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综合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86&run=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中央
和省对沂蒙老区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沂蒙山区综合开发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沂蒙山区综
合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978年至1984年为第一阶段。1982年,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在区内所有的山区
县份展开,农业生产方式由社员集体劳动为主改为村民家庭劳动为主,农业生产的投入较之以前大为
提高。起初,在少数地方曾一度发生过原有社队公共生产资料遭破坏,山林、果园被哄抢,农田水利
设施功能急剧减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实行分类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农村新
旧经济体制转变的平稳过渡工作。为了研究探索沂蒙山区开发建设的路子,1983年,省政府把蒙阴县
作为山区科技开发的试验点,省、地共同组成林果、畜牧等十多个课题组,投入了一批扶持资金。经
过两年的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为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积累了经验。
从1985年至1990年为第二阶段。此期,山区各县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抓住国家和省扶贫开发
沂蒙山区的难得机遇,立足山区优势,以效益为中心,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全面开展山区综合开发
工作。在开展"双百"调查(即一百个村庄、一百个企业)和扶贫调查,摸清实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林
果、畜牧、建材为重点,农林牧渔、二三产全面发展"和"远抓林果近抓牧,增加收入上工副"及"重工
强农,活商兴科"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地、县、乡都制订了山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分阶
段实施计划。在规划制订和具体实践中,各级都注意把握了五大原则,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
会效益相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突出近期效益的原则;
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开放与开发相结合,以开放促开发的原则;资
源开发和智力开发相结合,以人的素质提高带动资源开发的原则。
围绕山区开发,地委于1986年、1987年分别制定实施了关于理顺完善果园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
责任制的意见。对有利于山区开发生产,群众乐意接受的各种承包形式给予支持和推广,并制定了山
区开发的优惠政策。在投入上,主要实行了"谁受益谁负担,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政策和坚持完善了
农民劳动积累工制度。 全区山区开发建设平均每年投入劳动积累工1亿个,农民和乡村集体自筹资金
4000万元。为了尽快解决近40万名库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行署于1987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库区
开发建设若干政策的规定》,从解决库区群众吃粮难、基础设施建设、水库养鱼体制等十多方面给予
了优惠照顾。为解决库区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建立了征收库区义务资助费的制度,规定从全民、集
体企业中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一,从干部职工中每人收取一月工资额的百分之二,集中用于库
区建设,每年共收取500多万元。在人才利用上,鼓励国家干部、科技人员到山区开发第一线工作。
规定到山区乡镇工作的党政干部、科技人员工资上浮一级,3年后转为固定工资,连续工作9年的乡镇
主要负责人可以享受副县级待遇,并在职称晋升、家属农转非、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从而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山区、扎根山区、带领群众开发山区的积极性。
在开发过程中,全区把改变自然面貌,改善生产条件作为第一个战役来打。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
重点,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连片规模治理,综合配套开发。在纯山区推广了"山顶防护林戴帽,
山坡经济林缠腰,山下小平原连片,山涧小塘坝成串"的开发治理模式。在砂石结构的丘陵区推广了"
变荒为耕,集零为整,三保梯田连片,池、渠、路、电相联"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模式。在较大工程
的实施组织形式上,普遍采取了几村、几乡联合会战的形式,集中人、财、物力和时间,突击施工完
成,收到了"一治一座山、一治一道岭、一治一条线、一治一大片"的良好效果。平邑县九间棚村,座
落在蒙山南侧的龙顶山上,共有180多口人。过去山上缺水,仅有一口浅水井,一遇天旱,村支书不
得不蹲在井边用秤分水吃;交通设施差,村民想卖头猪,要靠4个人用门板抬下山去。从1985年起,
全村开始了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山区开发工作。5年建设工程共投工29万多个,筹集资金15万元,
通了电,修了路,建了连环蓄水池和扬水站,该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全国山区开发的典型,
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多人来此参观学习(九间棚事迹详见水利志"水土保持典型"专条)。蒙阴
县八大峪村是一个位于五沟一岭两面坡的小村庄,全村189户,总面积31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7亩。
该村从人少地多的实际出发,选择了以兴办家庭园艺场,连片治理,综合利用的山区开发治理模式。
全村除保留400亩粮田外,其余山岭薄地、荒山隙地全部作为开发范围,放手让群众进行开发性生产。
村民可以根据责任田的分布情况,自由选择开发地点。开发后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长期归
承包户,并允许继承。每户栽植经济林面积达到5亩以上,人均1亩以上者,允许建房定居,兴办家庭
园艺场。村里先后投资50多万元,投工28万个,对荒山坡进行了全面治理。全村已有143户迁出原住
处, 到开发区域内建房定居, 实行种养结合、院内外连片的综合开发。199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1373元。莒南县岔河村按照"有山就有果,有沟就有坝,有路就有树,有滩就有林,大地不空白,地
埂全植被,灌溉能有水"的方案进行小流域治理,使该村的自然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工农业的快速
发展。费县宁家沟村、苍山县杨庄村、莒南县大峪崖村等许多村庄都成为推动沂蒙山区开发的先进典
型。
山区开发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山区开发水平的高低。因此,全区各级把实
行科技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山区开发的又一个重点。地县为此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乡镇建立
了培训场所,坚持"急需、实用、实效"的原则,发挥各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技术学校的作用,积极
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自实施山区综合开发以来,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万多期,培训近200万
人次。大多数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有13万农户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为了搞好科技开发,
各级扶持发展了一批科技带头户和各类群众性的科技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村、带头户发展到3000多个,
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400多个,会员1万多人。地、县都结合实际,制定了"科技双放"、"科
教兴区"等政策规定,并以科技部门为主体,以各类服务组织为依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技术推
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山区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户长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和"两难三不
通"(即吃水难、上学难,不通车、不通电、不通广播)问题。1985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地委、行署始终
把解决贫困单位的温饱问题和"两难三不通"问题作为整个山区开发的难点和重点,采取了"班子、路子、
引子、法子、样子"五位一体的综合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了扶贫工作。在扶持资金、物资上实行重点
倾斜,6年共投放扶贫开发资金4.5亿元(详见本卷"扶贫开发"条)。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沂蒙山区的贫
困落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特别是贫因农民的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1990年达到482元,比1984年增加211元。全区已有90%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200元。
随着山区开发的不断发展,农村的产业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作物稳定发展,林果业、
畜牧业、淡水鱼业等生产种养面积和产量逐步增加,6年间产值分别增长21%、75%、和310%,林牧副
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30%增加到37%。乡镇企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土到"洋",乡、村、
联、户四轮并举,工、商、建、运、服五业齐上,异军突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局面,成为农村经
济的重要支柱。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从此进入快
车道。到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20多万处,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农用生产资料、农副产品、
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流通步伐逐步加快,并不断向以集散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从而带动了全
区整个第三产业的进步。
从1991年到1995年为第三阶段。地委、行署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巩固现有山区
开发成果、促进开发后备资源潜力入手,进一步加大了山区开发的工作力度,重点抓了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工作。
首先强化山区开发的组织领导措施。开展了创建九间棚式先进党支部活动,先后对854个达到创
建标准的农村党支部进行了表彰,树立了100名模范支部书记,形成了先进群体的带动优势。在调查
摸底的基础上,对1050个后进支部建档立卡,从地县两级组织3800多名干部到这些村包点整顿,使80
%以上的后进班子发生了变化。大力推广山区开发先进典型经验。在全区树立莒南县文疃镇、苍山县
向城镇两个靠开发优势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致富的标兵单位,总结推广了上百个开发致富典
型,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山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层层建立了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实行地级领导
分工包县市,县市领导分工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片联户,规定开发致富目标,定
期考查考核,奖优罚劣,并与干部使用挂起钩来。在积极出钱出物,搞好扶贫包点的同时,各级各单
位立足自身业务,从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市场信息、文教卫生等方面向山区倾斜,为山
区开发服务。从而形成了全社会的合力,促进了山区的综合开发工作。
其次,为适应山区开发向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在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
层经营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作用,促进了山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开始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
转让、转包、租赁土地面积达20多万亩。规模化生产在一些地方已初步形成,全区经营20亩以上农田
的农户有4万多户,其中经营30亩以上、50亩以上、100亩以上的户分别有7930户、167户和35户。各种
畜禽规模养殖场180个,其中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养猪场54个,万头以上的7个。为开发治理难度较大的
荒山荒滩,行署决定将使用权拍卖给农户或单位,一定50年不变,按资源条件和统一规划限期治理。
全地区拍卖荒山56万亩,绝大多数开发治理效果很好。股份合作制已在半数以上的乡村企业中推开,
已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及"四荒"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股份合作联合体3200个。
第三,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探索出了符合山区开发实际的按产业化、区域化组织生产的农村经济
发展路子, 推广了产加销一条龙生产,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
1995年已有较大规模的的龙头企业600多家,产值达50多亿元。约有40%的农户与各种农业龙头企业建
立了定向经济联系,有10%的户与龙头公司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不
少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生产布局。临沭县郑山乡郑山坡村有590户、2150
人,1950亩耕地。该村自1992年以来,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推动全村屠宰业快速发展,成为较大规模
的屠宰加工专业村。村中有540户、1500人常年从事屠宰加工和运输,每天平均有1100多头生猪从江苏
等8省运进,有90吨生猪加工系列产品运往上海、南京、沈阳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年产值近亿元,仅
此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4000元。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道过他们的经验,并称誉该村为"
全国屠宰加工第一村"。
第四,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在通路通车的基础上,
实现了打通主干线,硬化县乡路,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坚持"以地方自筹、群众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
辅"的路子,进一步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纵贯沂蒙山区,全长163.7公里的沂蒙公路的建设,共
需资金1.81亿元,上级扶持资金6850万元,其余全部由地县自筹和沿线群众出义务工解决。全区公路
通车里程已达4420.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502.5公里,县乡公路2918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3526
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8%;92%的乡镇通了柏油路,初步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另外,临沂的电力、邮电条件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电总量达到35.9亿千瓦时,并率先在全国老、
少、边地区实现了村村通电;邮电通讯实现了"两网一化",进入了全国百强之列。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不懈地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全区万亩以上的灌区达到81处,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4858平方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0多万亩,北部山区有近百万亩砂石山得到了
开发利用。
加强市场设施建设,把开发市场作为一项大的产业来抓,是这一阶段沂蒙山区开发的又一大特点。
全区城乡共有各类市场912处,总投资8.3亿元,1995年总成交额达125亿元。通过市场推销的农副产品
约占全区总销量的80%。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改善了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山区开发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加快了
山区优势向商品优势的转化。山区建材资源得到全面开发,水泥、石膏、石板材、建陶生产能力分别
达到1000万吨、250万吨、600万平方米、1500万平方米,产值达60多亿元。平邑县"点石为金",山上植
树种田,山下挖矿赚钱。该县石膏矿达36处,年开采能力300万吨,年加工石膏粉15万吨;年生产纸
面石膏板2000万平方米;花岗石矿145处,年产石料3.5万立方米,年加工板材300万平方米;水泥生产
企业6家,年产100万吨;黄金矿1处,年产黄金3万两。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蒙山已建成国家
级森林公园、全省自然风景区;孙膑、庞涓大战之地马陵山旅游区正在开发建设;平邑天宝梨花、费
县奇石和镶嵌于大山中的几十座大中型水库,都以其独特的风光成为山区旅游开发的热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