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关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85&run=13


    一、古道  区内道路发展史与区内人类活动的历史一样悠长。元朝以前,因国都位于本区西面,
以官路为主形成的古道多是东西向,州县之间南北通道次之。较大集镇之间的通道以及广大民间的通
道因生产、生活、交往所需历久而成。元代后,各朝定都北京,位于本区北面,尤其是清代,皇帝数
次下江南,官吏进京出京,多经区内之地,南北向的干道逐渐形成。
    周朝鲁国建立后,自鲁都曲阜东经卞邑(今泗水县卞桥)、颛臾(今平邑县城东)至莒国(今莒县)、郯
国(今郯城)的道路,为山东主要的东西大道。穆陵关则是齐国南出通道的重要关隘。莒是通往吴、越
的交通要道。秦、汉时期,西起定陶,东经曲阜至东海郡为东西大道。《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秦
时区内有两条驰道:一从彭城(今徐州)东来,经郯、莒、琅琊台(在今胶南)至成山(今荣成市内);一从
江苏朐县(连云港)经赣榆、日照、琅琊台至成山。汉代,临淄、定陶是全国商贾活动的重要都会。从
临淄经高密、城阳(莒县) 、东海(郯城西)至彭城,是纵贯本区的重要通道。从定陶经山阳(今金乡西)、
鲁国(今曲阜)至东海,是横穿本区的重要通道。隋、唐、北宋均定都中原,山东道路成为各朝与朝鲜、
日本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上都(长安)通往山东的道路都是经东都(洛阳)、汴州(开封)进入山东。唐李吉
甫《元和郡县志》载,沂州至上都2275里,至东都1415里,至兖州380里,至泗州277里,至淄州(淄川)
530里,至密州(诸城)370里,至青州450里。这说明沂州与上都、东都及一些州之间都有干道相通。明
代山东6个府15个州之间以及和邻省府州之间都有通道。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沂州至兖州
360里,至青州446里,至海州220里,至邳州280里,至徐州350里,至莒州270里(有误,实际为200里左
右)。莒州至青州450里,至胶州280里,至海州200里,至莱州450里(有误,实际为600里)。
    清代,行经山东的官路有两条:一条从北京至广东;一条从北京至福州。至福州官路由济南、泰
安进入本区,经蒙阴城、垛庄、徐公店、临沂城、李家庄、郯城、红花埠,然后出境入江苏省。清康
熙十三年(1674年)《沂州志·驿道志》载:"沂郡僻处东隅,元明无南北孔道,今则为九省通衢……"。
“郯城为东路之首,沂接郯城之驿,凡江南淮、扬、京、口、苏、松、常、镇等处以及两浙、豫章、
八闽、三楚一切上差大人、皇帝星使、升迁文武各官并各藩下与督抚提标将军各员承差等项,或自京
师出于各省,或自各省达于京师,南来北往,杂沓靡宁”。《蒙阴县志》载,康熙南巡曾三次驻跸蒙
阴;乾隆十六年正月驻蒙阴县桃墟。《郯城县志》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四
十二年(1703年)三次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六年(1761年)三次南巡,都曾
在郯城境内逗留。上述古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既为官用,也为民用,对促进区内外交往发挥了重
要作用。多数古干道成为建国后修筑干线公路的基础。
    二、关隘  沂蒙山区面积大,险山峻岭多,而道路又必须通过。在其险要之处留下众多的险关隘
口。主要有5处:
    穆陵关: 位于沂水、临朐两县交界处,为战国时齐长城关隘。古址在东西横亘数百里的大岘山
(即沂山)上,山谷峻狭,称"齐鲁天险"。《左传》记鲁禧公四年,管仲所云齐国疆界"南至于穆陵"即指
此。沂水县关顶村有明嘉靖年间的"增穆碑"和清道光年间载穆陵关的碑各1块。
    白马关:位于蒙阴、平邑两县交界处,在蒙山西部海拔649米的大望山之西。因关口附近有一马
形白石而得名。石(臼所)泗(水)公路从此通过。历为交通要塞。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此进行
过抗击国民党军队的阻击战。
    紫荆关:又名紫金关,位于蒙阴、费县两县交界处,在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之东,第三高峰望海
楼之西北。因关山多紫荆树得名。海拔354米。山峦相峙,气势雄伟,地势险要,为沟通南北之咽喉。
蒙阴到费县公路从此通过。1751年乾隆皇帝初下江南时曾翻越此关,并饱览蒙山壮丽景色。
    黄草关:位于蒙山、费县两县交界处,在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之东、五彩崮之西。因漫山遍壑黄
草茂密而得名。海拔268米。关口南有马头崖村,村北有高层土台。传说是唐代大将薛礼的点将台,
曾出土古剑。
    九女关:位于蒙阴、平邑两县交界处,在蒙山主峰龟蒙顶之西、白马关东。地处险要,蔚为壮观,
为沟通蒙山南北的主要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