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110&run=13

一、所有制结构
建国前,封建农业经济在全区占主导地位,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多归少数地主所有。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内,已有少量集体合作经济成份存在。建国初,农业、工商业、交
通运输业均以个体私营为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很小。50年代初,互助合作运动兴起,
农业、手工业集体经济开始出现。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
后, 区内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公有、公私合营和个体经济并存的局面。
1958~1978年,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或取消个体经济,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在坚持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鼓励与扶持集体经济和劳动者个体经济的发展,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从工业经济看:建国初,全区仅有几个小型国营企业,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以私营为主。社会
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区内工业总产值中,全民、集体的比例是30∶70,个体私营经济已基本消失。
1957~1959年,因"大跃进"中兴办了一批国营厂矿企业,使全民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超过了
集体企业。1960~1976年,全民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75.5%;1977年以后,由于加快了
社队企业的发展步伐,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上升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1982年后,个体工业
开始起步,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上升。到1989年,全民、集体、联营、个体4种工业经济的比例关系为
31.6∶51.2∶4.3∶12.9。在乡镇企业中,民营企业占的比例大一些。1989年,全区联办企业个数占乡
镇企业的6.9%,产值占11.2%;个体企业个数占乡镇企业的83.7%,产值占23.7%。在1994年的工业产值
中,以国有和集体为主的公有制经济占81.7%,以个体、联营、股份制及外商投资为主的非公有制经
济占18.3%。在乡镇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所占比例更多一些。一个以全民、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多种
经济成份并存的工业经济格局已基本形成。
从农村经济看:1951年"土改"完成后,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个体所有制。经过互助合作
运动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农业用地93%以上为集体所有。据1963年统计,国营农场占全区耕地
面积的0.2%,人民公社集体经营的占93%,社员自留地占6.8%。1981年后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
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林场、滩涂等也推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畜牧业多为农户个体
经营,副业多为集体经营。
从交通邮电业看:建国初,以人畜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的交通运输业几乎均系个体经营。1957年
后,随着国营运输企业的发展,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城镇个体私人运输业组织起来,建立了运输合作
社,运输业全部由全民和集体企业经营。1982年后,允许个人购买汽车从事运输。到1987年,全区运
输个体户和联户达31774个,拥有载客汽车145辆,占全区总量的20.3%;拥有载货汽车1780辆,占全区
总量的21%;运输用拖拉机26375辆,占全区运输用拖拉机总量的95.8%。个体客运量占总客运量的6%,
个体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62.5%,个体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各占总量的7.4%和40.5%。1985年后,
全民运输企业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均占总量的80%左右,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占总量的10%-14%和
20%左右。邮电业自建国至今,虽多次变更管理体制,除农村电话属集体所有制外,其余全部为全民
所有制。
从商业看:1955年,全区有私营商业34529户,从业人员39985人。1956年后,国营和供销合作商
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1980年后, 个体商业发展迅速。 到1994年,全区共有国营和供销社合作商
业6128个经营单位,从业人员6.9万人;个体商业10.6万户,从业人员25万人。国合商业实现商品零售
额占社会零售额的51.8%,城镇集体和个体商业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48.2%。
二、产业结构
从三次产业划分的结构看:1950年,全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96.3%,第二、
第三产业分别占1.4%和2.3%。经过30年的发展变化,至1980年,区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
人员的88.3%,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5.7%和6%。30年里,从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8%。1989年,第一产
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74.5%,第二、三产业人员分别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5%和10.5%。9年
间从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14%多。199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4.1%,第二、三产
业分别占17.3%和18.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1980年,第一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20%左右,第三产
业占18%左右。 1987年, 第一、二、三产业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5%、24.6%和17.9%。
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到1994年,第一、二、三产业各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变化为33.01%、37.7%和29.3%。
从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结构看:建国之初的1949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93.6%,工业
占1.8%,建筑业占0.5%,运输业占0.5%,商业饮食服务业占3.6%。农业占绝对优势。经过40年的调整
和发展变化,区内物质生产部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到1989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工业占58.4%,
农业占28.7%,建筑业占6.3%,运输邮电业占2.3%,商业饮食服务业占4.3%。与1949年相比,农业下降
64.9个百分点,降到第二位,工业和其他各业都有所增加。工业上升了56.6个百分点,跃居第一位。
这个变化是可喜的,也是来之不易的。

临沂地区若干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表(%)
表4-1
┏━━━━┯━━━━━━━━┯━━━━━┯━━━━━┯━━━━━┓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
┃1949 │ 100 │82.4 │- │17.6 ┃
┠────┼────────┼─────┼─────┼─────┨
┃1952 │ 100 │80.8 │3.8 │15.4 ┃
┠────┼────────┼─────┼─────┼─────┨
┃1957 │ 100 │81.5 │7.4 │12.1 ┃
┠────┼────────┼─────┼─────┼─────┨
┃1965 │ 100 │62.2 │8.9 │28.9 ┃
┠────┼────────┼─────┼─────┼─────┨
┃1978 │ 100 │59.4 │18.1 │22.5 ┃
┠────┼────────┼─────┼─────┼─────┨
┃1990 │ 100 │47.9 │29.7 │22.4 ┃
┠────┼────────┼─────┼─────┼─────┨
┃1993 │ 100 │35.6 │36.9 │27.5 ┃
┠────┼────────┼─────┼─────┼─────┨
┃1994 │ 100 │33.0 │37.7 │29.3 ┃
┗━━━━┷━━━━━━━━┷━━━━━┷━━━━━┷━━━━━┛

从国民收入构成来看:1989年,全区国民收入中,农业占47.8%,工业占38.3%,建筑业,交通邮
电业和商业服务业分别占4.4%、2.3%和7.2%。与1949年相比,农业下降47.8个百分点,工业上升37.6个
百分点,其他各业均有上升。但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尽管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农业提供的国民
收入却高于工业9.3个百分点。这表明农业仍占全区国民经济主导地位,而其他各业发展仍显滞后。
从工、农业两大基本生产部门看:194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5.7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占98.1%,
工业产值占1.9%,而不足百分之二的工业产值也基本是手工业创造的。到199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587.8亿元,基中农业产值占27.9%,工业产值占72.1%。从产值构成看,临沂地区的经济进程已进入工
业化初级阶段。
在农业经济内部,1949年,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构成比例是85.3∶1.3∶8.3∶4.3
∶0.8。到1994年,发展变化为53.4∶4.5∶36.3∶4.2∶1.6。种植业比重下降31.9个百分点,其他各业比
重均有程度不同的上升,畜牧业比重上升最大,达28个百分点。农业内部这一比例结构已能较客观地
体现沂蒙山区的资源特色。

临沂地区若干年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表
表4-2 (亿元)
┏━━┯━━━━━┯━━━━━━━━━┯━━━━━━━━━┯━━━━━━━━━┓
┃ │工农业 │ 农业 │ 工业 │在工业总产值中 ┃
┃年份│总产值 ├────┬────┼────┬────┼────┬────┨
┃ │ │总产值 │比重% │总产值 │比重% │轻工产值│重工产值┃
┠──┼─────┼────┼────┼────┼────┼────┼────┨
┃1949│5.79 │5.6 │98.1 │0.11 │1.9 │0.1 │0.01 ┃
┠──┼─────┼────┼────┼────┼────┼────┼────┨
┃1952│7.28 │7.11 │97.7 │0.17 │2.3 │0.15 │0.02 ┃
┠──┼─────┼────┼────┼────┼────┼────┼────┨
┃1957│8.12 │7.56 │93.1 │0.56 │6.9 │0.47 │0.09 ┃
┠──┼─────┼────┼────┼────┼────┼────┼────┨
┃1965│10.44 │9.53 │91.3 │0.91 │8.7 │0.61 │0.3 ┃
┠──┼─────┼────┼────┼────┼────┼────┼────┨
┃1970│15.15 │13.17 │86.9 │1.98 │13.1 │1.3 │0.68 ┃
┠──┼─────┼────┼────┼────┼────┼────┼────┨
┃1975│21.44 │17.4 │81.2 │4.04 │18.8 │2.23 │1.81 ┃
┠──┼─────┼────┼────┼────┼────┼────┼────┨
┃1978│30.33 │18.77 │61.9 │11.56 │38.1 │6.07 │5.49 ┃
┠──┼─────┼────┼────┼────┼────┼────┼────┨
┃1985│66.7 │39.84 │59.7 │26.86 │40.3 │17.6 │9.26 ┃
┠──┼─────┼────┼────┼────┼────┼────┼────┨
┃1987│90.01 │40.42 │45.2 │49.29 │54.8 │30.45 │18.84 ┃
┠──┼─────┼────┼────┼────┼────┼────┼────┨
┃1989│125.24 │41.3 │33 │83.94 │67 │52.65 │31.29 ┃
┠──┼─────┼────┼────┼────┼────┼────┼────┨
┃1994│587.8 │164.2 │27.9 │426.6 │72.1 │147.1 │88.6 ┃
┗━━┷━━━━━┷━━━━┷━━━━┷━━━━┷━━━━┷━━━━┷━━━━┛
注:1989年以前的工业总产值为乡及乡以上产值;1994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为全部工业产值,其
中轻重工业产值系乡及乡以上产值。

临沂地区若干年份农业总产值结构情况表(%)
表4-3
┏━━━━┯━━━━━┯━━━━┯━━━━┯━━━━┯━━━━┯━━━━┓
┃年份 │农业总产值│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渔业 ┃
┠────┼─────┼────┼────┼────┼────┼────┨
┃1949 │100 │85.3 │1.3 │8.3 │4.3 │0.8 ┃
┠────┼─────┼────┼────┼────┼────┼────┨
┃1952 │100 │83.5 │1.5 │9.4 │4.7 │0.9 ┃
┠────┼─────┼────┼────┼────┼────┼────┨
┃1957 │100 │80.5 │3.9 │9.6 │4.5 │1.5 ┃
┠────┼─────┼────┼────┼────┼────┼────┨
┃1962 │100 │81.4 │3.8 │9 │4.8 │1 ┃
┠────┼─────┼────┼────┼────┼────┼────┨
┃1965 │100 │79.1 │5 │9.7 │4.5 │1.7 ┃
┠────┼─────┼────┼────┼────┼────┼────┨
┃1978 │100 │80.4 │3.6 │12.2 │2 │1.8 ┃
┠────┼─────┼────┼────┼────┼────┼────┨
┃1989 │100 │61.5 │2.8 │24 │9.1 │2.6 ┃
┠────┼─────┼────┼────┼────┼────┼────┨
┃1994 │100 │53.4 │4.5 │36.3 │4.2 │1.6 ┃
┗━━━━┷━━━━━┷━━━━┷━━━━┷━━━━┷━━━━┷━━━━┛

在工业经济内部,各项比例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轻、重工业结构由1949年的91∶9变为1994年的
62∶38。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占到85.4%。这表明,本区的工业是立足当地
资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企业规模结构:至70年代,区内无一家大、中型企业,所有
工业企业均为小型企业。70年代后才开始形成中型企业。至1980年前,全区只有两家中型企业。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业生产呈快速发展之势,大中型企业不断兴办和形成。到1994年,大、中型
企业分别发展到25家和103家,小型企业发展到1768家(乡及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产
值构成为16.5∶22.2∶61.3,固定资产原值构成为20.2∶34.1∶45.7,从业人员构成为12.8∶20∶67.2。
由此可见,区内缺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应变和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投资结构
1949~1979年,全区基建投资累计为13.9亿元。其中工业占47.2%,农业占31.4%,运输邮电业占6%,
商业占7.1%,科教文卫事业占4.9%,其他占3.4%。1980~1994年,全区基建投资总计77.7亿元。其中农
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29.4、0.1个百分点,而工业、运输、邮电业和科教文卫事业投
资比重却上升11和12.5个百分点。若按第一、二、三产业划分,后15年与前30年比较,第一产业投资
比重下降2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18.3个百分点。
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条件下,产业投资结构的变化,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主要受政策的导向影响。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临沂地区始终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
因而对农业的投资较大。1985年,地委、行署确立了“重工强农”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全区上下大
力发展工业,因而对工业的投资逐年加大。1985年达1.52亿元,1987年达3.52亿元,两年间工业投资翻
了一番还多。这一投资导向,使全区工业总产值在1987年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逐步加强了工业在全
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四、积累与消费结构
临沂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按人均分配的国民收入生产额和使用额均比较低,
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因此,消费基金与积累率之间客观形成了对立
统一的矛盾。1980~1987年,全区积累率平均为25.6%,低于全国、全省同期水平。其间,全区人均消
费水平仅为255元,低消费水平和低积累率是临沂地区积累与消费结构的特点。
1、积累结构。在近几年的积累总额中,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大体上是60∶40。生产性积
累占总额的比重,1986年为38%,1987年为50.5%,全民所有制积累占积累总额的38%左右,城乡集体及
其他所有制积累占积累总额的32%左右,城乡居民私人住房积累占积累总额的30%左右。
2、消费结构。全区社会集团消费始终受到控制,40年来一直在消费总量的8%以下,通常在5%~6
%之间波动。1989年,全区89.97亿元的国民收入中,有61.79亿元用于消费,占68.7%,用于积累的资金
28.18亿元,占31.3%。用于居民的消费资金占总消费资金的93.8%,社会消费资金只占6.2%。1989年,
全区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496.4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5.1元。 但与1980年全区居民平均消费水
平135.05元相比,却增长2.68倍,年均递增15.6%。1989年,全区城镇居民消费以吃的方面为主,“菜
篮子”、“米袋子”的消费占50%左右。穿着消费占20%左右,日用品和生活服务性消费占10%,文化
娱乐和书报刊消费分别占5%和1.2%。农村中,居民住房消费额占总消费额的10%左右。为了进一步发
展经济, 区内农民在保证日常生活有所提高的前提下, 将相当一部分消费资金用于家庭生产支出。
1989年,全区农民人均家庭生产费用支出为254.07元,比1979年增加221.47元,增长6.8倍,其支出比
重亦由28%上升到36%。人均生活费消费支出由1979年的83.8元增加到1989年的423.4元,增长4.1倍,其
支出比重由72%下降到56.6%,下降15.4个百分点。

临沂地区投资结构情况表
表4-4 (亿元)
┏━━━━━┯━━━━━━━━━┯━━━━━━━━━┯━━━━━━━━━┓
┃ │1949-1979年 │1980-1994年 │后15年与前30年增减┃
┃项目 ├────┬────┼────┬────┼────┬────┨
┃ │投资额 │比重% │投资额 │比重% │投资额 │百分点 ┃
┠─────┼────┼────┼────┼────┼────┼────┨
┃合计 │13.9 │100 │77.7 │100 │63.8 │ ┃
┠─────┼────┼────┼────┼────┼────┼────┨
┃农业 │4.06 │31.4 │1.4 │2 │-2.7 │-29.4 ┃
┠─────┼────┼────┼────┼────┼────┼────┨
┃工业 │6.56 │47.2 │45.2 │58.2 │38.64 │11 ┃
┠─────┼────┼────┼────┼────┼────┼────┨
┃建筑业 │ │ │0.9 │0.1 │ │ ┃
┠─────┼────┼────┼────┼────┼────┼────┨
┃运输邮电业│0.83 │6 │14.41 │18.5 │13.57 │12.5 ┃
┠─────┼────┼────┼────┼────┼────┼────┨
┃商业 │0.99 │7.1 │5.3 │7.0 │4.41 │-0.1 ┃
┠─────┼────┼────┼────┼────┼────┼────┨
┃科教文卫 │0.68 │4.9 │6.1 │7.9 │5.4 │3 ┃
┠─────┼────┼────┼────┼────┼────┼────┨
┃其他 │0.48 │3.4 │4.4 │5.3 │3.9 │1.9 ┃
┗━━━━━┷━━━━┷━━━━┷━━━━┷━━━━┷━━━━┷━━━━┛

五、劳动力结构
1949年,全区有社会劳动力238万人,占总人口的42.7%。其中第一产业236.1万人,第二产业0.48
万人,第三产业1.42万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99.2%、0.2%和0.6%。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内劳动力结
构亦发生了很大变化。1994年,全区有社会劳动力60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第一产业388万人,
第二产业104.2万人,第三产业112.8万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64.1%、17.3%和18.6%。与1949年相比,
劳动力总数增加367万人,年均递增9.7%;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151.9万人、103.72万人和
111.38万人。在总劳动力结构中,第一产业下降35.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17.1和18个百分
点。
从农村劳动力结构看:因临沂地区历史上就是农业大区,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
力中占绝大多数。经过45年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仅在比重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且有了明显的社
会分工。 1994年与1949年相比, 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已从99.2%下降到64.1%, 下降
35.1个百分点。1982年,全区411.41万名农业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服务业劳动力人数分别是385.4万人、7.11万人、4.81万人、1.2万人、7.4万人。其比例结构分
别为93.68∶1.73∶1.17∶0.29∶1.8∶1.33。到199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451万人,上述5行业的
劳动力人数则分别变化为289万人, 85.6万人、 40.1万人、 10.9万人、25.4万人,其比例分别为64.1
∶19∶8.9∶2.4∶4.2。在从事农业289万名劳动力中,从事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劳动力达57万人,占
19.7%。
从城镇劳动力结构看:1949年,全区城镇职工总数为1.9万人。到1994年,达到60.39万人,比1949
年增加58.49万人,增长29.8倍,年均递增7.9%。城镇职工占全区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也由0.8%上升到10
%。1949年,城镇职工在农林水气、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科教文卫事业和机关团体中人
员分布分别是151人、 4868人、 762人、5393人、2765人和5151人,其占城镇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是
0.8%、25.5%、4%、28.2%、14.5%和27%;到1994年,全区城镇职工从事农林水气、工业、建筑业、运
输邮电业、商业、科教文卫事业和机关团体的人数分别变化为1.07万人、20.83万人、1.55万人、1.8万
人、12.39万人、8.79万人和5.32万人。上述各业从业人员各占城镇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8%、34.5%、
2.6%、3%、20.5%、14.6%和8.8%。其中,工业、科教文卫事业等部门职工数量增加较大,所占比重有
不同程度的上升, 而商业、 机关团体的职工总数虽有增加,但所占比重却比1949年分别下降了7.7
和18.2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区尚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5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
之一左右;城镇失业人员2.34万人。这种劳动力结构的态势,既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
同时也给全区的社会就业带来沉重的压力。
六、区域经济结构
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80年代,临沂地委、行署立足本地
资源优势,确定了"两点一线三片"的生产力区域布局的战略构想,使区内三大经济区域和整体结构基
本形成。"两点"即临沂市和日照市。临沂市素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闻名全国的商贸和重
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日照自1985年撤县建市后,改变了临沂地区
单中心的城市结构。两座中心城市东西呼应,根据所在区域资源特点,发展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和促
进全区经济的现代化;"一线"即以横贯区境东西的兖石铁路为轴线的经济条带。兖石铁路在区境中长
达230公里,经平邑、费县、临沂、莒南、日照5县市、37个乡镇,面积2547.5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人。区境内设车站27个,年运输能力达1800万吨。兖石铁路的建成营运,对促进沿线县、市的经济发
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条带上,以日照工业区为"龙头"、由点到线,自东向西布局。东部为港
口工业经济,中部交汇点的临沂市以食品、轻纺、机械工业为强项,西段费县、平邑系前景广阔的华
东建材工业基地;“三片”即东部滨海经济区、南部平原经济区和北部山区经济区。东部滨海经济区,
包括日照市和莒南县、莒县(后划归日照),面积5619.6平方公里,人口302.5万,分别占全区的24.7%和
25.9%。该区域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水陆交通发达,具有发展港口工业、临海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
优越条件。1989年,该经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17亿元,农业总产值11.73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2.44
亿元,分别占全地区的24%、28.4%和27.3%;南部平原经济区,包括临沂市和郯城、苍山、临沭4县市,
面积5893平方公里,人口397.6万,分别占全区总数的25.9%和34.1%。该区域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
具有发展种植业的良好条件,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区域交通发达,建材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
具有发展轻纺、机械、化工、建材工业的条件。1989年,该经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6亿元,农业总
产值14.2亿元,乡镇企业产值21.98亿元,分别占全区的44.8%、34.5%和47.8%;北部山区经济区,包括
沂水、沂源(后划归淄博)、沂南、蒙阴、平邑、费县6个县和莒县的9个乡镇,面积11260.6平方公里,
人口467.5万,分别占全区的49.5%和40%。该区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经济条件较差,是全国18个连片贫
困地区之一。但该区域林果、畜牧、黄烟、中药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宜于建立畜牧、林
果、建材及黄金工业基地。1989年,该经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2亿元,农业总产值15.3亿元,乡镇
企业产值11.4亿元,分别占全区的31.2%、37.1%和24.9%。1990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莒县划归其管辖,
沂源县划走后,临沂地区的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为“一点、一线、三片”。即以临沂市为区域经济增长
的基点;以兖石铁路沿线为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轴线;以临沂、郯城、苍山3县市构成的南片平
原经济区;以莒南、临沭两县组成的东片丘陵经济区;以沂南、沂水、蒙阴、费县、平邑5县相连的
北片山区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