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88&run=13


    临沂地区地形复杂,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涝洼湖地,耕作要求不尽一致。世代以来,农
民们为了获得好的收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制和引进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的传统农具,主要
有11类、70多个品种。有些传统农具,如用于耕作的剜犁和大犁,用于粮食加工的杵臼、槽碾和碓等,
独具当地特点,是其他地区没有或很少见到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临沂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传统农
具也遭到严重破坏。据1947年莒南县政府的调查,该县被战争破坏的各种农具达2.4万多件,给农业
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在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同时,采取
“农民自力增补,政府加以领导扶持”的方针,增补和改良了一大批传统农具。50年代,全地区改良
效果显著、流行较广的农具有10余种,其中尤以粪种隔离耧、密植耧、手摇水车和郯城59-7型深耕犁
最受农民欢迎。在增补和改良传统农具的同时,积极推广新式农具(即半机械化农具)。这一工作分为两
个阶段:1951~1954年为示范阶段,1955~1957年为大力推广阶段。1953~1956年,全区共推广解放式
水车、双轮双(单)铧犁、各式步犁、喷雾器、马拉播种机、太谷号收割机、地瓜切片机、三齿轻便耘
锄、人力胶轮车等6万多部(台、架、辆)。新式农具的普及推广,对于改变当时区内农业生产工具的落
后状况,促进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巩固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58~1960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迅速在农村开展农具改革运动的指示,处于"大跃进"
总体形势下的临沂地区,掀起了一个以推广使用滚珠轴承为中心的农具改革运动。这次运动规模之大,
投入人力、物力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此期制造的滚珠轴承和新式农具,绝大多数质量很差,
无使用价值,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组织农民大力增补和改良传统农
具、积极推广新式农具的同时,又领导农民向农业机械化进军。45年来,临沂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大致
经历了3个发展阶级:
    第一阶段是1954~1968年,系国有、国营为主阶段。1954年,省农林厅拨给郯南农场两台苏联产
德特--54履带拖拉机和1台美国产富农牌轮式拖拉机,共128马力,并配有五铧犁、收割机、堆草机等
农具,这是区内最早拥有的耕作农业机械。当年耕地4340亩。是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7马
力, 仅占全区农用动力总量的0.028%。 人、畜、机械3种动力的比值(以人为1,下同)为1∶1.12∶
0.006。这是区内农业机械化的萌芽时期。此期,农机具和维修、加工设备等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
均由国家统一分配,国家主要以建立工业性国营拖拉机站(早期称××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形式,
为农民代耕代种。临沂地区从1955年在莒县建立第一处国营拖拉机站起,到1961年,11个县市均建起
了国营拖拉机站。此期,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国家向本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据1963年3
月地委、 专署的总结报告称: 1950至1962年,国家向临沂地区无偿投放拖拉机132混合台,排灌机械
50195马力,其他大中型农机具8036部(件)。这批农机具在全区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自
然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至1968年,  国营拖拉机站共有拖
拉机229台、11138马力,台、马力分别占全区总数的66.4%和79.3%。此期,农机具和作业量虽然相对
较少,但却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它使广大农民亲眼看到了农业的根本出路之所在。
    第二阶段是1969~1983年,系集体所有、经营为主阶段。此期,国家加大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力
度:1972年9月,省分配给临沂地区农业机械化投资500万元,帮助困难社、队购买农用拖拉机、内燃
机、电动机及配套的农具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又将这批资金分配到各县,有的
连同农机一起分配。同年11月,省革委决定,将15处公社定为省农业机械化试点公社,临沂县塘崖公
社和莒南县大山公社被省列入试点公社范围。为了加强领导,推动农机化更好的发展,1976年7月,
由地委、地革委负责人分别任正、副组长的地革委农机化领导小组成立。到1977年,全区233处人民
公社都建立了拖拉机站(其中莒南县大山公社建有两处社营站)。社营拖拉机站的服务经营仍沿用了国
营站为农民代耕代种的形式。1978年春,地委决定,将临沂县涑河公社、莒南县板泉公社和日照县碑
廓公社定为地委农业机械化试点公社。
    队营(即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经营)拖拉机始于60年代中期,解决了国营、社营拖拉机站农机经营与
农机运用脱节的矛盾,因而发展很快。到1981年,队营拖拉机已发展到26350台、498213马力,台、马
力分别占全区总数的89%和81.8%;有拖拉机的大队9853个,占全区大队总数的79.5%。
    这一阶段是区内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各社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驾驶、维修等
方面的行家里手,为日后农机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期,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区
内农机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8年,全区拥有农用拖拉机13976混合台、300481马力,较1966年的298
混合台、 12964马力, 分别增长45.9倍和22.2倍; 每个劳动力拥有农机总动力0.29马力, 较1966年
的0.021马力增长12.8倍;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8.07马力,较1966年的0.448马力增长17倍。人、
畜、机械3种动力的比值由1966年的1∶0.69∶0.21,到1978年的1∶0.56∶2.94;机耕面积达540.64万亩,
较1966年的126.96万亩增长325.8%; 机播面积达206.57万亩,较1966年的4.59万亩增长44倍;机收面积
达10.68万亩,较1966年的2.14万亩增长了4倍。此期,在全国提出的"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
口号影响下,临沂地区亦提出过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农机化发展指标,在经营方面存有吃"大锅饭"、不
注重农机化经济效益等问题。
    第三阶段是1984年~1994年,系农户所有、农户经营为主阶段。此期,区内农机化事业呈现出两
大新的特点:一是农机化的投资主体已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变为农户为主;二是适应家庭承包的客观实
际,农机需求开始向小型化转变。为了适应农村新形势,解决一家一户无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实际
情况,临沂市农村出现了几个农户自愿联合集资购买农业机械,在全国率先创办了联合经营使用农业
机械的新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3年始,临沂市农民共联合集资1500余万元,其中仅购
买拖拉机即达3300余台(占全市农用拖拉机保有量的32.4%),组成了3200多个农机联合体,参加农户
达两万多个。1984年,全地区户营农机总值达到35934.9万元,户营拖拉机发展到31328台,均超过全
地区总数的一半。1989年,户营农机总值和户营拖拉机的台数分别占全区总数的76.4%和94.6%,完全
处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10年,全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到1989年,全区农用拖拉机
拥有量为70377混合台、 1173409马力, 较1978年分别增长4倍和2.9倍;每个劳动力拥有农机总动力为
0.62马力,较1978年增长113.8%;每百亩地拥有农机总动力25.91马力,较1978年增长221%。人、畜、
机3者的比值变为1∶0.52∶6.19。农机作业项目已由过去的耕、播、运、加工迅速扩展到植保、铺膜、
插秧、施肥、开沟、凿眼、收割、脱粒、运输、灌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1989年,
全区机耕面积达803.4万亩、机播面积达246.25万亩、机收面积达77.71万亩,较1978年分别增长了67.1%、
19.2%和672.6%。
    90年代以来,区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稳步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个人购买大型农
业机械的新特点。个人购买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等工程机械,用于农田基建和渔塘开挖、河道治
理;个人购买小麦联合收割机,从南到北实行跨省区作业;农用汽车大量增加,有取代机动三轮车之
势。这些90年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亮点,标志着全区农机化水平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到1994年,
全区拥有农机总值100997.82万元,其中户有农机总值81508.43万元,占全区农机总值的比例由1989年
的76.4%,上升到80.7%,增长4.3个百分点。是年,全区机播、机收、机械植保和机械铺地膜面积分别
达到297.57万亩、220.16万亩、74.34万亩和3.3万亩;人、畜、机3者的比值为1∶0.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