灯开关又安装了
自动控制装置,做到定时自动开关。1989年底,城内道路共装设各种型号路灯1469盏。90年代,路灯
安装继续发展。一是增加了重点地区的路灯密度,如批发商场、大型商业、娱乐场所;二是号召美化
城市,发动社会各界在自己门口安装装饰性路灯;三是新建路段的路灯采用既实用、节电,又具装饰
性的灯具。加上大量的商业霓虹灯,城区内主要道路入夜后灯光闪烁,五彩缤纷,一片光明。1994年
底,城区路灯达1674盏(仅限城建部门统一管理部分) 。另有地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安装的路灯
280余盏。
五、城市供水
建国前,临沂城无公用供水事业。因城内井水含碱量很大,苦涩,居民多饮用沂河、涑河水。
大多数住户自己下河挑水;官绅、富户、店铺则雇人挑或用木轮车推水用。也有一部分人以挑河水
卖为生。
建国初期,城内及四关居民仍自挑河水用。机关、团体设专人挑水或推水。胶轮地排车兴起后,
一般单位均置拉水车,用地排车装上能盛三四百斤的大铁桶,由专人拉水吃。大单位有用马或驴车拉
河水的。洗衣、洗菜和浇菜、洗涮东西则用井水。不少单位都有自打的水井,街上也有公用水井,"
临沂八小景"之一的双井口就是其中之一。1960年,山东省政府拨款30万元,在临沂城建水厂。先后在
东方红商场和老地委党校处打了两口深井,建立泵房安装了水泵,修建50立方米水池1座。但因水质
差无法饮用,1961年工程下马。
1963年3月,专署机关迁至银雀山南新建的办公大楼后,在现临沂二中东北处打了深井,建立水
塔,专署机关、家属宿舍楼和军分区机关,均用上了自来水。为临沂城市自来水之始。
1965年,专署投资7万元,由临沂县负责建自来水工程。这一次不在老城里打井,改到农校打大
口井1眼, 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建成半地下式泵房,安装2台4K-12A型水泵,建成日供水能力1500
立方米的小型自来水站。并动员驻城单位开展义务劳动,埋设输水主管道2114米,部分机关和市民用
上了自来水。1966年,建设第二期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2500吨。1973年,建设第三期自来水工
程。在现西郊批发市场处打深井3眼,增建泵房4座,安装SDA-8型水泵5台;建500立方米蓄水池1座,
铺设直径150毫米以上输水管道3450米。设计日供水能力8000吨,城区供水普及率达70%。
1978年,临沂县自来水公司成立。根据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加大了城市供水工程
的建设规模。1979年,投资245万元的第四期自来水扩建工程建成投产,使供水能力增加了一倍多。
但水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初期开辟的一批水源渐渐枯竭,急需开辟新的供应水源。经过详细
勘察选择,1986年,临沂市政府投资636万元,在祊河入沂河处的南岸沙滩,建起设计日供水能力2万
立方米的市第二水厂。新建集水井2座,虹吸管井41座,安装水泵6台,直径800毫米输水管道960米,大
大缓解了供水不足的矛盾。1989年,全城共有深井27眼、泵房6座,铺设150~800毫米直径的输水主管
道87公里,日供水5.5万吨,供水普及率80%。90年代,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大量增加,
水的供需矛盾又显突出。1993年市政府投资841万元,在沂河东岸、老桥北侧的河滩里打井再建新水
厂。设计日供水量5万吨的悦沂水厂当年建成送水,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8.2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
92%。另外,全城区工矿企事业单位自备水井132眼,日供水量7.4万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6.25万立
方米,生活用水1.15万立方米,基本保证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六、公共交通
清末,城内只有少量挑夫或推脚者,为用户搬运东西或推着人走亲访友,以此谋生。民国初期,
城内工商业逐渐发展,在大城市兴起的黄包车(俗称"东洋车")也在临沂街头出现。挑夫和脚夫仍以传
统的方式参予客货营运。1932~1935年间,城内有黄包车30余辆,1938年初达80多辆,加上兖州来临
沂谋生的共达110多辆。这些黄包车大都为车主所有,以每辆月租3块银元租给贫苦的车夫。服务对象
多为官绅、富商和有权有势之人。拉车者往返于官府、公馆、饭店、妓院、剧场等地揽客送客。
解放后,很快淘汰了黄包车。代之而起的是用人力(脚蹬) 三轮车拉客。1958年,城内三轮车达60
多辆。 1961年后, 坐三轮车被视为不良作风,客源渐渐减少,只有外地来此出差办事者偶然乘坐。
1979年后,人力三轮车被机动三轮车取代。临沂城有公共汽车始自1970年,县城建局建立公共汽车班,
有大客车两辆,开辟了红卫兵广场(现东方红商场东头)至国棉八厂一条公交线路。1976年汽车班改建
成公共汽车队,公共汽车增加到7辆,仍跑这一条线路,只是向东延伸到沂河老桥头,西段向南延伸
到生建和钢铁厂。1978年10月成立公共汽车公司。1989年底,有公交车辆31辆,营运线路增加了火车
站、傅庄、汤庄、汤头、李官、郑旺、册山等,总长258公里,年客运量471万人次。90年代,公共交
通市场放开,个体营运车辆大量增加,国营公交公司发展速度明显减慢。1994年,有公交车辆40辆,
营运路线406公里,年客运量500万人次。客运量低于车辆和营运里程的增长幅度,出现了经营亏损。
1980年后,城乡客运市场放开,个体客运户从1984年后急剧增加。1994年,参与公交客运的个体大小
客车、出租车233辆;载客机动三轮车200多辆,方便了市内交通。
七、环境卫生
建国前,城市环境卫生不被人们重视,更无专人管理。粪便、垃圾多堆在院内旮旯,蚊蝇孳生,
环境脏乱,引发疾病流行。解放后到1952年,27名拾粪卖粪者组成了粪业生产组,负责全城的粪便清
理。1954年粪业组转为粪业生产合作社,归县手工业联社管理,统管驻城单位及居民户的所有厕所,以
出售大粪为收入。1958年改为临沂县颗粒肥料厂,1962年又转为粪业社。1963年,县政府决定将粪业
社交由县卫生局主管,并改名为临沂县粪便垃圾管理所,共管理厕所304个(其中公共厕所24个),同时
负责清运定点存放的生活垃圾。1978年,更名为卫生清洁队,除继续管理厕所、清运垃圾外,增加了
街道清扫任务。1982年划归县城建局领导,翌年更名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有职工208人,下设粪
便清理队、卫生清扫队和车队,管理厕所529处(其中街道公厕30处)。1985年环卫所更名为市环境卫生
管理处,下设3个环卫所。1989年,有职工312人,汽车9辆,洒水车1辆,翻斗车9辆,拖拉机6台,平
板车40辆,叉车2台。日清扫街道60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50吨、粪便12吨。
90年代,环卫处一方面深化内部改革,层层推行了经济责任制,将个人收入与工作完成情况挂钩,
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严字当头,管理先行。做到:道路清扫,全日
保洁;厕所管理,全日守候;垃圾粪便,日产日清。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以环卫养环卫的路
子,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1992年,投资200多万元,在城西八里屯村建占地43亩的垃圾处理
厂,做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兴建水冲公共厕所,改变厕所脏臭问题;增加车辆设备,提高机械化
作业水平。城区环卫工作连续3年获省建委颁发的环卫管理"优质服务优胜奖"。1994年,市环卫处有职
工1152人,各种机动车87辆,管理水冲公厕58处,水冲公厕普及率达98%,道路日清扫面积172万平方
米,日清运垃圾1500吨、粪便90吨。
八、园林建设
1979年,于东方红影院以东、护城河北建成小游园一处。东西长290米,南北宽20米。园内种植
雪松、龙柏、银杏、垂柳、紫薇、玉兰、海棠、连翘等40余种树木、花卉。1983年修建王羲之故居,
建有引水工程、太湖石筑砌的石渠、小桥等。其故居书院、晒书台、洗砚池等古迹亦陆续修复。金雀
山公园位于沂河西岸、金雀山东北部,占地300亩,是临沂最大的综合性园林。1982年始建,园内分
水景区、幼儿活动区、学龄儿童活动区、少年活动区。有电子游艺室、激光射击室、游船、腾龙闹海、
电瓶车、儿童列车和一架退役喷气式飞机。园内遍植名木花草,铺装大片草坪,绿化面积占75%。青
少年宫位于八一路北段东侧的启阳路和开阳路之间,占地面积69亩。1986年始建,相继建成多功能活
动楼、科技馆、旱冰场、游泳池等,装有大片草坪,植有树木花草,为闹市中的活动场所。早晚吸引
大批中老年人来此锻练。1990~1994年,对金雀山公园进行了全面绿化,相继建起金雀轩、三孔桥和
动物区;1993年又对东方红游园进行了扩建改造;1993年结合涑河的治理,进行全部石砌护岸,在市
委党校南的涑河北岸,建成占地72亩的涑河公园。
九、城市绿化
临沂城地处沂、祊、涑三河汇流处,宜林荒岸沙滩较多。建国前无人重视城市绿化,任其荒废。
建国初,政府即多次组织人力、物力到沙滩河边植树,很快使城北的祊河南岸形成长5公里,平均宽
度50米的速生杨防护林带;城东的沂河西岸则形成长6公里、平均宽30米的速生杨防护林带。在东沙
滩还栽植刺槐、紫穗槐等固沙,植树面积1290亩。在城内街道则遍植行道树,以法桐为主,兼有国槐、
垂柳、芙蓉等。80年代后,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通过创建"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卫生先进单位,实
行门前"三包",大搞街头绿地、街心花坛建设和机关、厂矿、商店、学校的内部绿化达标。在三块板
结构的街道隔离带上植树、种花、种草。雪松、龙柏、女贞、樱树、百日红、红叶李、剑麻、冬青等
绿化树木花草,把一条条隔离带装扮成绿树繁花的长廊。先后开辟街头绿地16处,面积1900多平方米。
金雀山路、沂蒙路和临西路、解放路的大花坛,面积都在1600平方米以上。沂蒙路中段人行道两侧,
修建小片绿地97处,总面积1500多平方米。城区各单位庭院绿化蔚然成风,植树种花、造假山、建喷
水池,为把临沂建成花园式城市贡献力量。1990年以后,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绿化城市的高潮。1990
年进行临西路北段、金雀山三路、临西二路、临西三路、启阳路、八一路、沂蒙路南段绿化达标工程。
1993年进行了沂州路南段、金雀山路西段、北园路的绿化和临西路立体绿化。新建沂蒙路三角绿地和
面积8亩的岗头苗圃。1994年进行了临西五路、开阳路中段、新华路的绿化和沂州路永昌门以南、临
西路水田桥以南、解放路汽车站前、临西路高杆灯等处的绿地花坛建设。使城市绿地面积达518.78公
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0.6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7.6%。
十、城市房屋建筑
清代,临沂城内最好的房屋为府、县两个衙署。府衙位于今考棚街市政府大院,县衙位于今地区
供销社大院。建筑格局大同小异:周围有高墙环围,正南有牌坊式仪门,门前有个小广场,门两旁有
石狮子和旗杆座。正门进去有近百米甬道,大堂高大宽敞,雕梁画栋,有漆得鲜红的明柱,墙用青砖
垒砌,屋面用深灰色板、筒瓦覆盖,檐安猫头、滴水,屋角上挑,屋头安有仙人、小兽。大堂前两廊
厢房为皂隶房、仓储室、轿舍。正堂后为二堂和幕厅,为府、县知事会客、办公和议事的地方。再后
是内宅,有卧室、书斋,并有花园、假山,植有花木和翠竹,十分雅静。这些房子的建筑也很考究,
一律是青砖到顶,条石铺路,并有雕花的门窗。除此之外,建筑最好的房子当属寺庙等。当时城内西
门里孔庙、西门外涑河北的东岳庙(俗称西衙庙)、城隍庙、火神庙、青龙寺、五贤祠等都有一片青堂
瓦舍、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规模有的比官府差不多少。西门里路北的天主教堂和北门大街路东的
基督教堂为欧式建筑,天主教堂(俗称"洋楼"或曰"钻天锥")为城内最高建筑物。清末城内驻军营房在北
门里路西老体育场一带,并有军火库和操场。美国人在南门外青龙河西(今地区医院)所建教会医院,
规模较大,有多座砖木结构的2~3层的楼房,设计式样也别具一格。清末到民国初年,城内绅商富户
开始建2~3层的砖木结构的小楼,多集中在南门里大街两侧。日军入侵前,城里和南关有各种楼房20
余处。此时期的普通居民住宅大都是土墙(或土坯墙、砖门窗膀)草房。一般为三间堂屋加东屋或西屋,
一座独院。门为木板门、窗为木棂窗。到抗战前富户绅商开始安装玻璃门窗。富商大户亦有房屋成片,
大院套小院的砖瓦房,如西门里路南的"刘宅"(今市皮鞋厂处)等。相当多的城市贫民自己无住房,只
好租房居住。不少外地和乡下来出苦力谋生的人负担不了房租,只好在城墙根和空旷避道处,搭一些
草棚栖身。
建国后,城内房屋建筑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50年代建成的临沂剧院、东方红电影院、地区医院
门诊楼、6085部队营房和临沂农校、临沂一中、临沂卫校、临沂师范及部分机关办公室、礼堂,初步
改变了临沂城建筑物低矮、狭小、破旧的面貌。60年代初建成的专署、军分区办公楼和附属建筑,成
为临沂新式建筑的代表。继而临沂百货大楼、邮电大楼、运输大楼、新华书店、临沂展览馆等相继建
成,皆为当时城内的较高建筑物。70年代后,一般办公、营业用房均为楼房,并越建越高,1994年建
成的市工商银行营业楼已达18层。城区居民住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50~70年代,机关、厂矿企事业
单位和部队、学校的住房,一律为成排的砖瓦房,属公房分配居住,房租费很低。一般居民也有盖瓦
房者。经过土改,城关镇将没收的官绅、地主的房屋分给无房户居住,有的交少量租金,有的自修自
住。国家实行"公地民房"的政策,经过房管部门批准,居民可以在空闲地上建房。城市居民的居住条
件有了很大改善。50年代中期,城内搭建的小屋草棚便已全部拆除。70年代起,机关团体的宿舍开始
建楼房,城周四关及近郊农村开始自建单门独户的砖瓦房或钢筋混凝土板盖顶的平房。80年代中期,
城内及四关居民自己盖2~3层楼房的越来越多。1985年后,城建部门开始成片开发住宅小区,一座座
5~6层的宿舍楼拔地而起,结束了单位自建公房自住的历史。
(一)房产开发与管理 建国前,临沂城官府、庙宇、祠堂、营房、学校等的房产为公房,其余的
营业用房和居住用房皆为私房。解放后政府接收了原有的公共房产并没收了一部分官绅、地主的房产,
使政府有了相当数量的公房。1951年成立了临沂县房产委员会,对所有的公房进行统一管理。当时共
有各类公房5313间,其中2291间由地、县直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无偿使用,其余3022间则由无房户
租用。此时城里人均住房只有3平方米。此后机关团体虽然盖了一些砖木结构的瓦房宿舍,居民也陆
续在空闲处建了一些住宅,但长期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基建指导思想,造成住房不足,加之人口
过快增长,城市住房越来越紧张。经过"文化大革命",城区人均住房面积降低到2.5平方米。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政府为尽快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国家、集体、个
人一齐上,加快城区住宅建设步伐。1981年,临沂县成立商品房统建办公室,开发了南坦、王庄两个
住宅小区,开临沂城商品住宅开发之先河,到1983年底,建成商品住宅2万平方米。同时,把旧城改
造和建设新区相结合,朝阳小区的旧城改造也迅速启动。住宅楼建设向高层化发展,节约了土地,有
效地利用了城市空间。1986年,临沂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6.5公里×6.3公里≈41平方公里)的房屋建筑
总面积4833864平方米。其中,住宅使用面积1716636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5.5%;居住面积918722平方
米,占住宅面积的53.5%。在总面积中,属政府管理的公房92111平方米。城区人均居住面积7.4平方米,
较建国初增长1.14倍,较"文革"时期增长近2倍。在房屋建筑总面积中,80年代建设的住房2250131平方
米,占46.55%。城区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90年代,住宅开发建设走上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
先后进行了南坦、王庄、苗庄、新新、朝阳、小埠东、皇姑桥、市政府、北关、五里堡、金雀山、西
苑等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其中,旧城改造的力度明显加大,结合朝阳小区的开发,还将南门里大街
(沂州路北段) 改造成仿古建筑一条街,将东方红市场进行了改造。1991~1994年,共拆迁旧房19.5万
平方米。其中,各类公房7333间、11万平方米;私房5666间、8.5万平方米。自1985年临沂市房屋建设
综合开发公司建立至1994年底,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4.5亿元,建设住宅110万平方米,出售率
达100%。其中,1994年完成投资1.16亿元,开发竣工房屋33万平方米。
在搞好住宅建设开发的同时,改变过去"重建轻管"的问题,切实加强了城市房地产管理和产权交
易规范化管理。新开发的住宅小区不仅要设计新颖、质量优良、环境优美,而且做到配套齐全、服务
到位、管理规范,建立物业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治安综合治理。房管部门将管理覆盖面扩大到全社
会,还建立了临沂市房地产交易市场,使房地产交易走上规范化轨道。至1994年,市房管部门直接管
理的公房因拓宽街道、 改造小区等原因尚余76728平方米,其中楼房30910平方米。单位自管公房面积
8968874平方米, 较1986年增长158%。 1990~1994年,房管部门共办理房屋租赁监理1 822户,监理面
积266680平方米,监理额1.75亿元;办理房产交易监理3010户,交易面积667886平方米。
(二)防震加固 临沂地处沂沭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灾害性较大的大地震。清康熙七年(1668
年)六月,莒县、郯城发生8.5级强烈地震,临沂城受灾严重。城墙多处损坏,女墙全部垮坍,东、西、
南3座城楼倒塌,官宅民居坍塌、损坏的很多。1974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地震会商会上,将临沂列为
重点监视区之一。1975年1月、1976年7月的辽宁海城、河北唐山地震,更使临沂上上下下重视了防震
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抓好防震工作。一是对供电、供水、桥梁、邮电通信设施、医疗机构、粮食库
房这6条生命线的原有建筑物,拨专款进行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机关、厂矿的办公楼、厂房、
仓库等也自筹资金普遍进行抗震加固;二是要求新建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必须有防震措施。凡不符合抗
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主管部门不发证,财政、建行不拨款,承建单位不准施工。做到新建工程不留隐
患,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1976~1994年,全区共加固城市建筑200万平方米,构筑物200余座,
桥梁10座,总投资5000多万元。1986年,临沂城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抗震城市。1991年,临
沂城和全区10个县城先后完成了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