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邮运投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306&run=13

邮路 1924年,博兴设中华邮政,邮路干线一条:博兴——高苑——桓台——周
村,后又增博兴——蒲台——利津。县内集镇信柜六处,邮路不足百公里。
1940年,干线邮路一条,博兴至张店,途经兴福、索镇、卫固邮务所。自行车,
当日班,张店的来博兴,博兴的去张店。
1940年秋,博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三、五、六区建立传递站。因战争环境,
报刊传递均不正常。
1943年2月,渤海日报社驻广北八大组(垦利县民丰乡) ,博兴之报纸邮件,由广
博蒲三边战时邮局承担。 有干线邮路1条:由三边邮局驻地高家——广饶北部的东西
寨, 全长35公里。支线邮路2条:高家——杨家枣行,全长10公里。高家——相呈,
全长10公里,均系步班肩背人挑。
1944年5月,广博蒲三边邮局撤销,博兴战时邮局成立。有干线邮路4条:①从战
时邮局驻地周家庄子(今属陈户镇)西去,经崔家、蝎子王,到高苑(今高青县)的西站,
全长15公里;②周家庄子——范赵——纯化——蒲台县的朱家(今属滨州市)全长15公
里;②周家庄子——辛杨——兴许——临淄,全长30公里;④从辛杨站东去——广饶
全长30公里。均系马驮步班。1946年新增由堤上西去经祁家至高苑(今高青县)的干线
1条, 全长35公里。1947年秋国民党军进攻,邮路中断。但主干邮路保持畅通。同年
渤海行署移驻惠民县北部,因之邮路变动。一、从惠民的桑落墅经堤上至辛杨站,境
内长30公里。二、由桑落墅经青河镇、青城、高苑至本县堤上而至辛杨站,境内长40
公里。 部分邮路开始使用自行车。1948年,博兴战时邮局迁入博城后,有邮路2条:
①博兴——高苑,全长30公里。②博兴——广饶,全长30公里。自行车当日班,县内
网路尚未健全。
1949年通往柳桥、赵冯、兴福和陈户邮政代办所的邮路长95公里,后逐年扩展,
至1957年,先后于寨高、湾头、曹王、相公、龙河、纯化、店子、利城、小营、乔庄、
龙居、 史口、焦集、道旭、阎坊设邮电所,邮路长度日增,至1985年,有干线邮路2
条:博兴至张店、博兴至滨州市共长85公里,及通往11处邮电支局和前线邮电所的支
线邮路,全县邮运路线长954公里。
邮具 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邮运为人背肩挑。邻县通邮为驴驮。1930年邮运开
始用自行车。1948年邮件、报刊增多。干线邮路用自行车和驴骡驮运。1950年后,自
行车和马车为主要运递工具。1951年张店、北镇段邮路,委办汽车,由运输公司客车
代运。 县内支线用自行车运送。1961年自办汽车邮路2条:博兴——张店、博兴——
北镇。县内支线全用自行车运送。1969年开始,部分邮路使用摩托车,其他仍以自行
车为主要运递工具。1985年运递工具计有:畜力车2辆,自行车40辆,摩托车4辆 (三
轮3辆),汽车2辆。
投递 清末民初,邮局属官办,主要为官府、商号服务。1924年农村通邮。30年
代,1名邮差(自行车) 跑全县,每5天1圈,邮局收发兼城内步班投递。邮差投递到六
处信柜(焦集、陈户、兴福、利城、纯化、民有镇)和其他集镇,群众赶集认领和亲朋
捎转。
抗日战争时期,民间通邮中断。战邮只负责军政文件及报刊的秘密传递。1945年
秋,抗战胜利后,民邮由邮务员不定期步行投递到集镇,托人捎转到户。1949年县到
区每天投递1次,农村3天1次,步班投递。1956年全县各农业社(村)设投递员1人,采
用自编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局投到公社(乡镇),社投到户,1959年改为自编力量
投递。平常邮件、报刊,投到农村投递点,挂号信投到户,自行车逐日班。1980年至
1985年农村建立投递点,一律用自行车,局到点,点到户,当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