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油、棉加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210&run=13

晚清及中华民国期间,境内油棉加工主要是个体生产,尤其是棉花加工,基本是
手工操作。博兴县历史上盛产棉花,农村妇女几乎人人能纺线织布。县境北部今陈户、
阎坊、纯化等乡镇,农村户户使用简易扎花机,手工操作加工棉花。轧花机由脚蹬、
手摇, 铁木两轴反向旋转,挤出棉籽,即为皮棉。弹花是用1个带弦的木制弓子,以
半米左右的枣木锤(两头带锤),敲打弓弦,即将皮棉弹成棉絮。农村俗称绒子,即可
纺线织布。40年代农村出现了几户合伙开设的棉花加工作坊。他们用畜力轧花机,进
行半机械化生产,实行对外加工。在县境北部平均3至5个村1处,加上各户手工加工,
基本满足境内所产棉花加工的需要。到1948年万兴成就建立纺织作坊97处。食油主要
是农村个体生产的油坊加工。用石碾将大豆、棉籽碾碎,上锅蒸煮,然后压榨出油,
渣子即成豆饼或棉籽饼。民国时期,境内油坊已有30余家(不包括原蒲台县划入部分),
如辛安、康坊、冯吴等村均有分布。
1956年始,个体弓房与油房有的下马停产,有的转入生产队集体经营,但已寥如
晨星,而代之以县属油棉加工厂。
1949年, 县联社在湾头村建油棉加工厂1处,不久,因资金不足交清河三专署。
1951年兴建小营、东关、麻湾3个油棉加工厂。
小营油棉加工厂,坐落今滨州市小营镇,占地6.5万平方米,山东省供销社投资
70万元,责成惠民地区供销社筹建,直属省社。1956年下放给惠民地区农副产品采购
局,1957年7月移交给博兴县供销社管理。1983年11月更名为博兴县第二油棉厂。
东关油棉加工厂为博兴县县联社兴建,坐落于博兴城东关东首,1958年迁往今胜
利三路中段西侧, 北靠博城五路,南临博城六路,占地3.92万平方米,1962年并入
小营油棉厂, 1964年重新分出,1984年5月迁往北八里庄,同年11月更名为博兴县第
一油棉厂。
这3个油棉厂初期各仅有轧花、 榨油两个车间,主要生产皮棉和卫生油。设备简
单,仅有32英寸皮辊机、手操打包机,以25马力的柴油机作动力。1952年,小营油棉
厂安装151型螺旋榨油机2台,为中国花纱布公司代加工,生产任务由花纱布公司安排,
并付手续费和加工费。全县仍有三分之一的棉花由个体户加工。1956年后,各油棉厂
提高了生产能力,小营油棉厂由100台32英寸皮辊机改成了2台锯齿轧花机,并增设脱
绒车间, 安装7台脱绒机。麻湾油棉厂增设了油房车间,形成了轧花、脱绒、榨油生
产一条龙。全县的棉花加工量已达到10.9万担(合5450吨)。
1963年在今阎坊乡康坊村南建立棉花加工点, 成为小营油棉厂的分厂,1964年7
月划归东关油棉厂, 同年10月分出成为康坊油棉厂。1984年更名为博兴县第三油棉
厂。
进入70年代,小营、东关、康坊三个油棉厂共有90片锯齿轧花机6台,200型榨油
机6台, 均配备250马力、135马力柴油机,可加工皮棉4.6万担,加工短绒6394担,
加工卫生油8574担(每担等于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