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庄规划典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382&run=13

一、胜坨镇海北村建设规划(2003年8月)
村庄概况: 胜坨镇海北村位于胜坨镇政府驻地东部2.5千米,垦利县城西南
部5千米。 与胜利油田供电公司、胜采二矿及其下属21队、25队、23队相邻,是
典型的油区农村。该村205.8公顷土地上有油、气、水井326口。改革开放后,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再不满足于居住低矮的土房、草房。村委会为
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在原村东南方位安置23户。1990年建设二期新村,统一标
准地基建房40户。1997年在文化中心东空闲地审批16户。
人口状况:2002年383户,1753人。
规划年限:近期2003~2006年;远期2003~2016年。
海北村人口预测: 据调查统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考虑到剩余劳动力的
空间转移因素,只考虑其机械增长。估计到2016年人口约为1000人。
把海北建设成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现代化村庄。
规划用地范围及用地规模:根据胜坨镇总体规划,三海中心村规划范围总面
积约138公顷,其中海北村规划面积15公顷。
二、永安镇中心村村庄规划(2003年8月)
地理位置: 中心村位于垦利县永安镇南部,距永安镇驻地西南4千米。东邻
九十六户村,西靠博新公路,南边机场路由村边经过。
人口状况:2002年141户,445口人。
近期建设原则: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房屋的拆迁量。搞好居住用地
建设,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在旧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搞好道
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
规划目标:依托永安镇建设,发挥村内现有特色,大力扶持现代高效农业,
发挥中心村三产优势,把中心村建设成为新型农业化现代化村庄。
规划年限:近期2003~2006年;远期2003~2016年。
中心村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中心村村庄规划面积约6.75公顷。 南北方向约
600米,东西方向约400米。
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用地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该村村级道路系统为方格网式布局,东西和南北方向各
有主干道贯穿村庄。 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3个等级,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
15~16米、 9~10米、5米,其中主干道机动车路面宽度为7米,次干道为巷道机
动车路面宽度为5米, 新规划区应取上限值,老区改造取下限值,个别路段可做
成5米宽小路,但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5米。整个村庄路面为水泥路面,村庄
外围道路形成外环形式,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系统。
居住用地规划:宅基地划分主要依据现状形成,近期应在村西侧进行集中建
设,用地置换后再对村庄进行改造建设。
公建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分为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
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集贸设施用地。公建配置方面增设扩建村委、商
业网点、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及卫生站等。原供销社建筑进行改造,对面开辟
绿地,围绕绿地建设公建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村庄面貌。绿地对面为村委大院,
前面设广场一处。
绿地及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中加大村中央的绿化面积,形成片状绿化。做到
村庄内有绿化广场,沿路有绿带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要注意对现有树木、绿
色植被进行严加保护,形成村庄内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结构。在建设过程中
应加强路侧绿化带和行道树绿化带的建设,形成串联整个村庄的环状绿化带。为
改善村庄景观,在村庄外围设20米宽防护林带,改善村庄小型气候和自然面貌。
村庄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用工程及环卫设施用地,建筑
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在公用工程用地方面配建给水、排水、供电、
邮电等设施。
环卫公共设施主要有公共厕所、废物箱、垃圾通道、垃圾容器等设施。废物
箱是收集行人零星废物的设施,一般沿主要道路两侧设置,间距为100~150米。
沿外围道路设公厕、垃圾站一处。
电力规划:供电量按户均用电量法进行负荷预测,全村用电负荷为80千瓦,
需变压器容量为150千伏安,电源为市政10千伏电源,使低压供电半径限制在300
米以内,以达到经济运行的效果。有条件时,将电力线路逐步改造为地下埋设。
电信规划:接市政电信管线,采用光缆连接,在村内全部采用埋地敷设,逐
步达到一户一线的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公用电话。村内电话机的装机容量
户均一部计,即120门。
给水工程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
划的连续性和超前性,确定规划期限内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升/人·天。本
次规划考虑到其他用水确定总供水量为80立方米/日。 供水水源采用市政水源,
供水管网采用环状管网,提高供水安全性。
排水工程规划:本次规划根据不同年限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近期根据当地
的实际情况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从保护环境的观点考虑采用雨污分流制。本次
规划的污水量按城镇供水量的85%即65立方米/日计;污水经收集后,通过管道接
入市政管网,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为0.33年,地面汇流时间为5分钟。
三、黄河口镇建林村建设规划(2006年6月)
建林村位于镇府西北11千米处。该村现有646人,65.4公顷耕地,主产高粱、
玉米、大豆、谷子、地瓜、棉花。该村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春秋多风,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为12.10℃,最低月1月份平均气
温为-4.00℃,最热7月份平均温度为26.0℃。
规划期限:2006~2016年
人口规模:730人
用地规模:16.95公顷
总体布局:一心、一环、一组团。
一心:村委会、卫生站、公共绿地位于建设用地的中心;
一环:环村路;
一组团:居住用地集中布局。
路网规划: 规划村庄道路分为三级,主干路9米,次干路5米,宅间路4米。
规划确定主、次干路建筑后退红线不少于3米。
静态交通规划:规划结合公建设置停车场,全村公共停车位不少于6个。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突出“点”、重视“线”、提高“面”。中心公共绿地
是绿化的重点,内容丰富、景观多样,可满足观赏、游憩、运动多种功能的需要。
对主次干路(线)绿化予以高度重视,既有高大景观树又有花灌木和耐荫花卉草
坪地被,景观层次丰富,是村庄美化的亮点。规划各主次干路必须栽植行道树,
院内临主次干路处必须相应植树,内外形成双排绿化,以有效地遮风避沙。各院
落环境绿化(面)是整个绿化的基础,规划尽可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以乔木为主。
树木配置比例乔、灌1∶3,常绿、落叶1∶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村委会、文化站、托幼、卫生站。
主要设置在建设用地的南部。
院落规划: 楼房、平房采用统一标准,宅基地为18×25米,院墙离地0.8米
以上必须采用透空设计。
给水管网布置:给水管网采用枝状网。
排水管道布置:雨水排放按照短距离、快速、就近的排放原则,就近排入沟
渠。
电力线路规划:规划利用村西北变电站作为供电电源,主变压器容量需增容
至1500千伏安。电源西北部引入,电力线路敷设方位为东西路南侧,南北路西侧。