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农村住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c&A=1&rec=541&run=13


    庭院布局   境内农村建房多为四合院,东南大门西南栏圈或西南大门东南栏圈,
占
地一般在0.3—0.5亩。庭院布局依次为大门、四合院,有的有二门。一般北屋(俗称
正房) 3—5间,东、西、南屋各2—3间。贫穷之家,多不能四合。富家大户有的一连
串四
合院,大门多建成过道式大山框,台阶数层,高筑院墙,形成深宅大院。实行人民公
社制度后,虽由生产队划给宅基地,但仍根据地理条件,依形顺势而建。进入70年代
后,始重视以大队(村)为单位统一规划,逐步形成行列、并列、周边加行列等布局形
式。行列式是房屋纵横成行成排,山墙相连,每排4—6户,排与排之间有三四米宽的
巷
道。并列式是两户一体,大门各朝东西,少则数户,多则10余户为一方,四周有街巷。
周边加行列式主要分布于集镇,沿街户经商摆摊,形成外镶边排列。
   房屋结构   境内民房历来以土坯墙、木制梁棋、草顶结构为主,山区有部分石木
结构,仅有少数砖木结
构的瓦房。房基一般用石料砌筑,高50厘米左右。墙体多用土坯筑成,厚50厘米,用
泥土、白灰抹面。门窗为木质,窗棂多数为条缝式、少数为方格式。房架多用5根檩
条与梁结成三角形。房屋进深3—4.5米左右,开间2.8—3米。房顶多用秫秸编制成箔,
土泥抹面,麦秸草类苫盖,坡度一般为15—20度。此类房屋低且窄,光线差,寿命短,
易漏雨。富户人家建砖木结构瓦房,以石为基,青砖砌墙,也有内坯外砖的包砌墙,
窗户较大,房顶大都用苇箔,有的用薄方砖(俗称笆砖)铺盖,上再加盖小青瓦。屋脊
一般砌筑较高,尤其是正房,多用小青瓦扣成角花,俗称花脊。脊两头砌有兽类模砖,
“功名” 之家饰有五脊六兽。1980年后,农房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进深5米左右,房
架
屋顶形式仍沿旧制,但用料更坚固讲究,机制大红瓦代替传统的小青瓦,木制、铁制
玻璃窗代替木棂窗,且用水泥或砖铺地,房内墙根底部围有水泥裙。1982年后,部分
农户兴建前出厦或后出厦砖瓦房,墙体系砖、石、水泥结构,水泥抹面。少数农户室
内地面和墙壁用马赛克和精制瓷瓦装饰,并有天棚。多建有大山框大门,并有彩绘迎
壁墙。
   旧村改造   历来因土地私有,农民建房各行其事,村庄布局凌乱,街道弯狭,交
通闭塞。70年代末开始,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统一规划下,本着因地制宜、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882个村庄(含乡镇驻地) 的街道和房屋布局
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将曲狭的街道拓宽为6—8米或3—5米的平直街道,多呈“一”
字、
“十”字或“井”字形,有的还铺筑沙石、沥青或水泥路面,明、暗沟排水;将杂乱
无章的
旧房和危房改建成座落有序、排列整齐、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寨里镇政府所辖的49个
自然村全部进行一条街达标改造。其中薛埠村有277户1076人,为了不占用耕地,村
委会将村内闲置院落进行了统一规划,并按照建设规划拆旧房、建新房。至1987年,
新建、改建住房1086间,有186户搬进新居,腾出肥沃良田25亩。
   搬迁建新村   境内有部分村庄始建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沿河两岸,占用大批
良田;还有部分村庄因兴
修水利或开发矿山需搬迁。 建国以来,搬迁50%以上另建新村的有68个村,共拆旧房
41956间, 建新房48008间,有9526户33376人迁入新村,人均住房面积25.8平方米,
共腾出土地4866亩。苗山镇和见马乡共有47个自然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搬迁。其中,
全部搬迁的有灰堆、漫道、大漫子、高山坡、朱家店、北辛庄、东见马、西见、南柳
子、 北柳子、 石龙口等, 搬迁80%的有9个村,搬迁50—80%的有27个村,共拆旧房
29006间,建新房33200间,搬迁6724户2 6900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65%和66%,
腾出良田2870亩。 所建新村,均是村容整齐,布局合理,独门独院,一户4间,两户
一栋,4户一方。主、副街道宽6—10米和3—5米,构成“井”字形,沙土路面,明、
暗沟排水; 砖瓦结构的平房占83%;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及公益设施同步兴建,共有
公共建筑1360间、  生产建筑986间,分别为搬迁前的4.3倍和6.7倍,87%的农户使用
手压插管机井, 4个村用上自来水,照明、灌溉和工副业生产均使用电力;同时均避
开水库、河道,不仅消除了隐患,而且增加了良田,并建成了境内第一个楼房化新村
——御驾泉村。
    新村选介  进入80年代后,各乡镇均建成一批经济比较发达,街道整齐畅通,房
屋排列有序,办公室、学校、幼儿园、卫生室配套,照明用电力,饮用自来水的新村。
    房干。位于海拔535米的华山北麓、鹿野乡政府驻地以西4公里处。建国前,65户
人家散居于有小河两旁的山坡上、崎岖小道与外地相通,村民住房每人平均5平方米,
全是伸手摸屋檐,低头进门坎,低矮又黑暗的草房。流经村内的房干河,大雨则山洪
滚滚,泛滥成灾,水土流失;雨后则水去河涸,乱石磷峋;旱季则地干苗枯,无水灌
田。
每亩平均年产粮食130公斤。建国后,这里的人民在中共各级组织和人民政府领导下,
进行小流域性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1972~1983年,建小 (二)
型水库和塘坝6座,修环山渠道5000米,山坡地整修为梯田,河道裁弯取直造地70亩,
将贫瘠的山岭薄地建成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种植上发扬种姜传统习惯,推广粮
姜间作,获得粮食、生姜双丰收。1984年实行两田制,除口粮田外,责任田承包给5
个农业专业户,3000亩山林承包给15个山林专业户。在山上建房32间,供山林专业户
居住,槐、松、杨树郁郁葱葱。在河边、水库旁建山楂园3个、植树8000棵,苹果园6
个、植树1.1万棵。村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剩余的大量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
1984年办起烟花鞭炮厂,建房91间,从业人员94人,年产值40万元。1986年办起瓶盖
厂,建房36间,从业人员25人,年产值10万元;塑料厂建房44间,从业人员66人,年
产值150万元。全村从事工副业生产的人员123人,占劳力总数的63%,并吸收外村剩
余劳力62人。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加强村庄建设。1978年修成长2500米、宽7米的
南北大道,与国家干线公路相连。1979、1980两年,将村中河道用块石浆砌高3—5米
的
石堤,两岸均建成大道,成为村内主街,长750米,东侧宽5米,西侧宽8米。石堤上
砌有80厘米赭色花墙,墙内两侧树株参天。河道上建成7座石拱桥,车辆行人畅通无
阻。主街两旁巷道井然有序。村周围建有宽5—6米的绕山生产路30公里,机动车可通
达
林场、果园、田边。1981年建幼儿园房舍3间,1983年建小学校舍14间,适龄儿童入
学、入园率均达100%。1968年在村中主街东侧建两层村委会办公楼16间。民房建设随
之发展。
    1980年,投资4万元架设高压线路,照明和生产全用电力。1982~1986年,投
资9万元,埋设引水管道7000米,建稳水池和过滤池各两个、吃水池1个,从南沟水
库引水供应到户。1987年,全村有148户、565人,耕地508亩,山场3000亩。亩产粮
食781公斤,总产生姜30万公斤、山楂果1.5万公斤、苹果3万公斤,工副业产值200
万元、利润28万元,向国家交售粮食1.4万公斤,村民每人平均粮食422.5公斤、现
金1006元。村属公共建筑占地633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40平方米,其中楼房420平方
米;工副业生产建筑占地733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54平方米。村民710间住房全为
玻璃门窗、宽大明亮的砖瓦平房,每人平均20平方米。
    卞官庄。 位于寨里镇政府驻地东南1公里处,北濒嬴汶河,东与市良种繁殖场为
邻, 西、南靠方寨公路,属泰莱平原,土质较好。建国前,全村有小井6眼,水浇地
不到10%, 风调雨顺之年,亩产粮食
137.5公斤,中农之家免强自给。一遇旱涝灾害便歉收减产,除少数地主富农,大部
分贫下中农不得温饱。村中街道狭窄弯曲,村民85%居住坯墙草顶房,每人平均8平
方米。
    建国后,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田、水、路、林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打
机井17眼,均配备7—10千瓦电动抽水机。修防渗渠道3000米,农田5天可以轮灌一次。
田间修成南北6条、东西4条、总长8000米的生产路,两侧间隔两米植树1株。沿河两
岸全植杨柳,改河造地种桑80亩、苹果25亩、速生林75亩、山楂250亩。1978年在村
北公路侧办起弹簧厂,有厂房30间、汽车两辆,年产值40万元。1985年在村南办起砖
瓦厂,建房18间,年产值12万元。
    1983年,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建成长240米、宽12米的南北大街和长
300米、宽10.8米的东西大街各1条,并将村南东西路及村内部分街巷铺筑水泥路面
800米。村东南隅为公共建筑区。1983年建村委会办公室9间、民兵之家7间、卫生室3
间、代销处5间。1984年建小学校舍24间、幼儿园房舍3间。村办公室、学校教室均为
前出厦砖瓦房。校院内月门相通,有花坛、假山、喷泉、鱼池、花池、草坪,主要道
路铺筑水泥路面,成为花园式学校。
    村民建房,沿着坯草——坯瓦——砖瓦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78年,草房
占54%,每人平均13平方米。此后砖瓦房大量涌现,且出现宽敞、美观的前出厦砖瓦
房。
    村民历来饮用敞口井水。1978年始在院内建设手压机井。1985年,建起高3米的
简易自来水池,供学校和幼儿园用水。自1978年始,提水灌溉、工副业生产及村民照
明普遍用电。
    1987年,全村有224户、841人,耕地871亩。亩产粮879公斤,总产粮食52.8万
公斤、鲜果3万公斤、蚕茧1.1万公斤,工副业产值、收入76.7万元、利润26.85万元,
向国家交售粮食7.6万公斤,每人平均粮食540公斤、现金840元。村属公共建筑占地
5994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938平方米,工副业生产建筑占地999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900平方米。村民住房1170间,占地86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20平方米,每人平均
20平方米,其中瓦房占99%,前出厦瓦房60间。
    对仙门。位于莱城南部9公里处。海拔463米的吊鼓山北麓。南对仙人山而得名。
村西莲花河由南向北注入沟里水库。 建国前,村民靠680亩山岭旱田和微薄的林业收
入为生,“地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吃水贵如油,饭是菜窝窝”(该村民谣) ,96%的居住低矮黑暗的草房。一条崎岖山间
小道,北通莱城,南通新泰,仅供人畜步行。建国后,生产大有发展,居住条件逐步
改善。1970年莱芜发电厂兴建,占用该村土地350亩,每人平均只剩0.24亩山岭薄地。
1972年,成立120人的卸煤队为电厂服务,年增加收入五六十万元。1983年,投资5.1
万元办起石料厂,年产值11万元。1985年投资31万元办起麦芽厂,建房89间,年产
值35.1万元。在抓工副业生产的同时,大搞水利建设,提高农业产量。1978~1986年,
投资19.5万元,打深机井3眼,修扬水站两座、渠道1800米,建变电站两座,将山岭
地改造整平,85%的建成稳产水浇田。村内新建两条南北街、一条东西街。在村东开
辟新居民区,主街宽5米、副街宽2.5米。1985年,投资3.5万元,将,村中南北主
街铺为水泥路面,长1500米,两侧石砌排水沟,中间地下铺设自来水管。村民住房沿
街按规划建设。1978年始,所建房屋全部为砖瓦结构,多数带前出厦。
    村民饮水,自古以来靠村南的黑虎泉和滴嗒泉。“滴嗒泉,三里远,早去挑一挑,
晚去等半天” (该
村民谣) 。1968年,利用电厂水源,分3处定点供水。1985年,投资3万元,铺设自来
水管道1600米。副管道由各户负担,供水到每家每户。1969年开始用电。1971年,照
明、灌溉、工副业生产全部使用电力。
    1987年,全村有210户、805人,其中从事工副业生产的150人,耕地191亩。粮食
总产17万公斤, 农业总收入11.2万元,工副业总产值73.91万元、利润42万元,向国
家交售粮食5000公斤,每人平均粮食204公斤、现
金646元。村属公共建筑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12平方米。村民住房共有
1186间,其中砖瓦房占94%,前出厦房占23%。
    御驾泉。旧址位于张家洼矿山公司东北两公里处,南、北、东三面环山,交通闭
塞,水源奇缺。搬迁前,全部是破旧草房,人均仅5.6平方米。1982年冶金部张家洼
矿山公司扩建时,征用该村的全部土地和村址,选定于北王善村西建设新村,占地
180亩。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帮助该村进行了规划,建设两户一体的对称楼房78栋178
套, 列为11排,每户两室两厅;建设平房22套,共计建筑面积16548平方米,人均28
平
方米。主街成“十”字形,南北长325米,东西长250米,宽均14米,沥青路面,暗沟
排
水,路旁植树,街中心设花坛。自来水供应到户;照明和工副业生产均使用电力。为
使楼房使用公平合理,村委会制订了集体建房、统一分配、交纳房租的具体办法。
1987年11月破土动工,年内部分村民迁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