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统计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383&run=13

博兴县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对每年每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统计,
给本县制定计划和领导人施政,提供了可靠依据;1956年商业统计资料中,有个体商
户911户, 从业1379人,共有资金8.24万元,给1956年对私商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数
据。 1958年-1961年“浮夸风”、“大跃进”中,统计图表遍及城乡,县设计的农业
进度统计表有指标80余项,各种作物耕作程序、面积、产量等均月报进度;工业总产
值、主要产品产量五日或旬报进度。当时对农业生产进度,起过促进作用,但统计数
字特别是农业进度日报,多是层层估计,失去科学性、准确性,不但失掉监督作用,
而且带来不利影响。
1964年进行的家计调查,通过资料整理,反映了农民的收入、支出、消费、购买
力等情况,对于县领导决策及推算农民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起到了
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1970年统计工作被削弱,统计调查工作基本中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经济搞活,更显出统计工作对经济
宏观控制的重要性。 1983年-1984年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举办培训
班, 对123名统计干部进行培训,并每年进行1至2次《统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增强
了统计资料的科学性、准确性。1985年的农村经济全面调查和全县工业普查,给本县
制定《“七五”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在工业普查资料分析过程中,
全县共写出分析报告53篇,其中宏观分析5篇,向地区推荐15篇,向县府领导推荐5篇。
这些数据和分析报告,比较全面的揭示了全县工业发展历史概况,以及当前工业生产
规模、产品结构等情况,对领导决策很有参考价值。同时对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搞活
经济、推行经营责任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