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各界地层均有发育,但沉积不连续,系、统有缺失,从老到新为:前古生界地层, 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二叠系地层,中生界侏罗系地层、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地 层。各界地层岩石种类、性质不同,其埋藏、出露、分布状况亦有明显的区域差别。 前古生界 泰山群是境内的基底地层,厚达6600~8900米,分布于全境。此地层中、西部隐 伏,东部出露,大面积连续出露于邹县东部、泗水县南部以及曲阜、泗水县北部边缘, 汶上县东北部边缘亦有小面积露头。岩石主要为中高级变质的泰山群杂岩,其次为太 古代早期和燕山期侵入的岩浆岩。邹东泗南区出露的山草峪组,以灰黑色黑云变粒岩 为主,次为灰白色黑云母质条带状、斑状混合岩及均质混合岩,同位素年龄24.6亿年, 厚约2300米;区内侵入岩,为大量肉红色斜长花岗岩及少量角闪石岩;此外,尼山以 东变质岩中有大量石英脉,微山县郗山还有碱性岩体侵入。曲、泗北缘出露的太平顶 组变质岩,以灰黑色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次为灰白色黑云母质条带状、斑状混含岩、 均质混含岩等; 并有燕山期肉红色花岗斑岩、 灰白色变伟晶岩脉侵入;同位素年龄 23.2亿年,岩层厚度4600米。 古生界 由下古生界的寒武、奥陶系地层和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地层构成。前者分布 范围广泛,大部分隐伏,其区域与埋藏的基底相一致,小部分出露,露头形成尼山、 昌平山、凫山、嘉祥九顶山等灰岩丘陵群及泗河南岸单面山;后者分布范围较小,除 泗水县泉林以东和泗河以北丑村等地有小面积石炭系地层出露外,其余全部隐伏于断 陷盆地和谷地,为境内主要的含煤地层。地层厚度约1500米。 寒武系下寒武统馒头组岩石为薄层灰岩,泥灰岩夹页岩,顶部为鲜红色易碎页岩, 含中华莱得利虫、 尹氏虫等化石,厚80~170米;毛庄组岩石为紫色页岩,夹鲕状灰 岩、竹叶状灰岩等,含山东盾虫等化石,厚20~80米。中寒武统徐庄组岩石为暗紫色 黄绿色页岩夹少量薄层灰岩, 顶部为砂质灰岩,含华雷氏虫等化石,厚55~145米; 张夏组岩石为厚层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和结晶灰岩夹海绿石灰岩,含德氏虫、小裂 头虫等化石,厚190~225米。上寒武统崮山组岩石为中、薄层灰岩和扁豆体疙瘩状灰 岩等,含蝙蝠虫、蝴蝶虫等化石,厚55~70米;长山组岩石为中、厚层灰岩,竹叶状 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夹页岩,含蒿里山虫、长山虫等化石,厚35~75米;凤山组岩 石为中、厚层灰岩,砾状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豹皮状灰岩等,含方头虫、褶盾虫 和济南虫等化石,厚80~130米。 奥陶系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岩石为厚层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和中、 厚层白 云质灰岩, 厚40~137米。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石分为六段:一、三段为泥灰岩,角 砾状泥灰岩及少量白云质、泥质灰岩;五段为白云质灰岩;二、四、六段为厚层纯灰 岩、豹皮状灰岩及少量白云质灰岩。含珠角石、灰角石等化石,厚580~775米。 石炭系上石炭统本溪组岩石以灰色页岩为主夹灰岩及薄煤层,底部夹有铝土页岩, 含蜒、腕足类化石,厚50米左右。上石炭统太原组岩石为灰色砂岩、页岩互层,薄层 灰岩夹数层煤,含腕足类、羊齿类等化石,厚130米。 二叠系下二叠统山西组岩石为砂岩、砂质页岩、粘土质页岩及泥质页岩夹数层煤, 含羊齿化石,厚60~80米。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岩石为砂岩、页岩互层,含羊齿化石, 厚约90米。 中生界 境内仅发育侏罗系地层,侏罗系地层的分布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全隐伏于各断陷 盆地和泗河断陷谷地。 岩石为紫红色细砂岩和砂砾岩,局部有泥灰岩。地层厚度300 ~550米,最厚处近800米。 新生界 由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构成。第三系地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分布范围较小,主要 隐伏于各断陷区和断陷谷地,泗河谷地北部的柘沟、董庄、泉林等地有小面积出露, 隐伏区地层厚100~600米,泗河谷地厚1200~1800米。第四系地层的分布与现代地形 地貌密切相关,分布范围极大,裸岩区(岩浆岩、灰岩)以外的所有区域几乎全被第四 系沉积物所覆盖,厚度因地而异,河谷平原及山间盆地0~20米,湖东平原50~150米, 湖西平原100~200米,滨湖平原及古湖洼地厚200~450米。 老第三系始新统官庄组岩石为砖红色砂岩,钙泥质胶结砂砾岩及泥岩,局部夹石 膏层。新第三系地层为未固结或半固结河流相砂岩或泥岩。中新统官陶组岩石为白色、 灰绿色含风化状长石松砂岩,灰绿色、黄棕色具光滑压裂面的粘土或亚粘土,顶部发 育钙质土或钙质结核层;上新统明化镇组沉积物为黄绿色、灰绿色粘质砂土、砂质粘 土和中细砂。 第四系地层为未固结的松散岩石矿物颗粒所构成。湖东为地表水和季节河暂时流 水的沉积物,颗粒粗,夹石砾;湖西及湖区则为黄河泛滥冲积物及湖泊静水沉积物, 颗粒细,具层理;山区内沟谷及坡地多为残坡积、坡洪积物,质地粗,砾石多。中、 上更新统地层在平原区隐伏于全新统之下,在山间谷地和山前洪冲积平原覆盖于地表, 沉积物岩性为棕黄色、黄褐色、褐色粘质砂土、砂质粘土、粗砂土、粉砂土间或含钙 质、铁锰质结核的重壤土、粘土。全新统地层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裸露于地表。湖 西黄河冲积平原为浅黄色、黄褐色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及粉砂为主,夹黑色淤泥层; 滨湖区为灰褐色重壤土和粘土;古湖洼地区为黑色、暗灰色含砂姜螺壳的黑壤土、粘 土;湖东山前平原为浅棕色、褐色中壤土、轻壤土、砂壤土;山间低平地、坡地为棕 色砾质壤土、石砾土或褐色壤土、粘土;沟谷和河床内底部为粗粒石英砂,中上部为 中砂、细砂和粉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