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384&run=13

临沂地处交通要冲,自古为"齐鲁锁钥"、"兵防綦重"之地。周代即有鲁国(今曲阜市)通莒、郯的大
道。秦时有自彭城(今徐州市)经郯、莒等通琅琊(今胶南市东南)、成山(今荣成市成山头)的驰道,为秦
始皇东巡的通道之一。元代以前,因历朝多定都在本区西方,故区内交通干道皆为东西走向。自元代
开始,因其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市),区内干道才改为以南北走向为主。临沂成为联系京师与八闽(今福
建)、江浙、两淮的必经之路。但区内西北部群山连绵,道路崎岖难行。南部平原区由于地处沂、沭
河下游,地势低洼,向为洪水走廊,故道路低洼狭窄,遇雨则稀泥没脚,车辆难行。
长期以来,为了改变本区的交通状况,一些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882年 (清光绪八年)
10月14日,山东省修治长清(即济南)至郯城(至与江苏交界处)的大道竣工,提高了省内此段南北驿道的
通行能力。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甘肃人李玉锴任沂州知府时,在临沂城东沂河上修成木桥,方
便了两岸交通。1934年9月,台 (儿庄) 潍(县) 公路建成通车。该路在临沂地区境内路段长186.6公里,
路宽为4米,为区内近代公路之始。同年3月,在临沂城西苗庄西南建成了临沂飞机场。12月,临沂城
东沂河木桥改建石桥工程竣工。大桥全长1457米,桥面为钢筋混凝土和料石混合结构,为区内第一座
公路大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交通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11月至翌年1
月的淮海战役期间,沂蒙人民在出动大批大车、小车从事支前运输的同时,还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抢
修铁路、公路、大路和桥梁,使部队行军作战、物资供应畅行无阻。在修复陇海铁路东段时,仅滨海
地区即组织8万名民工抢修路基,数万人运材料和加工零件。沂中县在修复青(州)沂(水)、泰(安)石(臼
所)两条公路时,组织1.5万人上阵,5天即修复65公里公路及沿途桥梁。沂南、沂东、蒙阴等县群众,
抢修公路85公里,大小桥梁40多座,保证了华东野战军各路大军及时赶赴淮海战役战场和部队的军需
供应、伤员救护。
建国后,沂蒙人民为改变区内交通落后状况,促进工农商各业的发展,在整修旧道的基础上,掀
起了几次筑路高潮,使公路里程不断增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内各级党委和政府
基于路通百业兴的无数事实,下决心把改变交通条件作为脱贫致富的基础,认真对待且常抓不懈。在
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多方集资、民办公助和以工代赈的办法,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发展交通
事业。广大交通职工与筑路民工一起,开山筑路,遇水修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餐露宿,
在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河库相连的沂蒙大地上,修出了一条条平坦的公路,架起了一座座大桥,为
开发山区资源、脱贫致富、振兴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95公里,且
全是沙土路面,窄而高洼不平,车少人稀。到1989年,已达557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30条,1986.6公
里。拥有干线沥青路面934公里。按路线等级划分,全区干线公路有一级路23.5公里,占总里程的1.18
%; 二级路106.2公里,占5.35%;三级路1174.7公里,占59.13%;四级路569.6公里,占28.67%;等外路
112.5公里,占5.66%。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联结成网。90年代后,区内公路建设的速度较80年代
更加迅速。在日照、沂源、莒县先后划出本区的情况下,临沂地区的公路通车里程仍为5156.5公里,
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1073.93公里。全区公路密度达到30公里/百平方公里。综合好路率达到81.9%。
区内以临沂为中心,可畅达全部县、市、乡镇及76%以上的村庄,区外可北达北京、天津、沈阳,南
抵上海、杭州、广州、深圳,西接开封、郑州、西安,东到烟台、青岛等地。
进入80年代,区内铁路和海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开通山西、山东煤炭外运通道,加
速鲁南经济发展,国家于1979年6月决定修建兖石铁路。该线于1981年动工,1985年底建成,年运输能
力为1800万吨。1986年10月,又开工修建坪岚铁路,到1990年4月建成通车。1980年3月,国家计委批
建石臼港,一期工程于1985年完成,年外运煤炭能力为1800万吨。港口与铁路的建成,使区内公路、
铁路交错,港口、铁路衔接,水陆相通,交通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临沂,已成
为鲁中南地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