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妇女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489&run=13

妇女联合会 1940年初,博兴抗日根据地六区的阎坊、康坊村首先成立妇女抗日
救国会(简称妇救会)。11月在三区郑家村成立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张浩。是年三、
六区(阎坊、陈户两区)各村先后建立了妇救会。1945年3月一区(今博兴镇)、三区(今
陈户镇)、六区(今阎坊乡)112个村建立了妇救会,有会员5034人。1949年10月改为民
主妇女联合会,在全县区、村均健全了组织。1957年改为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村
级妇女组织改为妇女代表会。“文化大革命”中妇女组织一度瘫痪。1973年3月恢复。
1985年县妇联内部机构有维权部、少儿部、办公室。妇女干部11人。下辖12个乡镇妇
联,446个村妇女代表会。
主要活动 战争年代妇救会是拥军优属、动员参军的主要力量。1944年冬季大参
军,三区尹楼村尹洪英带头送郎参军,编为戏剧宣传,推动了全渤海区的动参工作。
1945年郭玉梅动员未婚夫参军,载入《渤海画报》,闻名遐还。在他们带动下,全县
出现了许多妻送夫、母送子、送未婚夫参军的动人事迹。这次大参军,全县有2623名
青壮年入伍走上前线。 ‘
1942年日军对博兴根据地实行“蚕食”、“扫荡”和“经济封锁”,在经济困难
的情况下,妇救会组织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组织纺织合作社纺线织布,先后织布43
万正,裹腿3.5万副,布袋74560条,支援前线。全县妇女做军鞋5124双,袜子6069双,
捐献现金95万元, 只陈户区妇女3天就抢做军装5000套,送给前方将士。在参军、支
前和大生产运动中, 涌现出众多妇女模范人物。纺织模范韩秀贞1叫9年4月出席全国
妇女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博兴县各级妇救会在反奸诉苦,土改反霸中,妇女积极参加。每次诉苦、斗争大
会,妇救会的人占有半数。反封建争取妇女自身解放。解放小妾、丫环、童养媳。婚
姻自由。争取妇女文化翻身,村村办识字班,妇女参加学政治、学文化。
建国后,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参加“抗美援朝”、“结束土地改革”、“镇压反革
命”三大运动、及互助合作和农业增产运动。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县、区、乡、
村的政权建设,均有妇女参加。全县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妇女成为生产战线的生力军,
妇联为解放妇女劳动力, 举办托儿所、幼儿园,到1959年发展到535处,使带孩子的
妇女,得以参加农业生产。1957年妇女参加蒲编业的有5365人。1958年参加打井的妇
女1113人, 参加水利工程,挖沟的10192人。同时各级妇联配合计划生育部门,搞好
计划生育工作,配合卫生保健部门对妇女病进行普查与防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妇联鼓励妇女劳动致富。编织、养殖业遍及全县,在
搞活市场商品流通中, 妇女积极参与。 妇联还不断组织妇女参加义务劳动。1983年
“三八” 妇女节,组织妇女7864人植树81987株。在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开展“五
讲四美”活动,教育妇女尊老敬贤,建立和睦家庭。以青年妇女为主组成百余个送温
暖小组, 定期定员,为孤寡老人服务。1985年全县评出五好家庭160户,好媳妇2650
人,好婆婆1500人,“三八”红旗手90个。“三八”红旗集体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