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节令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707&run=13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也称元旦,俗称年。旧时,过年以前,家家蒸粘糕、
漠馍,买下年货。在腊月二十四日大扫除。腊月三十日晚称除夕,农家贴对联、请家
堂祭祖,打灯笼、放鞭炮、拉吕妈,①吃水饺,夜间祭天地,老人守岁。初一早晨,
给长辈拜年,行跪拜礼,老人给晚辈压岁钱,街坊见面要说“恭喜发财”!初一,小
清河北外甥必须赴外祖母家拜年;小清河南,这日不串亲,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五是
“五末日”,中午吃水饺,正月十五日之前,村村办“玩艺”,有的扎台唱戏。建国
初期,春节期间文娱活动最盛,有高跷、秧歌、龙灯、旱船等。互相串村表演,并给
全村父老拜年。从1958年到1976年,春节设家堂祭祖改为上坟;给长辈拜年,很少行
跪拜礼;街坊见面互相问好;文娱活动只有个别村庄扎台唱戏或演节目;有的村,正
月初一村民集中,进行“团拜”。1977年之后,春节文娱活动更加活跃,无论机关或
农村,拜年风习又兴盛起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亦称灯节。汉明帝永平年间,提
倡佛法、敕令正月十五点灯敬佛,从此开了放灯先例。到唐朝时发展为热闹的灯市,
出现了灯迷和杂耍技艺。 以后代代相延,愈演愈盛,门前挂灯3日。清代,家制门灯
各式各样,十四日晚为试灯,十五日晚为正灯,十六日晚妇女出游,叫“走百病”。
民国时期,元宵挂灯习俗有所发展。《博兴县志》民国25年本载:“上元节放灯,作
火树银花,陈百戏三日夜为度。”最盛时县城及兴福、利城、陈户等大村镇,举行灯
花会。日军侵占博兴后,民木聊生,人人自危,无及娱乐。
建国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元宵挂灯,放烟花恢复了起来。每年有百余村庄在
灯节期间扎台唱戏。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日趋富裕,元宵好花
更加兴盛,户户挂灯,放各式花炮,连续三晚。有的村镇放大型焰火。
过去庆祝元宵,在十五日晚全家人吃顿水饺,今有些平民百姓,也设酒宴庆祝。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惊蛰已过,百虫还阳,雨天开始打雷,俗称“龙抬头”。
这①拉目妈——传说过去有一姓吕的老娘,在腊月三十日晚冻饿街头,富人无人过问,
有 一穷母子俩将她拉到自己家中, 睡在灶前柴草上,天明枢不见,在柴草中留下许
多银子, 猪是神仙吕东宾之母。此后兴起每 在腊月三十日晚,家家户户用谷草在大
门前点燃,拖到自己家中,边拖边喊:“日妈来我家过年!”拉过门去之后,放下栏
门根,不让其走。天,农家有吃“炒旗子”、“打囤”的习俗。炒旗子是用黍米面加
糖,极饼,切小块,炒熟,再拌有炒熟的大豆,俗称“炒蝎子”,意示避蝎等昆虫。
又有此日是“囤的生日”之说,家家用草木灰,在院子里划圆圈,圈内放上五谷杂粮,
或钱币水饺,盖上瓦片或扣上碗,叫“填仓”,以祈五谷丰登。这天早晨用草木灰绕
自己宅院撒一圈,晚上点香沿院墙插一圈,叫“围宅子”,使害虫、病灾进不了家。
此俗除围墙插香外,其他自古至今仍旧。
清明(寒食)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的前一天(有的年分是前两天)寒
食。寒食,相传是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在绵山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
火寒食。 本地此目叫大寒食,清明这天叫小寒食,所以清明、寒食视为1个节日。清
明这天早晨,家家吃米饭,吃鸡蛋,祭祖上坟并给坟堆填土;少女们凑在一起,夜间
做“巧巧饭”①清晨到野外踏青。从寒食起,群众娱乐是荡秋千,到清明止,叫“悠
前不悠后”。清明前后,儿童放风筝。建国后,以上习俗基本延续;机关学校企事业
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学生给烈土扫墓,缅怀先烈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这天人们用黍米或糯米,
加糖、 加枣煮熟, 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形,叫粽子。用五色丝系于小儿手腕,叫
“戴五丝”,言能免较龙之患。门口上方插艾(草本一年生植物,火药),言能免全
家病灾。此风习延续至今。
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鬼节” 。 本县有的村庄过“十四”,有的过
“十五”。因夏季供品易腐烂,不能早购置,所以依村庄附近的集日而定。这天农家
请家堂祭祖,供品多为西瓜、水果、水饺、糕点之类,并采集在地里生长的禾麻等农
作物回来,用小儿在端午节手腕上系的“五丝”捆起,置于供桌坐位两旁,称“老爷
老妈拐棒”,据说是向祖先回报当年庄稼的好坏,用五丝捆绑,意味子孙旺祥。建国
后,随着移风易俗的开展,自1958年将请家堂改为上坟。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谓仲秋节,是庆丰收的节日。是日,家家吃月饼。晚间,
皓月当空,一家人在院子里摆上瓜果,月饼等供品,祭月,称为“园月”,表示一家
人团圆。而湖滨乡沿湖村庄,于是日晚,人们聚集湖边放河灯,即用荷花瓣或西瓜皮,
盛上油类,用蒲芯或棉花搓成芯子,放在油中点燃,放于水中,飘飘而去。水火相映,
荡满湖面,十分美观。建国后,一些迷信活动均自消,只是晚间置酒庆贺,至今兴盛。
辞灶 腊月二十三日为辞灶日,即送灶王爷上天。《太平御览》卷 186引《淮南
万毕术》云:“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本县祭灶风习,家家将灶神画像贴在锅头墙
壁正面,下横一搁板,以放供品。腊月二十三日晚,灶神像前摆上供品,供品中必有
“糖瓜”(一种粘糖稀做成的糖块),意在粘住灶神咀,免“白人罪”。然后,烧香
烧纸,连同灶神像一同烧掉,这就是送灶神“上天”。除夕夜,贴上新灶神画像,贴
上对联,占上香火,灶神又“下界”来了。《论语·八消》王孙贾有“媚舆媚灶”之
问, 可见祭灶风习由来已久。回958年在社会大改革中,破除迷信,灶神像无处买,
祭灶风习逐步消失。1980年后,此风习在个别地方又出现。其他节令风俗,还有:入
伏日吃凉面; 六月六日新媳妇必须到婆家, 这天要晒衣服、晒书;九月九日重阳节
“登高饮菊酒,食糕以除不祥”;十月一日①巧巧板——在清明前一天晚广少女伙伴
五、 七人会集一家,各自带小米若干,集中 做成米饭,夜不张灯,由主持者将事先
用作秸或木料制成的剪刀、纺车、笔砚、狗爪子等分别放在每碗饭中,每人摸一碗吃,
吃着剪刀,纺车表示勤巧,吃着笔砚表示有文采,吃着狗爪子表示笨拙。饭后一起野
外踏清。上坟祭祖;冬至,宴请私塾先生;腊月初八日腊八节,习吃腊八粥等。

#cd6B22
&1第二类 礼仪习俗

婚姻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代里,男婚女嫁奉行封建礼教。“全凭父母之命,
媒的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身价彩礼形同金钱买卖(有的可以公开买卖)。清道光
时,曾兴起幼男娶长女之风,博兴知县周王福曾出文禁止,但未从根本上革除,旧婚
姻制度仍未改变。包办买卖婚姻无爱情基础,往往造成夫妻不和,男方一纸体书,便
可将女方遗弃。而女方要求离婚,则受种种责难,离婚书需在厕所里写。妇女受虐待
逼死人命的事,境内时有发生。妇女丧夫,要为之“守节”。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到民国25年(193年)木足百年时间,而丧夫终生守节受到旧政府施表者910余
人。寡妇改嫁,更为难堪,前夫家要向寡妇索要身价钱,不给就不许上轿。行结婚礼
时, 寡妇一下轿,就怀抱1只大公鸡,有的还要抱一抱街头或门口的大树,以去掉寡
妇身上的“毒气”。再嫁妇女,被贬称为“二婚头”,携带的子女,贬称为“拖油瓶”。
穷苦人家为生活所迫,早给女孩子找婆家,并送交男方收养,女小于男的叫“童养媳”,
女大于男的叫“等郎媳”,通称为“团圆媳妇”,男女岁数相差太大。“团圆媳妇”
在婆家,多数受虐待。此情境内旧时村村皆有。1942年大歉年,日本侵略军在临胞一
带制造无人区, 益都、 临胞来本县逃荒的群众,将自己携带的小女孩,卖于本县做
“童养媳”的不下千余,男方多是聋、哑、瘸、瞎并年龄较大的残疾人。这部分妇女,
在解放后多数离婚。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两千多年的封建包办
买卖婚姻及损坏妇女的婚姻陋习,才被禁止。
旧式婚嫁程序,基本上沿用了古六礼的仪注,即纳来、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经过各朝代的演变,到民国期间,主要为:
一、说媒:即“纳彩”,经媒人从中同男女两方父母说合,只要“门当户对,八
字相合”,双方父母同意,就算初步口约为姻。
二、换号:即“问名”,是将男女双方名字,生辰和五服内男性祖辈、父辈名字,
用红纸贴写好,经媒人双方交换。
三、送柬:即“纳吉”和“纳征”的合并。由男方近服长辈同媒人,选吉日带着
写好的婚约及彩礼,到女方去交换婚约。婚约均以家长之名,上写“同意其子女结为
百年之好”字样,女方婚约由媒人带回,并以鞋、帽、笔作为回礼,是为正式订婚。
四、 上头:即“请期”,俗称“送日子”,在迎娶1个月以前进行。男方请卜者
据双方命相查定婚期,用红纸写好婚呈,婚呈要写明:迎娶日期及新娘坐帐、开面、
梳妆、上下轿的面向与送迎女客所忌等,一式两份,一份留男家,另一份连同蒸好的
80个大馍馍、 8个花馍馍(盖红纸花)、彩礼、钱,用食盒抬着一并送给女方,女方
只回4个花馍馍,其余全部留下,并以大糕为回礼。
五、送房:在结婚前一天或两天,女家往男家送妆意,一般有桌、椅、箱、柜、
铺盖、衣服、化妆用品等,属女家赔送,殷实之家用马车载送。穷苦人家用小车推、
扁担抬。车辆扁担上都贴有红纸,带有喜庆色彩。
男家在送意房这天,大门前檐下,横挂一长条红绸,门贴对联。亲朋来送礼,礼
物一般有猪肉、藕、粉皮、喜帐等,个别有活鸡鲜鱼,喜家设“礼拒”专记亲朋送礼
及现金收支,并设席连送获者一起招待,划拳行令,喧嚣邻里,日暮而去。
六、迎娶:在迎娶的前一天晚上,雇用戏班在大门外援桌唱戏,一开始吹打,叫
“响门”。响门之后,开始“行礼”,行礼就是新郎给本族长辈磕头,乐队吹奏,鸣
锣开道,唱礼官架红毡领新郎逐家唱礼,磕头。行礼毕,戏班在门前唱戏,每唱一折,
礼柜派人用托盘送一次赏钱(有的是用红纸包好的现金,有的是用红纸条写着的钱数,
最后一次结算)。一般是戏唱通宵。是晚主家要宴请邻里乡亲、送礼者及第二天帮助
娶亲的“三班人”(抬轿的打旗的和吹鼓手)。天将五更,开始迎娶,派人肩挑食盒
先到女家,说明花轿即将到来。迎亲队伍,前边是吹手班,其次是旗、锣、扇,后面
是两乘花轿,新郎桥在前,绿色装饰,新娘轿在后,红色装饰。到女家后,新郎木下
轿,女家送来水饺,”吃两个,留下筷子插在袜筒内带回(小清河北一带,新郎下轿,
到岳父家八席,称上宾)。新娘头带蒙头布,由两人用椅子抬至轿前,按《婚呈》规
定的方向上轿。花轿走后,女家要将一盆水泼在门外,表示嫁出去的闺女,如同泼在
地下的水。当迎娶队伍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到达男方家门时,要点燃火把,放鞭炮迎
接。花轿落地要按《婚呈》规定的方向。新娘进家后,先拜天地,后入洞房,此时在
院内扬火烧(用面粉洛的小食品)、喜糖。当日新娘“坐芦帐”,由亲戚朋友送小饭,
不吃婆家饭。将新郎带回的筷子连同一对红砖压于大门房顶。晚上,闹新房的人散后,
夫妇喝“合婚酒”,洞房内通宵不熄灯,翌早,新娘掏锅底,锅底放着婆婆预先放的
“扒灰钱”。早饭后,带新娘上坟祭祖,用红纸压坟头。
七、陪六日:此程序原来是在结婚后第六天进行,后改为三日,民国末又改为二
日,新娘的婶子大娘等女客,来男家接新娘“回门”,男家宴席,接待叫“陪六日”。
八、认亲戚:新娘“回门”第二天,同父母一起带上烙好的食物(叫黑旯旮食),
第一次走婆家。男女双方家长正式会面,男方酒宴招待,日暮女方家长归。新娘留下,
晚饭新娘接面条,全家喝“腻和汤”。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后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男女结合,经过自由恋爱(有的经媒人说合)条件
成熟,即可到基层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婚姻就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换号”、
“上头”等旧的程序已经废除,迎娶也大为简化:50年代初骑马桂花,60年代用马车,
70年代用自行车,80年代用拖拉机、小汽车。但个别地方,仍存有“送柬”、要彩礼,
大摆宴席等变相买卖婚姻及铺张浪费的现象。
丧葬 人死后,本家人在“指路”以前木准哭,首先给死者穿衣,衣料一般为次
布,有的早做下叫“寿衣”,有的临时置办。送老衣服不钉钮扣,只缝系带。先由孝
子试穿(男性死亡由儿子,女性死亡由儿媳),里外套好后脱下,由孝子抱头部,其
他人帮忙,给死者穿好衣裳,抬到灵床上(有的原地不动),然后进行以下程序:
一、指路:在院内放一把椅子,用一竹杆或怵秸挂上纸幡,孝子站在椅子上,高
举纸幡,面向西南,指着死者称呼,高喊三声“上西方大路”。这时全家人嚎陶痛哭。
哭毕,给死者烧纸,头前放上三半碗半熟的米饭,叫“倒头干饭”,将筷子斜插饭中。
灵前点灯,烧香,昼夜不灭。将纸幡挑在大门一侧,门上贴白纸,以示哀户。
二、持服:“指路”之后,街房帮忙者开始为死者五眼之内的亲属促鞋缝制孝衣。
服期分五种,即:展哀服,凡子及未嫁之女为父、母,承重孙为祖父、母,妻为夫,
都服之,服期3年。齐哀服,是孙为祖父、母,夫为妻,侄为伯、叔父母等,服期1年。
大功服, 是堂兄弟末嫁堂姊妹等,服期9个月。小功服,凡为本宗曾祖父母、伯叔祖
父母、 堂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的堂姊妹、兄弟妻等,服期5个月。细麻
服, 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未嫁之族姊妹等,服期3个
月。以上服制,在民国末,已不严格执行,建国后,群众自动废除,仍留直系亲属持
服一定时期的习俗。
三、送浆水:亲人去世后从第一天起,其子女及近族后代,每日三时到土地庙送
浆水,3至5日,直到“送盘川”后结束。由两人抬一水桶,盛少量水,走在队伍前面,
孝子端圈盘,上放香纸,其他亲属随后,到土地庙内将香纸烧化,水倒掉,去哭,来
不哭。此俗直到50年代基本废止。今个别地方仍有。
四、报丧:人死后,丧主派人到亲戚家报信,报信方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无论
口头或书面报丧,都要说明死者去世、入敛、出殡时间。
五、吊望:死者的亲友闻讯后前来瞻谒死者遗容,叫“吊望”。一般亲朋乡里,
随带一卷烧纸,个别随带现金,用白纸包好,作为“祭仪”。用望者进大门就哭,孝
子孝孙们哭着迎出,跪下磕头拜谢,家中女眷在死者两侧陪哭。吊者哭一场后离去。
六、送盘川:一般在第三天傍晚进行,送盘川的规格,因贫富木一,殷实家庭有
纸草扎成的骄车、马子、四抬扛;一般的有一抬轿,两抬扛;贫苦家庭还有只糊一个
纸包袱的。事先运到村西门或南门内外。孝子们送最后一趟浆水时,由一长者用纸幡
在土地庙里“拖魂”,然后孝子用孝衫兜着,由两人搀扶,慢慢到“纸草”停放之处
放到桌后的椅子上,桌上摆有祭品(多为花祭);由生前好友及知名人物按辈次拜祭,
孝子跪于两旁。拜者穿白大褂,先拍香,后莫酒,行三拜九扣之礼。然后,将灵幡兜
起,放到草纸车上,将纸草点燃,连同死者生前常穿的衣服一同烧掉(境内蔡寨乡一
带殡后将死者褥子枕头仍到屋顶上)孝子们向前一步步磕头,表示送行,送出老远,
放声哭着回家。
七、入棺:所用棺材多松、榆等木做成,穷苦人家用杂木薄板,将棺材染成紫或
黑色,放干正房门里正中,或停在院内灵棚里。棺前刻一福字,两边有对联。棺底铺
上草木灰,然后铺上褥子(忌讳铺被子),将尸体移入植内,棺盖不全盖严,以备有
人瞻遗容。
八、入殓:在发丧前进行。要等“娘家”人到齐(女的娘家,男的岳父家,统称
为娘家、老娘家),孝子端着圈盘,放上福子(头上带的白布)跪请老娘家看着入殓,
待娘家人看后,才正式盖棺下扣。出殡前丧主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空地挖好墓穴,
垒好墓室。孝子带小锅、油和粘糕到墓中煎吃,叫煎糕。
九、出殡:出殡这天,在院内扎一灵棚,棚内摆设香案及死者牌位,孝子及主要
男属跪于棚内两侧,女眷守在棺材两旁。上祭人进入灵棚拜祭,男女陪哭。送葬亲属
每人一根缠白纸条的柳棍叫“哀杖”。怀里揣上小馍馍叫“揣孝”。孝子穿的孝衫胸
部敞开,腰系麻绳,头戴麻绳结的笼头,上系朵朵棉花,女眷披头散发,头被孝布,
直扎腰间。“起灵”时,有人拿菜刀砸碎一黑碗,送葬人放声大哭。孝子头顶瓦片,
上面用篆字写着“敕令斩鬼”四字,有的写“孝”字,儿媳抱一个罐子叫“下水罐子”。
将棺材抬出大门,放在16人抬的架子上,罩上架罩,男属在灵前,女眷在灵后哭送,
吹鼓手吹哀乐配合。行至第一路口,孝子将瓦摔碎,叫“摔瓦”。到莹地下葬后,孝
子抓一把上扬在棺材盖上,表示亲自掩埋。送葬人将哀杖扔入坟地,孝子敞开怀回家,
坐在停灵处的席上,喝一碗豆腐场,表示全家有福。
十、复三谢孝:出殡后的第二天黎明,儿女们穿白孝衫到死者坟前烧纸祭祖,大
哭一场, 称复三。 回来后到丧葬帮忙者门前致谢,叫“谢孝”。有的用白纸条写上
“恕谢不周”贴到大街上。天亮后,穿白孝衫到亲戚家谢孝。出殡第三天,死者家属
用林秸做个门形,插在坟前,叫做“园坟”。
十一、垒七:从人死第一天起,每七天为一祭,叫“垒七”。一般有二七、三七、
……尽七, 共 4 9天,每逢一“七”,儿女穿孝服到坟前祭扫,哀哭,并烧纸柜、
纸做的“摇钱树”、“聚宝盆”等。
旧俗还有孝子百日不剃头,不到娱乐场所活动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宣传破除迷信,号召丧葬礼仪从简,改革殡葬风俗。1967
年建立博兴县火葬场,开始推行火葬。1978年组建丧葬改革委员会,全县杜绝了土葬。
1985年全县446个行政村, 建立劳动人民纪念堂的有87个村,占村数的19.5%。丧葬
改革之后,公职人员死了,单位发唁告,同仁、亲友瞻仰遗容,火化后开追悼会,亲
属带黑纱,亲友送花圈、挽帐。在农村仍有指路、子女持服、报丧、吊望的习俗。个
别村庄仍有送浆水、送盘川及埋葬骨灰盒举行出殡仪的沿旧做法。
生育 妇女分娩后,在房门口系红布,以防生人进内。产妇一般主食小米、鸡蛋、
红糖等,月内忌冷水浴,洗衣服,出宅活动。
小儿出生后,派人到外祖母家报喜,报喜人以拿手巾为生男,拿包袱为生女之标
记,也有的口头述说。
第三天(也有第五天的),外祖母门上的亲戚送米面(现在送的是更高级的食品)
中午外祖母亲自烧香纸祭天地,以保小儿平安。午后主家向邻舍分饼和染红了的鸡蛋。
月内,邻里亲朋赠送鸡蛋、红糖、挂面等祝贺。
小儿出生第十二天,亲戚朋友带上99个水饺,切99刀面条,鸡蛋、红糖等前来祝
贺, 中午主家以水饺、 面条有的设宴招待。境内小清河南叫“送十二日”,河北叫
“圆耳朵”。
小儿满月,产妇抱小儿回娘家“过满月”。小儿出生百天叫“百响”,姑姨、岭
子都来“送百晌”。礼物主要是小儿衣服。“姑家裤,姨家扶,岭子做鞋街上跑”,
妹子送鞋帽。主家设宴款待宾朋,午饭喝面条,称“百晌场”。午后,主家向邻里分
面条,邻居收下后,将碗翻扣在托盘内,回赠少量现金,以示喜欢(换),“百晌”
前一天给小儿剃头,称“百晌头”,祝愿小儿长命百岁。
生日 本地注重于老人和小孩过生日,老人生日称“寿辰”,小孩过生日有两层
意层:盼望孩子快长大,纪念母亲“苦日”。
旧时,穷富悬殊,穷人糠菜难保,小孩生日,只是给小孩吃顿无糠菜的饭食。一
般人家过生日,无论长幼,中午饭全家改善生活。富裕人家特别是官宦人家,对过生
日非常重视,老年人寿辰更为隆重。这天,亲友有的抬着盛寿礼的大食盒前来祝贺,
有的赠送寿帐、寿联、寿画等礼物,主家设宴招待宾朋畅饮,尽兴方散。
建国后,人们生活水平相差不大,大多数人家,无论长幼过生日,习惯中午吃水
饺。随着生活的提高。过生日风习盛了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温饱问题
逐步得到解决。老年人寿辰,子孙亲友前来祝寿,寿礼中增加了寿辰蛋糕,肉、鱼、
奶粉或其他贵重营养品,主家白天招待来宾,晚上宴请乡邻。小孩生日,日渐隆重,
特别是独生子女过生日,有的也宴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