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212&run=13

临沂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为改变种植业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从50年代起,区内干部群众即本
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相继在北部山区、东部丘陵区开展了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在
南部平原开展了以治涝为主的涝洼治理工程。这些举措的基本特点,是以治理一山一丘、一湖一洼为
重点,规模较小,分散实施,属于单元式的小型农田基本建设。进入70年代后期,为从根本上改变区
内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临沂地委、行署领导全区人民,先后组织实施了以治理东部丘陵地区为重点
的长虹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以治理西北部山区为重点的卧虎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和以治理
南部平原涝洼地区为重点的临郯苍平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这3次大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由地委、行署统一规划,直接指挥,各有关县市分级分片实施。其规模之大、投入劳力之多、持续时
间之长,在全省闻名。这些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临沂地区农业生产的
自然条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长虹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 长虹岭是沂、沭河之间的一个狭长山岭地带。北起沂水的穆
陵关,南至临沂县梅家埠分沂入沭河道,南北最长处200公里,东西最宽处将近50公里,包括沂水、
沂南、莒县、莒南、临沂、临沭6个县的37个公社、2165个生产大队,总面积550万亩,其中耕地272万
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0%。此地带65%是丘陵地,面积达177万亩;19.5%是山麓平原;20.5%是黑土
涝洼。这里是花生、黄烟等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占全区花生、黄烟总面积的25%。由于生产条件没
有从根本上改变,多数社、队的粮食亩产只有230多公斤,花生亩产只有50公斤,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是全区农业发展的“坠脚片”。
为了彻底改变长虹岭地区的落后面貌,地委、地革委从1976年10月起,组织了长虹岭农田基本建
设会战。是年冬,制定了总体规划,同时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县、社先拿样板,摸索治理经验。翌年
秋,会战全面铺开,规划按流域分段、分片治理,连续苦干4年。每年冬、春,均有三四十万人在此
地带按规划要求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次集中劳动达四五十天。
长虹岭农田基建会战,主要坚持如下原则:一是从实际出发,搞好全面规划。在整地改土方面,
坚持岭下整园田,岭坡整梯田,岭顶建果园。地整到哪里,水配到哪里,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
基本上做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施工中,注意不打乱土层,避免出现“一边青,一边黄,
里边不打粮”的现象。在治水方面,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根据水源
情况,实行拦、蓄、挖、提小型水利工程并举,因地制宜修建大口井、扬水站、蓄水池加喷灌;二是
采取以公社为单位集中一片或几片协同作战的施工方式和以专业队与群众突击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为
了加快进度,各单位大都推行了包干定额责任制,做到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三是政策及时兑现。施工
中采取轮流治理、以工换工,三五年基本找平的办法,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常设机构,加
强对会战的领导。地、县、社三级均建立了指挥机构,地区设长虹岭会战指挥部,驻临沂县汤头公社。
李洪成任指挥,徐朋杰、王守学、公方祥为副指挥,具体组织调度。
4年来,共投工7080万个,搬运土石方1.57亿立方米,整地改土142万亩,修建各类水利工程6600
余项。其中建扬水站387处,打大口井和机井3556眼(内有大口井1081眼,隧道井88眼),配套机井2009
眼,引河灌溉工程127处,建小型水库33座,塘坝353座,蓄水池172个;修建田间建筑物1.79万座,修
渠道2246条,长2347公里;挖排水沟2.17万条,长0.82万公里。共扩大水浇地62万亩,其中发展喷灌10
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71万亩,提高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使725个生产大队基本实现了水利化。
共修建乡村道路和机耕生产路4811条、长0.61万公里,使该区域内86%的村通了汽车。共造林4.92万亩,
已有百余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建立乡镇林场14处、农场27处、苗圃16处。建果园2.72万亩,建茶
园5712亩, 栽地边桑和专用桑园9145亩,辟花椒园3000余亩。利用梯田地埝、沟渠路旁压棉槐、腊条
3254万墩,栽金银花780万墩、黄花菜10余万墩。利用库、汪、沟、塘、大口井养鱼2000万尾。
治理后, 长虹岭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群众形容此地的山丘地是
“和尚头”和“猪头脸”,涝洼地是茅草荒。农田会战后,此地原野呈现出田成方、渠成网、道成线、
树成行的新景象。 自然条件的改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80年,粮食单产达290公斤,花生单产皮
果120公斤,分别比治理前的1976年增长60公斤和70公斤。人均纯收入亦比1976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临郯苍平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 1976年秋,地委、地革委决定在临、郯、苍平原地区进
行农田基本建设会战。该会战区包括临沂县沂河以西地区和郯城、苍山两县的52处公社,2500个生产
大队。总面积4300平方公里,耕地316万亩,其中平原涝洼256万亩,占81%。建国后,此地域经多次
治涝并实行稻改,农业生产虽有较大发展,但产量仍然不稳、不高。为改变这种局面,地委、地革委
作出在该地域内实施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程的决策。会战工程先后由地委、地革委负责人王
任之、黄子中任指挥,李肃、赵世卿、王其选、王家柱任副指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突出涝洼治理和
高产稳产田建设。会战首先在三县结合部的汤旺新河流域搞综合治理样板。按照"遇旱有水、遇涝排
水"的要求,上下游统筹兼顾,打破县、社、村界,进行统一规划。尔后组织临沂傅庄、郯城褚墩、
苍山神山3个公社的万余人参加施工。1个月后,在完成汤旺新河干流裁弯取直、开挖疏浚任务的同时,
开挖三级排水沟19条,长26公里;挖四级排水沟18条,长21公里;挖台、条田沟200余条,长40公里;
筑交通生产路21条,长19.8公里。深翻整地0.6万亩。其后,即以此为样板,全面铺开了全区域的农田
基建会战。会战历经4年,共投工1.02亿个,完成土石沙方1.34亿立方米。开挖疏浚河道98条,长1053
公里; 挖排水沟4839条, 长8138公里; 减除涝洼面积130万亩;修路4420条,长8870公里;新打机
井8531眼,配套机井3616眼;建扬水站163处,装机4048台,7.39万马力;整地改土155万亩;扩大水浇
地27万亩;建设稳产高产田25.4万亩,使该区域内高产稳产田达到107万亩;植树9229万株。经过治理
后,使大部分地区的排洪能力达到日降雨200毫米不成灾,人均拥有水浇地0.72亩。1980年,该区域粮
食亩产量达308公斤,比会战前的1976年增加45公斤,总产量达7.19亿公斤。社员人均口粮217公斤,
比1976年增加40.5公斤。人均分配72.33元,比1976年增加26.43元。
三、卧虎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战 卧虎山会战是以治理山区为特征的一项大型农田基本建设工
程。1978年,地委、行署从树立山区治理样板,以推动沂蒙山区农田基本建设蓬勃发展的指导思想出
发,确定了这一会战工程。会战区域位于临沂、费县、苍山3县交界处,因有一“卧虎山”座落于此
处的费县一侧,素有"一虎卧三县"之称,故将此工程取名为卧虎山会战。会战区范围包括3县的6处公
社、280个生产大队。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56万亩,其中耕地31万亩,山、滩25万亩,
区域内有大小山头201座,河沟370条,有许家崖、马庄、小马庄3座大、中型水库。随后,地委组成
会战指挥部, 葛兰诚、 王其选、单子明等先后任指挥,具体领导组织会战。经过全面勘察,地委于
1978年8月底召开临沂、费县、苍山3县县委书记及地、县两级农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会议,确定了
“农林并重,水土并举,以水促土”的会战原则。地委书记李洪成到现场部署会战任务,要求在水利
建设方面,要把马庄、小马庄两座中型水库灌区配套和柱子、仁和庄两处扬水站与黄庄大井配套利用
作为会战的骨干工程,重点抓好。是年冬,卧虎山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程全面展开。会战历时3年,
共深翻整平土地8.7万亩;垒石埝1200道,长30公里;垒土埝300道,长80公里;修整水平梯田11万亩;
建扬水站、大口井、蓄水池等水利工程百余项;修石渠10条,长8公里,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32万亩;
治理山间薄皮涝1.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平方公里;新栽林果、桑、腊条、金银花等180余万株
(墩)。3年来,共完成土石沙方785万立方米,工日666万个。
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1978年秋,在新修整的两万多亩农田里种植的小麦,
翌年平均亩增产30公斤。卧虎山西部山下小平原,原有0.5万多亩耕地,1978年秋整治了0.3万亩,所
种小麦平均亩产155公斤;未整的0.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只有9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