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统一战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477&run=13

1931年6月,中共党员刘顺元以国民党青岛特别市委候补常委的公开身份来博兴,
对国民党博兴县党部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了县党部执委窦育任等一批同情和
支持革命的分子,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1月,窦育任与进步人士赵炎周等人,倡导
组织互济会, 支持共产党的活动。 成为1932年的“八四”暴动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八四”暴动失败后,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密令逮捕王博昌、蔡秉虔、晋吉清等人,窦
育任立即告知博兴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卢延年(高星华,现任国务院参事),通知他们离
开博兴隐蔽,幸免于难。
“互济会”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一种形式。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是党的外围组
织。 1932年10月,刘顺元在济宁被捕,互济会员赵炎周等人筹款500元救济。中共党
员李景房(李相韩) 被国民党追捕时,曾在菜园村赵炎周的家中居住3个月。1933年赵
任国民党博兴县联庄会副总指挥(总指挥为县长兼)时,得知要逮捕师范讲习所党支部
副书记李汝瀛(李震)的消息,及时报信使其脱险。1937年中共鲁东工委组织部长杨涤
生来博兴视察,也住在赵的家里,有些党的会议在其家中召开。
1938年3月, 通过统战工作,鼓励和帮助爱国民主人士陈竹村建立五区抗日人民
自卫团,后改编为博兴县抗日人民志愿军。1938年6月在博城成立了以刘宝地为首300
余武装的一、三、五区联防队伍。王博昌、马巨涛、相炜、王苇塘等人随部驻博城作
宣传教育统战工作,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1942年春季普选中,中共领导和开辟的根据地从村到县各级政权均实行“三三制”
(即在政府机构中,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扩大了抗日统一
战线。 1945年9月党外知名人士贾山水被选为县参议会副参议长。1946年任命民主人
士柳文波为卫生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
大会中,都有适当比例的民主人士参加。政府机构中均有非中共党员担任领导职务。
1957年反右派斗争,使统战工作受到影响。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党的
统战工作。县委统战部于1975年恢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统战工作
得到加强,统战政策得到落实。从1979年开始,党的统战工作逐步出现了新局面。中
共博兴县委统战部会同有关单位认真落实统战政策,对错批错斗的民主人士予以平反
纠正、改正,补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发、扣发的全部工资。为14名原国民党起
义投诚人员确定身份,颁发证书,并落实了有关政策。
1980年以来,县委统战部为统一祖国大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台湾同胞、港澳
同胞和旅居海外侨胞的统一战线工作。通过“三胞”眷属及与台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
各界人士,向海外宣传“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介绍大陆
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成就,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全县去台人员200余,他们在大陆
的亲属270户, 港胞及移居美国、日本、苏联、西班牙、泰国等华侨20户,政府对他
们的生产生活多方照顾。1985年有台胞4人来博兴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