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事处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a&A=2&rec=416&run=13

解放初期,城市和农村基层都设有调解组织,由市司法科(后为人民法院)领
导。1951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在16个村进行整顿调解组织试点。后由乡人民代表大
会选举组成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乡行政委员兼任;村成立调解小组,组长由乡调解
委员兼任。1958年以后,各公社均设司法员,负责民事纠纷调解和处理。“文化大
革命”期间,各公社只设一人兼管司法和民政。1980年11月,威海市司法局建立后,
兼管民事调解。 1981年初,全面整顿全市基层调解组织,划分32个调解片。187个
大队和12居委会全部建立调解组织, 共有调解员698人。公社配备司法助理员,片
有片长, 大队有调解委员会,形成了公社到大队的三级调解网。1982年初,在200
人以上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建立调解组织37个。到同年底,全市城乡共有调解组
织278个,调解员1,072人。
解放初期,全部民事处理案件中,婚姻问题占50%以上,山岚、土地纠纷占30%
左右。1950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婚姻问题大为减少。1958年人民
公社化后,民事处理案件主要是民事纠纷,各级调解组织将其大部分解决在基层。
据1981年统计, 全年收案1,466件,通过各级调解组织处结的1,379件,占94%。民
事纠纷中,打架斗殴较多,占案件总数的26%,次为婚姻问题。1982年收案1,385件,
处结1,332件,占96%,打架斗殴问题,占民事纠纷案件的31%。

调解群众纠纷情况统计表
┏━━━━━━━┯━━━━━━━━━━━┯━━━━━━━━━━━┯━━━━━━━┓
┃ │ 1981年 │ 1982年 │ ┃
┃ 年度 ├──┬──┬──┬──┼──┬──┬──┬──┤ 备注 ┃
┃ │旧存│新收│已结│未结│旧存│新收│已结│未结│ ┃
┃ │(件)│(件)│(件)│(件)│(件)│件) │(件)│ │ ┃
┠───────┼──┼──┼──┼──┼──┼──┼──┼──┼───────┨
┃ 婚姻纠纷 │ 21 │243 │255 │ 9 │ 9 │ 260│ 259│ 10 │1981年收案1466┃
┃抚(扶)养、赡养│ 6 │179 │170 │ 15 │ 15 │ 135│ 145│ 5 │件,已结1379件┃
┃ 继承、分家│ 6 │ 93 │ 89 │ 10 │ 10 │ 91│ 96│ 5 │,处结率94%。 ┃
┃ 房屋、宅基│ 13 │215 │213 │ 15 │ 15 │ 200│ 202│ 13 │ ┃
┃ 买卖、债务│ 2 │ 28 │ 28 │ 2 │ 2 │ 21│ 21│ 2 │1982年收案1385┃
┃ 财物 │ 11 │ 73 │ 82 │ 2 │ 2 │ 15│ 17│ -- │件,已结1332件┃
┃ 山林、水利│ 1 │ 55 │ 56 │ -- │ -- │ 55│ 54│ 1 │,处结率96%。 ┃
┃ 打架斗殴 │ 16 │372 │366 │ 22 │ 22 │ 412│ 420│ 14 │ ┃
┃ 其他 │ 1 │131 │120 │ 12 │ 12 │ 109│ 118│ 3 │ ┃
┠───────┼──┼──┼──┼──┼──┼──┼──┼──┤ ┃
┃ 合计 │ 77 │1389│1379│ 87 │ 87 │1298│1332│ 5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