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盐行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283&run=13

区内盐业生产历史悠久,主要在日照黄海沿岸7.5万亩滩涂上靠人工晒盐。汉代设有盐官,管理
盐的产运销。996年(宋至道二年)涛雒盐场年产盐3.2万余石。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涛雒场“贞”
字坨区有15面盐锅煮盐。其他坨区实行淋卤晒盐法。1912年,涛雒有滩池759副,年产盐2660包 (每
包195公斤)。1933年国民政府铲除盐滩,仅1935年就废滩4223方。1944年,滨海军分区调集战士和民
兵在安东卫一带开辟盐滩。并有王家滩和岚山等7个村的农民集资建成小型转池滩22份979.5亩。
新中国成立后,省盐务局在涛雒设立盐业管理处(后改为盐务局),首先恢复了部分淋滩,然后推
行了深水制卤、 深卤结晶等生产工艺。 兴建水库、卤库等生产设施。到1957年盐田总面积扩大到
1.5万亩,生产能力3万吨。1958年各场归人民公社管理。各盐场采取冬季制卤,春、夏季充分利用天
时,加强天气预报,抓紧时机晒盐。单位面积产量在全省最高。1962年涛雒盐场下放到生产大队管理。
经几年的扩建和改造,到1966年,结束了几百年的土淋滩生产历史,盐业生产、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
化。1970年后,安东卫、廒头和王家滩盐场生产规模和机械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1976年原盐生产一
级品占97.5%,二级品占2.41%, 消灭了三级品。1978年原盐产量5.52万吨。1983年10月,王家滩盐场的
原盐在省评比中感观指标获得第一名;化学指标,含氯化钠96.23%,含不溶性杂质0.015%,总成绩获
得第二名。1983年,原盐实行以销定产。1989年有日照市营盐场3个,乡镇盐场3个,村营盐场13个。
盐田总面积14339亩。生产原盐3.66万吨,粉盐2785吨,加碘盐1493吨。总产值507万元,实现税收38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