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708&run=13

饮食 民国之前,境内贫富悬殊,饮食依经济实力而异。富豪之家主食细粮,辅
以绿豆小米等杂粮,常吃蔬菜。一般平民百姓殷实之家,主食为高粱、玉米、谷子掺
少量大豆,大路蔬菜,亦不常用。贫苦人家,主食高粱伴以糠菜,平常年景半年糠菜,
半年粮,吃食主要是高梁面窝头,红粱粥,菜以咸菜为主。一日三餐,早晚喝粥。冬
闲时,为节粮,约半数农户一日两餐,如遇荒年不得温饱。
建国后,贫富生活水平基本相同。50年代初人们主食以玉米、高粱、大豆为主。
高粱或五米面,掺10%的豆面蒸窝头。麦季和年节吃细粮。细粮主要做成馒头、饼和
水饺。 蔬菜以茄子、辣椒、大白菜为主。1958-1965年,人们主食中地瓜占了多半,
地瓜切片晒干,磨粉,做成窝头。70年代,小麦、玉米等粮食逐步代替了地瓜干。小
清河北各乡镇,土地碱化严重,地瘠粮少,人们生活靠国家统销粮。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精耕细作,改良土壤,已碱化之地,逐年变好,
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人们的食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0年以后,全县城乡全年吃小
麦面粉。高粱、玉米大部分作为牲畜饲料。肉蛋禽及水产品作为辅助食品,普通蔬菜
家家常有。吃饭开始讲究营养价值,注重生活调剂。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吃水井也进行了改造,小清河以南,原来村村都有浅水井,
家家户户用桶打水,极不卫生。从70年代起,逐步改为深机井,水质好又卫生。小清
河北地多盐卤,井水苦咸,村头坑塘边垒一浅井以供吃用,实际是地上流进坑塘中的
雨水。有的村庄喝黄河水,水如黄泥浆,澄清后再用。进入80年代,大都饮用深井甜
水或经过处理的黄河水。
服饰 本县产棉,历代妇女勤于纺织,农家衣着自给。清代,男子留发辫,冬着
长袍或小棉袄。夏穿短褂,均右掩襟,质料家织布,腰系扎包,大裆裤,扎腿,穿黑
三根股子鞋,头戴疙瘩帽(本地叫帽垫子)、毡帽或三大扇帽。中老年农妇上身穿掩
襟半大褂,下遮过臂,大裆裤,扎腿,足穿尖鞋。衣服之颜色通是浅蓝、青、黑。有
的无染料染布,用老鹤爪(一种野生植物),石榴皮、国槐花煮染或用湾泥沤染。青
年女子穿着多为红、绿。蓝色或印花布及家织条纹、棋盘、棋子块、席花布等,五色
线交织,朴实大方。富商之家,衣料多丝绸,男子在家穿对襟便褂,外出着长衫戴光
缎帽垫子;冬穿长袍,外罩马褂,头戴缎面风帽,足穿白布袜,黑色双脸鞋或靴。妇
女上衣统右掩襟,年长者袖长及指,下边过臀色多为青、蓝、黑、赧。姑娘、少妇上
衣下边仅及腰、油到肘部,色为红、绿、花,大裆裤,外罩四扇绣花长裙,足穿绣花
鞋。婚者梳盘头,未婚者梳一根长发辫,戴耳环,戒指,手锡。政府官员,在家着便
服,公事着朝服。上衣马蹄袖,头戴绍帽子足穿朝靴。
民国期间,废清官服,男剪发,先留齐耳发,后剃光头,提倡女子放足(但本县
多数幼女仍缠足),未婚女子留一只辫子,少妇缩盘头,老妇在小清河南缩短纂,河
北馆长纂(到肩膀以下),男穿对襟褂,女穿掩襟半大衣,多土布,仍是大裆裤,扎
腿,男多穿园口鞋或三根脸子鞋。官绅学生,男穿中山服,外出穿大褂,项缠白色长
围巾。女穿旗袍,质料细布。
建国后,妇女不再缠足,改长辫或纂为齐耳发或两条辫子,男青年戴八路军帽或
八角帽。留分头,除老年和部分壮年仍穿旧式衣服外,男上衣有中山服、国防服、学
生服等式样,夏季男女多穿衬衣,男穿汗衫、背心、短裤等。衣服由原来的粗布改为
细布,颜色也趋多样化。1954-1958年,一度学习苏联,青年男子穿花马夹、花衬衫,
宽腿绿裤。 1958-1978年20年间,衣着单调,男妇老幼都穿大青、大蓝,男女青年一
度尚黄色服装。男穿五眼鞋、园口布鞋、松紧鞋;女多穿带鞋、松紧带鞋。冬季外出
男女均着黄、黑、蓝色皮领大衣、小大衣,男头戴三大扇皮帽,长围巾,裤鞋以条绒
布为时髦。1978年以后,衣着式样逐步增多,衣料越来越高级。中老年男子多着中山
装,少数西服,青年男女服装多样化,有西装、面包服、毛线衣、毛呢衣、皮卡克、
牛子裤,各式女上衣,连衣裙,健美裤等,中老年男子留平头,青年男子留长发,多
戴鸭舌帽。老年妇女留齐耳短发,中青年发式多样,有齐耳发,一条辫,高发会、烫
发等,城镇妇女多为烫发,冬戴毛线针织帽,男女均系长条毛围巾。
住房 清代及民国年间,境内富户住房比较讲究,一般为四合院,北屋为上房,
多为五间,中间三间高,两头两间矮,有的正房起5~7级台阶,称台屋,门前垒高台
称“月台”。东西偏房各三间,南属最低,一般三间。左右两前角一边厕所,一边过
道大门。多为青砖墙皮,青小瓦顶,重梁、椽子。室内安置八仙桌、太师椅、条几、
橱柜等。长辈住上房,晚辈住偏房。中层住户,一般也为四合院,砖基五、七层,土
木结构,草顶。室内垒土炕,炕内有烟道,通锅灶或取暖火炉。穷苦农户,只有几间
土房,砖基三、五层,土墙草顶。室内土坑,烟道通灶,冬季取暖。小清河南民房都
是“起山”屋,尖顶。小清河北多为平顶房,房顶梁擦粗壮,铺半尺苇草或称秸,厚
泥压顶,每年复一层泥。
建国后,群众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70年代,各村民房建设统一规划,新建房
屋由土坯、草顶、改为砖瓦房。到80年代,民房建设标准日益提高。北屋一般为3一5
间,偏房数量不等,全是砖瓦到顶。从1985年起,农民所建私房,多是“锁皮厅”。
住房兼伙房的住户,大为减少。寨郝、曹王、湖滨等乡镇,房屋建筑最漂亮,群众居
住条件较佳。 部分农民建起了别墅式的楼房小院,一般农户,有5间北屋两间偏房做
伙房,角上建猪圈、厕所,另一角有一个漂亮的大门。小清河北各村镇,也改过去的
土平顶房,为红砖瓦起尖房。
用具 木器家具:旧时,一般人家有抽屉、木箱、椅子、板凳等。富裕人家还有
方桌、条山几、八仙桌、太师符、立橱、水柜等。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旧式木器家具渐被淘汰,不少农家添置了大立橱、高低柜、写字台、组合橱、钢制折
叠椅、沙发等。
卧具:历代农家睡土坯炕,锅头连炕,冬季烧饭、取暖,隔年拆换一次,炕上做
肥料。结婚时才用木床,往往一张木床,若干户轮用,在生孩子之前,要改用土炕。
炕上铺苇席,苇席上面是铺盖。建国前有半数以上农户少铺盖,几口人合用一床被子,
头朝两头睡觉,叫“通腿”。建国后,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多数农户的被褥是用土织
印花粗布做成,人各一套,起床后将被褥卷起。70年代,开始用钢架床、水架床代替
土炕。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生活逐步富了起来,多数农户用上了木板床,个别购
置了沙发软床,席梦思床。床上铺盖多用花色细布或绸缎做成,起床后将被子叠成方
形,斜放床上,有的还盖纱巾,美观洁净。枕头由过去内填谷糠或麦楼的园形长枕,
改为长方形内填蒲律或棉絮的扁枕,上面复盖枕巾。
炊具:旧时,农家用土坯砌锅头,上置铁锅,用风箱鼓风,烧柴草,锅头连着土
炕,烟从土炕经烟道冒出。用积秸、麦秸编制的锅盖、拍子。锯开葫芦做水瓢,吃饭
用黑碗。竹筷,皿器是粗陶泥盆、罐和木桶等。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炊具也有
些变化,水瓢用钢铝制品,饭碗用黄碗、白碗、搪瓷碗等,泥盆、泥罐和木桶逐步改
用瓷盆和铁桶。进入80年代之后,有些农户多用钢精锅、铝锅、用蜂窝煤炉子烧饭,
部分农户和城镇居民,用上了液化气。吃饭用白瓷碗,并且由大碗逐步改用小碗。
取暖:清末,冬季农家用火盆烧绝挠(柴渣)或木炭取暖,富裕人家有铜质手炉,
烧木炭,专暖手用。一般农户无取暖设备。民国期间,有的农户,用煤油筒做一个炉
子,燃料是炭未加粘土和成泥叫“孔子”,平常不烧,只有年节烧。有的在炕边用砖
垒一炉子叫炕炉子,燃料相同。建国后,逐步有了铁烟筒铁炉子叫“憋咧气”。多是
花盆式的。进入80年代,这种取暖用具已很普遍。县城不少机关、企业、办公室和宿
舍,冬季取暖,安装了暖气。
照明用具:清代及民国时,民间照明,用铁碗豆油灯。民国21年(1932年)左右,
境内一度点灯用进口的煤油,称“洋油”。抗日战争期间,又用豆油灯、棉子油灯照
明。建国后,逐步用上了煤油灯。开始是用一玻璃瓶加个灯头,纸捻芯子,后发展为
罩子灯。70年代,农村陆续安装电灯,到80年代,电灯已基本普及。
交通运输工具:清代及民国年间,交通工具有轿子、轿车子,这都是“上”等人
用的。运输有木轮铁瓦牛马车。平民百姓只有水轮小推车,毛驴。民国盛期,境内富
商开始有自行车,称“洋车”。建国后,自行车逐步普及,运输开始用汽车、拖拉机。
50年代末木轮小推车及水轮马车废弃,全用胶轮代替。到70年代,农民上坡干活,多
数骑自行车。进入80年代不少人用上了摩托车,县直单位及乡镇大部都有小汽车。有
的个体工商户,也购置了小汽车。远途旅行,坐公共汽车或火车。1985年境内有自行
车16万辆, 自行车代替了步行;有运输汽车800余辆,拖拉机千余台,是本县运输的
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