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个体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d&A=13&rec=199&run=13

个体手工业在境内出现较早。清朝时期,湖滨乡的草制品就蜚声京城;民国时期,
兴福镇的柳制品已较为普遍,产品畅销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花边工艺30年
代初期已有2000余人从事生产。棉花加工业遍及全,县,尤其小清河以北的产棉区,
个体纺织业普遍程度如同棉花加工业,几乎户户能自纺自织。食品加工业有食油、糖、
粉皮、粉丝、豆腐、白酒等传统产品。其中,以榨油作坊规模较大,民国时期境内有
30余家。酿酒作坊境内有7家,制糖业为季节性生产,多在冬闲时期,几乎村村都有。
粉皮、粉条生产以店子乡张侯村与陈户镇董家村的产品声誉较高。豆腐是独户生产,
也有几户联办的,遍及全县,博兴镇辛安村出的豆腐较有名气。民国期间的个体烧窑
制砖业亦遍及全县。木工是境内传统手工业,每村都有部分人从事木工业,湖滨乡的
柳舒一带被称为木工之乡。另外,游乡串村的铁石匠、轱辘子(小钳工)亦很盛行,基
本解决农村铁制小农具制修之需。
1939年初日军侵占博兴,战乱频仍。加之日伪军及土匪的抢劫,手工业生产遭到
很大破坏,到40年代末期,境内手工业作坊已所剩无几。
50年代初期,农村各类小手工业日渐复苏。1956年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
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有的合并为合作社,有的因原料属国有统购物资而停产,有
的部分草柳编织、 木工、 铁石匠、轮辊子等则在生产队的组织下从事生产,往集体
(生产队)交钱买工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割资本主义尾巴”,个体手
工业几乎绝迹。
进入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个体手工业又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到1985
年, 全县个体工业生产专业户已达134家,行业有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
砖瓦业、编织刺绣、条草编、金属加工、熬胶、木器加工等,年产值近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