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木工程建筑业 1952年5月济宁市建筑公司成立, 是境内最早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当时,有固 定技工84名、 招收徒工24名,到1954年职工年均人数达458人。同年11月济宁市建筑 公司改为山东省济宁专区建筑工程公司。 1958年8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山东 省第一建筑公司第三工程处迁至济宁, 与济宁专区建筑工程公司合并。1959年3月, 改为政企合一的山东省济宁专员公署建筑工程局。1960年更名为山东省建设厅第三建 筑工程公司。1961年12月,济宁专员公署建筑工程局改为山东省建设厅济宁建筑工程 公司。1963年元月精简整编,山东省建设厅第三工程公司和山东省建设厅济宁建筑工 程公司合并为山东省建设厅济宁建筑工程公司,合并后职工为1063人。1965年4月6日, 组织1000人携带机械设备分三批赴四川渡口市(后改为攀枝花市)支援三线建设。同年 7月经山东省建设厅批准招收300名徒工,仍能够承担济宁地区的基本建设任务。 1972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济宁建筑工程公司改名为山东省济宁建筑工程公司, 归 属地区领导。1972年初支援三线建设的队伍完成了任务携带全部机械设备陆续返回济 宁基地, 此时全部职工达4033人。1975年12月经济宁地区建委批准,有635名职工及 1220名家属,调往天津、北京、苏州等地。至此,济宁建筑工程公司的职工队伍渐趋 稳定。 1992年, 公司职工人数3960人,其中固定职工1775人,城镇合同制职工187人, 农民合同制职工836人,其余为临时工、季节工和外包外协工;工人平均技术等级6.3 级, 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46人,占全部人数的11.26%,其中有高级职称24人、 中级职称81人。 1992年,企业拥有各类主要机械设备290台(辆) ,主要试验检测设备、仪器71台 (件),机械设备净值835.3万元,总功率8001.84千伏安,人均技术装备率2220.95元。 集体土木工程建筑业 境内集体土木工程建筑业成立于建国后,最早的曲阜县建筑公司,成立于1949年 11月。其他县建筑业于60年代后先后建立公司。 据1971年统计,全地区(含滕县)在册施工企业13个,全部职工人数9748人,年完 成工作量2491万元。 1972年济宁市城建局组建调整成4个建筑队,兖州和滕县也分别 成立了第二建筑队和市政工程队, 在册施工企业上升为18个,全部职工人数为11345 人,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765元, 拥有机械设备净值56.62万元、 人均动力装备率 0.19马力, 人均技术装备率77.14元。1978年济宁市建筑一队和二队合并成济宁市第 一建筑工程公司,建筑三队和四队合并成济宁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同年滕县划归枣 庄市, 境内施工企业个数减少4个。1982年建筑施工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乡镇建筑 社也逐步进入城市、 工矿区承揽施工任务。据统计建筑施工人数达34406人,其中乡 镇建筑队23713人,完成建安产值12419万元,其中乡镇建筑队完成7390万元。从1985 年开始政府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资质登记管理,将施工企业按照不同的规模和能力划 分为5个级别, 使建筑施工队伍逐步走上了规范的道路。到1992年,济宁市共有各级 别的在册集体施工企业250家,其中县直企业21家,乡镇企业229家,拥有职工119706 人, 其中县直企业23451人、乡镇企业96255人,完成施工产值11.65亿元,其中县直 企业完成3.17亿元、乡镇企业完成8.48亿元,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08亿元,其中县直 企业0.5亿元、乡镇企业1.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