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交换比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396&run=13

1933年境内主要农产品和主要日用工业品交换比价为:
┌─────┬─────┬─────┬────┬────┐
│ │ 食盐 │ 食糖 │ 火柴 │ 白布 │
│ │ (市斤) │ (市斤) │ (合) │(市尺) │
├─────┼─────┼─────┼────┼────┤
│小麦1市斤 │ 4.36 │ 2.82 │ 12 │ 6 │
│ │ │ │ │ │
├─────┼─────┼─────┼────┼────┤
│棉花1市斤 │ 2.27 │ 1.47 │ 6.25 │ 3.125 │
└─────┴─────┴─────┴────┴────┘
1937年-1948年间, 国民党政府滥发钞票,法币贬值,物价爆涨,粮食、棉花等
农产品价格上涨410万倍,而工业品价格上涨880万倍,10斤粮食,换不到1包火柴。
建国后,人民政府坚持以粮食为中心的比价政策,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逐步
缩小工农业产品差价。
1950年-1955年工农业商品价格升降指数为:
┌────┬────┬────┬────┬────┬────┬────┐
│项 目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
│ │ │ │ │ │ │ │
├────┼────┼────┼────┼────┼────┼────┤
│工业产品│ 100 │165.63 │176.52 │ 59.79 │152.62 │148.75 │
├────┼────┼────┼────┼────┼────┼────┤
│农产品 │ 100 │106.28 │111.26 │117.53 │117.45 │115.96 │
├────┼────┼────┼────┼────┼────┼────┤
│总指数 │ 100 │135.96 │143.89 │138.66 │135.04 │132.38 │
└────┴────┴────┴────┴────┴────┴────┘
到1958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比1952年提高20.8%,其中粮食为16.6%,家禽产品提
高37.8%,烟、棉等经济作物提高5.5%,而同一时期工业品零售价格只提高0.13%。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了16.6%。1979年再次提高了粮、棉、油、猪、蛋、菜、水
产品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粮食类提高幅度为20.8%,超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加
价50%, 销售价格猪肉提高40.3%, 牛肉提高50.9%,羊肉提高50.4%,鲜蛋提高
29.4%,水产品提高48.3%。1983年化纤品价格平均降低20.4%,棉织品价格提高50
%。经过物价调整改革,1983年比1978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总指数提高了58.9%,其中
粮食提高了29.6%,经济作物提高29%,禽畜产品提高25.6%,与工业品交换综合比
价(以农副产品收购牌价为100)为82%,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缩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